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学生用书)
剪纸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剪纸
承担教师:曹焕婷
1
课程类型:选修课
教学教材:自编
课程目标
1、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运
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材剪、刻、撕
等艺术加工,采用镂空、折叠、套色、衬
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纸表现技法,
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
面造型艺术品。本课程的安排从儿童的思
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到繁,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
2
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1、认知领域:
了解剪纸的发展过程,剪纸不同风格,
以及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及特
点。对剪纸的剪、刻、撕等技法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形成剪纸作品的基
本知识
技能领域:
通过剪纸课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剪、
刻、撕等基本剪纸技法,结合中外作品欣
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领域:
剪纸有富有民族性和民间的艺术性,
通过对剪纸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
3
心和自豪感,形成学生独特的文化素养、
审美意识、思维方式。
4、应用领域:
在学习剪纸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鼓励
学生大胆创造,并让学生善于把这一艺术
形式运用到诸多方面。如:独幅画、连环
画、小电影、广告设计、书祯设计、邮票、
藏书票、图案设计、报头装饰等方面,拓
展知识面
六、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单元安排
总课时:6课时
教学内容:1、剪纸艺术溯源
2、剪纸的形式和种类
4
3、剪纸的材料与工具
第二单元安排
总课时:20时
教学内容:简单对称剪纸和不对称剪纸的
介绍。
具体内容:1、团花剪纸
2、水果剪纸
3、蝴蝶剪纸
4、双喜字剪纸
5、蜗牛剪纸
6、 连折对称剪纸
7、动物不对称剪纸
8、福字剪纸
第三单元安排
5
教学内容:复杂剪纸介绍
本单元设为选学内容,根据实际授课情况
和学生学习情况,烤率在5、6年级开设。
第四单元安排
教学内容:大型作品赏析
让学生课下学习、欣赏。
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欣赏
法、讨论法、演示法、汇报法等。
2、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学
生、注意个别辅导。
3、课时安排:1年共32课时,每学
年16课时,每周1次,每课70 分钟。
4、教学场地:美术专业教室
6
5、教学器材与设备:剪刀、刻刀、纸
材、垫板等
6、班级规模:15——20人
7、授课对象:3—6年级学生
六、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内容:课程本身、目标、内容
实施以及效果。
2、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
3、评价方法:讨论法、观察法、展示
法。
4、评价者:学生、教师、家长及他人
7
8
目录
第一章 剪纸简介.............1
第一节 剪纸艺术溯源.............1
第二节 剪纸的形式和种类..........5
第三节 剪纸的材料与工具.........6
第二章 简单剪纸入门.........9
第一节 对称剪纸.................9
1、 团花剪纸.....................9
2、 水果剪纸.....................12
3、 蝴蝶剪纸.....................16
9
4、 双喜字剪纸...................20
5、 蜗牛剪纸.....................25
6、 连折对称图形剪纸.............29
第二节 不对称剪纸...............32
1、 常见小动物剪纸...............32
2、 福字剪纸.....................36
第三章 复杂剪纸............40
第四章 大型作品赏析........43
第一章 剪纸简介
第一节 剪纸艺术溯源
10
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
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
前的西汉时代,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
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
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
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
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
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
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
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
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
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
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
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
11
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最早的剪纸
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
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
那古北朝幕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
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
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
实物佐证。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
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
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我国东
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
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
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
12
不会象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
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
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
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
原因之一。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
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
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
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
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
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
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
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
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
13
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
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
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
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
“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
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
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
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
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
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
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
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
14
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
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
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
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
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
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
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
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
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
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
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
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
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
15
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
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
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
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
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
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
样来。在我国的民间手工艺术中,这样的
剪纸能手为数不少,她们是美的创造者,
也是密件吧手工艺术的传承者。在研究中
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忽视她们
吧。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
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
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
象征意义
16
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你想到了什
么?
第二节 剪纸的形式和种类
剪纸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
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等
1、剪纸按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人物、
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
昆虫、山水等。
2、按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意,
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
警戒、趣味等七类。
3、剪纸的分类又以用途为据,可分
为:装饰类(贴于它物之上以供欣赏或增
17
加它物之美的剪纸,如窗花);俗信类(用
于祭祀、祈福、怯灾、怯邪、驱毒的剪纸,
如门神);稿模类(用于版模、印染的剪
纸,如绣稿);设计类(能增加它物之美,
或能宣扬它物的剪纸,如电影或电视的片
头)。
4、按地域特色和风格,闻名的有山
东滨州剪纸、山东高密剪纸、广东佛山剪
纸、河北蔚县剪纸、江苏邳县剪纸、贵州
台江剪纸、南京剪纸等。
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
纸某些体裁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使今天
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着我国古代文化的不
同层次,我们得以从其中领略民族艺术初
18
始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
韵,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
!
