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计件工资初步方案
计件绩效工资方案
一、目的
为充分调动公司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建立起以岗位为基础,以工作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正向激励机制,
把员工的薪酬与岗位责任、工作绩效密切结合起来,实现薪酬
管理与分配的制度化,规范化,贯彻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奖
优罚劣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1、除仓库人员、跟单员、办公室人员、车间主管以外的
生产部所有岗位,包括组长、班长、技术
员、操作工等岗位。
2、不适用于实行计时工资制的人员或时间段。
3、新员工入职第一个月使用计时工资制,第二个月开始
实行计件工资制(特殊岗位需要延长培训
期,具体视员工技能情况而定)。
三、含义解释
3.1标准工时
3.1.1标准工时定义:
标准工时是指一个合格的工人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以正
确的工作方法、标准的操
作动作、正常的作业速度能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或
者,是指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
以标准化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
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3.1.2计算公式:标准工时=正常时间*(1+宽放率)
实测时间由工艺工程人员现场实际测定(依据员工操作熟
练度状况适当加以评比)
3.1.2.1、对于熟练度高,工作较努力者给予正评比系数,
反之则给予负评比系数。
3.1.2.2、对于速率正常之功课者则不予以评比系数。
3.1.2.3、对于快、中、慢三等级功课者取其平均值。
3.1.3工艺工程人员须在新款上线后制定此款型体的标准
工时标准工时,并根据测定的标准工时
来确定型体的配置人数、机器配备及标准产量。
3.1.4技术在确认型体的工艺流程的同时须确认此款型体
的难易度。
3.2单价:是指技术部依据产品的标准工时和劳动力成本
所计算出来的产品在某一个入库过程中的产
品制造单价。
标准单价=标准工时*工资率
3.3宽放率:
各出产单位统一按10%放宽。
3.3.1生理宽放:指在正常工作中必要的生理需要。如:
上卫生间、擦汗、洗手、喝水等。3.3.2疲劳宽放:指为恢复
作业疲劳而给予的宽放。
3.3.3管理宽放:等待材料、无效的搬运开早会等。
3.3.4作业宽放:调机,换刀等。
3.4人为率:
3.4.1标准时薪:
操作工=3500元/26天/10小时=13.46RMB/小时。
3.5劳动定额:
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时间,或者是单位时间内应当完
成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即产量
定额,还有消耗标准及消耗定额。
3.5.1标准工时H1: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个工序或者一件
成品的标准时间
3.5.2准备时间H2是指技术部规定的在正式生产以前所必
需的调试、调模等加工准备时间
3.5.3劳动定额=((8×3600-1200)-H2)/H1
3.5.4车间标准消耗时间设定为1200秒=开会600秒+机床
保养+5S
四、薪酬总额发放及控制原则
4.1本方案薪资总额是指公司以月度为薪酬支付周期,直
接支付给员工的劳动待遇总额;4.2非计件制岗位人员编制应
根据因事设人原则设置,经公司审批后,按照部门考核实施细
则,由
公司统一计发薪资;
4.3计件制岗位人员编制应根据核定产能设置,在员工完
成劳动定额基础上,由出产部根据各工序
定额、计件单价和员工个人当天产量核算其当天及月度计
件工资额,并经跟单员汇总、核对后
由公司统一发放;
4.4生产部于每月底汇总当月计件工资总额,公司则依据
生产部当月实际交库计件总产量来核算计
件工资成本,对计件工资实施总额控制;
4.5因各工序计件产量与生产部实际交库产量不一致,造
成的当月计件工资总额与应发计件工资总
XXX致之情形,则根据实际情况放在次月调剂。
五.员工薪酬构成及考核原则
5.1、非计件制岗位薪资构成=基本工资+绩效考核工资+职
位津贴+各种补贴
5.2、计件制岗位薪资构成=基本工资+计件工资+计时工资
(点工)+各种补贴+停工补助5.3.考核原则
为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对计件制岗位员工以产量为依据实
施计件考核工资,该部分上不封顶。
具体考核原则以下:
5.3.1在员工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前提下,其超定额部分
按照计件单价×超额数量核算;
