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05-22 16:49:27 阅读: 评论:0

吴卓羲-思念家乡的作文

攀登者观后感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孔雀的羽毛)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1

登山运动本身对我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热爱登山。但是登顶珠峰是我

难以企及的梦想了,毕竟与实现自己渺小的梦想相比较,我更希望珠峰再没有及

其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少被打扰比较好。但是情怀还是有的。十月一日,祖

国母亲七十华诞。上午看完阅兵,我便挑了最近场次去看这部电影。从事实来讲,

这部电影的瑕疵确实有,比如章子怡的台词大多对不上口型,比如胡歌对杨光这

个人物的塑造还是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但是从整体剧情与画面效果来讲,我觉得

瑕不掩瑜。是的,在我这里爱国情怀永远排第一位,我就是喜欢为爱国情怀买单,

这一点我不接受反驳和劝说。但是这次抛开这方面,讲剧情我认为很饱满,讲画

面与特效,我觉得至少在我看来是足以震撼我的,讲演技虽然不完美,但至少我

看到了全体演员为之付出的努力,无论是顶着风雪龃龉前行时的步履维艰,还是

面对难以接受的消息时的细微表情处理等等,都体现出很专业的素质,是以在我

心里,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影片。最后特别提一下张译,这部影片里我认为最棒

的演绎,就是他。细腻,真实,丰富,让人真正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多次变化的情

绪,我给他五星。

攀登者观后感2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攀登者》这部电影网上议论纷纷,大家无比期待,

就连品味刁钻的吴枫枫老师也极力推荐。

整件事情要从1960年的中国说起,1960年,国际登山界对珠穆朗玛峰属

于中国还是尼泊尔产生了争议,并称:“中国没有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珠穆朗

玛峰是中国的?”于是,中国为了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组建了一支登山队。在

登山过程中,不幸遇到了雪崩,为了挽救其中一位登山队员,丢失了摄影机,虽

然最终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却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不被世界所承认。时隔

1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向珠穆朗玛峰进发,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登上了珠穆

朗玛峰,并测出最准确的高度8848.13米!

1 / 10

首先感动我的是影片中曲松林的那一句:“换作我,我死都要把摄影机留

下!”这句话是在方五洲救起曲松林,而放弃摄影机后曲松林所说的。这表现出

了曲松林为了捍卫祖国尊严而不惜任何代价的崇高精神,就算是用生命作为代

价,也不能让中国颜面尽失,在其他国家面前抬不起头来。

其次感动我的是李国梁,主动请命当队长。虽然他是首次登山,并没有太

丰富的经验,但他依然愿意背负重任,掌管摄影机并担任登山队队长,为祖国争

光。

《攀登者》这部影片向我们宣扬了充分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国家荣誉而勇

攀高峰的精神。

攀登者观后感3

今天和朋友一起观看了影片《攀登者》。该影片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

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

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

战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1960年,国家组建中国登山队,决定从困难重重的北坡登顶世界第一峰

——珠穆朗玛峰。在经历雪崩、队长的牺牲后,只剩四名队员向最艰险、也是最

难逾越的“第二台阶”发起冲击。在攀爬途中,高度不够,四人搭起了人梯,鞋

上有冰太滑了,情急之下登山队员只能赤脚登上去,牺牲了自己的半个脚掌。

成功登顶后,四人在山顶激动的升起了五星红旗,并把红旗装在手电筒里,

埋在了珠峰顶上。由于登山途中为了救人,把摄影机弄丢了,因此没能够留下影

像资料,因此,不被外国人所承认,被救的队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15年后,国家又一次组建登山队,准备测量珠峰的高度,一大批人从全

国各地赶来,进行紧张的训练,这一次,专门选了一个有登山经验的摄影师。在

登山途中,又一次的遇到了雪崩和暴风雪。为了保住摄像机,登山队员献出了自

己年轻的生命,长眠在皑皑白雪中。

进过重重的困难,登山队员终于又一次的登上了山顶,顺利的测量出来珠

峰的高度——8848.13,在山顶鲜艳的五星红琴又一次升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

一刻。

中国人,永远不怕困难!

