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名字

更新时间:2023-05-22 03:26:28 阅读: 评论:0

望驿台白居易-竞选大队委宣言

名人故事名字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一抹黑)

名人故事名字

篇一:12个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

1 机智的高斯

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高斯被誉为“数学王子”他在幼年时代就

显露出杰出的数学才华。高斯的父亲是位园林工人,而外祖父是泥瓦

匠,家境贫寒。要不是一位公爵出钱资助的话,高斯连中学都上不了。

高斯在11岁时就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引起了全校教师的注目。

有位老师对高斯的才能有些怀疑,一直想找机会为难为难他。

一次,这位老师在学校大厅里遇到了高斯。当时已经是圣诞节

的前夜,学校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大厅里布置了一棵高大的圣诞树,

亭亭玉立,散发出阵阵清香。老师对高斯说:“你就是全校闻名的高

斯同学吗?我要考你两个问题。不过,只要你能答出第一个问题的答

案,那第二个问题就可以免了。现在听好,你先回答,这棵圣诞树上

有多少根松针?”老师满以为无法报出答数,说完便笑嘻嘻的等着看

他出洋相。不料高斯脱口回答说:“我知道,这棵树上有67534根松

针。”这位老师被弄得莫名其妙,他忘记了原先准备好的更加刁钻的

问题,赶紧问道:“胡说!你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数出来呢?”高斯彬

彬有礼的说:“老师,这已 经是您的第二个问题了吧?我记得按照您

的条件,这个问题是可以免于回答的,对吗?”老师一时尴尬极了,

没想到,自己连追问的权利都给“剥夺”了。他暗暗佩服高斯的机智。

2016

1 / 19

2 于谦考书童

明朝政治家、诗人于谦有个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的书童,于谦

很喜欢他,经常给他指定书目让他读来培养他。

一天,于谦闲暇,想考考书童,便挥笔写了一首诗:“千锤万凿

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

好后,命书童按诗中所写去买东西。书童拿着单子,边走边想,走着

走着又回来了,原来他走了一圈也没想出谜底。于谦鼓励他,让他再

想想,明天去买也不迟。

书童想了一夜,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到街上买回一块磨刀石,

一斤铁钉,一斤麦子和十斤黄豆。于谦看了,笑着说:“不对!说说

你为什么买这几样东西?”书童说:“磨刀石不是‘千锤万凿出深山’

吗?铁钉不是‘烈火焚烧若等闲’吗?麦子磨成面粉,不是‘粉身碎

骨浑不怕’吗?豆子做成豆腐,不是‘要留清白在人间’吗?怎么不

对?”于谦说:“看来你是动脑子了,你说的也有点道理,但我是叫

你买一样东西。再想想看,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去买。”书童

又苦思冥想了一天,终于想了出来,他高高兴兴的上街买了这样东西,

交给于谦。你,想出来了吗?

3 李白暗斥县官

唐萧宗乾元年间,李白已是年过花甲之人,他经常骑着他心爱

的毛驴四处游访。一天,他在去往金陵的途中,因天气炎热而浑身无

力,口干舌燥,差点从毛驴上掉下来。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一家店,

门前挑着一面旗,旗上写着两个大字“佳醋”,原来是一家醋店。李

2016

2 / 19

白心想:没有酒,有醋也能解解渴,别有一番滋味与风情,于是他将

毛驴拴在树桩之上,迈步走进店内。

只见店内已端坐一人,看那人的穿着打扮似乎是一个七品芝麻

官,李白也没搭理他,直奔柜台,对掌柜的说:“一人一口又一丁,

竹林有寺没有僧,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碰巧那店家

也颇有些才学,听了李白的话,就仔细琢磨起来,只一会功夫也就明

白了李白的意思,他想:“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他忙拱手作礼,

说:“你问这是‘何等好醋’,让我来告诉你吧!此乃山西陈醋,客官

您不妨尝一尝。”李白没想到店主竟是个知音,便和他攀谈起来,不

一会儿,就喝完一壶醋。放下壶,李白又随口吟道:“鹅山一鸟鸟不

在,西下一女人人爱。大口一张吞小口,法去三点冰不来。”店家略

加思索便知道李白的意思是“我要回去”。他对李白说:“客官既然要

回去,我也不再挽留,祝你一路顺风。”李白忙施礼道谢,转身要走

时,只听背后有人高声说:“来客慢走,不知你是何许人,竟敢在我

面前咬文嚼字,舞文弄墨的?”李白转身一看,说话之人是那个县官

摸样的人。原来,他见店主和李白谈的甚是相投,而自己却根本不知

道他们在谈什么,感到不满,才如此大声质问。李白根本就不把一般

的当官之人放在眼里,他不紧不慢地说:“生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挂,

打柴不见木,无理是一家。”说完,李白骑驴扬长而去,那县官一个

人傻愣愣的在那儿呆了好一阵儿也不明白什么意思,值得尴尬的离

开。那店家却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谜底是“岂有此理”

