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四篇

更新时间:2023-05-22 21:18:38 阅读: 评论:0

精益管理培训-自我鉴定毕业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四篇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我不再迷茫作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四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1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具体鉴赏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初步比较豪放词、婉约词的不同艺术风格。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懂得对比阅读、实现拓展迁移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1、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

2、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塑造人物的手法。

4、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反复诵读法。

1 21

四、 教学设备:多媒体。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像,以《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

水》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歌吗?它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

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

让人们景仰不已,有一年苏轼到黄州,游览了赤鼻矶,由此联想

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让人们传诵至今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一首代表

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118页。

二、诗词鉴赏:

()简介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对于苏轼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

多媒体显示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时杰出

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

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

,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

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

2 21

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

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著有《东坡全集》

看一下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一个是词牌(念奴

),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

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就是为了纪

念她而创立的。

词题——赤壁怀古——已经点明了写作背景:游赤壁(写景)

怀古(咏史、抒情)

同学们再看一下课本中注释的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3

(公元1079)作者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

州团练副使,元丰5年,苏轼已经47岁了,他游览了黄州赤

壁,写下这首作品,可知是在他得意时还是在他失意时所作?

—失意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作品:1、范读(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

2、齐读(同学们朗读时要能够体现豪放风格,读出感情

)

()合作、探究:

1、整体把握: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

3 21

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2、赏析:

(1) 上阕赏析:

★ 赤壁的景色是怎样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词句)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

感。——哪位同学来解释这句词的意思?——(参考)滚滚长江,

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的风流人物,

就像东流的江水,随着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

人物合写,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苏轼这一

句,很少有人能比,能够写得出来。他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

句,想起苏轼,我们就很自然地想起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古风流人物”。

这一句是不是很熟悉呢?——《三国演义》片头曲,(多媒体

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句的音像。)——

哪个地方有区别?——英雄人物、风流人物。(提问解释)

英雄人物: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风流人物: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杰出人物。

分析“风流人物”(拿“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作比

较,拿苏词“风流人物”与毛诗的“风流人物”作比较,分析

4 21

“风流人物”的内涵。)

★ 词作哪句点出怀古的内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分析词句)西边的旧时营垒,是令周瑜一战成名的赤壁大战

的古战场。

——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苏轼游的是赤鼻矶,在湖北黄

冈,而赤壁之战的赤壁,是在现在的湖北赤壁市。——不是真赤

壁,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作吗?

——不是,他知道的,所以说是“人道是”,特意说明“是

人们说”,而不是“我以为”。苏轼仅是借此抒发思古之幽情而

已。

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不

能,因为“郎”字给人家一种年轻的感觉,特别年轻潇洒。——

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

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

?——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

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 古战场的险要形势是怎样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词人

可能联想到哪些豪杰?

①(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 21

有哪些动词?——穿、拍、卷。——哪位同学分析一下这些

动词的表达效果?

“穿”字写出了江岸上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的险峻地势。—

—山势险峻

“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巨浪惊险

“卷”字突出了江水的澎湃气势。——江水汹涌澎湃

②(目的)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③(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

葛亮、知人善用的刘备、足智多谋的周瑜……

乱石穿空 横槊赋诗的曹操

(山势险峻) 驰马射虎的孙权

惊涛拍岸 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巨浪惊险) 知人善用的刘备

卷起千堆雪 足智多谋的周瑜

(江水汹涌澎湃) ……

上阕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景为人物作铺垫

【小结】 景←────────→人

面对此景多感慨

再齐读上阕,体会一下。

6 2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2

教学目的

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理解烘托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指导如何把握意境,一课一得;分析、对比、归纳、感悟风

格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多媒体

第一课时

导入词风分婉约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

气象恢宏。”前面我们学习了柳永的代表作品雨霖铃,其景凄

美,其事缠绵,其情凄凉,“杨柳岸晓风残月”说不尽的感伤凄

婉,融情于景。今天我们学习风格与之截然相反的另一首词。创

7 21

设情境,并为对比伏笔。

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2、背景简介: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3、朗诵。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2试读。知人论世,初步

感受意境

解读鉴赏

1、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

2、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这些景物有何物点?

