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通用8篇)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1
一部著作因其宏伟的篇章而不朽,一位伟人因其不朽的著作而广为世人所知。
可以说,一部篇幅宏大,内容精奥的著作就是一位学者名家思想的积淀,也是其思
想体系中最为深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透过其著作的内容精神发掘一个人物背后的
历史,更可以透过一部著作窥探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脉络。而罗尔斯所写的《正义
论》,正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时代的精神在其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作者的思想也让我们在这部著作中得以发掘,而人类社会远古留存的“正义观”,
更因这部著作得到了质的升华。
论及“正义”,我们不得不首先将目光投向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坚持个
人主义原则,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自由主义”一直是西方的主流思潮之一。与现
代自由主义相比,传统自由主义已经在许多地方体现出别具一格的不同,如传统自
由主义将个人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现代自由主义则将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进行
融合的试验。而在自由主义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即是“正义观”。什么是自
由,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需要用什么原则来规范自由,使之成为有序的自
由,而在这里,“正义观”就充当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而存在,正义原则成为实现
自由价值所应遵循的指导方针。所以,在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发现,正义与自由主义
是两个正相关的思潮,正义观盛则自由主义强,正义观弱则自由主义衰。所以,集
罗尔斯“正义思想”之大成的《正义论》,也标志着自由主义在20世纪步入了其
发展的巅峰。
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其宏大的篇幅论述了一个在人们没有探究前一直认为是
很简单的“正义观”,即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不正义的”。或许如果没有
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现,现在我们对“正义”的理解可能仍会停留在肤浅的字面
含义以及简单的道德潜意识规范下。而《正义论》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不同的角
度思考“正义”的更深层次内涵及与外部(即正义外延不涵括的对象)的关系。在
这部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罗尔斯这位学者探究事物时的严密思维逻辑形式,以及
其思考问题和论述问题时那种用假设进行精密逻辑推理进而产生实证结论式的论证
方法,在这两个方面,罗尔斯的论证方式都有着似乎完美的形式(当然,这只是在
其论证方式的外延这个层次来说的)。在这个方面,特别是逻辑推理的形式,能让
我们学到的确实很多。《正义论》同时还有着严密的结构形式,其论述的内容虽然
从表面上看起来较为零散,但是如果细究就会发现,这本著作始终是围绕着一条主
线展开的,即“正义的起源―正义理论的主要思想理论―正义理论的两原则―拓展
至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在这条主线中,也不断插入其他学者的理论思想以论证
罗尔斯自己的正义观,并试图通过其他“思想论”来理解自己的正义观,虽然本书
内容的描述较为艰涩,但细读几遍,依旧能窥探其思想一二。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首先将西方传统思想中的社会契约理论普遍化,并使
之更为抽象,将社会契约论中的“原始状态”这种假设作为“正义观”起源的时间
标尺,表达了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始状态中得到一致同意的这一思想,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正义”概念,即指某种不相让的要求之间的平衡,正义观
则指识别关于决定这种平衡的各种考虑的一些列有关原则,从而使“正义”由模糊
到清晰,虽然这一概念是以假设作为前提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罗尔斯进行逻辑上的
论证。在此基础上,罗尔斯提出了正义的主要思想理论,使“正义”更进一步清晰
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随后,作者又对自己论述的一些细节进行补充与比较,使自己
的理论更为精细化,条理更为清晰。在这里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作者的主要目
的――使自己的理论更为精确,为“正义观”奠定完备的思想体系,防止遭致批判
的厄运(虽然实际上在后来遭致许多学者的批评)。在罗尔斯的所有论述中,让笔
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对“正义两原则”的论述,这两个原则即使放在今天也具有
十分普遍的意义,即“每个人都有平等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
