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赏析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
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
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
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还能
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呢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
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喝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
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
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
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
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
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
在这里恰恰相反。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
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
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
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
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后片的起头,叫
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
1
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
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
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
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
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
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
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
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
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
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
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
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
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又有谁可怜
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
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
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
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虞美人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
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12
2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7:2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476641738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