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写作文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
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
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
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
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
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
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
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心中有佛,所见是佛。心中有佛,大概就是有一颗仁义之心、慈爱之心、善良之心、
诚恳之心、感恩之心、怜悯之心、大度之心,包容之心,用这样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
看人生,大概才会看到世界的美好,天空的蔚蓝,花鸟的可人,人间的真情。心中有快乐,
所见皆快乐;心中有幸福,所见皆幸福。而且,会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品尝生活
蕴含的美好。心中有佛,邻居接好保险丝,我们会表示感激;人家扶起我的车子,会笑脸
相谢;看到有人让座,会送去赞美的目光;有人救了亲人,更应千恩万谢。这样,大家不
都会生活在幸福与快乐之中吗?这样,咱们的人际关系不是会更温馨、更和谐、更是如沐
春风吗?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
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愣了一下,但很
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1] 东坡吃草 闲
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
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地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打
饼吃饼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
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
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
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一起论佛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
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
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
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
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
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一起论诗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
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
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
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
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
苏东坡把着酒杯,拈着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
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
哉?” 黄庭坚望着满湖荷花,接着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
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
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
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
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住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
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11]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
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
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
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
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
(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1] 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
无山得似巫山好。
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轼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
苏辙听了,对哥哥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
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轼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
工稳。
[1]。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据历史记载苏东坡和佛印是好朋友,佛印的出家与苏东坡是
有大因缘的。
佛印本是江西饶州府浮梁县人,俗家姓谢名端卿,打小儿学习儒书,很有才气。后来
上京赶考,闻苏东坡才名,每与交谈甚是投机,结为莫逆之友。
那一年天时大旱,神宗皇帝要到大相国寺设斋,宣扬经典,祈求天白天降甘露。翰林
学士苏东坡接旨充行礼官,主斋。
谢端卿得知后,十分好奇,一定要去一睹龙颜。这一睹不要紧竟然被神宗看上了。
当时,谢端卿穿着和尚的衣服混进大相国寺,充作捧茶侍者。神宗皇帝见其身材伟岸,
面宽耳大气宇不凡,当场赐其法号“佛印”并令其当日剃度。
苏东坡为这事儿自责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苏东坡多次规劝其还俗,因谢端卿出家信心
坚定,苏大学士只好作罢。 这是两人的因缘轨迹。
话说苏东坡有一股傲气,自恃学问渊博时不时想取笑佛印,但总是败在佛印之下。
一日,苏东坡来拜见佛印,当下便问:“请问大师你修行多年敢问何为智慧?” 佛印无
语。
只是双手比个“零圈圈”给苏东坡看了看。苏东坡很生气,转身离去。
回到家中,苏小妹见哥哥闷闷不乐便问其故。
苏东坡道:“那和尚不知什么是智慧也倒算了,用手当场比划了个‘零圈圈儿’,是
何意思吗,瞧不起我什么都不知道?!” 苏小妹道:“哥哥!那哪里是什么‘零圈圈
儿’,佛家是不打妄语的,智慧是不能用语言来说清的。” 苏东坡道:“那又如何显
现?” “用时便现!”小妹道。
苏东坡踱着方步道:“那佛印用手比划的又如何解释?” “哥哥呀!那意思是指洁
净圆满的修行者才能得到智慧啊!”苏小妹说完看着哥哥。 苏大学士停下方步,顺了口
气。
微微笑了笑,心里暗中好不佩服妹妹!但表情又不想逊色小妹,一抖手臂拂袖而去。
一日,苏东坡又拜见佛印,开口便问:“何为智慧 ?” 心想:这回看你又如何做答。
佛印无语。只将桌子上一茶碗倒过扣在桌子上,示意给苏大学士看。
苏东坡看后,生气地一甩袖子转身走掉了。 回到家中小妹又见哥哥不高兴,便问何
故,苏大学士如何都不肯回答。
最后,架不住小妹东拉西拽,苏大学士终于开口道:“那佛印和尚倒也是的,我问他
何为智慧!他不给我沏茶也就算了,竟然把茶碗倒扣在在桌子上,是何意思?他也太看不
起人了!我,大小在朝中还是一位知名官员!他竟——,哎!不说他了! 小妹听了哥哥
的话后,沉默了半个时辰道:“这和尚修行高深啊——!他要倾掉你的执著心,你虽学问
渊博,知识了得,但那并不代表智慧,你应空其心智,抛其执著,方能见慧啊! “啊—
—”苏大学士若有所悟。 一时神清气爽,兴奋地对苏小妹道:“小妹呀,你真是聪明!
当哥的一定为你寻到一位如意郎君! 苏小妹顿时红着脸道:“哥——!你又取笑自家妹
妹了!” ……哈哈……苏东坡大笑而去。
但他心中并不服气这个和尚! 一闲日,苏东坡百无聊赖,想起上两次事儿,便又去
拜见佛印。一见佛印就大声道:“和尚!什么是智慧?!” “这次一定把你吼倒不可!”
苏大学士心想。
佛印无语。招手示意苏大学士进室内来—— 苏大学士心想:今儿,看你又如何折腾!
