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人士的经历精选
创业成功人士的经历篇1:90后大学生农村庄稼地里的创
业梦
在汇川区泗渡镇观坝村,有个农场让当地农民都很羡慕,
原来,这个农场是由一名大学生经营的。
这名大学生叫冯运,今年23岁,在福建某高校读连锁经
营专业。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他放弃了常人眼里优越的工
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遵义,开始了创业历程。
“这个年轻人勇气可嘉,还是学生就开始创业,除草施肥一
点不差庄稼汉,是个种植的好手。”半年前冯运来到观坝后,
当地村民就开始默默关注这个定下志向要发展现代农业的大学
生。他的种植过程和庄稼长势也成了当地村民热议的话题。
大学生乐当“农场主”
近日,记者来到观坝,刚下车就飘来一阵粪臭味,远远望去,
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小伙正在地里忙着给辣椒施农家肥,驻村
干部梁小建告诉记者,他就是冯运。
顺着冯运所在的方向,记者沿着田埂走过去,只见地里绿
油油的一片,果蔬长势良好。见记者拿起相机照相,当地一位
第 1 页 共 17 页
路过的村民说:“无法想象,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几个月的时
间就被这位大学生折腾出这样一番天地来。”
走到冯运身边,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有人靠近,仍然埋着头一
个劲儿施肥,额头挂满了汗珠。直到梁
小建叫他,他才抬起头来。
瘦小的个子,黑黝黝的皮肤,大家很难把眼前的这个小伙子
和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我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愿望,搞一个农场,自己当个农场
主。去年从学校回来时,看到这个地方不错,正好附近都是大棚
蔬菜基地,所以就把它租下来了。”冯运说。
创业需要资金,他想到了在外打工的父亲冯修堂。经过多
次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了父亲给他投资。
冯修堂说,儿子刚开始要搞蔬菜基地时,他并不同意,因为
需要一笔不小投资,而且他还是个还未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验,
也没有
技术,不放心把多年来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积蓄拿给他。
但后来看到儿子的坚持,冯修堂同意了,并放弃了在外面每
个月5000多元的收入,回来协助儿子办农场。
目前,冯运的菜地里已经种植了白菜、辣椒、豇豆、白瓜
等近10种蔬菜。
有梦想就有收获
第 2 页 共 17 页
“刚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由于对品种和季节等因素掌握不
好,所以导致了辣椒和豇豆长势不太好。”对此冯运非常担
心。
“我很需要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面对当前的困境,冯
运非常
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给予支持,修建大棚。了解到他的
困难后,汇川区农牧局驻村干部梁小建很支持,他帮冯运聘请
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并组织冯运与当地的种
植大户们互动沟通,为他提供帮助。目前,地里的白瓜和白菜
已经可以上市了。
跟其他“90后”大学生一样,空闲时,冯运最大的爱好
是上网、刷微博。但跟别人有所不同的是,冯运会有意识地关
注和收集农业方面的信息。
前几天,他在网上看到一段话,很有同感,于是写成微博
发给了大学同学:“农村犹如一片沃土,我就是一棵小小的种
子,只要在农村这片沃土里扎根,就一样会开
花,结出丰硕的果实,一样能体现我们年轻人的价值,实
现我们心中的梦想。”
创业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冯运的
50亩蔬菜基地仍然干得风风火火,有模有样。他说,认准了,就
第 3 页 共 17 页
不要怕困难,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今后还要扩大生产规模,打
