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它的年龄大约在25亿年左右,别名岱山,东岳,泰
岳,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面积24200公顷,玉皇顶高1545米,
是天然的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有着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
烘托,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第一个世界自然文化双
遗产。
按照正宗道教,泰山主管生与死的神权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据顾炎
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
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东汉时,由于道教的产生,
社会上随之出现了“泰山治鬼说”,泰山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
“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开始到,先后有13代帝王多次亲登
秦始皇清代
泰山封禅祭祀
或,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
石刻道教佛教
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
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这还要从开天辟
地的盘古说起。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
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
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
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
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
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
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
木,脂膏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
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按照正宗道教,泰山主管生与死的神权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据顾炎
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
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东汉时,由于道教的产生,
社会上随之出现了“泰山治鬼说”,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
古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殿。唐代学者颜师古注《汉书》中“上亲禅
高里”之句说:“此’高’字应为高下之高,二死人之里;高里山在泰山前麓,
是鬼魄之地。”晋代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均言泰山掌管生死,书中
还有不少托梦做阴间泰山官职而应验的故事。晋陆机的《泰山吟》颂道:“泰
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高里山即“蒿里山”,
现称“英雄山”。
明人许仲琳在所编《封神演义》中,让姜子牙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
之职:“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
对,方许施行。”
泰山在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的庄重威严,非常的有名望。自古泰山被誉为
权力的象征,皇家的威严。自商朝到汉朝就有72位君王来此敕封,可见泰山的
威望,以及后世对其的尊崇。不仅如此连一代圣人孔子都在此作下大名鼎鼎的
《邱陵歌》,司马相如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
甫的《望岳》,这些大名人,大诗人,都对泰山做出了至高的评价,为泰山的名
望打下坚实基础。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至今仍在广为流传。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6:3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082861729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泰山的来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泰山的来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