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

更新时间:2023-05-22 06:48:01 阅读: 评论:0

创业开网店-华伦中学

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洗碗拼音)

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个重要的节日,特别是广西地区,有两天的

假期安排,那么三月三过节有什么风俗活动呢。一起看看三月三传统

的风俗活动有哪些吧!

三月三传统风俗活动

1.壮族:歌圩迎宾客 千人竹竿舞

“三月三”是壮族最重大的民族节日。每到“三月三”,壮族男

女会像赶圩一样会聚山坡上对唱山歌,开展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

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武鸣是中国壮乡,又是壮文化发

祥地之一,每年三月三,当地都会举行“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

游节。歌圩一般以唱山歌开场,展示骆越族群能歌善舞的人文风情,

千人共跳竹竿舞,每个方块都很有壮乡特色,人们捧着五色糯米饭,

抱着壮乡的美酒,扛起劳作的锄头,精致的簸箕也被举在手中。

2.抢“花炮” 展民族魅力 “行歌坐妹”写浪漫

“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节日,侗、苗、瑶等少数民族也会庆祝

三月三,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三月

三“花炮节”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探奇、体验,也展示了民族

融合的浓浓情意。

3.除了抢花炮,三江侗族的“行歌坐妹”,这种传统的青年男女

相亲方式也给“三月三”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浪漫气息。

4.瑶乡山歌传情谊 峒中瑶胞打陀螺

5.在融安县雅瑶乡西古坡屯,每年“三月三”都会举行山歌对唱

活动,全乡的山歌爱好者都赶到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山歌对唱。

6.在防城区峒中镇,三月三的重头戏是“打起陀螺唱起歌”。

7.瑞鼓响震三月三,乐了山路十八弯。壮胞瑶胞聚一堂,通过佳

节大联欢……

8.峒中“砧板”陀螺比赛集强身健体和娱乐为一体。如今,作为

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砧板”陀螺陆续出现在各种舞台和

体育场合上,被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所喜爱。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活动

1.祭祖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为主,他们会所有人出动带上祭

祀用品去祭拜祖坟,其仪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烧香上坟,

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烧钱物,插标挂钱,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

佑家人幸福安康。祭拜完了大家会聚在一起吃饭,这种聚餐的方式很

融洽,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家族感。

2.五色糯米饭

“三月三”节庆开始前,家家户户都会选出优质的糯米,用不同

草药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后蒸熟,即为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

饭除了象征着五谷丰登、幸福吉祥外,因为五种颜色代表着阴阳五行、

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于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庄稼丰

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而五色糯米饭

有驱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适当进食一些五色糯米饭,

有利于驱赶身体内的寒意。

3.撞彩蛋

在节庆期间,各家各户精选出鸡蛋,煮熟之后用各种颜料上色,

其中大部分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代表着红红火火的好兆头。小孩们

会将彩蛋挂在身上,在外出游玩时,碰见相同挂彩蛋的伙伴,便可以

玩起“撞彩蛋”的游戏,将两只鸡蛋对碰,没有裂痕的一方则为胜者,

在民间,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着撞到好彩头。

4.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

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

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

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

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5.跳竹竿舞

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两人一对,面对面

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

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

泼欢快。而竹竿舞一般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

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

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

6.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

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进行对唱。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

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

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

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

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

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三月三吃什么

1鸡屎藤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我们

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

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

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

这位伟人。

2荠菜煮鸡蛋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

俗。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

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3五色糯米饭

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

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壮家人把五色糯米饭看作

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4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

民间又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

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

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这种美

好心愿代代相传,使这种千年旧俗延续至今,演变成祈求康泰的地方

特色风俗。

5薄饼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收复台

湾后,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

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

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

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6春饼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春饼”,把面赶成薄

薄的饼,把鸡蛋煮熟剥去皮,捣碎,有的人家还加进去蒜泥,把薄饼

卷起来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经有了小葱,用春饼卷小葱吃。

7艾叶糍粑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

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8乌米饭

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

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

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乌

米饭的习俗。

9壮粽

宁明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

三”特制的传统食品。壮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风莫”。它是一种

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们便把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

以备正月食用。

10水菊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安庆太湖县、潜山一带,有吃水菊粑的习俗。

水菊又名鼠曲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开细小的头状花。

在我国的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长。

春季可以采摘嫩茎叶洗净,拌入糯米面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

各省称作“清明粑”。

饥饿的毛毛虫-小学生日记150字

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6:4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092811729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