响自己的品牌。
创业成功人士的经历篇2:东莞大学生养龟创业两年 纯
利超千万
20xx年,东莞的养龟业开始火起来。而早在20xx年,当
时还读大一的莫枢伟就“嗅”到了养龟行业的商机。20xx年
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他没有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而
是走上养龟的创业之路。昨日,笔者获悉,莫枢伟的养龟场拥
有5000多只“石金钱”,估计约20xx万元,养龟场规模在不
断扩大。
大一花光积蓄购6只龟饲养
莫枢伟饲养石龟的场所为家庭式仿野生模式。在一栋出租
屋里,利用三层建龟池、孵化场所以及铁架式养龟槽等,出租
屋楼顶共打造18个养龟池,分喂养区、产蛋区和水池区,每
个池都种植植物以遮挡太阳。整体构造是莫枢伟独自一人花费
8个月时间亲手打造的。
莫枢伟每天为龟池换水、隔天傍晚喂养、检查产蛋区,以
及随时留意刚孵化的龟苗健康情况等。谈起养龟创业的开启,
时间追溯到20xx年。当时莫枢伟读大一,无意之中浏览了养
龟的视频,于是他就上网搜索养龟资源,看到了一个买卖的交
易平台,让莫枢伟很为心动。
第 4 页 共 17 页
莫枢伟仔细观察了该平台几个月后,发现养龟的龟苗交易
价格从80元翻到160元,“真的有那么好赚吗?当时心里就有
些按耐不住了,”莫枢伟说。于是大一暑假,他只身一人坐了
6个半小时的车,来到养龟地茂名沙琅镇一探养龟行业火爆的
真实。
“我利用3天时间在养龟市场进行考察,供应商、旅店和
大型养殖场来回跑,并到大型的养龟场里参观,发现网上的信
息是真的。”莫枢伟心动了,于是掏出了携带的1.6万元,那
是他兼职赚回来的全部积蓄,购买了6只拥有6年龟龄的石
龟。
家人对养龟创业从反对到支持
用了全部积蓄买了6只龟回来的做法,遭到了家人的反
对。但莫枢伟依然在前院打造一个临时养龟池。1年后,该6
只龟产下18只蛋,但是由于自己没有掌握孵化技术最终没有
成功孵出小龟。
在大二、大三两年里,莫枢伟依然每天浏览大量的养龟
帖,学习养龟知识,当时龟苗的市场价格又上升了。“曾有人
联系我想用3万元,购买我那6只龟。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
法,养龟能有出路。”莫枢伟说。
第 5 页 共 17 页
大学毕业了,家人一致认为莫枢伟要找一份正当职业,不
少邻里认为莫枢伟留在家里对着乌龟玩物丧志、不懂事。当时
莫枢伟下定决心,无论家人如何反对,自己都要去创业。
“创业一要有资金,二要有场地。”莫枢伟说,解决这两
个因素是创业的开始也是关键。正当莫枢伟着急时,他的舅舅
说服了莫枢伟父母,最后答应给10万元作为创业的开始。莫
枢伟决定选择奶奶家作为养龟场地,于是莫枢伟开始做泥水
工,打造养龟池,自己一个人挑这几百斤的沙泥走上3楼,从
早上7时一直忙到晚上10时,整整做了3个月,花了1万元
的临时养龟池最终打造完毕,他又用仅剩的9万元全都买了石
龟。
常为养龟老前辈打短工学技术
“当时一共买了430只。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活率并不
高,损失有50多只石龟,于是我就不断地找前辈了解经验,
并到老师傅家里免费打短工并学习。”莫枢伟说,他加入了东
莞市龟研会,在那里学习了养殖技术、如何引进品种等。莫枢
伟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学习模式让养龟事业很快有了起
色。现在,养龟场年产量达1000至20xx只龟苗。
莫枢伟说:“家里对我有信心,接下来我将正式从家庭式
仿野生养殖转变为池塘养殖。租了30亩地,打造了3个鱼塘
作为养殖的地方。”
第 6 页 共 17 页
回想自己的创业道路,莫枢伟说现在只是成功了3步,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希望大学生能提前定好创业目标,一旦选
择了就要坚定和坚持。大学生首先做到的就是“少去想,多去
做”,才能为成功创业铺垫基础。
创业成功人士的经历篇3:李嘉诚
性格沉稳的李嘉诚,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厂
做推销员,但打开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胶公司。他很快成为公司
出类拔萃的推销员,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深
得老板器重。他春风得意时,突然又要跳槽!
