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特写

更新时间:2023-05-22 20:47:13 阅读: 评论:0

红烧清江鱼的做法-《九路》蟹总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特写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崇高造句)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特写

这一次,我们跟5位异地创业者聊了聊,他们分别是“我

是车主”创始人魏伟、“闪店空间”创始人陈行杰、“素磨坊

潮汕甘草水果”创始人兼“易加油”创始合伙人沈柱灿、“她

创”创始人郑景彤、“富兰健康全球购”创始人李浩。(排名

不分先后)张旭豪回应出局、李叫兽被爆架空,2018年,商

战不断。博弈、失足的背后有数十万创业者前往北上广深浴

血奋战,无问西东、无关籍贯。被排挤、发不出工资、吃了

三年的药……战争背后,我们试图从一个别样的角度记录这

群漂泊北上广深的创业者不为人知的一面。

北上广深是外地人的北上广深“左边是有钱人的声色犬马,

右边是北漂狗的瑟瑟发抖” 曾有人形容,“走进北京各大剧

院,十个人里面有六个人是口音各异的外地人,还有三个是

刚来北京,没新鲜够的文艺青年,最后剩下一个是坐在角落

里刷手机、熬时间的北京地陪。 北上广深,是外地人的北

上广深。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一批创业者开始北漂、

广漂。宁波人丁磊在广州拼搏创建网易,宿迁人刘强东来到

北京做生意,湖北人雷军加盟北京的金山公司。前有马化腾、

丁磊、雷军、李彦宏、俞敏洪、刘强东,后有陈欧、李想、

程维等人。 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每天孵化企业2.4家;

