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3-05-22 21:49:32 阅读: 评论:0

孤独之旅-冷冬

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实录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皮肤薄红血丝)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目标:

1.学习《宿新市徐公店》,运用联系注释和插图、抓关键词、联系生

活等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生动的画面,领悟诗文大意。

2.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注释和插图、抓关键词、联系生活等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

描述生动的画面,领悟诗文大意。

教学难点:

通过多层次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作者入手,引出诗文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一组

诗歌。(板书:杨万里)杨万里,你们了解他吗?谁来说说看,你了

解的杨万里,你说。

生:第一点,他写过很多诗。(评:他写过很多诗。)

生:第二,他很长寿(评:他很长寿,杨万里活到多少岁?) 80 岁,

还有什么特点?你说

生:第三点,他做过大官。

师:杨万里当过大官,第四点。

生:第四点,他和陆游齐名,和陆游一样有名气。

师:名气很大,跟陆游齐名。还有补充,你说。

生:他是南宋四大家之一

师:好的,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杨万里的诗我们学过吗?他的什么

诗?你说。

生:,《小池》 师:你能背给大家听听吗?(生齐背诵)

师: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我们学过的杨万里的《小池》,一起背诵一

下, (生齐背诵)

师:上周,3班的同学出了一本他们自己的诗集,请孙校长给他们提

个词,你猜,我就选了杨万里的两句诗。给他们提词的,猜猜看,选

杨万里的哪两句诗,你能猜到吗?聪明的已经猜到了,就是《小池》

当中哪两句?

生:小河才露尖尖角,好有蜻蜓立上头。

师:对,小朋友们就是那个小荷。小荷刚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蜻蜓就喜欢它,欣赏它,亲近它,对不对?你们一个个小荷,你看,

杨万里的诗被后人广泛运用,说明他的诗写得怎么样?有名,杨万里。

我们还学过他的什么诗呢?有谁记得?你。

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我们一起背背好不好? 开始(生齐背诵)

师:画家在画荷叶、荷塘的时候,也经常会在他的画上面题上两句诗。

你看,他会题上杨万里的哪两句诗呢?

生:我觉得他会题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给他掌声,你看小朋友们的作品,孙校长给杨万里的诗题词。画

家画荷花,人们也会用杨万里的诗句给他提词。说明杨万里的诗写得

怎么样,很有名,被后人广泛运用。这就是名人的诗,对不对?所以

我们今天再学习一首杨万里的诗。今天学的新诗,题目叫什么?

二、读诗句,解诗意

生:《宿新市徐公店》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你来,真棒,给他掌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宿新市徐公店》,开始,(生齐读)我们四年级的同学要善于自己

学习,我来检查一下,您能不能自己把这首诗的意思解释一下。同桌

两个人,你说一遍给我听,我说一遍给你听。如果对方说的不对,你

帮他纠正过来好不好?开始,两个人。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的认真,很好。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的

什么意思?你来。

生:应该是篱笆稀稀疏疏,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头的花瓣落下,树

头的树叶却尚未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蝶,黄蝶却飞入菜花丛中

无处寻找。

师:不错,给他掌声。谁能比他说得更流畅,更自信?你来

生:篱笆疏疏落落,一条小径通向远方,树木的花朵还没有很多,但

树叶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蝶,黄蝶却飞入菜花丛中,

无处寻找。

师:给他掌声,老师没有讲,能够自己讲成这样已经不错了。我们先

来看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

生:宿新市徐州店

师:什么意思?谁来解释?先把题目搞懂。

生:我觉得我们可以把题目拆成几个部分来研究,分别可以拆成宿新

市和徐公店。宿顾名思义是住宿的意思。

师:是住宿在哪里?是在旅途当中,在外旅行,住宿在那边,对吧,

投宿。

生:那么新市。据我查资料,它其实是一个地名,徐公店。其实本

意是一个姓徐的人家开的店。这里为什么要加一个,是因为

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题目的意思其实就是住宿在一个叫新市的地

方,一个姓徐的人家开的店。

师:给她掌声,真棒。把题目拆成几个部分,宿,投宿,新市

是个地名, 徐公就是这个店的主人,姓什么?对他尊敬的称他叫

什么?徐公。你姓什么?