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年景—
1939年同期的水平。战时遭破坏的工厂商行都已恢复生产营
业,香港人口激增到一百多万。市景日益繁荣,入夜之后,港
岛九龙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满载货物的巨轮,昼夜不停地出入
维多利亚港。
中南钟表公司的业务有长足的发展,东南亚的销售网络重
新建立,营业额呈几何级数递增,庄静庵筹划办一间钟表装配
工厂,再扩展为自产钟表。
李嘉诚看好中南的前景,他更为香港经济巨变而兴奋不
已。李嘉诚站在维多利亚港湾边,眺望尖沙咀五彩缤纷的灯
光,陷入沉思——今后的路该怎样走?
第 7 页 共 17 页
一条路,在舅父荫庇下谋求发展,中南公司,已成为香港
钟表业的巨擎,收入稳定,生活安逸;另一条路要艰辛得多,
充满风险,须再一次到社会上闯荡。
李嘉诚选择了后者,他喜欢做充满挑战的事。呆在舅父的
羽翼下,更容易束缚自己,贪图安逸,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一
些谋生的本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的是今后做大事业!
17岁的李嘉诚,已学会独立思考。他心念已定,却不知
如何向舅父开口。舅父待他不薄,是李家的恩人。
五金厂的老板,跟庄静庵曾有业务交往,他出面与庄静庵
交涉,请求庄静庵“放人”。庄静庵与李嘉诚恳谈过一次,设
身处地站在嘉诚的角度看问题。当年庄静庵也是一步步由打工
仔变成老板的。嘉诚眼下还不会独立开业,他迟早会踏上这一
步的。
舅父更深一层了解了嘉诚与众不同的禀赋。
李嘉诚开始了“行街仔”(走街串巷)生涯,他说,他一生
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
行街推销,与茶楼侍候客人,和坐店销售钟表皆不同。后
者顾客已有购买的意向,而行街推销,最初只有一方的意向。
对方有没有买的意图?需不需要你的产品?你如何寻找客
户,联系客户?你与客户初次会面该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客
第 8 页 共 17 页
户没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发他的意向?建立了购销关系的客
户,你如何巩固这种关系?
真正的推销艺术,大学课堂里学不到,任何书本里也找不
到。推销的艺术,在推销的本身,只能在推销之中去把握和领
悟。
李嘉诚生性腼腆、内向而不喜主动交谈。数十年后的今
天,李嘉诚出席高贵场合,不知凡几,他仍不是个滔滔不绝、
谈锋犀利的人。
可他腼腆的另一面,显示出一个可贵的优点来,就是诚
实。诚实不仅写在他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更表现在他的行为
之中。
五金厂出品的是日用五金,比如镀锌铁桶这一项,最理想
的客户,是卖日杂货的店铺。大家都看好的销售对象,竞争自
然激烈。李嘉诚却时时绕开代销的线路,向用户直销。
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李嘉诚攻入一家旅店,一次就
销了一百多只。家庭用户都是散户,一户家庭,通常只是一两
只。高级住宅区的家庭,早就使用上铝桶。李嘉诚来到中下层
居民区,专找老太太卖桶。他很清楚这点,只要卖动了一只,
就等于卖出了一批,因为老太太不上班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
叨,自然而然成了李嘉诚的义务推销员。
第 9 页 共 17 页
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以销促
产,产销均步入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员工面前称阿诚是第
一功臣。然而,备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
跳槽弃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给李嘉诚晋升加薪,他仍
不回心转意。
李嘉诚去了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在现代人的眼里,这是一
间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位于偏离闹市区的西环坚尼地城爹士
街,临靠香港外港海域。
这间山寨工厂的魅力安在?