只见佛印从墙上取下一个葫芦放在桌面上,拿来茶壶,水不断流进葫芦里,直到渐渐装满
溢落桌面……这时,佛印看了看苏大学士后,又摇了摇头…… 苏东坡大惑不解,暗自思
讨起来…… 只见,佛印塞上葫芦双手捧起恭恭敬敬举过头顶。
突然,用足了力气——只听一声巨响——地上顿时溅起无数水珠和葫芦碎片。 一时
间,苏东坡当下大悟! 自此苏东坡愈加敬重佛印,苦心修行!后来苏东坡临终不乱相传
证正果。
后有诗证云: 佛法无边渡慈航,破除迷障得智光 了却红尘修正果,名垂千古著文
章 其他的太多发不出来,可以去 /10/看,很全。
相由心生,境随心现。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心中有佛,见到的是佛;心中有粪,,见到的是粪。也就是佛讲
的“一切法由心想生”。
你的心态决定了你看事情的态度和是否能看清事实真相。比如,你心情好的时候看什
么都很顺眼,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心。
心中有佛,有一颗仁义之心、慈爱之心、善良之心、诚恳之心、感恩之心、怜悯之心、
大度之心,包容之心,用这样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才会看到世界的美好,天
空的蔚蓝、花鸟的可人、人间的真情。心中有快乐,所见皆快乐;心中有幸福,所见皆幸
福。
而且,会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品尝生活蕴含的美好。 心中有佛,才会生活
在幸福与快乐之中,人际关系才会更温馨、更和谐、如沐春风。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
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
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
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
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
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
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
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
有年冬天,雪后初晴,苏轼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风吹过,裘毛拂动,苏
小妹在旁边走过,看到这一景象,当即说道:“风吹裘裘毛乱动.”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苏
轼傻笑,一副得意的神气.她所站墙角的墙壁上正好也结了些冰雪,此时在太阳的照射下,
融化的雪水,顺着墙壁直往下淌,苏轼想也不想,顺口就说:“阳照壁壁水直流.”苏小
妹虽还年小,但已初解人事,当即羞红了脸,狠狠地看了哥哥一眼,飞快地跑开.还有一
次,苏小妹正蹲在井边剖鱼,苏东坡从外回来,骑马经过,一见,立即说道:“妹妹剖鱼,
蹲下来一剖两半!”苏小妹犹豫了一下,但终究忍不住,将头微微扬起,半羞半嗔对哥哥
说:“哥哥骑马,跨上去又加一鞭.”。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
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
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
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心中有佛,所见是佛。心中有佛,大概就是有一颗仁义之心、慈爱之心、善良之心、
诚恳之心、感恩之心、怜悯之心、大度之心,包容之心,用这样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
看人生,大概才会看到世界的美好,天空的蔚蓝,花鸟的可人,人间的真情。
心中有快乐,所见皆快乐;心中有幸福,所见皆幸福。而且,会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真
实面目,品尝生活蕴含的美好,心中有佛,邻居接好保险丝,我们会表示感激;人家扶起
我的车子,会笑脸相谢;看到有人让座,会送去赞美的目光;有人救了亲人,更应千恩万
谢。
这样,大家不都会生活在幸福与快乐之中吗?这样,咱们的人际关系不是会更温馨、
更和谐、更是如沐春风吗?
扩展资料: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赏析:
如今,很多人都超级聪明。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做出自己的
看法和判断。他们从不认真听取其他相关信息。他们没有仔细观察。他们仅凭道听途说。
他们会做很多错综复杂的事情。他们总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好。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幻想
的。
那些没有认真修行的人,当认真修行的时候,还要认真理解,总结和分析他们所做的
是否正确,是否有错误和遗漏,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我们总是可以提醒自己“聪明”,不要被一两句话打扰。记住,如果有人说你疯了,
你必须远离那个说你疯的人,因为只有疯子能看见他眼中的疯子;而当有人说你是天才时,
你不应该不知所措,仔细倾听和观察。理解和实践将证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任何时候不要猜测个体的主观意识,每个个体都不能代表共性,不能代表共性不是标
准,所以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只要他们知道我是谁。然后做你喜欢做的事,实现你
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让别人说一句话,把它变成牛粪。不要老是看别人的意见不一致。
这种心胸太狭隘,不能适应世界的光辉精神。
参考资料:佛印禅师-百度百科
太多了,写一个。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
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
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
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
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
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字,
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
“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
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
呵大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苏轼与佛印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论诗文,有时也对对联。
一次,佛印做了一盘鱼,正待要吃时,忽听有人进来,便忙把鱼藏在了案头的磐里。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苏轼。
落座后,苏轼说:“今天来没别事,只是想跟你对几个对子。”于是苏轼道出了一副
常见春联的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不知其中有圈套,便顺口答出了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说:“既然你
磐(庆)中有鱼(余),就拿出来待客吧。”
佛印这才知道上当。原来苏轼一进门就闻到了鱼香,室内又没有别的地方可藏,便自
然而然地想到那只大口朝天的铜磐。
过了一段时间,苏轼又请佛印到船上宴饮。苏轼看到岸上有一只狗跟在主人身后,专
捡主人扔的骨头啃,就说了一个上联让佛印对下联。
他说的上联是“狗啃河上骨”,苏轼说了一个“河上”,佛印知道苏轼又搞恶作剧耍
他了。于是把苏轼送给他的一把有亲笔题诗的折扇扔到河里,慢慢吞吞地道出了下联:
“水漂东坡诗”。
苏轼听出了佛印在回敬他,说的是“东坡尸”,知道自己没有赚到便宜。二人心照不
宣,相对哈哈大笑起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7:5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131421730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根据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写作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根据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写作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