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和“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可以
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且而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
起。”在这两个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关于“正义”最精髓的思想价值:每
个人对其基本权利与自由都有一种平等的要求,即自己权利和自由的实现应以不损
害他人权利和自由为前提,自己与他人在这一点处于平等地位。社会和经济不平等
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它们所从属的岗位应在机会公平均等下对所有人开放和它们要
最有利于那些最不利的社会成员,第一个优先于第二个。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
罗尔斯对正义的论述有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的倾向。在后面篇章中,罗尔斯还对这
两个原则进行了十分详尽的解释论证,足见其重视程度。
前面已经提到“正义”作为自由主义的一大内容与基础,是与自由主义密不可
分的,而自由主义在相当大程度上表现在政治运作上,所以罗尔斯的“正义观”在
很大程度上可以当成是“政治正义观”,这样,罗尔斯的“正义观”就与政治框架
或架构联系起来,表现在政治上就成为它是为立宪民主政体的基本结构拟定的正义
观等这些“服务性”功能。这样,罗尔斯在政治上,《正义论》的任务便是寻求一
种适合于立宪政体的正义观,寻求那些能使社会稳定,增强团结的办法。从而《正
义论》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单纯的正义论外延的条框内理论论述,达到与政治架
构相结合的实践价值,这不得不说是罗尔斯理论推理模式向外拓展的特色之一。这
种论证方法或称之为“价值迂回、目的迂回”的取向,使罗尔斯的正义论又回归
“现实世界”,从而摆脱成为“花瓶”理论的命运。
而“自由优先原则”又是罗尔斯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认为自由是
至高无上的,但是这种“自由优先”原则在他的正义观两大基本原则的框架下则成
为一种平等的自由优先原则,即自由是优先的,是至高的,但这种优先性也同样是
以不损害他人行使这种“优先”为前提,从而达到一种“平等的自由优先”。从这
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的正义观很大程度体现在一种“平等和自治”的意思
构架上,使正义观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一种“平等观”,让平等的价值在正义的理
论中间接展开。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的《正义论》其中的许多价值取向与当今的
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是相一致的,特别是在政治架构中,这个特点则表现得更为明
显。只不过罗尔斯的这些正义观内容在逻辑体系上更加理论化与精细化,但这并不
妨碍他的《正义论》对今天社会实践的指导借鉴意义。如自由、平等、公平等这一
系列主流理论的构架,使我们更多的挖掘出其中更为深刻的内涵。自由应以平等为
基础,在实现个人自由过程中,每个人的自由权利都是平等的,在行使自由时,不
能损害他人自由,这对我们的个人或群体的实践都有法律上和道德上的指导意义。
而自由、平等与公平又为政治实践特别是政治权力的架构提出了一些框架性的指导
思想,即通过怎样的政治架构能最大限度实现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怎样使程序公正
内化为实质公正,从而在更大程度上达到人民在这些价值取向上的凝聚力,为我国
权力的运作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聚合力与生命力,从而能一直保持民众的参与热情,
使之主动实现自己的政治参与。而在社会指向上,这种正义观则提供了一套详细的
社会价值观,为全社会树立一套正确的、逻辑严密的价值观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理论
框架。
《正义论》就是一部这样的著作,不在于其是否有华丽的词藻,而在于其是否
有价值不可估量的实质,真正的巨著,是因其实质而不朽的。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2
本书被誉为是二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着作”。本书涉
及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诸领域,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
析,以“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的理论预设为前提,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
理论,并论述了正义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公平与差别原则。也是自由主义的
重要着作。什么是公平?罗尔斯的回答绝了:”无知才能公平“。没有偏见就是无
知,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不知道自
己属于哪个阶层,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和才能,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的
时候,他的决策就是毫无偏见的。当所有的人都在这样一重”无知之幕“背后作决
策时,他们所一致公认的社会契约,就是正义的。这就是我读完《正义论》后的最
深的感受!
