我们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5-22 23:21:13 阅读: 评论:0

自己跌倒自己爬-时间管理者

我们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简短诗歌《我长大了》)

篇一: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新时代的颂歌,歌颂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

放富起来,高举旗帜开创未来”的壮举。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流畅、抒情,第二

段热情、豪迈。此歌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

这节课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

这是一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它的特点以情带声,以情感人,情之动人,这不在老师

的讲,而在学生的悟。本节课我想通过“聆听与感受、表现与鉴赏、体验与探索、创设与表

现”等一系列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获得体验,获取成功。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曲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如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表现歌曲,从中体验快乐。

2、在听赏中辨别出颂歌这种声乐体裁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唱出心中的颂歌。

3聆听、感受、体验,让学生学会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验、表现歌曲,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教法与指导策略:

1、学生感受、体验,教师引导、点拨。

2、采用对比欣赏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以学生为个性,充分利用学生家中的电脑、mp3mp4等学习工具,初步聆听学唱新歌,

了解相关知识,搜集与新课有关的文字知识材料和音频、视频材料。

2、学生自主准备学习新课必须的学习用具。

二、课内探究:

1、激趣导入,目标展示:

同学们,愉快的寒假生活已结束一段时间了,在音乐方面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谁能把

自己的成果拿来与大家分享?(就没学会一首歌吗?给大家唱一唱,同学们大多喜欢流行音

乐?为什么?你们喜欢的是歌词或者你喜欢的哪位明星演唱的,不是音乐形式,对吧?老师,

我也非常喜欢一首歌,但它不是流行歌曲,它是一首经典之作,曾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金奖。现在我唱,请你们来回答问题,好吗?

师生互动:

师:“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歌歌颂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位领袖?

生:毛泽东

师:“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颂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位领袖?

生:邓小平

师:“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又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哪位领导人?

生:胡锦涛

师: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核心领导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就是今

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走进新时代》。板书:

展示学习目标:

2、聆听与感受:

1)完整欣赏歌曲:老师播放《走进新时代》,学生倾听歌曲。 出示歌谱:

思考:朗读歌词,找出能分别代表新中国三代领导人伟大壮举的重要

歌词。

生: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2)听第二遍:

思考:歌曲分为几段体?

每一乐段的演唱情绪如何?

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小组合作、讨论

提问2-3个小组长代表(亲切的、抒情的,激昂、豪迈、自豪) 歌曲分析处理:歌曲为两

段体,第一段叙述性与直叙,表达了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第二段旋律基本上

在高声区流动情绪,显得更为激动,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抒发了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

在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下,满怀豪情地走进新时代的情怀。 我们可以把第一乐段称为苹果

乐段,第二乐段称为香蕉乐段。

3、表现与鉴赏:(跟唱、表演、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1)随琴唱歌词(老师弹琴)提示:苹果乐句亲切抒情,香蕉乐句热情豪迈

2)寻找歌曲中具有特色的地方?

处理上波音(/)和装饰音中的前倚音(写在黑板上,示范唱,生模仿)

3)学生随琴哼唱旋律,(模仿蚊子哼哼那个音区位置,声音大些)

4、体验与探索:

1)学唱歌曲旋律:先拍击旋律节奏,然后随老师的琴声唱旋律。 处理难点手段(学生易出

错、唱不准或拍不正的地方)

教师引导通过“生教生”的方式,进行教唱和纠正,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纠正。

2)跟唱歌曲、探讨:这是一首现代歌曲,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这首歌曲歌颂了什么?

(老师引导:以领、合唱的形式来歌颂党、歌颂人民。这样的歌曲就是颂歌。)

出示选择题:

《走进新时代》这首颂歌,属于哪种类型?

c: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

c abc合起来,就是颂歌的特点。

师:既然我们了解了颂歌的特点及其类型,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一项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辨析颂歌类型:说出歌颂的对象及演唱形式

播放:a《妈妈,你快留步》b《当兵的人》 c《黄河颂》 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一张表

