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马嵬行》“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
驿”全诗赏析
马嵬行
唐·刘禹锡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
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
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
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
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
不见岩畔人,空见陵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
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
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1
【注释】
(1)此诗约作于贞元九年或十年。马嵬:驿名,在今陕西省兴平县。
《太平寰宇记》卷二七关西道兴平县:“马嵬故城,一名马嵬坡,有
于此筑城以避难。。。。。。唐天宝末,玄宗西幸,次马嵬驿,为禁军不
发,杀杨贵妃于此。”
(2)扶风:即汉代右扶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3)杨贵人:即杨贵妃,天宝初,册封为贵妃。
(4)军家:指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等将士。佞幸:指杨国忠及其家族。
据《资治通鉴》卷二一八:玄宗“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
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国忠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
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杨暄及韩国、秦国夫人”。
(5)金屑句:此或据里中儿传说,写杨贵妃乃吞金屑而死。
(6)舜英:即木槿花。舜英暮:木槿花凋落,此喻杨贵妃之死。
(7)杏丹:药名,《云笈七签》卷七四《夏姬杏丹方》:“日三服。。。。。。
令人颜色好。”
(8)属车:此指唐玄宗侍从的车子。
(9)履綦:鞋下的饰物。
(10)履组:鞋面上的丝带饰物。
(11)陵波袜:即凌波袜。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命高力士缢贵
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翫,必
2
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
(12)邮童:指驿站传送邮件的人。
(13)鞶结:盘绕的结子。
(14)指环句:《西京杂记》卷一:“戚姬以百炼金为彄环,照见指骨。”
此即用此典故。
(15)咸阳市:本为秦都,此指唐都长安。
(16)贾胡:指西域胡商。
【赏析】
此诗乃诗人自创的新题乐府,咏唱杨贵妃在马嵬驿因兵变被刺死
之事,以及其死后的传说。唐诗人多有咏唱此事者,而诗人如何咏唱
此事,后人多有不同的评论。如宋人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云“唐人
咏马嵬之事多矣。世所称者,刘禹锡曰:
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
风日为无晖。”白居易云: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此乃歌咏禄山能使官军皆叛,
逼迫明皇,明皇不得已而诛杨妃也。噫!岂特不晓文章体裁,而造语
蠢拙,抑已失臣下事君之礼矣。老杜则不然,其《北征》诗曰: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乃见明皇鉴
夏、商之败,畏天悔过,赐妃子死,官军何预焉!《唐阙史》载郑畋
《马嵬》诗,命意似矣,而词句凡下,比说无状,不足道也”。又张
3
戎《岁寒堂诗话》卷上亦谓“刘梦得《扶风歌》、白乐天《长恨歌》及
(温)庭筠此诗(按,指《过华清宫二十二韵》),皆无礼于其君者”。
此皆批评刘禹锡此诗无礼于君王,不如杜甫和郑畋的“肃宗回马杨妃
死,云雨虽亡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诗的曲折
又含蓄。其实,刘禹锡此诗乃是同情于杨贵妃被逼死,指出当时“六
军逼杀天子之妃”的事实,这正是诗人不为君讳,直指现实的可贵。
诗中对杨贵妃被杀的同情,也见于“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二句。
关于杨贵妃之死,诗人采用民间“吞金屑”之说,而不采用被缢杀的显
得更可怖的记载,这不仅表明当时部分人民对杨贵妃被逼死的同情,
同时也是诗人寄寓同情的表现。此诗另一个值得称道的特点,在于其
采用乐府诗体,加之语言较通俗易懂,故赢得评论家的好评,如宋人
范温《诗眼》云:“刘梦得
绿野扶风道”一篇,人颇诵之。其浅近乃儿童所能。”
4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2:5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67114495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刘禹锡《马嵬行》“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全诗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刘禹锡《马嵬行》“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全诗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