罗尔斯的正义论提出的人们会选择的对制度的设计的两个原则――第一个是平
等的自由原则,第二个是机会的公正平等与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原则优先于
第二原则。而第二个原则的机会公平原则优于差别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有关公民政
治权利部分,一是有关社会和经济利益部分。
在《正义论》的阅读中,我感触很深,想知道什么是正义,就要知道为什么需
要正义。罗尔斯借鉴了启蒙者卢梭的”确信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由而平等的,他认为
这是人类社会制度的根本前提,只有这样的制度才是公正的、有生命力“的思维方
式,提出了”正义的理想国“。罗尔斯提出,正义的定义首先需要三个前提,其实
这也和卢梭定义社会契约的前提有点类似,那就是:理性的人、原始状态和无知之
幕。这自然也是一种纯粹假设的状态,但也是得到真正正义必须的状态。
那么,反省我们中国的现状,又有什么感想呢?我突然想到了这一方面。我们
中国现实中的道德社会是什恶魔样的呢?例如,范跑跑事件中,中国人的道德表
现,指责范的人几乎全部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混沦吞枣的道德观念。很多都是
仅仅在心领意会的共同道德认识基础上做出。责任义务,权利自由,善恶公私等握
在一块。指责起来头头是道,但永远缺乏社会根据和理论根据。没有一定清晰的逻
辑,如果叫他解释,不可能解释清楚的。那么他只有通过二条途径来反击。就是通
过中国民众的传统道德观念,孝道和性善论来进行,即在把人同动物的区别中,而
不是人同人的区别中进行认识,所以我觉得读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对于我们
的道德建设和道德理论也很有意义。
正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正当的一个子范畴,或者说,正义即是应用于社会
制度时的正当。按罗尔斯的说法,伦理学必须包括正义论,而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
平等,这等于是说,设计一种正义的社会制度就是要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平等。罗
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也确实透露出这样一种平等乃至平均主义的倾向;他认为他的
差别原则达到补偿原则的某种目的,即给那些出身和天赋较低的人以某种补偿,缩
小以至拉平他们与出身和天赋较高的人们的出发点方面的差距。在他看来,天赋不
是道德上应得的,应当把个人的天赋看成是一种社会的共同资产,虽然自然资质的
分布只是一个中性的事实,但社会制度怎样对待和处理它们却表现出正义与否的性
质。他反复申明这两原则决不会导致一个英才统治的社会,不会导致一个差别悬殊
的社会,甚至不无天真地表现出这样一种预期:倘若始终遵循这两个原则的话,未
来社会的人不仅将在制度形式上保证平等,而且能够接近事实上的平等。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3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战争等因素促成了这本《正义论》的
问世。
正义论总共分为三大部分,作者罗尔斯由纯粹理论发展为实际操作,进而证明
自己的构想的正确性,关于正义的主题,作者主要研究的社会正义问题。即研究社
会基本结构在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决定社会合理的利益或负担之划分方面的正
义问题。罗尔斯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站在道德的角度彻彻底底地研究并深入探讨
了社会基本结构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
可谓是相当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正义的公平”,试图达到一种全面、平衡的状态,
使得他的理论具有最大限度的可实施性以及拥有最大空间和回旋的余地。这也是
《正义论》一书的初衷,为当时的美国民主社会提供另一种可能,能最大限度地为
美国公民所接受的新的道德基础,以期能摆脱长期占据领导地位的功利主义,保障
与实现个体的自由、权利。
在书的第一编中,着重阐述了基本的几种理论,主要的是正义原则。一为平等
自由原则,一为差别原则和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这一思想继承传统的西方契约
论,试图代替大行其道的功利主义。从整本书及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些理论还是过
于理想化,并不能涉及任何现实的制度和政策。可谓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论,
例如罗尔斯他假设存在一个稳定的“良序社会”,所有人具备大致相同的道德信
念,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很明显与现代社会存在着较大差距。但也并不完全是那
种老式的、陈旧的、充满幻想的乌托邦理论,书中蕴含的思想的光芒和一种全新的
证明方式和标准则为后世之人提供了无限可能。整本《正义论》是理想与现实的高
度结合,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反思的平衡”就是一个
很好的例证。通过反复、来回地修改契约环境的条件或是及时修改、调整我们的判
断,以此来符合原则。这种“深思熟虑的判断”就是罗尔斯诸多论证中的一种有力
方法。
同时,罗尔斯摆脱前人的窠臼,注重思辨及对现实道德问题的关注,开始偏重
实质性的问题,在单纯的分析中加入了思辨的成分,使得当时的伦理学有了新一步
的发展。
书中最大的亮点或许并非是那些理论,但是罗尔斯严密的、条理一贯的逻辑论
证确实是让人折服,层层论述,环环相扣,通过与他人理论的反复对比,互相修
正,证明自己理论存在的合理性、优越性以及科学性。
逻辑论证的严密性、科学性、新颖性只能依靠阅读原著才能深刻体会,三言两
语并不能概括出精彩之处。那就对第一编中的理论部分进行简单的议论。
整本书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正义原则。原文如下:“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其