李嘉诚此举,一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二是塑胶公司老板
的“怂恿”。
20世纪40年代中期,塑胶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香
港作为全方位开放的世界自由贸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现从欧
美输入的塑胶料制品。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
美观适用,能够替代众多的木质或金属制品。塑胶有易老化、
含毒性等缺点,但这些缺点,被人们趋赶时髦的风气所湮没。
时至今日,塑胶制品仍大行其道。
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
胁。最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消费者皆是富裕阶
层。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舶来品愈来愈多,尤其
第 10 页 共 17 页
是港产塑胶制品面市,造成价格大跌。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
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
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香港没有传统工业,它与
世界有广泛的联系,能够迅速地引进适宜在本港发展的产业。
最初的塑胶厂屈指可数,但很快成雨后春笋的发展趋势。
美国汽车业骄子,曾任福特公司总经理、克莱斯勒公司董
事长的艾柯卡指出,20世纪前叶,产业是制造家的天下,社
会商品相对匮乏,生产出来就会变成钱。到20世纪后叶,社
会商品日趋饱和,厂家竞争激烈,生产出的产品,非得竭力推
销出去才能产生效益。因此,执产业牛耳者,由制造大师转为
推销大师。
艾柯卡本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
夫等,莫不是以推销见长,把推销与制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
置。而美国早期的产业巨子,汽车大王福特、钢铁大王卡耐
基、波音飞机之父波音等,皆是制造家或发明家。
塑胶裤带公司的老板,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经营者。他靠
塑胶裤带起家,短短的一年,开发出十多个产品。香港的塑胶
厂愈来愈多,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老板四处招聘推销员,前
后有二十多人做过推销,真正能胜任者寥寥无几。
第 11 页 共 17 页
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马推销。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
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相遇。李嘉诚成了老板手下的败将,酒
店更青睐塑胶桶,而不惜废掉进白铁桶的口头协议。
不打不相识。李嘉诚虽败在塑胶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销
才能却深得老板赏识。老板认为,李嘉诚未推销出白铁桶,问
题在白铁桶本身,而不是他的推销术火候欠佳。老板有意与李
嘉诚交朋友,约他去喝晚茶,诚心竭意拉李嘉诚加盟。
言谈中,李嘉诚表现出对新行业的浓厚兴趣。但他说:
“老大(老板)还算蛮器重我,我去他厂做事没多久就走恐不太
好。”
“晚走不如早走,你总不会一辈子埋在小小的五金厂吧?
看这形势,五金难得有大前途。”
这正是李嘉诚所不愿的。他离开舅父的公司出来找工,只
是作为人生的磨炼,而不是作为终身的追求。
李嘉诚终于跳出了五金厂。
辞工时,李嘉诚向老板进言:审时度势,要么转行做前景
看好的行业;要么就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
突,塑胶虽用途广泛,仍不可替代一切金属制品。
一年后,这家五金厂转为生产系列锁,一度奄奄一息的五
金厂,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既是形势所然,又是李嘉诚的开
第 12 页 共 17 页
导。老板遇到李嘉诚,欣喜地说:“阿诚,你在我厂的时候,
我就看出你是个不寻常的年轻仔,你将来准会干出大事业!”