5.3.2因出产义务紧迫需加班加点完成的,在员工完成8
小时劳动定额基础上,其加班人为
发放标准参照本方案有关规定执行;
5.3.3员工未能及时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的,其加班加点
期间完成剩余劳动定额部分不享受
加班加点人为待遇,直至该员工完成劳动定额后方可遵照
有关标准执行。
5.3.4员工未能及时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的并不愿意延长
劳动时间补足定额的。
未完成比例扣减当日工资。
5.4计时工资(点工)
仅适用于计件制岗位。当制造部接受公司暂无明文规定的
计件单价工作及其他临时突击
性事情义务时,在合理安排工时定额前提下,以工时待遇
方式计发人为。该部分在计件人为
外单独报批,当天必须向主管部门填写《时工单》,涉及
加班加点部分参照本方案有关规定执
行。
5.5.加班加点人为
仅适用于计件制岗位。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因出
产义务紧迫而延时加班加点事情而又无法安排补休、调休的,
则在完成劳动定额基础上,由公司统一予以发放加班加点人为。
加班加点人为计发标准为:
岗位
无计件单价或突
击性工作任务
计件人为人员
5.6.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定,因病假、公假等原因履
行请假手续的,可依公司相关规定享用带薪休假待遇。
5.7各项补(津)贴
5.7.1全勤奖
为加强员工考勤管理,鼓励员工出满勤,根据公司相关规
定,对公司全体员工实行全勤奖考核
制度,该项津贴额度为200元/月。
5.7.2夜班补贴
该项补贴,适用于从事计件制工作夜班员工,补贴标准是:
8元/班。
日常计发标准
工时人为×150%
计件人为×150%
法定休息日计发标准
工时工资×200%
计件工资×200%
法定假日计发标准
工时人为×300%
计件人为×300%
5.7.3加班餐费补贴
该项补贴,适用于星期天从事工作的全体员工,补贴标准
是:8元/餐。
5.7.4优秀员工评比
为了奖励先进,突出优秀,每月底进行优秀员工评选,组
长不参加优秀员工评选,一次性奖励
200元,每月底张榜表扬
六数据统计/核实
6.1出产订单跟单员依据出产义务工单开据产品工艺流程
卡,经出产主管具名确认后登记编号完
毕交付出产车间各班组长。
6.2仓库物料员依据实际加工流程在物料进仓单上如实填
写操作员工的生产数量和不良品数量;
并要求操作工当场签字确认,每天将此报表上交到跟单员
处留存,作为计件工资的重要计算
依据;
6.3每月10日前由跟单员提供汇总的个人计件产量数据上
交人事行政部和财务部,并举行公示。
如有异议,当事人必须在2日提出复议请求,否则视为默
认。
七:计算方式
7.1计件工资按岗位性质分为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
个人计件:计件单价×超额计件产量=计件考核工资
集体计件:计件总工资=计件单价×计件产量(入库数量或
工序月生产总量)—本月中离职人员薪资。7.2集体计件员工在
月中辞职时的工资计算方法:
根本人为+(计件单价×截止离职当天之超额计件总入仓
产量)=计件人为
7.3岗位津贴制定方案:
7.3.1生产岗位津贴:
7.3.1.1出产主管岗位绩效津贴为100元—500元(评定方
案按照当月出产达成状况和平时事情表
现)
7.3.1.2生产班长岗位绩效津贴为100元--200元(评定方
案按照当月生产达成状况和平时工作表
现)
7.3.1.3物料员岗位绩效津贴为50元-100元;
7.3.2品质岗位津贴:
7.3.2.1品质部主管岗位绩效津贴为100元—500元(评定
方案按照当月出货/进料品质状况和
平时工作表现)。
7.3.2.23D丈量岗位人员岗位绩效津贴为50元-100元。
7.3.2.3OQC和IQC岗位绩效津贴为50元-200元(评定方
案按照当月出货/进料品质状况和平
时工作表现)
7.3.3工程工艺岗位津贴:
7.3.3.1工程工艺主管岗位绩效津贴为100元—500元(评
定方案按照当月出产达成状况和平时工
作表现)
7.3.3.2调机技术员岗位绩效津贴为100元--200元(评定
方案按照当月出产达成状况和平时事情
表现)
7.4其它岗位绩效考核表:
岗位
生产主管
工艺工程主管
品质主管
绩效考核工资
3000
3000
3000
考核指标
每月产值达70万拿100%,每少2万产值扣10%,每增
加10万奖20%
每月产值达70万拿100%,每少2万产值扣10%,每增
加10万奖20%
每月产值达70万拿100%,每少2万产值扣10%,每增
加10万奖20%
其它奖罚
按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按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按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八异常情况处理
8.1计算人为的异常
8.1.1因来料不良需加工挑选时,公司为此挑选,加工而
造成的浪费工时按工厂规定的金额计算。
由此形成的支出由采购部门根据不良品的比例来决定是否
需要向供应商索赔。8.1.2因客户临时改变产品要求而造成的
返工,按工厂规定的金额算.