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平等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
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⑴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
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⑵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简单概括一下,就是
“平等自由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正义的两个原则是按照
词典序列排列的,也就是“优先性”,第一原则优先于第二原则。第一个原则保障
了所有人的自由,这点很容易理解。第二个原则则是希望达到均富的状态,即对于
一种机会而言,每个人都能公平平等地得到分配。从字眼上看,可能与“差别原
则”背道而驰,但“差别原则”的本质并不是主张平均,恰恰相反,罗尔斯默许甚
至主张差别的存在,只是用了一个严格的条件去约束这个差别原则。这些差别必须
有利于最不利者。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机会如果是以不平等的方式存在的话,那
么它势必是有利于增加那些机会较少者的机会。允许这种差别的存在是为了达到补
偿原则的目的。由于出身、天赋等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势必会产生两种境况的人,
最不利者和最有利者。差别原则即是为了缩小这两者之间的距离而特意提出的,力
求确保一种“最大的最小值”。这仅仅还只是一种理论,在实践的过程还存在着许
许多多的问题,还是那句话,过于理想化。
为了保障正义原则的实行,罗尔斯不遗余力地阐述“原初状态”这种理想的社
会环境。“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阶级地位还是社会出身,
也没有人知道他在先天资质、能力、智力、体力等方面的运气”,这些就是原初状
态的基本特征。而一切的目的――正义原则――则是在一种无知之幕后被选择的。
通过建构“无知之幕”,最终使得所有公民在原初状态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天赋等
因素无法为个体进步提供任何便利。即使假定了一个原初状态,人们本有的理性也
并未因此消失殆尽,各方都有理性,对于各种“善”,人们都能以“无知之幕”为
背景,以正义原则为基础,遵照最大的最小值原则,理性地、不偏不倚地进行选
择。至此,就是《正义论》的理论部分的论述。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4
约翰・罗尔斯(JohnRawls1921―),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
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43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
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年)、康奈尔大学(1953―1959
年)、麻省理性工学院(1960―1962年)和哈佛大学(1962―)任教,现为哈佛
大学哲学系教授。
《正义论》一书是罗尔斯积近二十年的努力思考的一部心血之作,它集罗尔斯
思想之大成,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条
理一贯的体系――即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的、有关
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有一句名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
价值一样,一种理论,不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
纠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
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每个人都拥有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
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
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
入手:首先,(理念层面)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理解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要妥善协调、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及时化解各种社会风险。其次,(决策层面)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
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要综合考虑给群众带来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
益,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具体利益的平衡点。第
三,(操作层面)要高度关注民生,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地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和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和问题,对困难群体给予的关心和帮助。第四,(制度层
面)要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长效机制,有关促进公平正义的改革措施必