3 永远的诺贝尔

2016

3 / 19

诺贝尔奖,代表着无与伦比誉满世界的最高荣誉。但更为世人

所推崇、称道和大力弘扬的是诺贝尔无私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诺贝尔全名叫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18331021

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发明家兼企业家庭。他的父亲酷爱

发明创造,鼓励诺贝尔兄弟三人从小学习各种科学技术。诺贝尔勤奋

好学,8岁时,全家迁居俄国首度彼得堡,诺贝尔在家里学完了中学

全部课程,成绩全优,而且小小年纪就精通了英、法、俄、德四种语

言,尤其在化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诺贝尔17岁时,父亲让他周游

世界,结识了不少科学家、教授、学者,使他大开眼界,坚定了走科

学研究道路的决心。

1858年,诺贝尔着手研究炸药。当时液化硝化甘油极易爆炸,

人们都视为畏途。186310月的一天,“轰”然一声巨响,诺贝尔

的实验室“飞”到了天上,他也被炸得鲜血淋漓。但诺贝尔从

烟雾弥漫的瓦砾中爬了出来,大胜狂呼着:“我成功了!我成功

了!”诺贝尔冒着生命的危险,以高昂的代价发明了引爆装置——雷

管,可以很容易的使火药确凿无误的爆炸。18649月,他的弟弟

爱弥尔带领四个工作人员,在炸药实验中引起了爆炸,献出了宝贵的

生命,实验室也化为灰烬。但诺贝尔并未被吓倒,他决心要发明一种

“安全的硝化甘油炸药”进行 了二百五十多次危险的实验,发明了

“胶质炸药”,不仅安全而且其爆炸力更强。但诺贝尔并不以此为满

足,最后又用了7年时间,研制出了“无烟炸药”。诺贝尔一生共获

355项技术发明专利权,其中有关炸药的有127项,被誉为“炸药

2016

4 / 19

大王”

诺贝尔在炸药研究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无

法估量的。为此,1868年瑞典科学院把最高的科学荣誉奖——“雷

特斯泰奖”颁给了他们父子。诺贝尔的炸药工厂遍布五大洲20多个

国家,他成了19世纪欧洲最大的富翁。

为了发明创造,诺贝尔终生未娶。晚年,病床上的诺贝尔静静

的回顾着他的一生:我的“妻子”是研究,而我的“孩子”就是发明;

即使我的肉体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我仍然想为人类的和平和幸福做

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此,即使献出我的全部财产也在所不惜。1885

1127日夜,诺贝尔郑重的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著名的“诺贝尔遗

嘱”,将其遗产设立基金会,奖励每年在科技文化及和平事业上卓有

成就的人。18961210日,62岁的诺贝尔走完了他非凡的一生。

临终前,诺贝尔用他可爱的瑞典话缓慢的说:“给世界以和平!

4 一文钱憋倒英雄汉

宋太祖赵匡胤年轻时原本是一个市井的混混儿,仗着有一身好

武艺,与人三言不和便大打出手。他头脑聪明,常常设下陷阱诱人去

上当,使本来无理的事变成了有理。

有一年夏天,赵匡胤出远门,行至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他只觉得饥渴难耐,头昏眼花。搭眼一望,猛然见不远处有一片西瓜

地,一个老农正在瓜地里忙碌。赵匡胤喜不自禁,可一摸口袋,身无

分文,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思忖片刻,一拍脑袋:有了!只见赵

匡胤快步向瓜地走去。

2016

5 / 19

走至老农跟前,赵匡胤一拱手说:“老人家,我想买个瓜吃。

老农挑了个瓜递到他手里。赵匡胤将瓜掂了掂,故作谨慎的说:“这

瓜如果不熟不甜,我可不给钱。”老农爽快的说:“哪里话,客官尝尝

就知道了。

赵匡胤一拳将瓜砸开,取出瓜的中央部分,哪里去品尝味道,

三口两口便连瓤带籽一起吞进肚里,然后皱着眉头说:“这瓜熟是熟

了,可是不甜。”老农看了看他,一言不发,弯腰又挑了一个。赵匡

胤又一次吃完瓜的中央部分,说:“这瓜更是生的。”就这样,赵匡胤

专吃瓜的中央部分,转眼间被他糟蹋的瓜已堆成小山。他扔了一个,

老农就耐心的为他再选一个,不急不躁,仿佛面对的是一件再正常不

过的事情。

赵匡胤终于吃饱了,心里想:这老头以为我有钱,肯定会狮子

大开口,敲我的竹杠。到那时我就骂他讹人,一文钱不给,打马就走。

于是他抹抹嘴巴,轻松地说:“最后这个瓜是熟透了的,多少钱?”