2 / 10

攀登者观后感4

《攀登者》影片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然而

因为雪崩登山队员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

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从1960年到1975年,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

疑与屈辱。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

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1975年第二代攀登者顶着凌冽的风雪攀登架设“中国

梯”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需要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

跃。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并精准勘测珠峰的“中国高度”。这个”

终于”来之不易。

这不仅仅是一次攀登,更是对国家主权捍卫的使命,对祖国热爱的态度。

攀登精神已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已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情

怀深处、已成为激励每一个中国人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团结奋进的信心和勇气。

影结束,大家纷纷表示登山队员的团结拼搏无惧艰险,映照了中国人永不言败、

砥砺前行的精神,我们会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并把它带到每一个工作岗位

中,勇于攀登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意志努力奋斗。“寰宇高度”

架设“东方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拼搏。

攀登者观后感5

今天晚上,刚刚观看了《攀登者》,一如吴京主演的其他片子,故事情节

虽然简单,但是场面非常浩大,视觉冲击力十足。

影片想表达的东西很中心,就是为了荣誉而坚持!从1960年中国登山队

一行人冒着生命,历经种种困难,最终有3人成功登顶珠峰。但因当时情况危机,

相机半道丢失,导致当时虽登顶,却无力证明从而不能赢得国际上的认可。为了

得到这份认可,更为了证明珠峰也有中国的一份,登山队在15年后,也就是1975

年重新组队,为了荣誉再战珠峰。

影片在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展开故事,有悲壮的牺牲,有凄美的爱情,

有伤残的无奈和惊心动魄的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恶劣条件中,让观众始终悬着

心。最终吴京饰演的方队长带领9名队员终于成功登顶。中国人终于有机会将上

次登顶埋下的五星红旗高高地悬挂在珠峰之巅,中国人也终于第一次测得了珠峰

的高度8848.13米。

3 / 10

通过这部影片,我感受到了责任、毅力和坚持。现今的我们在享受前人流

血创造的美好今天的同时,我们有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努力,将这份美好更

好地传承延续下去。

攀登者观后感6

强烈推荐《攀登者》,真的太好看了,本来没打算看这个电影,但是别的

场子基本就都满就看了这个,说实话刚看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本身对这个

题材没有多大兴趣,而且前几天的微博热搜也让我对这部电影存在一点质疑,

是今天看完真香了!!真的很好看,首先这部电影的阵容非常强大,吴京,章子怡,

张译…哪个单独拎出来都能扛起电影票房,演技更是毋庸置疑的,吴京跟章子怡

就不用说了,张译演的曲松林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人物刻画的及其细腻,

放自如,多一分会夸张少一分又没有感觉!总之很棒了!井柏然和胡歌的加持也让

我眼前一亮,之前并不知道他们也有参演,所以看到他们还是有点惊喜的,跟这

些大佬飙戏也没有被压很多,看的很过瘾!再来说说剧情吧,没看这部电影之前

在我眼里的登珠峰都是一些冒险家,一些热爱挑战的人,从来没把他们跟国家大

义联系起来,但是这个电影又一次打破了我的固有想法,看着登山队一次次的遇

到各种危险,看的我也是胆战心惊,生怕下一秒又要雪崩,又要有牺牲!总之,

这绝对是下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大家千万别错过了!

攀登者观后感7

1960524日,人类史上中国人首次从喜马拉雅山北坡登上珠峰,令

世人震惊,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为家喻户晓的登山勇士,如今这部《攀登者》

电影,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登山精神。

登山精神就是要有勇于攀登、不怕吃苦、胸怀天下,团结合作,树立远大

的理想和抱负的精神。登山精神是让我们更好的去结合实际做好我们要做的事

情,实现我们的目标。

扶贫攻坚好似登山,一座山登完了,还有山需要攀登,人生不到生命的尽

头,就要奋斗不止。扶贫攻坚如登山,循径而上,则是在创造扶贫工作的辉煌。

然而路途艰险,一路上重峦叠嶂,需要每个人付出代价。扶贫攻坚如同一座山峰,

我们要想完美的成效就要勇于攀登,努力攀登。

4 / 10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登山如此,现在我们的扶贫攻

坚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努力了,就没有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我们努力了,就离

我们预想达到的成功更近了一步;只要我们努力了,相信到20xx年我们的目标

一定能够实现。

攀登者观后感8

国庆节的时候,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

1960年,中国登山队由150个队员组成,准备从北坡登顶珠峰。他们经

历了暴风雪、冰裂缝、雪崩等重重难关,终于登上了珠峰的“第二台阶”。而此

时,登山队只剩下三个人。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216分,他们登上了珠穆

朗玛峰的顶峰。

虽然他们登上了珠峰,但是,因为没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体的认

同。

1975年,中国登山队又带领了200余人,准备再次登顶珠峰,并打算测

量出珠峰的准确高度。在大量的练习和几次的攀登后,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

创下了人类首次连续18小时,不携带氧气瓶登顶珠峰的奇迹!他们还测量出了

珠峰的准确高度——884443米。

我们要学习登山队员们顽强的斗争精神。电影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

不断地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不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

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

现在看来,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中国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

度砥砺前行!

