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交响曲赏析
系别:初等教育学院
班级: 09级教育技术学专业
姓名: 凤玉乾
学号: 2
摘要:对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们每个人都并不陌生,这不仅仅因为它出
自名家大师之手,更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强又有力的震慑感让我们无法忘怀。
关键词:《命运》交响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乐章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靠着自己顽强的精神力量与
意志力创作完成的,对贝多芬本人来说这就是自己在向自己的命运挑战。贝多芬
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已耳聋而且很严重,但他对音乐的追求却并没有降低分毫,写
谱,重写,再谱,撕掉,他修改了一本又一本乐谱,一段乐曲甚至有几十次的修
改,甚至一个音符要思考很久很久,他的创作草稿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包含血
与泪的内心搏斗的记录,也就是这种包含血与泪的创作过程深深刻入了音符中,
使得听众在产生了一种不可磨灭的 “震撼的感觉”,这样的震撼就像我们每个
大学生都所面临过的那些紧张时刻一样,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数着时间一分
一秒,就像前程与命运的受到挑战一样震慑力强大。在每一次次的高频度压迫下
我们学会了宠辱不惊,学会了勇于面对,更懂得了如何自我解压,即使学习生活
很苦很累,但我们学会了如何劳逸结合,如何笑对人生;每一次的失利,我们都
加之以深刻的反省,反省自己哪里有疏忽,哪里是自己的盲点。我们从不服输更
不轻言放弃,我们要斗志昂扬,乐观向上更要越战越勇,决不向命运低头!
一、作家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伟
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也有传说是波兰的),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
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师,
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
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
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
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
加宫廷乐队,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
给她,接着爱情的失败让他陷入黑暗。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
乐观的《第二交响曲》。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风雪中
离开。终生未婚。29日出殡,送葬者有两万人,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他是一
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
演奏家和指挥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
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
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贝多芬被也被尊称为乐圣。
二、创作背景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它是一部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
品。《命运交响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
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
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1803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 贝多芬开始构思
并动笔写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在1804年,那时,他已写过“海利根遗书”,他的耳聋已完全
失去治愈的希望。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也因为门第原因离他而去,成了
加伦堡伯爵夫人。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使贝多芬处于死亡的边缘。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因此而
选择死亡。他在一封信里写道:“假使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
贝多芬在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展开了一次旺盛的创作高潮。《命运》的第一乐章是在《第
四交响曲》创作以前就已经写好的,后面三个乐章则是在1807-1808年之间完成的。
三、《命运》乐章 赏析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
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
怖感觉!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
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也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
现!在其中,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似
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可以把主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
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
该是你自己!那么敌人是命运!因为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
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
我想很多听众在这里会感到一丝精神上的疲乏。 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
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
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
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同。但在这一
乐章的庞大结尾处,两个主题再次汇合,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
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
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
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
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听众们在这里
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药。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
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在这里战
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
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
勇气。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但是,黑暗必将
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
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最后,第一主题在第
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
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规模宏大充满光明和无比欢乐的情绪,是欢呼胜利的热烈场
面。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雄伟壮丽的凯旋进
行曲开始,和弦饱满有力,旋律积极向前,由全乐队强奏。到发展部的高潮
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
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
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
终。
在此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命运交响曲》的第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
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
来、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的合奏。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的首乐章,才给
《命运》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凯旋
之声,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
大地!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听众也可以送一口气,
甚至为作品的伟大而感到一丝快慰和激动。我想这正是为什么几百年来,有许多
人可以从《命运交响曲》中获取力量、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压力、人生挑战的重要
原因!
参考资料
1、《乐圣贝多芬》
2、《题献给洛布科维兹王子以及拉兹莫夫斯基伯爵 》
3、艺术百科 —— 乐海流连 —— 名曲博览 ——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
《命运》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4:34: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372671736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命运》交响曲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命运》交响曲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