3、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依次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

4、小结:实景与虚境

思考回答:

1、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解读上

阕,品味语言,赏析作品壮美的景语。

5、阕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个历史人物?指名朗读诗句。

6、“周郎”形象有何特点?

8 21

7、周郎如此,苏子本人呢?如何理解词的结尾?

8、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

9、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10、多情----愿望;如梦---安慰;酹江月---倾吐解读下

阕,分析人物体会豪迈苍凉。

对比归纳:

1、课内训练:填表对比本词与雨霖铃;

2、归纳主题、写作方法;

3、指导把意境的方法。

体会豪放风格对比巩固

作业课外:选读一两首诗词,试把握其意境。巩固延伸

板书设计:

大江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

实景乱石虚境一时多少豪杰

惊涛意境

江月周郎风采功业

课后小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3

9 21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2.指导学生理解词的大意

3.指导学生领悟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大意

教学难点:

领悟词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讲读

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导语: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也正是由于这场战

争,三足鼎立的局面才得以形成。因而后人描写同赤壁有关的

诗、词、文很多,仅苏轼就写下了名篇《赤壁赋》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

首词。

10 21

一、作者简介(内容见课件)

二、问题思考(见课件)

三、作品朗读(要求:边听朗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四、意境分析:

1、首先要理解“意境”这个概念。

要清楚什么是“意”,什么是“境”,“意境”又指的是什

么。(内容见课件)

2、结合词的内容分析领悟词的意境。(师生问答、讨论)

问: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

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

江水中的风流人物。这样解释对不对?

[这样解释不对]

问:“浪”在这里指的是浪花吗?

[不是指浪花,比喻时光]

问:同学们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

过的,“子在川上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来修

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

问:如此的磅礴气势,让我又想到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

11 21

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有这样两句歌词:“滚滚长江东逝

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么,我们就用这两句来改写苏轼

这两句,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不可

以?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如果可以换用的话,那么苏轼为何不干脆用“英雄人物”

呢?虽然“英雄人物”跟“风流人物”都指的是杰出的、有成就

的人物,但苏轼心中其实是不等同的。究竟怎样不同,接着往下

看。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

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问:“大江”具体化为“故垒”,“千古”具体化为“三

国”,“风流人物”具体化为“周郎”,如果说,前面是大场

景,远景,而这里就是——

[小场景、近景]

问: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青的感觉。

12 21

问:“郎”字,显得特别年青潇洒,我们再想想,人名地名

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

战前闻名吗?不闻名。那么——

[赤壁是因为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是周瑜指挥的,因

而,赤壁是因为周瑜而闻名的]

问:反过来说呢?

[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是赤壁让

周瑜留名的]

“赤壁”是怎样的一种景观呢?我们接着看。

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分别是从什

么角度来写的?比如,“乱石穿空”是从形的角度写的.,写出

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

战场的景观特点。

[“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

问:“惊”的繁体字是“驚”,这里是“惊马”的意思,如

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

海,这是 一江怒涛。想想这两句分别是从什么视角来写的。

[“乱石穿空”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

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

写,写颜色,浪花如雪一样。

13 21

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壮丽雄伟、气势

磅礴的赤壁江山图就形成了。所以,“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

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一时”,指的

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

:赤壁之战中那么多的英雄好汉,为什么单写周瑜?

[周瑜是统帅,而且他年轻有为]

问:我们再试着修改一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我们能不能把“公瑾”换成“周郎”,把“初嫁”换成

“出嫁”?

[不能]

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而且再用与前面重复

了;“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

思。有句话,新婚燕尔!如按上面的解释,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

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在度蜜月呢!如果用“出嫁”,

那就体现不出小乔,而是老乔了。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

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

出嫁,而是已经嫁了十年了,真的不是小乔,该是老乔了。

问:那么,我们考虑一下,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

经嫁出十年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难道是强调周瑜还沉浸在

热恋当中吗?