攀登者观后感9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克服万难,成功首次北坡登顶

珠峰,并在1975年,于珠峰“第二阶梯”架设“中国梯”,成功精确勘测珠峰

的“中国高度”两次大事件,证明了中国的毅力与硬实力。

《攀登者》中登山队员们为了登顶,玩命往上冲,为了团队,坚决不拖后

腿,为了梦想,砥砺前行。登山过程中,扑面而来的暴风雪,让原本容易的几十

米变得举步维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停歇,冷风直灌。

5 / 10

恶劣的环境,让人们由起初的信心满满,慢慢转为立场的动摇。有的人开

始怀疑,开始麻痹,置身于死亡的边缘,带着一股令人恐惧的气息。

虽然,影片给人紧张的气氛,但是《攀登者》依然让人心潮澎湃,那种专

注执着让人感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专注执着是

一种心无旁骛的态度,更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们“要竭其力,对待事业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

神,着眼于大局,立足于小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

不平凡的业绩。”在新时代,敬业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小到个人职业,大到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都能专心致志,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攀登者观后感10

今天我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看完后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本电影讲述了1960,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

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悟州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樱的帮助下,

带领李国良、杨光的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事

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是,攀登英雄们,用他们滚烫的热血一步一个脚印,

历磨难,最终将我们的五星红旗插在了世界之巅的那一刻。

看完了攀登者,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奋斗,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攀登精神,

不论是求学工作还是整个人生,都是不断攀登的过程,就像方舟说的那样,不经

历风雨,不经历磨难,又又怎能成长,听了这句话,想了想自己。就因为几次失

败的原因而放弃,认为自己很笨。但在妈妈的鼓励下,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这也让我明白了”如果不经历风雨就不能成长,如果不奋斗就永远不会成功。”