在深圳,平均每天成立537家公司,每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在

创业。从五环外的回龙观、天通苑、门头沟、通州、燕郊和

大兴,赶赴到就业密集的中关村、西二旗、望京和国贸这4

大区域,来回四五个小时的路程对在漂泊北京的创业者来说

早已不足为奇。 6年前,她创创始人郑景彤从湖北来到北京

闯荡。“北京是所有梦想者的舞台,优秀的人都会在这里。

这个城市的快节奏,郑景彤并无不适应,只是个性要强常常

让她在工作中吃亏。 一次应酬,郑景彤便被泼了冷水,“一

群大老爷们,指着你的项目评头论足,就是觉得你太年轻,

事情做不好……我内心就在想你凭什么这么否定我,当时挺

憋屈的。 嘲笑、冷讽……还是轻的,面对北京严重的雾霾,

曲先洋甚至还生病了。 “原来我没有鼻炎,但去年和今年

都犯了鼻炎,现在还发现对草类出现过敏,之前都没有过。

有一次开会,我把一个薄荷通鼻器就这样插在鼻子里这样放

着开会,大家都说你这就跟吸毒品一样。 迷茫、焦虑、孤

独、无助……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怀揣梦想的人到这里造梦。

据统计,2016年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常住外来人口

数分别高达808万人、980万人、534万人、786万人,其中

深圳的外来人口比例最高,其次为上海。 尽管上海好几年

没有互联网公司成功IPO,连叫起来名声响亮的互联网创业

公司都屈指可数:大众点评、饿了么、格瓦拉、沪江教育、

土豆网。但它的创业氛围却极其活跃,它的中小微企业数量、

创造的就业数量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而且出产的互联

网公司的数量仅次于北京。

在上海,张旭豪、陈敏、陈韦予、陈雪峰、许式伟、张俊、

黄峥等一批优秀的创业者皆扎堆于此,上海滩、斧头帮、沪

剧、南京路……抛去这些刻板印象,上海早已成为商业的聚

集地。 “中国这边的活力与发展速度,很难在东南亚国家

看到,现在的马来西亚就像3-5年前的中国。

在这批进沪大军中,闪店空间创始人陈行杰是一个特殊的存

在。出生马来西亚,曾就职于摩托罗拉,因为创业热情,跨

国来到上海打拼。 有人说,深圳是一座天生适合创业的城

市。腾讯、华为、中兴在这里开枝散叶,百度、阿里巴巴、

360等企业纷纷在此布局。深圳可能是除了北京以外拥有最

多明星创业企业的城市了。 一边是腾讯、迅雷、华为、大

疆、土巴兔、顺丰等大企业,一边是无秘、美啦、本地宝、

珍爱网、辣妈帮、趣分期等崛起公司,这里从不缺乏热血沸

腾前来闯荡的外来者。

他们可能连公司场地费都付不起,吃住睡、办公于一体,

置买办公器材、招聘员工、做地推,创业前期劳心劳力却舍

不得给自己买一套新衣服。 据统计,深圳的中小企业在2016

年底已达到了140万家,这种趋势还在增长。 细看北上广

深四个城市,广州总是被边缘化。但其实,并不乏优秀的创

业公司,比如网易、多玩、UC、唯品会,相比于国内的大部

分城市,它在创业者所关心的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仍

然值得称道。

2002年的广州 2002年,我是车主创始人魏伟瞒着老婆只身

一人来到广州打拼。作为江西人,因为不适应广州的气候,

很长一段时间皮肤老是脱皮,他整整吃了3年的牛黄解毒片。

身处异乡的孤独与竞争激烈的环境,魏伟曾想过逃离。

不下的面子与内心的不甘让他坚持了下来,“广州是一个包

容、平和的城市,不会像上海那么排外,也没有北京官僚气

息那么重。 每一年,都有数万人加入创业大军。不管是广

东的翠花、重庆的强子、浙江的桂芳,到了北上广深,都化

身为LizaMichalCindy 无论你是否做好心理准备,一

旦你决定跳上了异乡创业这班隆隆而来、没有终点的列车,

就注定了这一路上你要习惯忙碌与焦虑的陪伴,孤独地面对

公司的未卜前途。 和忙碌与焦虑和平共处“曾经穷到发不

起工资,失眠焦虑是常有的事”