你还听过、会唱哪些颂歌,请你将收集的颂歌与同学们分享

5、巩固检测、创造性表现歌曲

利用多媒体放映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的画面,《走进新时代》为背

景音乐,让学生感觉到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交流、合作、探究

“国家足迹”为主题的小小论坛,回顾从毛泽东主席——邓小平主席——江泽民主席——

如今胡锦涛主席。我国所经历的

篇二:走进新时代 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

第二单元第3

篇三:《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走进新时代》(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七个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知识窗”“新视野”“缤纷时代”“聚焦镜”

“活动角”祖国颂”针对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现阶段的目标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旨在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新一届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将现代化的建设推向

一个新的高潮。为了使教学板块更加清晰,在重新整合课文的基础上,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

学内容确定为“30年来家庭的变化、家乡丽水的变化、浙江的飞速发展、祖国建设取得的成

就”这四大块,即课本中的“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知识窗”“缤纷时代”“活动角”

四部分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问题等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已得到较好发展,搜集、

理、运用资料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而且在本单元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共产党的诞

生”“二万五千里长征”“经济特区的建立”等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由于知识面、社会化

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家乡、浙江及中国发展状况的了解仍存在不少空白。所以本课的

教学起始于引导学生从自己家庭的衣、食、住、行入手,了解家庭的小康生活,再从家乡、

浙江,再到整个中国,感受新时期祖国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 课文教学目标:

1.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树立信心,为建设祖国美

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课时安排:课文教学共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家乡、浙江及自己家生

活的变化,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而自豪。

2.能力:能搜集整理资料反应自己家庭30年来生活水平的变化。

3.知识:知道我国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温州人的创业精神,树立信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学习。

2.能力:学唱歌曲《走进新时代》

3.知识:了解温州现象,知道我国目前的小康生活是发展不平衡的、低水平的。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庭及家乡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

1.了解新时期我国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采访自己的长辈和亲朋,了解自己家庭30年来生活水平的变化,从“衣、食、住、行”

上加以对比,选择其中的某一方面在表格中用文字或图片记录。

我家奔小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活动: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知道歌曲《走进新时代》中歌唱的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胡锦涛四代国家核心领导人,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让人民生

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一)看我家,衣食住行奔小康

1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第3《走进新时代》 2默读课本第35

36页的内容,了解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交流课前调查,感受自己家庭30年来生活的巨大变化。

(二)看家乡,日新月异变化大

1.欣赏丽水老照片,了解三十年前的家乡丽水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山区小城镇。

2.欣赏丽水新照片,感受短短几十年间,丽水已逐步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和浙

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

32010119日,丽水举行撤地建市十周年暨中国丽水第二届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开

幕式庆典活动,围绕该主题说说有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 (三)看浙江,翻天覆地谱新篇

1.学生活动:猜猜“是真是假”

1)浙江农民最富有; 2)核电起步国内最早;

2.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

特色的路子,正以坚定有力的步子奔向小康。 (四)看中国,巨龙腾飞创辉煌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保持了

强劲增长势头。

2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经过改革开放,

已迈步跨进了一个追求科学、和谐、进步、和平的现代文明的国家。

3.了解“嫦娥二号”等尖端航天事业的非凡影响力。

4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近三十年来,祖国所取的辉煌成就”感受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一语的含义。 (五)看未来,延伸思索新目标

1.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想三十年后的今天。

2.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不平衡的,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内容与课外资源有机整合。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有教科书中的“加入世贸组织”,还有本土资源——“丽水撤地建市10

周年庆典”,生活中的大事件——“嫦娥二号”探月,以及学生触手可及的自己家庭30年来

生活的变化,旨在将学习的课堂扩展到学生的家庭、社区等生活空间,让教学做到亲历于过

程,感悟于真实,收获于综合。为让教学板块更加明晰,而将教学内容呈现顺序调整为“自

己家庭——家乡丽水——浙江——中国”点面结合,随着地域范围的逐步扩大,学生真切感

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知识性与品德性的有效结合。

促进了学生的理解,积淀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三十年前生活的穷困,惊叹现在生活的

幸福,畅想三十年后生活的奇幻,激发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勤奋学习的雄心。

襁褓中的婴儿-黄昏诗词

我们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3:21: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688731751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们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们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pdf

标签:走进新时代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