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八声甘州

更新时间:2023-05-22 17:29:29 阅读: 评论:0

计算机等级-许三多

3、八声甘州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指天画地)

第三讲:悲秋与怀才不遇的典范:《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

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

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作者登楼所见到的秋天萧瑟

壮阔之景,景中含情。词人摄取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秋天之景:秋雨,

霜风,残照,冷落的山河,衰花,枯叶,无语东流长江水。

我们先来看秋雨,“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俗话说:“一层秋雨一

层凉”,何况又是“潇潇暮雨”,是傍晚时分的一场急雨,这场雨如此

之大,密洒于整个天地山河,这场雨洗刷了尘垢,令大地山河变得更

加清新,也增添了一些清冷之意。“洗”字用得非常好,天地可洗,

以这一非常具有动感的词汇写磅礡大雨给天地带来的变化,也为整个

诗歌打上了一层凄清迷蒙的底色。

霜风:我们一般说秋风,或者说金风,因为秋天在五行中属金,

所以又称为金风,秦观《鹊桥仙》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

间无数。”写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为了突出其美好温馨,所

以说“金风”,不可能说“霜风”。而柳永为了表达自己辗转飘零的仕

1

宦沉浮,所以既不说秋风,也不说金风,而说霜风。何为霜,霜是水

汽在温度很低时,由气体变成固体,凝华而成。霜,有点像雪。深秋

时节,早晚会结霜。风以霜形容之,实际就是指凛冽的寒风,说明秋

风比较寒冷,非常有杀伤力。不仅是霜风,还凄紧,霜风吹来,一阵

紧似一阵,以“凄”形容“紧”,可见词人心中的凄清之情。

残照,指夕阳,不说夕阳,而说残留的日照,写出傍晚夕阳西下

时的暗淡,“残”既是指夕阳余晖,也是词人漂零他乡孤单落寞心理

状态的形象呈现。前文说“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现在再接一句“残

照当楼”,层层渲染,让人觉得宇宙天地全是秋天的凄清悲凉,难怪

苏东坡说:“人言柳耆卿词俗,非也。然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

红衰翠减:红花衰败,绿叶枯萎。慢慢地自然界的生命就失去了

生机与活力。

“苒苒物华休”“苒苒”,慢慢地,渐渐地,以此二字写出了自

然生命衰败的过程,令人生出无限的伤感。

整首词的上阕写暮雨,霜风,残照,衰花,枯叶,这些与冷落的

关河共同组成了秋天的萧瑟与冷清,作者由天至风,由风至山河,由

山河至落日,由落日至万物,笼括天地,由上至下,由大到小,由远

及近,将秋天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最后把焦点落在无语东流的长江

之水上,“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以脉脉东流的长江水,进一步渲

染秋之凄凉与冷寂。这样,作者从高到低,由远及近,层层铺叙,把

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畅而又

2

兴象超远。

下阕抒情,所抒情感较为复杂,可谓百感交集。

第一,思乡之情。“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不忍心登上高

处眺望故乡,故乡在远方,“不忍”,是不忍心,折进一层的写法,是

因为故乡望而不见,“渺邈”指遥远,望而不见,徒增伤悲,所以“不

忍”,而归乡的心情却难以遏止,滔滔汩汩,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怀才不遇的漂零之叹。“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自己

问自己,为了何事长久地滞留他乡,何事?不是词人不知道自己为什

么而奔忙,而是词人对自己所追求的仕宦价值的追问,为了所谓的官

途,长久地漂零他乡,有家不能归,这一切有意义吗?这既是对自己

怀才不遇的叹息,也是对自己所追求的仕途价值的发问。因自己在外

漂泊,只能让自己的爱人在家苦等,“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

际识归舟”,从对方着手,写爱人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上写词人自己

对爱人的深情,对家的思念。“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最后

以孤独伫立栏杆侧的远影写孤独感伤。

第三,此词还有生命易逝的悲叹。“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既

是写水,也是写时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眼前的东流水正向

消逝的时间一样,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秋色,落木,残照,长江,

无一不是有关时间的意象,而苍凉峻爽的意境,又正是作者生命感悟

的形象写照。

总而言之,这首词既有对意中人的思念、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怀想,

有对宦游生涯的厌倦,有对人生目的的探寻, 也有入世与出世、仕宦

3

与归隐的内心冲突,词虽不长,情感却颇为丰富。

柳永最爱写秋景,他的很多词是以秋景为背景展开的。其他著名

的有: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

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

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体性质的词,后人感慨说:《离骚》寂寞千载后,

《戚氏》凄凉一曲终。(王灼《碧鸡漫志》记载)

再比如《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

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

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

立尽斜阳。

柳永爱写秋景,在他的笔下,秋景与秋情浑然一体,充分地抒发

了失意士子在秋天里的家园之思、不遇之感与生命的叹息,这些词情

景相融,凄凉感伤,非常动人。柳永多写秋景,既是他生活中的真情

实感,同时也是对前代文学审美经验的继承,这种继承毫无疑问与宋

玉关系极大。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如刚才举的《玉蝴蝶》中说“晚景

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戚氏》中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

4

登山”。柳永与宋玉相隔千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人生经历遭

遇也不尽相同,但作为失意士子的心绪则有太多相似之处。在柳永将

自己与宋玉自比时,宋玉成了一种文化符号,由于文化符号的丰富内

涵,柳永的很多心绪也不言自明,柳永失意人的伤悲、凄凉与感伤也

在这种比拟中得到强化与丰富。《八声甘州》这首词虽然没有明确地

将自己比作宋玉,但其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与《九辩》有很多相似之

处,表现出柳永对宋玉《九辩》的继承。

《八声甘州》这一词牌,本为《甘州》,因这首词一共八个韵,

一韵称为“一声”,所以称为八声甘州。而《甘州》这一词调最初与

《伊州》《凉州》《六州》《三台》等一样均来源于西域边塞,曲子以

苍凉雄浑为主,且最初多被用来写边塞题材。而柳永却选用此调来写

游子乡愁,这样就将愁怨之思与雄浑之曲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词的

基调高亢悲凉,恰到好处地抒发了柳永滞留他乡秋日登高的复杂情

怀。

5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3、八声甘州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7:2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477691738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3、八声甘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3、八声甘州.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何事苦淹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