通过攀登者让我明白了,人生就要克服重重困难,但有青春的地方就不会

迷茫,只要不忘初心努力奋斗,青春就会展现出最美的姿态。

攀登者观后感11

看完电影《攀登者》让我想起来,今年的九月一日《开学第一课》夏伯渝

老人的英雄事迹。

6 / 10

26岁的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被冻伤而做了截肢手术,

但是,失去双腿的他没有放弃梦想,先后五次再向珠峰发起挑战,终于在2018

5月,以69岁高龄成功登顶珠峰,站在珠峰峰顶挥舞着五星红旗。

然而,令他自豪的不仅仅是站在了世界最高峰,更是因为他参与了1975

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北坡8600米高度,号称第二台阶的一个九十度的绝壁上架

设了“中国梯”这一壮举。虽然那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梯子,但是在架设的过程中

也是十分的艰难,因为海拔高,本来就缺少氧气,再加上天气极寒,他们每做一

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最终用了一天时间,才将“中国梯”牢牢地架设

在了第二台阶上。此后,相继有1300多名登山队员,踩着夏老他们架设的“中

国梯”,从珠峰北端登顶。

经历几十年的历程,夏老那颗希望五星红旗在珠峰飘扬的初心,始终激励

着他即使失去双腿也一定要站在峰顶如今的中国已毅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后,

中国将继续展现大国姿态,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系列

超级工程建成,让每一名中国人都为五星红旗永远高高迎风飘扬而骄傲、自豪,

但是,永远也不能忘记那部挂在世界之巅的“中国梯”。

攀登者观后感12

今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电影《攀登者》。

这部电影讲了中国登山队勇攀珠峰的故事。主角方五洲和杰布、曲松林在

1960年登上了珠峰,却因未能用摄影机拍下360度影像,一直不被认可。

所以在1975的时候,重新组建了登山队。但第一个窗口期提前结束,导

致大风口风力加大。幸好方五洲想到法子,用绳子拴上石头,才平安无事,但方

五洲却受了伤。

第二次上珠峰,也出了意外。来了一阵强风,松林建议赶快在风暴来临前

上山,五洲建议稳扎稳打,因为松林是副总指挥,所以采取了他的建议。但是雪

崩了,然后李国梁带领的突击队没能登顶,他还牺牲了。

最后气象组徐樱发现了短暂的窗口期,但因突击队有危险,为了告知突击

队员,她牺牲了。最终,方五洲领着突击队登上了珠峰。

在电影里,我最感动的杨光和李国梁。

7 / 10

杨光在第一次登山时不幸犯了病,他的右腿截了肢,但他说“我还能跳上

去。就为了上去,和爸爸说一说别后悔。他装上了假肢,在大雪飞舞的花絮里,

攀上了珠峰。

李国梁在第二次登峰时,作为队长在第一个人滑落时,本能地帮忙,但不

幸被东西打中,滑了下去。在滑落的过程中还不停地用工具缓冲。到了最后,他

顶着一头血,却把摄像机给了其他人,亲手割断了绳子,留给队友生的希望。

这部影片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攀登者观后感13

现代人常说这么一句话:“只要坚持,必定成功。”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

向前去。

《攀登者》讲了我国第一支登山队去攀登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峰。

第一次,我国登山队经过重重险阻,在没有气象预报的情况下仍能抓住有

利的窗口期,穿过了风口崖,登上了珠峰的最高峰。但遗憾的是在攀登的过程中,

队长为了救人放弃了可以录下这一关键时刻的相机,导致他们只能在那里埋下一

面可以证明中国人来过的五星红旗,却不能拍照向全世界证明。队员们留下了深

深地遗憾解散了,这一散就是十几年。

第二次,在祖国的认可下,当年的三位登山幸存者又有幸带领一批爱国的

年轻攀登者,进过魔鬼般的训练,再次挑战第一高峰。因为环境的恶劣,天气的

多变,又是一次一次的失败,他们是再战再败、再败再战,期间有伤有亡,曾经

让他们一度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但就是由于队长的坚持,以及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气象学家的严谨工作态

度,让他们最终抓住时期,最终登上了人类最高峰---珠峰。让那些说自己国家

的人都登不上自己国家的高峰的人永远闭上了嘴。

这一时刻,队员激动了、国家扬眉吐气了、人民欢歌载舞了、我热泪盈眶

了。

《攀登者》告诉了我,只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努力就

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攀登者观后感14

8 / 10

攀登者》讲述的是为弥补1960年中国登顶所留下的遗憾,1975年,由一

代攀登者方五洲(吴京饰)曲松林(张译 )二代攀登者徐缨(章子怡 )

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 )两代攀登者组成的中国最强攀登联盟,举国之

力,向珠峰发起冲顶挑战。

在攀登过程中更是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时刻,多次命悬一线。

种种困难面前,众人未曾妥协,选择团结一心,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

向前,展露骨子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顶珠峰真英雄方五洲和他的队员们正在前行,登上去,

活下来,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冲顶中国高度,攀登永不止步一步一步的向前,

他们在挑战人类极限,他们在书写中国辉煌。山高绝顶人为峰!如果奇迹有颜色,

那么它的颜色一定是中国红。

这是一种坚持,一种信仰,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春华秋实,70年不屈不挠,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闪耀在天空,它承载了我

们对祖国的热爱。为了共同的信仰,多少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这些感人

泪下的故事,让我对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懂得了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承

担,爱是一种荣耀,爱是一种回报,爱是一种奉献今天的我们更要向爱护生命一

样,爱护五星红旗,因为它神圣不可侵犯。接过长辈的旗帜,树立远大理想,为

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15

月底了,跟老公吵着闹着要去看电影吃牛蛙。老公无奈,唯有满足。自家

车开去修玻璃了,便开车爸爸的车来到了临港,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攀登者》

电影的宣传由来已久,一直非常期待。其一,参考这两年的电影,吴京出

品,必属精品;其二,是对攀登珠峰的好奇。曾教过课文《攀登珠穆朗玛峰》,

攀登者们在第二台阶,克服重重险阻,终于在队长搭建人梯后,终于登顶成功。

文字难免有些遥远,好奇便一直留存。

电影看完后才发现课文描述为1960年攀登珠峰的经历,电影讲述的则是

1975年的第二次攀登经历。电影中,对于第一次登顶的简单交代,让课文得到

了印证。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犹如20xx年,亲自站在兵马俑坑前是的感觉如

9 / 10

出一辙:面上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终于亲身看了历史,走近了历史,滋味无

以言表,激动暗藏胸中。

《攀登者》本身题材新颖,但是剧情剪辑上,情感铺垫太多冗长,套路太

多,缺少新意,虽也有点点感动,却远没有观看《流浪地球》时的激荡澎湃。胡

歌与井柏然塑造人物也同样不自然,强推到观众面前,感动自然也就微薄了。

最后一幕看到1975年中国给出珠峰新高度884813米时,赞叹、感动、骄傲之

情油然而生!

即使电影不够出彩,但仍是要感谢,对于攀登珠峰如此题材,真正是第一

次。最后,补上一句:我支持每一个用心做电影的人物,谢谢他们的用心!

10 / 10

云起龙骧-写端午节的作文

攀登者观后感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6:4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453671738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攀登者观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攀登者观后感.pdf

标签:王富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