生:姓金。

师:如果是住在他家,他一个店,那就是宿储潭金公店,对不对?你

姓什么?

生:我姓黄

师:住在他家就是宿滩头黄公店,你们看懂了?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师:不错。题目就是宿在这个店里面,他在店周围游玩的时候看到的

景象。杨万里把它写成一首诗,对不对?他看到什么景象呢?我们先

看一二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谁来解释?

生:篱笆稀稀疏疏,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师:篱落就是什么?篱笆围成的小篱落,篱笆围成的院路,对不对?

说明徐公家有一个大院子,是不是?这个大院子是用什么围起来的?

生:篱笆

师:篱笆围起来的,院旁边有一条什么?

生:小路

师:这个小路长不长

生:长

师:一直通向~远方。远方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是一户人家。

师:远方可能是一户人家。

生:我觉得也有可能是绵绵的高山。

师:又是绵绵的高山通向山里。

生:我觉得可能是一片森林。

师:远方可能是一片森林,远方可能是一座高山,是不是?远方可能

是广袤的田野,对不对?这样的景象篱落疏疏一径深,你们家能看到

吗?这是什么地方的景象?

:农村的景象。

师:农村的,还可以说是

生:郊外的景象 师:还可以说是。

生:田园的景象 师:还可能是。

生:乡下的景象

师:乡下的景象,也可能是山区的景象,对不对?徐公店不在城里面,

是在农村,是在郊外,是在山林里面,对不对?第二句树头新绿未

成阴,谁来解释,什么意思?你来

生:树头花落,那么应该就是指树上的花基本已经凋落了,然后新绿

未成阴。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新长出来的叶子还没有形成树荫。

师:树头新长出来的叶子还没有形成树荫,还没有长得非常非常的茂

密,对不对?你要疏疏朗朗的几片树叶,这就是徐公店的景象,是吧?

如果让你来导演,你做导演,拍个电影,你怎么摄像,你会怎么拍?

说说看。假如让你的导演,你会怎么拍这个电影,一开始你的镜头是

拍的什么?

生:我最开始先把徐公店大概的环境先拍一下,拍那种类似第二句的

话,可以给树上的花掉下来和树枝一个特写。

师:我看到了他主要拍的树上的特写,细细柔柔的树叶,但是我没有

看到篱落疏疏一径深,首先你应该拍什么?你说

生:拍篱笆院落。

师:你这个镜头首先要扫到一个小店,店旁边有一个大的什么

生:院子。

师:你可以拍院子里会有什么?你拍电影,你会拍。

生:我觉得应该先要拍菜花丛,因为提到了黄蝴蝶飞进了菜花丛。

师:还没有到,还没有到菜花呢,你应该先拍

生:篱笆

师:哦,那个篱笆院里会有什么呢?猜猜看,想想看,

生:我觉得篱笆里面会有花和草。

师:会有花草,会拍院落里的花草。

生:还有一些刚刚长出来的小树。

师:还有刚刚长出来的小树。

生:可能还有一些家禽之类的

师:还有一些家禽呀,鸡鸭在院子里嘎嘎嘎嘎叫,对不对?农村的还

可能?

生:可能会有小池塘。

师:院落旁边还有小池塘,还可能会有什么?

生:还可能有姓徐这人的小孩子在里面玩耍。

师:假如你是导演的话,那个镜头一拍,是农村的乡下,有一个小店,

镜头拉近,店旁边就是一个大的院子,院子里面有鹅有鸡还有小池塘,

长满了花花草草,还有几个小朋友在里面玩。然后再看到篱笆院路疏

疏朗朗,那个篱笆上还爬着什么?还有花在上面,是不是?你导演拍

眼前应该出现这样的画面,然后镜头往上抬抬,特效就拍到树的树顶,

树顶的花已经什么?掉了,掉下来了,长了疏疏的树叶。假如你是导

演的话,拍画面应该拍这样的画面,对不对?所以杨万里的诗非常具

有画面感。我们要展开想象,一起读一读篱落疏疏一径深,齐。

师:我发现你们的版本跟孙老师的版本不一样,你们的版本是树头什

么?