8.1.3因为机器设备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或者进行机台保养
停产的时间,按工厂规定的金额算工资。8.1.4在生产过程中由
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品质异常,效率低,需马上反馈至总公司设备
部及时处
理,若无法处理,经出产经理确认又必须出产时按工厂规定
的金额补偿计算。
8.1.5上班时间参加公司各种培训活动或者技术培训,按培
训相应的工时按工厂规定的金额举行
计算人为。
8.16所有因为在物料上线时造成的异常(停产,等料,物
料供应不足),所浪费的工时按工厂规
定的金额计算人为,并且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8.1.7因停电超过半个小时不能进行生产的,按工厂规定的
金额进行计算工资。
8.1.8所有计算工资异常由车间主管申请,经雷总审核、批
准,并累计一个月的异常提报公司做
统计、汇总,进行相关检讨、改善。
8.2不计算工资的异常
8.2.1品质异常:由于出产员工操作原因造成返工,全检
等。
8.2.2设备故障异常:由于制程中由于设备操作不当等造
成的品质异常,效率低下。8.2.3资料错误:车间误用文件、
版本等所造成的制程报废、品质异常。
8.2.4由于工序没有控制好,检验时没有发现,使得产品
生产时造成不良或报废超出公司规定的
范围。
8.2.5出现批量不良的重大质量事故,以及因机器设备,
治具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异常。8.2.6因计划原因,人为损坏,
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批量出错所造成的浪费工时不计算补偿。
8.2.7生产线造成的返工,车间内部的返工不计算补偿。
8.2.8对于以上问题造成的异常应提报相应单位处理,并
回复处理结果。
九出产协调方面的计件人为计算
9.1非计件部门需人手,由计件部门变更人员时,支付标准:8
元/小时,加班时间按:12元/小时;9.2计件部门需人手,由非计件
部门变更人员时,所需费用从计件人为予以扣除
十生产违规/罚款和赔偿
10.1凡不按事情指示功课,一旦被本部门或其它部门的事
情人员纠、巡查出,每次给予当事人
记扣一分处理并责令改正。(每月由组长、主管记录考评)
扣分每日累计,直至本月核算工
资时一起扣除,以每分十元统计,在计件人为“违规扣款”
中体现。另违规见各工序细节
考评。
10.2每月根据出产状况及员工违规次数来决意是否将本月
本工序违规次数最多的员工举行镌汰10.3车间若因人为的因
素导致某一订单不能如期交付,则在相应责任人当月的计件人
为总额内按
责任大小比例扣除这一订单的损失总额,最低扣款100元
起步。
10.4没有工单的生产所导致的原材料浪费金额,则在相应
责任人当月的计件总额内进行扣减。10.5因员工直接责任导致
的质量问题所引起的产品报废在相应责任人当月的工资总额内
进行扣
减;
10.6所有人员在上班时间(含正常上班和加班)必须按公司
制度打卡,如查实未打卡,所有超产
产量无效;请假和旷工按人事制度执行。
10.7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物料的损耗,将操作人员的品
质与工资挂钩,细则如下:
10.7.1所有加工工位的一次性直通率(后道全测检
验合格率)标准为98%;
10.7.2假如加工后的送检不良率≦3%时,按以下公式举
行奖励:当日产量*(3%-实际送检不
良率)=奖/扣产量例如:当日产量100PCS,送检不良率为
2%1000×(5%-2%)=30PCS
此3PCS直接奖励到当日计件产量中;反之亦然
10.7.3相关人员对不良率有弄虚作假现象,一经
查实按情节严重处以100-500元的处罚;
10.7.4每天报表由生产班长进行统计并记录于当日报表中,
注明计件和奖扣产量,由生产
主管审核后生效;
10.8有关于罚款:
10.8.1违反公司、部门规章制度、事情失误、迟
到、早退、事假、旷工等(以处罚通知或
通告为准);
10.8.2质量控制考核(以处罚通知或考核表为
准)。
10.8.3现场管理考核(以处罚通知或考核表为
准)。
10.8.4目标考核中所涉及的处罚。
10.8.5额外领用物品、工具等费用;
10.8.6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事情失误等(以公司
开出的处罚通知为准);
10.8.7其它奖罚,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按
生产系统的职责,制度进行奖罚的汇总处
理;
10.8.8为体现公司人性化的管理,允许员工在一
个月有5个单次考勤记录为空(无论迟到、
早退、事假)不必申请签卡;超过5次视情况作出以下处
理:
10.8.8.1无尚班考勤记录有下班考勤记录一律视
为旷工;
10.8.8.2有上班考勤记录无下班考勤记录一律视
为旷工;
10.8.8.3迟到、早退按考勤制度执行;
10.8.8.4事假或者出差等情况按相关记录和制度
执行;
XXX的权利与义务
11.1公司有权每月对标准工时的异常作相应的调整;
11.2公司每半年会对员工的技术和事情表现作相应的考核,
同时调整其根本薪资分派比例;11.3公司有权对计件的分派单
位做调整,依据实际情况做拆分或合并;
11.4样品处理
11.4.1技术部依据样品的工艺特点,预估每个工序的加工
时间,然后依据标准单价计算出每
一个工序的单价,报经技术部经理批准后生效。
十二各部门职责:
12.1出产部:负责对出产数量的记录和执行;
XXX:负责对生产数量的真实性予以复查;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1:20: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616601741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员工计件工资初步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员工计件工资初步方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