须整体推进,相互配套,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与社会等多种手段,使绝大
多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5
花了12天读完了这部巨著,对我触动还是挺大的。刚逛了下豆瓣,发现给这
本书作评论的人特别少,而且很多人反应这部书难度,我就突然对自己的信心倍
增,因为我没有觉得它难度,只是觉得罗尔斯是个太谨慎的学者了,总是不断给自
己设置理论上的限制,并且从先验和经验两条路径来系统而仔细的论证自己的正义
原则。
在第一编“理论”部分,罗尔斯主要从原初状态出发,为了让原则更加的简单
而且易于推出,他还预设了无知之幕,由此,他论证了处于无知之幕状态下的人们
会倾向于统一两个正义原则,第一原则即自由平等原则,第二原则即机会均等及差
别原则。虽然主要内容只有这么多,但是谨慎的罗尔斯花了整整一编来说明这些问
题,包括对无知之幕的限定,对原初状态的说明,以及为什么要假设这样一个前
提,通过与功利主义、直觉主义的对比,说明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正义原则(最大最
小值推理),正义原则有着什么样的特征,而这两个正义原则之间以及内部又有怎
样的词汇序列,这种词汇序列是如何形成的总之,罗尔斯在不断的与各种功利主义
对比中,详细而又全面的说明了正义的两个原则是如何被选择的。
第二遍“制度”部分,罗尔斯主要是描述满足两个正义原则的社会基本结构并
考察它们给个人所带来的义务和职责。应该说,这是理论应用于现实的制度和个人
的部分。这也是使理论不至流于形而上的思考的重要一环。在应用于制度时有四个
阶段的序列,即接受正义原则、立宪阶段、立法阶段、法官和行政官员把指定的规
范应用于具体个人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去无知之幕的过程。而正义原则的第二原
则即机会均等和差别原则在经济分配制度中也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罗尔斯还考虑
用储蓄正义来解决代际间的正义问题。至于在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部分,罗尔斯基于
正义原则推导出了许多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如忠诚、承诺等。另外,罗尔斯还特别
考察了社会出现不正义法律的情况,他强调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而且人们还必
须去遵守,因为这是过半数原则所通过了的,但是人们也可以通过非暴力的反抗和
良心的拒绝等方式来表示抗议。总之,在这一编里,罗尔斯的是将理论上的正义原
则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从而为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安排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
案。
第三编“目的”部分,罗尔斯主要是对正义原则的一些补充说明,解决其稳定
性以及和善的一致性的问题,这涉及到讨论什么是善,在选择善时所需要的合理选
择原则及审慎合理性原则,正义感与善的一致以及它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
用,正义感如何获得等等。我感觉这部分的条理不是很清楚,但是主要论述的还是
关于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问题,而其中牵扯到了很多道德哲学的概念。
应该说,罗尔斯《正义论》的逻辑还是挺清楚的,而且论证也特别的仔细而清
晰,从演绎的和经验的两条路证明了正义的两个原则,成为能替代功利主义的新的
伦理观。罗尔斯走的是一条契约论的路线,继承而又超越了传统的霍布斯、洛克的
思想,并借鉴的吸收了康德的某些思想。他试图恢复社会的正义,坚持公平正义的
理想,这样一种坚持而崇高的理想我是十分钦佩的,而且我觉得这是当下社会的每
个人都应该坚持的理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了这样的原则,那么社会也就会治理
的更好了。可是,当前在西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人们的思想都太过于功利了,人们
把人当做手段而不是目的,从而更加注重发展一些工具性的东西,赚钱甚至成为很
多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整个社会成为了一个技术型工具型的社会,我深深的感到
悲哀和无助。我总在想,这样一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到底是社会体制的问题还是教育
的问题还是历史的必然呢?
罗尔斯的回答必然是社会体制的问题,因为正义的原则还没有被人们普遍的意
识到接受并贯彻:平等自由并没有放在第一位,并且人们往往同意牺牲平等自由而
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或者国家打着和谐的旗号去肆意的践踏人民的自由权,机会
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敞开,往往富裕的有权的人有的机会并且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也
就是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富二代”“官二代”的现象,并不是具有相同才能的人就
能获得同等的地位,另外社会的发展也并没有把最少受惠者的利益的提高放在重要
地位,农民,农民工们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并不安居乐业,他们对于自己所受到的
损失和不公平待遇往往表示极其的不满和愤慨,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可以看到,在中国,正义原则的任何一条原则都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一个真
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在中国能建立起来吗?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还有多远呢?我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而我也要为着中国的民主自由平等而不懈努力奋斗!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6