老农慢条斯理的说:“客官给一文钱就足够了。

这下轮到赵匡胤傻眼了,窘在那里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万

万没想到老头只要一文钱,这总不能说对方是讹人吧。情急之下,他

拿下腰刀,说:“这把刀值几两银子,抵给您吧。”老农摇摇头:“杀

鸡宰鸭何用此物。赵匡胤又指着身后说:“那边树林中有根镔铁齐眉

棍,是我须臾不离身之物,抵你的瓜钱想必足够了。”老农还是不住

的摇头:“烧火担柴也太重了。”赵匡胤真急了,去树林里拉过自己心

爱的枣红马,说:“先把马抵押在您这里,等我去城里取来银两再加

2016

6 / 19

倍奉还,这总行了吧?”老农还是摇头,一点也不让步:“我只要你

一文钱,难道你一文钱都没有吗?”

赵匡胤这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老农正色道:“客官不知道

你吃瓜是要付钱的吗?既是一文钱没有,客观有为何如此呢?早和老

夫讲明,送你一些便是。老农顿了顿,又说:“老夫观客官相貌堂堂,

一表人才,若好自为之,必能成一番大事也。不料却是一个鸡鸣狗盗

之徒,可惜可惜了。”说罢老农连连摇头,转身而去。

赵匡胤沮丧的跨上枣红马,扭头看看瓜地,牢牢的记住了这个

地方。自此以后赵匡胤潘然醒悟,痛改前非,终于成了一个行侠仗义

的英雄好汉,得到众人的尊敬和拥戴。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

了大宋开国皇帝。

做了皇帝之后,赵匡胤特地派人访到老农,赏其良田千顷、金

银万贯。从此也留下了“一文钱憋倒英雄汉”的故事。

5 做好人与写小说

二战时,美国海军炮艇“塔图伊拉”号停泊在英国威尔士,莱德

勒少尉在炮艇上服役。一个星期天,他在一个“不看样品”的拍卖会

上,用30美元拍得一个密封的大木箱,打开木箱,里面是两箱威士

忌。许多围观的人愿出30美元买一瓶,莱德勒婉言谢绝,因为他不

久将调走,他想留着这些威士忌开一个告别酒会。

喝酒的海明威当时正好在威尔士,他找到莱德勒,希望买6

酒,莱德勒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海明威掏出大把的美钞说:“卖我

6瓶,你要多少钱都行!”莱德勒沉默了一会,说:“好吧,我用6

2016

7 / 19

酒换你6堂课,你教我怎样成为一个作家,如何?”海明威答应了。

海明威认认真真的为莱德勒上了5堂课,准备上最后一堂课时,他临

时有事要离开威尔士。莱德勒陪他去机场,海明威说:“我决不会食

言,现在就给你上第6堂课。”海明威说:“在描写别人前,首先自己

要成为一个有修养的好人??第一,要有同情心;第二,以柔克刚,千

万别讥笑不幸的人。莱德勒疑惑不解的问:“做好人与写小说有什么

相干?”海明威一字一顿的说:“这对你的整个生活都是重要的。

临别前,海明威突然转过身来说:“朋友,为你的告别酒会发请

柬前,务必把你的酒抽样品尝一下!”回到炮艇内,莱德勒打开威士

忌,发现里面装的全部都是茶。莱德勒不禁为海明威的宽厚深深感动。

6 心中的名画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它在一生中共完成了九十本长

篇小说,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勤于写作。

由于他的思绪敏锐而又充沛,所以在写作时不需要参考任何材

料,似乎所有的文章都存在脑海之中,他只是用纸与笔将它们倾泻而

出,一篇篇的佳作就是如此问世的。

他的书房内挂着一幅没放画的画框。朋友好奇地问他说:“为什

么你要挂一幅空白的画框呢?”巴尔扎克回答说:“你知道吗?我只

要用一点想象力,世界上任何名画就会出现在画框里了。 7 作曲家

与司机

一天晚上,著名的法国作曲家樊尚·斯各托来到一辆出租车旁,

请司机载他回家。但司机正用罩子盖住汽车的计时器。声称他一天的

2016

8 / 19

工作已经结束了。斯各托许给他一笔可观的小费,司机仍然无动于衷,

而且说道:“您知道,先生,我要在8点钟以前到家,今晚收音机里

要播放樊尚·斯各托的歌曲。

“您这样喜爱斯各托的音乐而竟连一笔丰厚的收入都不要了

吗?”作曲家亮出一张高面额钞票说,“你去听你的斯各托,我去找

另一辆出租车。

司机一把拦住了他:“您这位乘客可真怪!快上车吧!我送您回

家。去他的樊尚·斯各托吧! 8 半月依旧照乾坤

刘凤浩是清乾隆年间进士,江西萍乡人,官至吏部右侍郎。当

年,刘凤浩进京赶考,排名第三。对他高中探花,乾隆心中不快。原

来,乾隆认为考中进士的人,特别是前几名,不但要有才华,人长得

也要差不多。而刘凤浩在长相方面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于是乾隆单独

出题,再考刘凤浩。如果刘答得好,也就罢了,否则,还要往后站站。

乾隆先出句: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乾隆以东西南北四方星斗为题,题目出的确实不同一般。刘凤

浩不愧为饱学之士,随便对出下句: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

刘凤浩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相对,可谓对的精巧,“臣为探花郎”

一句一语双关,令人叹为观止。乾隆暗暗佩服,还想再试一试。刘凤

浩一目失明,让乾隆难以忍受:堂堂一个探花,为全国上下所瞩目,

怎么能点一个“独眼龙”为探花?乾隆帝便以此出一句:

2016

9 / 19

篇二: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最

早的中文翻译 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

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

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

!”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

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

中国人,真了不起!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

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

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

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

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名人方法

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

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

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

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

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

又由

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

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

2016

10 / 19

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

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爱因斯坦的“总、

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

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

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

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

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

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

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

深化、提高的目的。

名人名言 书读得多而不去思考,你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书

读得多又思考,你会觉得你不知道的很多。——伏尔泰 理想的书籍

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

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

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

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其他资料 读书手抄报内容:名人名

言系列 书读得多而不去思考,你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又

思考,你会觉得你不知道的很多。——伏尔泰 我扑在书上,就像一

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

源泉。——高尔基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

情与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

比亚 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

2016

11 / 19

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

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

海中的灯塔。——惠普尔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

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

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书籍是人类的

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坎耶里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

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

切。——爱因斯坦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

普尔 读书手抄报内容:名人读书故事 在制作读书手抄报的时候,

可以加入名人读书的故事,那么读书手抄报的内容就会非常丰富了!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

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

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

,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

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家、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

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

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

把我绑在这根

2016

12 / 19

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

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

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

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

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

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

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

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

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

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

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

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

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

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

