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中西方时间观念对比

更新时间:2023-05-22 15:31:03 阅读: 评论:0

陋室铭的作者-钢筋进场验收

中西方时间观念对比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变歌词)

中西方时间观念比照

中西方时间观念比照

要: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人们的时间观念存在差异。时间

观念的差异会使跨文化交际产生交际障碍和失误。本文拟从哲学根底、时间形态、时间取向、

时间制式、时间形态等几个层面,比拟东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期望能有助于人们更好的了

解东西方时间观,提高交际能力。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比拟

时间是人和周围世界存在的一种形式。时间观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

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受其制约与支配。不同的文化形成

其特定的时间观念。不同的文化观念对人们的语言、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都会产生很大的

影响。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有利于我们跨文化交际,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一、中西方时间观念比照

1.1中西方时间认知之哲学根底

中国传统计时采用的主要是干支法。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组成60对干支,可用于年、月、

日、时辰的表述。中国文化自古注重人与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之

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除了作为一种表述时间的重要手段,更多的那么作为一种生活

行为的指导,如迁居择址、婚丧嫁娶等。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

强调主客一体,这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人们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

限往往比拟模糊,并且表达时间常采取模糊表达方式。例如:过了半天〞,一小会儿〞等

等。这些常用的时间表达方式大多需要说者和听者依靠特定语境才能准确理解。

西方文化采取的那么是二元〞的思维模式,将主体与客体明确分开,研究主体与客体的相

互关系。这种哲学观念使西方人对时间的认识更加注重对自然时间和物理时间的探讨,具有

很大的客观性。西方人很早就意识到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并对此有所区分。与汉语

截然不同,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复杂变化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异。

1.2过去与未来的时间取向

时间取向是时间观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通常根据其文化在时间取向连续体上的侧重

点来确定自己的立场。由于东方人受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比拟倾向于性本善之说,社会

导向指向传统。所以,东方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向后看。人们认为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往往是

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相对而言,他们对未来不太感兴趣,认为未来是不可知和无法捉

摸的,除非是遥远的或者理想的未来。与东方人的时间取向相反,西方人受基督教原罪说〞

影响,倾向于性恶论,所以大多采取未来时间取向。他们认为,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

后退是没有出路的。所以他们把跟上时代〞和关注未来〞作为行动的指南。

正因为东西方两种时间取向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人们在用前〞与后〞分别指称

过去和未来时,其观点也就不同。中国人习惯于面对过去看问题,而英语民族的人正好相反。

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两种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1.3多向与单向的时间制式观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曾把不同文化群体对时间的使用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遵守多向时

间制,另一种是遵守单向时间制。多向时间制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提倡同一时间内做很多

事,有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出现,事物、交易的完成可以不受日程、方案和安排的限制,灵活

性较强。而单向时间制强调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做一件事,重视方案、安排、时间分段,把时

间看成是可以分割但不可以重复、有始有终的一条直线。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整体综

合性的思维见长,加之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遗风,所以东方人趋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制式。以美

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偏向于采用单向时间制式,习惯于特定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因此做事

讲究方案的周密性和严谨性。

1.4重过程与重开头的时间观

时间序列可以说是思维方式的产物,是时间观念中又一个重要方面。时间序列的选择在东、

西方人的言行交际中,存在一些差异,如英美国家的人写日期是先写日,后写月,再写年。

顺序由小到大,与中国人写日期正好相反。中国人写信的地址也是从大到小的,而大多数西

方人完全反过来。写日期和地址这两种排列方式,反映了东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时间观

念:西方人重开头,时序是开头优先,从小到大;中国人重过程,时序是过程优先,从大到

小。西方人习惯把信息量最大、时序最近的排在前面,予以强调。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那

么重过程,认为一切事情都要循序渐进,只有第一阶段通过了,才能进入第二阶段。

1.5环形与线形的时间形态观

时间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由于时间与空间存在某些奇特的契合性,所以有一些学者便

用圆和线的空间概念来描述不同的时间观念。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时间观念属于环形的

观念,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属线形的。

环形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不断运动的圆圈,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呈永恒周期性

圆辐式或螺旋式运动,如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往复、月份的轮流、植物周期生长、农时劳作

的更替都是圆周式,去而复始周期循环运动。而以犹太基督教为传统的西方文化通常把时间

看成是一条直线,是一种线形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一旦流逝便无法挽回。他们还认为时间

是有始有终的,并能够用时钟或日历来衡量。可以把时间分成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所以

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办事精确到每分每秒,甚至毫秒。

二、中西方时间观念融合

一种文化的时间观念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但并

非一成不变。经济的开展、社会的进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日益增多,都会对各

自的时间观念产生一定影响。

2.1过去取向向未来取向转化

新世纪的世界瞬息万变,国际竞争日趋剧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向后看或者后退都

意味着没有出路,只有不断向前超越才有希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年龄、经验、师长等权威

开始受到挑战。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在正视自己过去或辉煌

或暗淡的历史的同时,都在着手为未来制订各种方案与目标。21世纪,一种建立在理性、

务实、效率的现代观根底上的线性的、面向未来的时间意识逐渐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同时,

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2.2时间价值性与效率性增强

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里,人们的时间价值观非常淡薄,人们可以边劳动、边闲聊。随

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渊源于农耕社会的模糊时间系统逐步向更为严格、

精确的现代时间系统迈进。人们的时间价值观大大增强,时间紧迫意识不断提高。时间就是

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习惯把时间量化,做事讲究效率,以

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一方面更加务实,另一方面彼此更尊

重个人时间,不随意打乱他人的生活秩序,时间观念的社会协作性大大增强。

三、结语

中西方时间观念作为各自文化的深层因素,其定势与偏见有其根深蒂固的一面,短时间内

难以消除。它们的差异不仅表现在非言语系统的表达层面,而且更多的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

人们的思维、言语和行动中。因此,当东西方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都应清楚地意识到这

一点,尽量防止因时间观念差异所引起的冲突和障碍,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Hall Edward romic and Polychromic Time[A].Reader[C].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2.

2 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 张劲松.东西方时间与跨文化交际[M].集美大学学报,2003.

倭寇-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中西方时间观念对比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5:31: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406631737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西方时间观念对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西方时间观念对比.pdf

上一篇:泊秦淮拼音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时间观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