师:一起读一读。齐

生:树头花落未成阴。

师:我们书上是用的树头新绿未成阴,同桌两个讨论讨论,看你是

喜欢新绿还是喜欢花落。讲讲理由,同桌讨论。

师:好,坐好。孙校长查了至少是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就是树头新

绿未成阴,一个版本叫树头花落未成阴。你喜欢哪一个?讲理由,你

生:我比较喜欢新绿,因为整首诗你读下来,你会发现它的背景其实

是春天。而后,比如我们刚才说到篱笆里面有什么,比如花草、小树、

家禽,它都是有颜色的,代表性都是绿色的。

师:给他掌声,他喜欢新绿,春天以绿色的为代表。你喜欢?

生:我也喜欢新绿,因为这首诗是描写春天的,如果是写花落,花落

会让人觉得有点像秋天的感觉。

师:这是她的理解,有不同的吗?有喜欢花落的吗?我听听,听听不

同的理解。你说。

生:我喜欢花落,因为后面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我觉得它是背景的飞

入菜花,他后面又提到了菜花,所以我觉得我喜欢花落。

师:他说他喜欢花落,跟后面的菜花呼应起来了。还有喜欢花落的补

充。

生:我也觉得是喜欢花落的,因为查了,时间是春末,是快夏天的时

候,应该是花已经落完了,但因为还没有盛夏,所以树还未成阴。

师:他说是写出了季节的变化,花落了,叶子还没有完全长得很茂盛,

是春天时候,快要接近夏天。他是从花落然后到未成阴,叶长,看出

了时间的变化,季节的更替,他喜欢花落。还有补充吗?还有不同的,

你喜欢。

生:我喜欢花落,因为我觉得花落和叶,花落我觉得更能衔接一下新

叶刚长出来的景象,而且能让这个画面多一些动感,让人的眼前画面

感更丰富一些。

师:给她掌声,很有水平。花落然后再长荫,有动感,还有画面感,

还有色彩感。花恐怕是红花,恐怕是黄花。是不是?各种各样的花落

了,长出新的绿意,还有色彩的变化,对不对?可以喜欢花落,可以

喜欢新绿,要讲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好不好?两个版本都有道理,都可

以。我们现在教科书用的新绿,我们暂时就用新绿。如果你喜欢花落,

你也可以坚持你的好不好?我们一起把一二两句读。篱落疏疏一径

生读

师:到底是写了春天什么时候的景象?是初春还是中春,还是末春?

你认为。

生:我觉得是末春。

师:为什么?理由?

生:因为我查过了,这首诗是末春的。

师:他查过了,是末春的,要讲你的理由,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因为它上面写的是花落了,在春天的时候,花应该是开的,在春

末的时候,它是凋谢了之后,夏天也要长出新叶。

师:大家都认为是春天开花,夏天长叶。但是春天的花有很多,有开

得很早的花,玉兰花开得很早,对不对?桃花、迎春花也开得很早,

有的开得很迟的花。那到底是早春、中春还是末春?我们要根据诗的

后两句来确定时间。后两句我们看是什么花呢?

生:油菜花

师:根据什么花能够确定时间呢?一起后两句,读

师:什么意思?谁来说?儿童急走追黄蝶。

生:儿童奔跑着去追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了菜花丛中,找不到

了。

师:嗯,好的。这里有一个字叫这个走是不是我们今天的走路?

古时候的走。

生:古诗中的走,一般情况下都是跑的意思。(可回忆学过的《守株

待兔》中的兔走触株以及《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诸儿竞走取之

师:对,凡是记住古文古诗中的走都是什么意思啊?那疾走呢?

就是什么,而不是一般的跑了。

生:是飞快地跑。

师:飞快地跑,叫奔跑。叫什么?急走。那儿童急急忙忙地奔跑去干

嘛?

生:追黄蝶。

师:可是黄蝶飞到了什么?