塑胶裤带公司有7名推销员,数李嘉诚最年轻,资历最
浅。另几位是历次招聘中的佼佼者,经验丰富,已有固定的客
户。
李嘉诚心高气傲,他不想输于他人,他给自己定下目标:3
个月内,干得和别的推销员一样出色;半年后,超过他们。李
嘉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有了压力,才会奋发搏命。
坚尼地城在港岛的西北角,而客户,多在港岛中区和隔海
的九龙半岛。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出发,乘
巴士或坐渡轮,然后马不停蹄地行街串巷。李嘉诚说:“别人
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开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
拙。”
李嘉诚做任何事,都会感谢过去生活对他的磨砺。他不属
那种身强体壮的后生仔,而像文弱书生,背着大包四处奔波,
实在勉为其难。幸得他做过一年茶楼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
10多个小时来回跑,练就了腿功和毅力。他在茶楼养成了观
察人的嗜好,现在做推销正好派上用场,他在与客户交往之
时,不忘观颜察色,判断成交的可能性有多大,有没有必要
“蘑菇”(拖拉)下去,自己还该做什么努力。
第 13 页 共 17 页
要做好一名推销员,一要勤勉;二要动脑,李嘉诚对此有
深切的体会。
李嘉诚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走了几家都无人问
津。这一天上班前,李嘉诚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联系
洽谈。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李嘉诚灵机一动,自告奋勇拿洒
水器帮清洁工洒水。李嘉诚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职员,眼见为
实,这样洽谈起来更有说服力。果真就有职员早到,还是负责
日用器具的部门经理。李嘉诚很顺利就达到目的,该经理很爽
快地答应经销塑胶洒水器。
李嘉诚的机灵,可见一斑。同时又透露出李嘉诚的诚实。
他让产品自己说话,这比一个推销员夸夸其谈地讲产品的用途
优点,要可信得多。
李嘉诚做推销,愈做愈老练,他深谙一个推销员,在推销
产品之时,也在推销自己,并且更应注重推销自己。
李嘉诚有意识去结交朋友,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
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他结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户为
选择标准。如俗话所说:“人有人路,神有神道。”今天成不
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他自己做不了客户,他会引荐给
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着出出点子,叙叙友情,
也是一件好事。
第 14 页 共 17 页
李嘉诚的收入不高,家庭负担很重,他还要攒钱办大事,
因此,他交友不允许花太多的钱。这样倒好,大家以诚相见,
以诚共处。李嘉诚不是健谈之人,说话也不风趣幽默。他总是
推心置腹谈他的过去和现在,谈人生与社会。
李嘉诚广博的学识,待人的诚恳,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
使人们乐意与他交友。有朋友的帮衬,李嘉诚在推销这一行,
如鱼得水。
李嘉诚把推销当事业对待,而不是仅仅为了钱。他很关注
塑胶制品的国际市场变化。他的信息,来自报刊资料和四面八
方的朋友,他建议老板该上什么产品,该压缩什么产品的生
产。他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行
情,都详细记在本子上。他知道哪种产品该到哪个区域销,销
量应该是多少。
加盟塑胶公司,仅一年工夫,李嘉诚实现了他的预定目
标。他超越了另外6个推销员,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手只能望其
项背。老板拿出财务的统计结果,连李嘉诚都大吃一惊——他
的销售额是第二名的7倍!
全公司的人,都在谈论推销奇才李嘉诚,说他“后生可
畏”。
18岁的李嘉诚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
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第 15 页 共 17 页
他已熟稔推销工作,可也深知生产及管理是他的薄弱处。
因而虽身为总经理,他却把自己当小学生。他总是蹲在工作现
场,身着工装,同工人一道干,极少坐在总经理办公室。每道
工序他都要亲自尝试,兴趣盎然,一点也不觉苦和累。
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裤带,不慎把手指割
破,鲜血直流,他没有吭声,迅速缠上胶布,又继续操作。事
后伤口发炎,他才到诊所去看医生。许多年后,一位记者向李
嘉诚提及这事,说:“你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李
嘉诚微笑道:“大概不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
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
李嘉诚以勤奋和聪颖,很快掌握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势
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许多大额生意,他都是通过电话
完成的,具体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销员跑腿。
李嘉诚是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
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
出令人羡慕的业绩。
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
足”两字。功成名就、地位显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
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新的人生搏击。
第 16 页 共 17 页
李嘉诚怀着愧疚之情离开塑胶裤带公司。他不得不走这一
步。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转折,从而迈上充满艰辛与希望的
创业之路。
第 17 页 共 17 页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1:57: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638731742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创业成功人士的经历精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创业成功人士的经历精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