“一年突破2000万的营收,第二年冲5000万,第三年筹划

三板挂牌。”一位准备来深圳创业的小伙子满怀憧憬规划道。

“毕竟还年轻,失败了再回老家呗。 在北上广深,有数十

万创业者正为了一个梦想浴血奋战。 2016年的春节,魏伟

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候,他借了几十万给员工发工资,甚至想

过把房产证拿去抵押,项目可能随时要挂的状态。 焦虑,

成了他创业以后的主旋律。在魏伟的朋友圈,时常能看到团

队加班的身影,而他本人也常常失眠到凌晨三四点才睡下。

魏伟随身带着一包烟,喜欢上厕所的时候抽口烟思考商业。

每天上午十点开始,他的时间被排得满满,见投资人、见访

客,以及和手下的员工开没完没了的会议,做完这些通常已

经是晚上。有时候,深夜三四点,还在干部群里布置事情。

“工作比较忙,回家的时候儿子都睡了,起床的时候他还没

起床。”不知这是第几个无休的周末,儿子一天天长高陈行

杰却浑然不觉。 2015年,快闪店进入快车道,平均每年复

合增长率超过100%,同年项目拿到天使轮融资。拓展城市、

谈合作、梳理模式、调整团队……尽管家里到公司就40

钟的路程,但他常常忙碌到很晚。要在以前,还可以陪妻子

去中国的西部地区散散心,现在时间根本不允许他停下来。

这种焦虑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蔓延到每个创业者身

上。 “搭班子、找钱、找方向,有时候整晚失眠。”郑景彤

轻描淡写道。眼看快步入30,她来不及慢下来,过年回了一

趟老家后,郑景彤早早就回到北京。翻看她的朋友圈,前几

天还发布了招聘信息。 这两年,素磨坊潮汕甘草水果创始

人沈柱灿急出了白发。越是步入中年,越是害怕跟不上节奏。

“每天如履薄冰,黑马太多了。 恐慌、焦虑,在这座创业

至死的城市,沈柱灿丝毫不敢懈怠。近两年,新消费崛起,

沈柱灿建立了自己的消费品牌,忙碌时常让他忘记了吃饭。

曾经,艾媒咨询做了一份关于创业者身体健康的调查。32.6%

的创业者保持5-6小时的睡眠,30.1%的创业者睡眠时间不足

5小时。睡眠时间超过7小时的占比仅为15.5%。创业过程

中,91.2%的创业者出现失眠、早醒、头痛的症状,90.4%

业者经常感到心情抑郁、焦虑。 这在过去的一年有所体现。

贾跃亭负债累累、毛巾哥告网易侵权、李刚疑似跑路、茅侃

侃煤气自杀。作为不被理解的群体,很多时候他们只能自己

消化。 对富兰健康全球购创始人李浩来说,他已经学会了

如何和忙碌、焦虑和平共处。三年前,他离开外企只身一人

从桂林来到深圳,创办富兰健康全球购,虽然团队不大,但

业绩在一天天增长。 李浩坦言,很享受现在的状态,17

两位数以上还可以,18年争取三位数增长,钱比以前多就行

了,人要知足常乐。 在北上广深,还有很多像李浩这样的

创业者。他们带着不甘与野心,努力在一线城市站稳脚跟。

回不去的家乡,被遗忘的三四线城市“很多老同学都慢慢疏

远了,大家已经不是一类人”

前阵呐喊厮杀,后营空荡荡。

有创业者说: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从漂泊者的切肤

体验来说:回不去的故乡,远不是因为三四线城市少了几家

星巴克、几座万达,而是因为三四线城市的文化生活、消费

选择以及各类公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个体的需求了。 希欧

网创始人李志磊曾这么描述,“一线城市的两个行业日益成

为中流砥柱,一是现代服务业,一是互联网高科技行业。但

回看三四线城市,互联网从业者较少、仍然做着十几年前的

传统生意、投资观念和创业理念落后。

这两年,创投圈大喊城市下沉,未来消费的主战场将在三四

线城市,包括周黑鸭、喜茶、三只松鼠这样的品牌都诞生在

了非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 眼看潮州老家逐渐发展起来,

甚至身边的同学还在当地开起了婚纱外贸公司和连锁幼儿

园,沈柱灿深有感触,“有一些同学在老家创业的,他们享

有的资源会更成熟,更接近家乡当地的传统产业。 没有拥

堵的交通、高昂的房价、严重的雾霾,多的是清新的空气、

离家只有几百米的公司、平民的房价与房租,他们对产品品

质和品牌产生了更高的需求。在三四线城市,很多互联网创

业更像一个小而美的“生意” 但你要说回老家创业,真没

几个愿意站出来。 领英的调研显示,在创业人数所在地排

名中,北上广深的互联网创业者以78%的比例领跑,杭州、

成都、苏州等成为创业人数增长最快的区域,被遗忘的往往

是三四线城市。 产品思维落后、没有技术人才与资本支持,

使得每一年都有一大批三四线城市的人来到一线城市创业。

北上广深像个肿瘤,没有人能控制它的发展速度。有人打趣

道,在北京隔着一个路口,就恍如栖身两个世界里。左边是

有钱人的声色犬马,右边是北漂狗的瑟瑟发抖。在北京最大

的感觉就是落差。这里有最差的空气,最拥挤的交通和最复

杂的人际关系,每年却有无数人前赴后继。 对漂泊的创业

者而言,它意味着机遇、权利、欲望、思想高度。拼搏多年,

魏伟、陈行杰、沈柱灿早已在这边买了房,把家人接过来后,

他们已经很少再回到老家。 “很多老同学都慢慢疏远了,

大家已经不是一类人。”魏伟跟创业智库记者唏嘘道。 在老

家,魏伟有一个很铁的哥们,分隔两地后,大家渐渐就没有

共同语言了。虽还有联系,但很多时候已经聊不到一个频道

上。 来到中国后,陈行杰也坦言与家里的同学朋友几乎没

了往来,“创业之后认识的多数是国内的同行、前辈、朋友。

想起最近一次联系,是临近过年一群在中国做生意的马来西

亚人组建的工商会聚会。但味道多少变了,陈行杰无奈道,

“他们要么做进出口贸易,要么就是一些跨国公司,大家看

的面不一样,能重叠交集的很少。 在一线城市浸淫,家乡

逐渐变得陌生。“特别想吃一回正宗的江西菜”提起老家,

魏伟心里始终有个情结。 有人说,“北上广容不下肉体,三

四线放不下灵魂。”但不管肉体还是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今年春节,陈行杰带着老婆儿子回了一趟马来西亚。郑景彤

笑道,“尽管再忙每逢春节还是会回家,这是和家人的一种

约定。 一些离开的人“路上,少了一些追梦的同行者”