生:飞到了菜花丛中

师:再也找不到了,为什么飞到菜花丛就找不到了?我奇怪了。

生:我觉得菜花,因为菜花丛是黄色的,而前面又提到它是黄蝴蝶。

它飞入菜花丛中,相当于儿童眼睛就分辨不出来蝴蝶到底在哪了

师:好的,蝴蝶是黄色的。你看,这是黄色的蝴蝶。菜花是什么颜色?

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往菜花上一落不飞了,你能分辨的

出来吗?分辨不出来了。本来充满期待的想要追到这个蝴蝶抓过来玩

的,结果飞到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你想儿童这个时候是什么心

情?谁来猜猜看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有些失望。

师:失望。

生:我认为应该是沮丧的。

师:沮丧,好,这个词用得好。

生:我觉得他的心情是失落的。

师:失落。

生:我觉得应该是着急的。

师:着急。

生:我觉得他是很疑惑的,为什么黄蝴蝶飞入菜花从中却找不到呢?

师:呦呦,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啊?

生:聪明。

师:这个蝴蝶可聪明了,它飞到菜花丛里面去了。

生:我觉得有一点伤心。

师:还有一点小小的伤心。

生:其实上面说到的着急,但是不能完全的体现出他的一些失落,所

以我觉得用焦急更好一些。

师:他的焦急。那你猜想一下,那个儿童站在菜花旁边,他会怎么样

寻找?你想象他的画面,看他会怎么样寻找。

生:我觉得这个儿童应该是蹲下来,在菜花中一朵一朵的慢慢寻找。

师:他会这样寻找。

生:我觉得他先是走到菜花丛中,然后用手拨开菜花,在里面仔细寻

找。

师:走入丛中,一朵一朵菜花拨开来寻找。你猜想。

生:我猜想他可能会找一根树枝或者竹毡等长的东西,然后再轻轻拍

打菜花。因为这样假如拍到黄蝴蝶就会飞出来。

师:这是一个机智的机灵的儿童。它会拿个竹竿在菜花中扫一扫。一

扫蝴蝶飞起来了,它就看到了,对吧?惊动了那只蝴蝶。

生:我觉得很可能是拨动一下花朵,因为拨动,蝴蝶会感受底下有一

点动静,就会飞起来,这时候儿童就会一下子把它捉住。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有可能儿童会站在菜花边等待蝴蝶飞起,也有

可能是走进菜花丛,拨开菜花,一朵一朵寻找,还有可能聪明的拿起

竹竿、树枝,把菜花轻轻的打动,把蝴蝶惊飞起来。你看,这个儿童,

你觉得这个儿童无处寻。你觉得这个儿童的形象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是天真活泼的

生:他很调皮

生:我觉得他很可爱的。

师:好的,就带着这样的一种喜爱、调皮、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来帮

他读读。儿童急走追黄蝶,起。

师:如果像孙老师这样把它改成这样行不行?儿童急走追蝴蝶,飞

入花丛无处行。如果改成这样,行还是不行?你说。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如果蝴蝶有很多种颜色,花也有很多种颜色,

如果白蝴蝶飞进了红色的花里面,就很容易就找到了。

师:是呀,所以杨万里特别强调是黄蝶,特别强调菜花,是有道理的

对不对?你们到过农村吗?菜花什么时候开?考考你们,菜花什么时

候开?我看看哪个小朋友是有心的人,善于观察。

生:菜花一般都是在初夏或者春末时候盛开的。

师:它是初夏春末的时候开,有不同的吗?

生:我觉得是在 5 月份。

师:不对,你们清明到农村去扫过墓吗?孙老师是农村长大的,你注

意菜花什么时候开的最好?就是清明扫墓前后。清明是4 5 号对

不对?也就是3月下旬4月初的时候,菜花开得怎么样?最旺盛的,

这首诗能背下来吗?能,自己读一遍,自己试着把它背下来。

师:好,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宿新市徐公店。起

三、拓展古诗,领会诗情

师:杨万里爱自然,杨万里更爱儿童。他写了许多儿童的诗。我们再

学习他的一首儿童诗。题目叫什么?

