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十大名楼
一、武汉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之上,享有“天下绝
景”之称。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
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
江立三镇而互峙的伟姿。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
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朝诗人李白一首“黄鹤楼
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为武汉“最美江城”
之称奠定了基础。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
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
悠悠。”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声名大振。因
与对岸晴川阁隔江对峙,相映生辉,被称为“三楚胜
境”。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
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与岳
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
形,谓之“四面八方”。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
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
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全楼各层布置
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
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
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
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二、烟台蓬莱阁
蓬莱阁 道教名胜,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城北
一公里处的丹崖山巅。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
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
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阁
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
莱阁”三个苍劲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
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
为“八仙”过海的地方。 阁上名人匾额楹联众多,犹
以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书的“蓬莱阁”巨匾著称。阁下
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
之称。
登临阁廊,举目远望,长山列岛时隐时显,东北
海疆碧波连天,春夏之际,海市蜃楼时时光临登州海
上,使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蓬莱阁自古为名人学
士雅集之地,阁内各亭、殿、廊、墙之间,楹联、碑
文、石表、断碣、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
为仙阁增色不少。蓬莱阁前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
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覆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
浮世生万象,岂有贝养尊处优藏珠宫”一诗,正是“海
市蜃楼”奇景的生动描写。一代文豪苏东坡知登州军
州事,虽在任五日,却挥毫走笔,瀚墨流芳,遂使蓬
莱阁得登龙门,成为天下绝胜。
三、西安钟鼓楼
西安钟、鼓楼是西安标志性建筑物,西安钟鼓楼
位于西安市中心,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西安钟楼,位于市中心,是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
的轴心建筑。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
故名“钟楼”。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
也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
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
走兽图案组层的兽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
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
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
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西安鼓楼,是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
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楼上原有巨鼓一
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
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
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据说是在微雨朦胧之中为鼓
楼工程奠基的,重修后的鼓楼,面貌崇隆敞丽,灿然
一新。登楼远望,闹市风光、秦川景色历历在目。90
年代恢复 “晨钟暮鼓”,该鼓声音洪亮、浑厚,重槌
之下,十里可闻,是中国最大的鼓。在钟楼和鼓楼之
间,开辟为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
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
去处。
四、南昌滕王阁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依城临江,
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
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
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
桑而盛誉不衰。历经29次兴废之后,她依然保留着
古朴的风格,弥漫着一股人文气息。是中国古代建筑
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国五
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滕王阁是南方唯一一
座皇家建筑,滕王阁是南昌的骄傲,是豫章古文明的
象征,乃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瑰宝。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在我
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
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
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
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
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
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滕王阁,素有
“西江第一楼”之誉。雄踞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
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依城临江,瑰伟绝特,步入
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五、永济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
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
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
故名“云栖楼”。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
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
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
楼”又称“鹳雀楼”。
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
风景秀丽,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
朽诗篇。其中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诗因楼作,
楼因诗名。鹳雀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
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鹳雀楼
立晋望秦,它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
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
下临八州,宏伟壮阔的山川景象,吸引了无数历代名
流登临作赋。鹳雀楼,凝聚着太多厚重的历史,叙述
着太多的辉煌与落寞......
六、昆明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中国云南昆明市区西南部, 南临滇
池,因园中有大观楼和“天下第一长联”出名,园中
楼阁耸峙,绿树成荫,有揽胜阁、涌月亭、观稼堂及
“蓬莱别境”等胜景,现为游览公园。大观楼坐落在
滇池北滨,隔水与太华山相望。 站在大观楼上,滇池
在脚下荡漾,西山的秀丽景色远望既得,山水交融,
令人心旷神怡。在公园里可以欣赏亭台楼阁,花草林
木,是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大观公园以长联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游览区,园内
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营造出雅致、隽
永的气氛。 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发,
傲然撰书一百八十字长联,把滇池风光和云南数千年
历史生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长联一出即惊动四方,
人们争相传颂,名扬天下,被誉为“海内第一联”。
中秋之夜,在大观楼俯视楼前水面,便可得杭州西湖"
三潭印月"之躯,本地人称"长联印月",是赏月游湖的
好去处。
七、南京鼓楼
南京鼓楼,位于南京市中心,建于明洪武十五年,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乃当年击鼓报时的场所,为全
城百姓昼夜报时,有时也用作迎王、接诏书等大庆,
堪称明代首都之象征。历来就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
一。鼓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成城阙样式,高达9米,
红墙巍峙,飞檐迎风,中间有券门三道,贯通前后,
上有“畅观阁”题额。上层建筑,分为中殿和东西两
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 其建筑规模之大国内少见,
龙飞凤舞,雕梁画栋,十分壮观。
南京鼓楼早已被辟为城市公园,成为人们登高远
眺,领略古城风貌的胜地。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空气、
花草幽香。徜徉在绿树成荫的环境里,脚下是平整的
青石平台,以及青石平台和鹅卵石组成的冰纹石小径。
不绝于耳的鸟儿鸣叫和假山瀑布的哗哗流水,在杜鹃、
石楠、红枫、翠竹的簇拥下,让公园的景观呈现四季
如春的景象。夜晚五彩缤纷的灯光亮化,则把历史悠
久的明建鼓楼装饰得更加雄伟壮观。鼓楼顶层上安放
的一对龙凤亭,相映成辉,古朴典雅,整个亭子,呈
现出一幅幅优美图画,造型紧凑协调,生动精美,其
雕刻工艺极为精湛,为世人所称赞,具有极高的观赏
价值。
八、南京阅江楼
阅江楼坐落在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巅,濒临长江。
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2米,周长2公里,为历
代兵家必争之地,六朝古都南京的江防要塞,有“狮
岭雄观”之美誉,在清代列入金陵48景。阅江楼历
史渊源流长,文化底蕴深厚。阅江楼是阅江楼景区的
主要景点。它座落于狮子山巅,山高78米,楼高52
米,阅江楼主体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外观4层
暗3层,共7层。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
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
阅江楼无论从文学、历史、人文、或文化的角度,
都具有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阅江楼所设想的城、
山、楼、江开阔画面和恢弘气势,古往今来为人们所
神往;阅江楼设计精美,艺术高超,色彩典雅,绚丽
多姿,展示了很高的文化品位、深厚的历史内涵;阅
江楼的建筑设计,以明代风格、皇家气派为基本方针,
展示阅江楼之巍峨形态和磅礴气势,从而使其高度、
体量、气势均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相媲美;阅
江楼滨江而居,放眼远望,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
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
九、洞庭岳阳楼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
湖畔,三国东吴所建。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
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
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
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
伦比。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岳
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
之雄伟,堪称江南四大名楼之首。岳阳楼为四柱三层,
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
金碧辉煌,远远而了,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
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千百
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
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
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
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登古楼,观洞庭,
觅前人足迹,赏名联诗话,兴致勃勃。是日阳光灿烂,
微风吹拂,湖波荡漾,极目北望,水壮楼势,楼添水
威,凭栏处,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古往今来,多少
迁客骚人登楼感怀,望湖兴叹......
十、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
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
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
元年(1909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
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
汇为涵碧潭。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
相符,堪称甲秀。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
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
灯火辉煌,人影晃动,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
焦点。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
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甲秀楼高22.9米,
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
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
致,历历在目。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
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
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翠微阁内,萧娴
书法作品“清风待客,明月留人”,运笔飞动,词意
清雅,表达了贵州人民殷勤好客的情怀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3:19: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967621727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最美的十大名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最美的十大名楼.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