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娄冠南(222)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
此实验利用EP708A注意分配仪测定2名大学生对不同刺激——光亮和声调——同
时反应时的注意分配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单一任务情境下,双任 务条件下视觉
或听觉的选择反应任务的准确率更低;个体注意分配量Q值约为0.7,分别为0.67与0.73,
平均值为0.7。结果表明此实验条件下:1)双任务提高了被试的心理负荷,降低了作业
的绩效;2)被试的分配量Q值存在个体差异。此外,还讨论了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
并从实际出发,拓展探讨了日常生活中 广泛存在的各类注意分配的事例。
关键词:EP708A注意分配仪 注意分配
1. 引言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注意分配是可能的
而且是有效的。丁·贾斯特罗和W·B凯恩尼斯甚至发现一个人在一边用一只手急
速地敲打时,能很快地加数目和读书。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要有
熟练的技能技巧,也就是说,在同时进行的多项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
的,需要集中注意于该活动上,而其余动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可以稍加
留意即能完成。条件之二是有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联系。如果它们之
间没有内在联系,同时进行几种要困难些。当它们之间形成某种反应系统,组织
更有合理性时,注意的分配才容易完成。另外,大脑皮层要保持正常的兴奋性。
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训练发展的。新生儿不具备注意
分配能力。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在与成人交往中,需要视觉、听觉、动觉协调
进行,也需要伴随着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活动,注意分配能力得到发展。注
意分配能力是从事复杂劳动的必备条件。例如:驾驶员、运动员、乐队指挥、教
师等的工作都需要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差错。在体育
运动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时要对他们的注意分配能力进行专门训
练。如进行技术动作分配训练、视觉-动作协调训练等。
注意分配的测量,即检验被试同时进行两项工作的能力,可用来研究动作、
学习的进程和疲劳现象,可用于医学、体育、交通、军事和特殊职业人员的选拔。
本实验呈现二类刺激:(1)光刺激:8盏led灯对应8个白色按钮,要求被
试用左手食指按下随机亮起的一盏灯的对应的按钮。(2)声刺激:声音刺激分
高、中、低音三种,要求被试对仪器发出的连续的、随机的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
用右手食指按相应反应键。
2. 方法
2.1. 被试:西南大学大学15级本科生生2名,其中男生1名,女生1名,年龄均
在19岁左右;
2.2. 仪器和材料:EP708A 注意分配仪
2.3. 实验设计与程序:
a. 主试打开电源开关,介绍实验指导语:“这是测试注意分配的实验。下
面将分三个阶段做:第一阶段是光剌激的实验,第二阶段是声刺激的实
验,第三阶段是声光刺激的实验。”
b. 第一阶段的光剌激实验。主试按 “声/光”键进行“声/光”测试模式选
择,直到显示“L”表示选择光刺激作为实验呈现刺激。按“选时”键进
行测试时间的选择,直到显示“2.000”表示选择测试时间为2分钟。
c. 主试告诉被试:面板上有八个灯将会随机呈现,哪个灯亮你就按对应的
那个键。手离键后,稍等片刻会再一次呈现光剌激,你再作反应…直至
完成实验。主试按“启动”键,则开始测试,被试用左手反应。
d. 第二阶段的声刺激实验。按“声/光”键进行“声/光”测试模式选择,
直至显示“S”表示选择声刺激。选择测试时间为2分钟。为使被试熟悉
声音的状态,在设置了“声/光”测试模式和测试时间后,请被试按声音
反应键,分别呈现高、中、低音。按左边“红”键,呈现高音;按中间
“绿”键,呈现中音;按右边“灰”键,呈现低音。
e. 被试熟悉声音状态后,主试告诉被试:仪器内有高、中、低音将会随机
呈现,哪种声响你就按对应的键。手离键后,稍等片刻再会随机呈现声
剌激,你再作反应…直至完成实验。主试按“启动”键,则开始测试,
被试用右手反应。
f. 第三阶段的声光刺激实验。主试按 “声/光”键进行声/光测试模式选择,
直到显示“S L”表示选择“声+光”刺激作为实验呈现刺激。选择测
试时间为2分钟。
g. 主试告诉被试:面板上八个灯将会随机呈现的,同时,将会随机呈现高、
中、低音。哪个灯亮你就按对应的键,哪种声音响你就按对应的键。手
离键后,稍等片刻再会随机呈现剌激,你再作反应…直至完成实验。被
试用左手做光刺激的反应,右手做声音刺激的反应。
h. 每个阶段被试需完成三组实验,总共完成九组实验。每组实验结束后休
息两分钟。每组实验结束后,主试按“显示”键,记录每组实验的结果。
光刺激反应的结果显示包括光的正确反应平均时间(秒)、光的正确反
应次数和光的错误反应次数。声刺激反应的结果显示包括高、中、低音
分别的正确反应平均时间(秒)、正确反应次数和错误反应次数。“声
+光”刺激反应的结果显示包括光、高、中、低音分别的正确反应平均
时间(秒)、正确反应次数和错误反应次数。
3. 结果
见附表1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实验报告
被试一被试二
271
214
156
163
110
94
87
65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被试一的Q值为0.67,被试二的Q值为0.73。
4. 讨论
4.1. 根据结果解释注意分配现象。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
象上。本实验中被试将注意同时分配到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上,从而得出了Q值
来表示被试的注意分配能力。在本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的精确性,去除了第一
次试验记录,让被试进行了多次试验然后求其均值,同时也适当注意了实验的次
数以防止联系效应,所以实验结果准确可信。值在0-0.5范围内表示没有注意分配
能力;在0.5-1.0范围内表示有注意分配能力,而且数值越大能力越强,1.0是注意
分配能力最强;Q值大于1.0注意分配值无效。注意分配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
的,在本实验中一般正常被试的Q值集中在0.7左右,说明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具备
注意分配能力但是能力较低,同时也验证了本次试验的被试没有出现联系效应。
而第一次实验结果无效可能与被试本人的主观声音区分能力及熟练度有关。
4.2. 比较两人数据,比较两人注意分配是否有个体差异。表2可知,在本实验中两人在
声刺激的反应时间上有显著差异,并且准确率也有一定差别,但是最终的Q值差
距不大,表明单一某项刺激的反应时间与准确率,并不会对最终结果的Q值造成
过大影响,且在本实验中,个体差异不明显。
4.3. 分析二人的Q值。二人的Q值平均为0.70,注意分配能力一般,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如果有这方面需要可以进行专门训练以提高注意分配能力。而且可以就专门类别
的刺激的分配能力进行提升训练。
4.4. 思考哪些工作特别需要具备注意分配能力。在医学、交通方面应该尤其注意分配
能力的训练,尤其提高针对某一类刺激的注意分配能力,使其在本行业能的业务
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以便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5. 结论
注意分配现象是存在的,即个体,相比在单一任务情境下,在双任务条件下视觉或
听觉的选择反应任务的准确率更低。
参考文献
1.杨治良.心理实验指导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印制,2006,121 ~123
2.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456~458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8:0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13844173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理学注意分配实验报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理学注意分配实验报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