生:舟过安仁

师:有一次,他乘着小船经过安仁这地方。他又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看到了怎样的儿童呢?自己把这首诗根据注释把它解释一下。开始。

师:好,我来请小朋友。谁没有发过言?把手举高一点。没有发过言

的,你来。

生:一条渔船上有 2 个小朋友。

生:他们收起撑船用的竹竿,停下船桨,坐在船底。

师:要让船行驶,要有撑船的竹篙,对不对?竹篙他们收起来了。还

要有划水的什么?船桨。他把船桨也停掉了。唉,奇怪了。把竹篙又

收起来了。把船桨又停下来了。叫收篙停棹坐船中,两个人坐在船

中,那船怎么行驶呢?你接着说。

生:他们把伞撑起来了,他们就是用伞倒翻上,让风来帮忙催渔船前

行。

师:呦,怪生无雨都张伞,怪不得没有雨。他们把伞张到那里干嘛

呢?他们把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生:他们把伞当船帆,利用风来使船前进。

师:呦,这两个小朋友太有意思了。太阳那么好,把伞打开了,又不

是遮头的,又不是档太阳的。他们是把伞当做什么了?帆,帆船的帆。

你觉得这两个小朋友怎么样?

生:是很聪明的儿童。

生:我觉得他们是天真可爱的。

生:我觉得他们充满了奇思妙想

师: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儿童。

生:我觉得他们是机智的儿童。

生:我觉得他们是比较贪玩的。

生:我觉得他们是机灵的儿童。

生:我觉得他们非常天真无邪。

生:我觉得他们是聪明可爱,思维敏捷。

生:他们充满了童真充满。

师:有的人说他们还偷懒,对不对?偷懒是不是,用风借走风力把船

行驶?偷懒的,调皮的,聪明的,可爱的脑袋,小脑袋瓜很灵的对不

对?我们一起读一读。舟过安仁,起

师:杨万里的诗写到了许多儿童。(板书:儿童)杨万里对儿童好像

情有独钟,我们再看看。我又选了两首诗当中的, 我们一起读一读,

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读

师:考考你们的真本领。谁会把这两句诗解释一下啊?这是真本领。

从来没有预习,你恐怕也没有看到过。你来解释。

生:日常就是白天,作者觉得很长。

师:白天的时间很长很长,叫日长

生:起床后有些无聊

师:无情思,没有什么事可做,没有什么事可想,觉得无聊。好的。

生:闲着看儿童捉柳絮。

师:闲坐在那,看儿童们在做柳絮花,给他掌声,很棒,这是诗人早

晨起来之后,没事可坐,觉得有点无聊,就坐在太阳底下,看儿童们

在阳光下捉柳花。你能不能把子换一个字,闲看儿童。

生:我觉得可以改成闲看儿童找柳花。

师:可以。

生:我觉得改成闲看儿童捕柳花。

生:我觉得可以改成闲看儿童追柳花。

生:我觉得可以是闲看儿童寻柳花。

生:我觉得应该可以改成闲看儿童戏柳花。

生:我觉得可以改成闲看儿童摘柳花。

生:我觉得可以改成闲看儿童玩柳花。

师:真棒诶,你来

生:闲看儿童捡柳花,

师:到地上捡起来。

生;闲看儿童踩柳花。

生:闲看儿童抓柳花,

师:真棒!中国的词语、动词非常的丰富。那么诗人为什么不用踩,

不用抓,不用戏,不用捕,他用个呢?一般我们平时都是捉什么?

生:捉一些在地上的小动物。

师:捉,一般叫捉什么?

生:捉一些小动物。

师:具体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捉一些会动的物品。

师:具体的,你跟我说捉什么?具体的,不要笼统的说

生:可以捉老鼠。

生:我觉得可以是捉小鱼。

生:捉一些鸟。

生:我觉得可以是捉蝴蝶、捉蜻蜓。

师:捉蜻蜓,捉虫子,对不对?那为什么这里要把它写捉柳花,你看

原来捉的老鼠也好,虫子也好,蜻蜓也好,都是什么?

