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评析

更新时间:2023-05-22 09:40:55 阅读: 评论:0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佳句-日晷是什么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评析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西山晴雪)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评析

《送魏万之京》一诗中,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

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

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下面我们

一起来看看吧!

《送魏万之京》原文

唐代: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注释

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

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的歌。

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

必须渡河。

“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关城:指潼关。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

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向晚多:愈

接近傍晚愈多。

“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蹉跎:此指虚

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

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

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

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

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

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

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

“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

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

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

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

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

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

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

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

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

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

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

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

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

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

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

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

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

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

“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

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

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

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

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

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

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

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

推敲之功。

正确教育官网-过年适合去哪旅游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评析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9:4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19655174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评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评析.pdf

标签:砧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