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典故与配乐

更新时间:2023-05-22 12:53:49 阅读: 评论:0

有法必依-垂线的画法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典故与配乐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一场美丽的邂逅)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典故与配乐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典故与配乐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

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 音难

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古代琴曲。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

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

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 摔琴断弦,

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广陵散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

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 扬韩

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 自己毁

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 伟,为古琴

著名大曲之一。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 害,临刑前曾从

容弹奏此曲,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

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占鸟之

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又名《雁落平

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

1962

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 关于此

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 有说是明

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十面埋伏

十而埋伏: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武曲。描绘了楚汉相争中垓下之战

情景,故事性极强。曲谱最早见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华秋萍 的《琵

(1818)

琶谱》,而在此谱之前,只有描绘同样题材的《楚汉》。乐 曲描写公元

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的情景。项羽自刎于 乌江,刘邦取得

202

胜利。

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种隐

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 动,精

确。此曲表现渔樵在清山绿水之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春江花月夜

谈起《春江花月夜》,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这首著名的民乐合奏曲。

它那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

方的诗情画意。《春江花月夜》历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曾经 改编为

各种中西乐器的独奏、合奏曲,亦有将其填词用于戏剧之中, 可谓是最

广为人知的中国传统音乐。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春江花 月夜》原来是

改编自一首著名的传统琵琶文曲《夕阳箫鼓》。

梅花三弄

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

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 曲中泛

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相传晋恒 伊作笛《梅

花三弄》,后人移值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 霜、迎风斗雪的

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春阳白雪

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

曲。「八板头」变体的循环再现,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 形成变

奏的关系,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 首具有循环

因素的变奏体结构。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 刘涓子所作。

「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慷 然清洁,雪竹琳琅

之音。

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作,由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

18

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 胡茄哀

声之故。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现以琴 曲流传最为

广泛。

人生智慧-太阳能的应用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典故与配乐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2:53: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312291735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典故与配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典故与配乐.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