生:都是活的

师:都是活的。而柳花是不是活的?但是此时他这里用捉柳花,说明

柳花在儿童的心里是

生:活的。

师:在风的吹拂,一会儿上一会下,一会左,一会右,好像会有生命

一样,跟小朋友在捉迷藏,对不对?用个捉字就把柳花,没有生命的

柳花写活了。这就是诗人遣词造句用词的精秒之处。我们来读一读。

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下面两句戏掬清泉洒蕉叶起。

师:诗人戏掬,就是双手捧起,泉水啪撒在那个芭蕉叶子上。芭

蕉叶子怎么样?很大,一撒上去是什么声音?哗啦啦,一洒哗啦啦。

在家里的孙子听到外面哗啦啦哗啦啦,以为

生:下雨了

师:跑出来。那个孙子会对着杨万里说,爷爷,爷爷

生:你在干嘛。

师:不是你在干嘛呢?也会说

生:外面怎么下雨了?

师:爷爷爷爷,外面下雨了吗?爷爷,外面下雨了吗?你从这里看做

这个爷爷,杨万里是个怎样的老头?哎,这个老头是个怎样的老头?

这怎样的爷爷?

生:有童心的爷爷。

生:就有点顽皮的

师:有点老顽童的爷爷

:逗小孩开心的爷爷?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童趣的爷爷。

生:可以说是充满情趣的爷爷。

生:一个很有趣的爷爷。

师:说明杨万里虽然年龄很大了,也充满童心童趣,永远有一颗童心,

对不对?从一个字当中看出,跟他的孙子们在一起玩耍,我们一

起读一读,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师:杨万里为什么能活到 80 岁,那么长寿呢?因为他。

生:因为他有一颗童心。

生:我觉得是因为他处处都能找到乐趣。

师:处处能找到乐趣。

生:因为他特别乐观。

生:他感觉是觉得世界很奇妙。

生:我觉得他很开朗。

师:因为他的眼睛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从蜻蜓小荷当中发现美,能

从荷叶当中发现美,能从追黄蝶的儿童身上发现美,能从朱柳花的儿

童身上发现美,能从下雨的儿童中发现美。我们看到杨万里,他,(板

书:永远)他是什么?永远的儿童,他离开我们已经八九百年,近

1000 年的时间,我们通过杨万里的诗,仍然能感受杨万里心中跳动

着一颗活泼泼的童心。是不是,有童心的诗人,长寿,有童心的诗人

好玩,有童心的诗人,你们喜欢吗?喜欢。我们来回顾一下杨万里的

4 首诗当中写儿童的。第一组读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师:好,你从这一组诗的两组诗当中,从追黄蝶,从捉柳花,你看出

了儿童的什么特点?追黄蝶、捉柳花写出了怎样的儿童?

生:嗯,我看出很调皮很可爱的儿童。

生:他是个天真的儿童。

师:好,下两组,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师:从儿童,误认外面芭蕉洒水,以为是外面下雨了,看出这是怎样

的儿童。

生:我觉得是天真的儿童。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是想象力丰富的。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儿童。

师:听到外面的声音就认为是雨声。

生:我觉得他很警惕,因为作者用水洒芭蕉叶。儿童听出来,我觉得

他很警惕。

师:我觉得恐怕这个儿童也有点憨憨的儿童,对不对?从芭蕉叶里面

说,这是一个憨憨的儿童,憨厚的儿童,也是一个很天真的儿童。第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你看出这是怎样的儿童?

生:聪明伶俐的儿童

生:志气的儿童

师:有智慧的儿童,儿童有什么特点?可爱、调皮、活泼。儿童有什

么特点?还有的憨憨的对不对?儿童有什么特点呢?儿童还充满智

慧是不是啊?嗯,把竹篙停掉,把桨停掉,把伞打开来之后风帆。你

看儿童是多么的好玩,儿童是多么的丰富, 儿童是多么的天真。所

以孙老师也羡慕你们,你们这些活泼泼的儿童,我也要向杨万里学习,

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作为一个好玩的老头,做一个有趣的老头,好不

好?童心是那么可爱。

今天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瓦面-周记写什么

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实录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1:4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63372495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实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实录.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