在书中,罗尔斯跟我们描述的却是如何建立一种公平的社会制度。书中说,
“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
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看到这里才发现自己对正义的理解真的过
于幼稚和天真阿。罗尔斯还说“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
的权利疑问,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论述完
罗尔斯心中的正义论之后,他开始介绍如何构建这样一个他心中的公平社会制度。
在我们所在的社会里,要如何建立一种公平的制度呢。我自己也有想过这个问
题。但发觉,自己的想法肯定时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上想的。要是资本家,或许他
就会想如何尽力剥削工人们剩余劳动力。而如果让工人选择自己心中的社会公平制
度,或许又是另外一种境况了吧。因此,我觉得如何建立构造这样一个社会制度,
真的让人伤透了脑筋。然而,罗尔斯提出了“无知之幕”这样一个概念。开始我是
不大理解这个概念的。后来上课听老师提到过,就有点了解了。罗尔斯认为,我们
都应该处于无知之幕之后来构造我们的制度。原因是功利的原则与平等的社会合作
观念冲突了。人们应该在原始的状态中选择。
对于原始状态,译者前言中介绍到的要点有:选择对象(包括两个正义原则、
古典目的论观点、直觉主义观念、利己主义观念、混合观念)、正意的客观环境、
各方的主观动机和理性、知识的限制、对原则的形式限制、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的论
证、其他选择对象的被排除。其中我对知识的限制这一要点很感兴趣。罗尔斯假设
各方处在一种无知之幕之后进行选择,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地位、阶级出身、天
赋和气质,以及他们善的观念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他们所处的世代和所处社会的
经济政治状况和文明水平;他们只知道他们所处的社会是处在正义的环境之中,只
知道有关人类社会的一般事实、政治和经济理论原社会组织基础和人们的心理学法
则。换言之,一切会引起人们陷入争纷不已的特殊信息都被排除,无知之幕的假设
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全体一致的契约。看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罗尔斯的紧密思维,想
到用无知之幕来达到这一达成契约的绝妙方法。让我想起分蛋糕的公平方法,就是
一个人切蛋糕另一个人选蛋糕的方法。因为分的人要想到选的人想法,所以他必须
用最公平的方法分蛋糕。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阿。这只是我的一个小感受。前言中
写到罗尔斯认为,“无知之幕+互相冷淡”的假设胜过“仁爱+知识”的假设,它
简洁、清楚、合理,而且是一种弱的条件,后者则太强要求太高。原始状态的假设
要尽可能少而弱市罗尔斯原始状态解释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一种简化的手段。
是的,大多数人在为公平制度假设条件是,常常是出于美好的意愿,本能的假
设所有的人们都是充满善意的,所有的人都是高素质的知识分子。但是显然,这种
假设的确强人所难了,条件太过于苛刻。这样的话,要实现公平的契约关系便是难
上加难了吧。相反,如果,从相反的思路出发,无知之幕+相互冷淡,这样情况便
是大不想同了,这样就可以较为轻松的避开可以引起纷争与争吵的因素,因为每个
人都不知道,在穿过无知之幕后,自己会处在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或许会使会是有
钱人,或许会使乞丐,或许是残疾人,因为无知,说一必须为自己假设一个最坏的
情况,按照这个情况去建立契约,以防出现不利于自己的社会制度,这样,我们就
可以顾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制定出一套最为公平的制度了吧。
刚开始不理解无知之幕的时候,的确让我很困惑为什么要这样假设,但了解以
后,真的让我为这位哲学大师所惊叹,凡他人思维而行,推出一种如此精妙的假
设。
接下来,罗尔斯则考虑到正义原则怎样应用于制度和适应于我们目前所考虑到
和腿肿得正义判断。在后来的篇章中罗尔斯就通过描述一种满足两个正义原则的社
会基本结构和考察两个正义原则所带来的义务和职责来展示两个正义原则的内容。
这是我对这本正义论的小小感受。因为初次接触大师作品,觉得很难懂,也借助了
一些其他资料。尽管难懂,但是收获很大,觉得值得花时间去看。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7
罗尔斯的理论,也可以说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里政治事务日益世俗化的现
实――政治过程逐步摆脱了宗教、道德、精神信仰等等的支配,开始寻求建立自身
的目标与规范。多元社会要求政府严格按照公正规则与程序办事。
除了程序和规则外,对于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之争,政府必须严守中立。也因
为这个缘故,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都保持沉默,不表立场,或者
讲没有立场。
可以这么说,政治自由主义的目标,就是以最低限度的道德观念,来界定政府
的角色,使自由主义的社会,能够包容多种不同的价值理想和多样化的生活形态。
罗尔斯的正义论就是想达到这个目标。除了两个基本点――基本自由权利不可剥
夺、社会经济不平等必须照顾底层人民利益――之外,他的正义原则力图与各种相
互冲突的价值观,保持最大限度的相容性。正是这一点,给了它自由主义的特色。
不过,这并不是说,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就是价值观中立的。正如罗尔斯所说,
虽然逻辑出发点是价值观中立,由此所推导出的结果却往往不是价值观中立的。正
