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医学生PBL课程教学体会
作者:张瑾 郦俊华 潘凤华 吴晋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52期
摘要:PBL学习模式重在教会学生真正“学习”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概念和知识、自
主学习、团队沟通协作、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等多种综合能力。应通过认真编写案例、课前导
师培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定分层考核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PBL课程教学效果,培养适
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PBL;学习模式;能力;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238-02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源于北
美的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d learning,PBL)这一新的模式在我国医学院校得到广泛的
推行和实践[1]。笔者在面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医学生PBL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
的心得体会,与同道们一起探讨。
一、PBL模式的优势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首要任务即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
适应国家建设需求的优质人才。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以大班授课为主,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较
少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反馈及评价机
制。PBL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具有显著的优势[2]。确切地说,PBL不是一种授课
方法,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改善学习态度、具备多元化内涵的教育理念。它以由8—
10名学生和1名导师组成的讨论小组为单位,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学案例涉及多学科的
整合,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多种学习资源,融入医学人文相关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能
力、归纳总结能力、自主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力等[3],并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PBL模式
重在教会学生真正“学习”的方法,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二、PBL模式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一)案例编写
PBL案例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其知识储备进行编写。案例编写须情境
合理,注重多学科的整合、临床和基础的整合,有专业的广度和深度,有整体的连贯性和逻辑
性,有挑战性和趣味性。上好PBL课,首先须在案例编写上下功夫。一个案例由三幕组成,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6:3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084341729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医学生PBL课程教学体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医学生PBL课程教学体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