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

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

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

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

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

2016

13 / 19

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

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

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

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

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

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巴金的读书方法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

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

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

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两点钟来

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

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

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

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

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

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

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

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

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

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

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

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

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2016

14 / 19

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

书”(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

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

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

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

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

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

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

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

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

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

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

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

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

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

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

的国王。

2016

15 / 19

2.名人读书法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

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

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

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

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

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

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

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

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

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

情。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

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

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

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

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

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

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

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

2016

16 / 19

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

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

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篇三:中国名人故事

中国名人故事

曾子杀猪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

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

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

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欧阳修

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

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

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

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着

有,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欧阳修刻苦练字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

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

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

2016

17 / 19

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

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欧阳修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

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

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毛泽东

不动笔墨不看书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

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

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

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

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

符号比比皆是。无所不读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

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

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历朝纪事本末,直

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

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着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

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

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

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达·芬奇学画的故事

达·芬奇十四岁那年,到佛罗伦斯拜着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

2016

18 / 19

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

开头,达。芬奇画得很有兴致,可是以后第二课,第三课,……老师

还是让他画鸡蛋,这使达。芬奇想不通了,小小的鸡蛋,有甚么好画

的?有一次,达。芬奇问老师:‘为甚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

诉他:‘鸡蛋,虽然普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

蛋,角度不同,投来的光线不同,画出来也不一样,因此,画鸡蛋是

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得心应手,才

算功夫到家。

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受启发。他每天拿着鸡蛋,一丝不

苟地照着画。一年,二年,三年……达·芬奇画鸡蛋用的草纸,已经

堆得很高了。他的艺术水平很快超过了老师,终于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达·芬奇在学画时,曾随老师安希莫尼湖写生,为一间教堂绘

画一幅名叫的油画。到了希莫尼湖,老师突然病倒了,没有办法,只

好让达。芬奇代为完成油画剩下的部分。当油画全部完成后,教堂的

人看到这幅画,不禁赞叹说:’好极了!这幅画画得实在太好了,尤

其是这一部分。‘教堂的人用手指指着画的左下角,而这一部分,正

是达。芬奇代画的

2016

19 / 19

居民健康-scend

名人故事名字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3:2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971881727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名人故事名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名人故事名字.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