的人坚守在这里,有的人选择离开。 去年,是不太平的一

年。有媒体报道,有150家创业企业死亡,其中有70家近4

年成立,19家共享经济企业宣告倒闭或终止服务,数百家零

售品牌面临关店风潮。 一场关于资本的寒潮最终袭来,横

扫了这片原本充满了喧嚣和激情的创业热土。有些人离开

了,有些人上了投资人划来的“诺亚方舟”被短暂地延长了

他的生存时间,但更多人还在挣扎沉浮…… 一家VC曾说,

他们手下的很多创业公司,“创业者就是埋头干活儿,过了

几个月,才发现钱少了很多。 这种紧迫感与焦虑感让创业

者望而止步。 有媒体曾进行过调查,有46.34%的创业者表

示进行了规模不等的裁员。在接受调查的328家创业公司中,

20家出现了50%以上的裁员,174家公司进行了业务转型,

其中62家调整了至少两次及以上。 在旁人看来,王聪(化

名)是一名风光无限的创业者,名片上印着某创业公司合伙

人兼COO游走于各场路演活动之间,很可能成为投资人选

中的宠儿。 但王聪却坦言:“你以为我在创业,很风光,实

际上我的生活比打工的还不如,而且要忍受许多让人‘抓狂’

的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是一个“被创业者”,也是

一线城市里许许多多“被创业者”的其中一员。 眼看业绩

没起来,面对大城市高昂的人力成本、技术成本,“合伙人”

经受不住创业的挫折离开了,王聪也开始动摇,准备离开深

圳。 去年,北京核心城区开始治理开墙打洞,越来越多的

小商店、小饭馆、小旅馆被迫关门,越来越多低端行业的从

业者被迫离开。 面子、尊严,在大城市里不值得一提。离

开的人学会了说道别,有的选择回老家打工,有的选择在小

城市创业。 有人说,“那些追梦成功的人正在逃离,他们去

了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美国西海岸。那些追梦无望的人

也在逃离,他们退回到河北、东北和故乡。 其实不然,大

城市里的人在拼命赚钱、努力生活,小城市里的人也在拼命

赚钱、努力生活。只是,路上少了一起追梦的同行者。

些还在“航海”的水手们“生活总归是越来越好” 过去一

年,汽车保险市场进入井喷期,魏伟带领公司爬了一个很长

的上坡。2016年底还是山穷水尽,到了2017年已是峰回路

转。“二三月份曲径通幽,六七月份开始柳暗花明,九月份

豁然开朗,十月份以后就一片坦途了。 回想创业早期,魏

伟历历在目。 “有的时候你想一个创始人自己去贷款,就

为了给公司员工发工资,但他自己就拿着两三千块,像我就

拿了三年3500的工资,但3500在广州能做什么?” 有人

创业多次未果,有人未上岸已被大浪拍死在沙滩上,“航海”

路上,博弈、烧杀、掠夺、做市,商战不断。对魏伟、陈行

杰、沈柱灿、郑景彤、李浩而言,每一天都是生死存亡。

他们心中,仍存有信仰。 在李浩居住的房子往外看去,是

一栋栋密集的出租房,里面住着一个个从异乡来到这里追梦

的年轻人。每天下班之后的空闲时间,李浩会坐在阳台上看

看书,给远在桂林的孩子老婆打电话。 焦虑的同时,他坚

信“生活总归是越来越好。 春节过后,又有一批三四线城

市的年轻人前赴后继赶往北上广深,他们明白这艘船一旦开

出去,就没有了回头的理由。

回忆那些走过来的创业者,那时候马化腾还是个应届毕业

生,刚创办了腾讯公司,但连OICQ的雏形都还没出现;李

彦宏还在美国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担任工程师,正准备

回国创业;而马云还背着个小包在和杭州政府和商户游说,

希望他们加入自己的中国黄页…… 这些前赴后继的创业者

们,用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构筑起了新的商业世界。如果没有

当时的多一点坚持,我们甚至很难想象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

的。 虽然这些勇闯沙场者,当他们灰头土脸地浴血厮杀、

全力以赴后,等待他们的也许是胜利的凯歌,也可能是糟糕

的落败。 但就像罗斯福对这个状态最后的评价那样,“至少

他们曾经骄傲地放手一搏”

我的情绪-海螺姑娘的故事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特写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0:47: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596331741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特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特写.pdf

标签:迅雷招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