义原则的一大功能,就是规范和限制可以被允许的价值观的内容。任何行为,若是
违反自由、平等、理性人基于公平立场所选择的原则,都是一个该谴责的错误行
为。相应地,要靠这类行为才能得到满足的价值观,也必须受到限制。这就是他的
正义优先性原则:个人的特殊价值观,不得违背正义原则的要求,否则便没有合法
地位。
从《正义论》的观点来看,机会均等是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它区别于功利主
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强调国家要实现正义,即某种程度上公平、公正、公益的实
现。而机会均等规则是保障个体自致性的发展起点和过程的平等的基本准则。当
前,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层的教育、就业和保障存在相当严重的机会不均
等,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我国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罗尔斯理论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他的公平的正义理论中,表现出一种试图达到
全面、综合和平衡的倾向,从而使他的理论具有巨大的理论上的伸缩余地和回旋空
间,以致具有相当不同倾向的理论家以致行动者都能从他的著作中找到证明自己观
点的思想材料或至少批评的对象。他的正义论既可以满足那些仍缅怀和执着于构造
某种一般正义理论的人的思辨兴趣,又可以为那些焦灼地面对社会现实中的严重不
正义而绞尽脑汁的人提供某些理论根据或启发;既可以通过强调他的两个正义原则
的平等主义倾向、尤其是最关怀最不利者的差别原则来使美国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左
派获得某种支持,又可以说通过强调设计社会基本结构要考虑到的稳定性和可行
性,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人们也不难从中得到某些辩护和建议。当然,前一种倾向
是更突出的。但无论如何,他是试图为他所处的美国民主社会提供一个合适的、能
最广泛地为人接受的道德基础;他试图发掘这一社会的活力,建立这一社会的良性
循环;他直率地承认,他的正义论要通过一种反复比较、互相修正,达到与这一社
会所流行的、人们深思熟虑和推重的正义判断接近一致的状态,并且把这种“反思
的平衡”作为证明他的正义论的一种方式。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8
如果把法律和幸福放在一起,很多人会疑惑,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
很难用只言片语来解释清楚什么叫做法律,什么叫做幸福,前一段看了几本伦理学
上的书,书中有关“幸福和法律的关系”这一让人头疼的问题作了很多引导式的解
释,那么什么是法律呢?说道法律,我们这些不学法律的人往往想到了法院高高的
大楼,检察院,警察局,穿着正装的律师,高高在上的法官,等等。解释什么叫做
法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就换种思路。我们人类赖于肉体而生存,肉体带来无
尽且不断增长的欲望,欲望使我们具有两面性,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魔鬼
与天使的两面性,才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规范来约束我们。法律、道德和宗教史三种
最主要的约束。与其他二者相比,法律是社会对某种行为的道德价值评价作为基础
的,是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应当与否的标准则是社会的公共利益,调整的是
一种涉他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对外在环境和自身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偕同。从伦
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幸福不仅仅是主观感受,而且是人们对于客观需要得到满足的
主观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理和生存的需求是幸福的低级阶段;相爱。被爱与
施爱是幸福的高级阶段。
在这些书中,伦理学上的法律是以道德判断为基础的。法律观取决于社会观,
社会观取决于人生观,人生的目的就是社会的目的,社会的目的就是法律的目的,
所以说,人生的目的就是法律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伦理学上叫做“至善”,“至
善”分为工具性的善和目的性的善。而我们所讨论的幸福,就是目的性的善中的一
种。共同善是存在于法律的最高目的,规范的背后总有一种制裁力量在彼此帮助的
关系上实现我们个人的需要,既然幸福的实现需要合作,那么幸福就需要有共同善
和基本善作为基础才能存在。法律的目的就是对每个人的基本尊严和平等权利的维
护,是对自由、正义、平等、效率的追求,作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和行为的约束机
制,法律约束一切掌握优势资源的人滥用资源的权利。总之,在法律的众多特征
中,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通俗地说,只有在法律的约束
和限制下,普通人的尊严以及平等的权利才能真正实现。
以我的看书感受来看,我们把基本善作为法律的目的,把共同善作为社会的目
的,把至善作为人生的目的,并且至善不能成为到达其他善的手段,那么就可以像
“阶梯状”一样,将基本善作为所有善存在的基础。法律作为一种制度的保障,让
我们大家在有共同利益的时候可以进行合作、建立契约,而幸福的实现通常需要合
作的存在,所以法律史幸福的基础和保障,当然,伦理学意义上的法律与幸福往往
是理想状态下的,毕竟幸福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确切地进行论证。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2:3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303611748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