14 21

[其实,这里词人是故意为错。大家是否记了开头的一个问

题,为什么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这里是美女

衬英雄,在苏轼心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

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不仅仅是勇武有力,还要

有柔肠,所以,词人有意将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周瑜

的新婚放在一起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

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

忍不拔的那种豪气、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雄

姿英发”。

问:那么,“羽扇纶巾“说的又是哪一面呢?“羽扇纶巾”

的形象很容易让人想到诸葛亮,因为这实际不是武将的装扮,而

是文臣的装扮。

[这表面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

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的儒雅风度。

问:如果说,“雄姿英发”与“小乔初嫁了”,写周瑜既有

刚又有柔的话,那么,后面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

巾”,又写周瑜什么呢?

[能文,又能武。

问:接下来,词人仍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谈笑间,

15 21

樯橹灰飞烟灭”,如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话,那么,这

一句应当属于——

[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反衬他的指挥艺术]到

这时,一幅赤壁豪杰图就画成了。

那么,我们再考虑开始的那两道思考题,自然景物就是赤壁

江山图,社会场景就是赤壁豪杰图。

最后几句:

问:“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苏轼,苏轼来到大江边,观看长江的景观,又怀想英雄豪

杰,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应是苏轼在“神游”。

问:“多情应笑我”怎样理解?

[“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年华老大的时候,

还怀想“风流人物”,多愁善感]

问: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人认为苏轼借酒浇愁,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

寄情山水。但纵观全词,格调昂扬向上,且在作者简介时我强调

了好几个地方,苏轼在写这首词时已经有了达观的人生态度,虽

然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有一种失落感,年

华老大,功业少成,再看看人家周瑜,在三十几岁时,就已名垂

青史,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同周瑜一样吗?有些消沉之

16 21

情,但他又能真正看开,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

而消失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

如同梦一般,何必过于执著,所以他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这

就是苏轼的壮志难酬情。

到这里,我们的意和境就应该出来了吧。

五、课后总结(内容见课件)

六、板书设计:

赤壁江山图

小乔初嫁

赤壁豪杰图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壮志难酬情

七、作业布置(见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4

一、教学目的: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

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

力。

17 21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

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

魅力。

2、注重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历史

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课文,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

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

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阅读准备:

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略),并制成卡片。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3、熟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

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

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

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

18 21

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

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

1)拿出预习卡片,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

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

3、学生齐读。

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1)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

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

5、教师小结: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

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三)、品味赏析:

1、阅读上阕,讨论。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

②用了什么修辞?

③从几个角度?

19 21

④基调怎样?

⑤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意境?

(2)请学生试着用尽可能优美的语句把写景部分的语句再

现出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滚滚东流的长江汹涌奔腾,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

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3)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

里的英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声断喝长坂坡上的猛张飞,方天

画戟无人能敌的俊吕布,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

2、学生自由朗读下阕,思考问题,完成下列问题。

①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

②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3、学生思考:

对周瑜的追述是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

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是如

何解决这种矛盾的:“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

何必执着?

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

作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20 21

4、总结全文。

(1)内容: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2)基调: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四)、拓展延伸,比较提高。

1、阅读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差异。

1)投影显示《雨霖铃》

(2)教师用俞文豹《吹剑录》中的文字总结:

①婉约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扬柳岸,晓风

残月”。

②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

去”。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

试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联系现实生活实

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这是个拓展性话题,不在于形成统一的结论,而在意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1 21

童谣童画-旷世什么什么成语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四篇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1:1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6151816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四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四篇.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爆笑的笑话
    绿豆荚-三帮车视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森林运动会)1幽默笑话大全爆笑经典短信幽默笑话大全爆笑1、口误伤不起呀:一次坐公交车,到某站台时,司机突然问到:有人下车么,没人我下啦!顿时车上笑做一团。2、听说你工作疯狂,难道是爱共产党,领导大家人人夸,能明白多么恨你,可否痴心改一改。(请看每句第三个字。)3、工作是苦是累,我们积极面对,干好职属分内,与同事友好相对,拿到工资问心无愧;花得自在,用得
  • 762℃幽默笑话段子
  • 740℃五儿孝母
  • 683℃恋爱说说
  • 515℃陈大惠老师
  • 394℃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376℃银行印鉴卡
  • 348℃分门别类
  • 342℃联想思维
  • 336℃译林小学英语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