第三节 剪纸的材料与工具
剪纸的工具主要是剪刀、刻刀,蜡盘、磨
石、粉袋、砖。
剪刀——是剪纸的主要工具。市场上
出售用于裁剪衣料的普通剪刀就可以了。
挑选比较轻巧,刀尖比较细一些的,松紧
适度,刀尖齐刀刃快的就更为适宜。
刻刀——是刻纸的主要工具。主要是斜尖
刀和圆口刀两种。文具商店均有出售。刻
19
刀比较简单,自己可以动手做。刀片用;
旧发条,锯条、表条均可,用砂轮打磨成
所需要的形状。刀做好后用细线绳绑紧在
小木条或竹杆上即可。
蜡盘——用一块15一20厘米见方的
木板,四周钉上1厘米宽的木条,木条要
高出木板1厘米,然后用筛过的草木灰与
黄蜡一起在锅里加热搅拌,倒入木板里,
压平冷却即成,这种蜡盘用起来非常舒服。
实在没有条件做蜡盘的话,用三合板代替
也可以,但三合板质地硬,易钝刀锋
纸张——是剪纸的基本材料,纸张选
择得好,能为剪刻带来很多方便。单色剪
纸一般选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普通大红
20
纸,或经染色后的宣纸,效果大方。喜庆,
剪出的成品传统味道浓,每次可刻五六张。
用蜡光纸或绒面纸代替,如果因纸面滑容
易走样,中间可夹上一张吸水纸(如单宣
纸、粉连纸)然后订在一起,稍加闷潮再
刻。彩色剪纸一般采用单宣或粉连纸。另
外,裱成后的绢也是一种很好的剪纸材料。
用单宣托裱后更为好刻。粉袋——用滑石
粉或山芋粉研细后用布袋扎实,做成粉袋,
撒在刻纸的蜡盘上,可避免刻时粘连现象。
磨石——可备用两块粗细不同的磨石。要
一边刻,一边磨刻刀,始终保持刀锋的锐
利。
21
同学们,赶快去准备吧
22
第二章 简单剪纸入门
第一节 对称剪纸
1:团花
团花是一种圆形装饰纹样,远在商代和
战国就已具雏形,后来有应用到彩绘和刺
绣
上。
23
这些团花是不是很漂亮?我们不难发
现,这些都是对称图形,下面我们利用对
称剪法,剪出漂亮的图形,我们先从简单
的图形学起
24
一 活动准备:剪刀 红纸
二 活动过程:
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再对折
一次,找出中心点后展开,回复到三角形
状态。
2 然后以三角形底边中心点为轴心,将三
角形折叠成三等份锐角,每个角60度。
25
3 绘上适形纹样,折叠剪制而成。
。
26
这是三折团花的剪纸方法,用这个方法,
可以做出五折、六折甚至更多的团花团花
图案,小朋友们,动脑筋做一做吧!
做一做:完成一幅团花作品。
2 、水果剪纸
同学们都爱吃水果,我们来剪一些水
果吧,我们先从苹果学习吧
同学们先看一下插图,观察苹果的样子
27
苹果是对称图形,我们可以用对称剪纸
的方法来学习。
一 准备材料: 纸 剪刀 铅笔 橡皮
二 剪纸过程
28
1、将彩纸对折
2、用铅笔画出半个苹果形状
3、先剪出苹果外形,再剪出细小花纹
其它水果、植物等对称物体都可以仿照
29
苹果的剪纸方法,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
创造出更美的图案吧!
作品欣赏:
30
31
做一做 完成一幅水果作品。
32
3、蝴蝶剪纸
春天来了,美丽的蝴蝶在华多种自由自
在的飞舞,他们多么像一朵朵会飞的花呀,
同学们,让我们剪一只美丽的蝴蝶,让我
们的心和他一起分舞吧!
观察图片,了解蝴蝶的结构。
33
通过观察可以知道,蝴蝶的花纹和颜色
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对称的,我们
就根据这一特点,来学习蝴蝶剪纸的制作
过程。
制作过程:
1、 将彩纸左右对折。
2、 用笔画出蝴蝶的外形,大胆想象,设
计具有新意的花型。
34
3、 用剪刀沿着铅笔线剪,注意剪得时候
要小心,不要剪断,尤其在剪花纹时,
要细心、耐心。
打开是要小心。
35
根据这个方法,可以剪出各种形状、各
种花纹的蝴蝶,再配上美丽的花朵,就是
一幅生气勃勃的春光图。
作品欣赏
36
37
做一做 完成一幅蝴蝶作品。
4、双喜字剪纸
喜字剪纸、喜花是以双喜字为主体的
剪纸图案。办喜事必帖,连帝王也不能例
外。北京故宫中的坤宁宫,是清代皇帝的
洞房。那里的墙壁和顶棚上,就贴着满族
风格的龙凤喜花纹样。关于双喜字的由来,
38
说法很多,最流行的说法是由宋代大文豪
王安石所创。相传王安石进京赶考巧遇征
联,无意中成就了他人生中的两件大事,
科举高中,金榜提名,又当上了某员外的
成龙快婿。王安石喜上加喜,趁兴挥毫,
书两个并排的大喜字贴于门上,流传至今。
将双喜纹与古代文人联系在一起,纯属附
会。
双喜纹形成,有现实的依据和特定的文化
背景,它是原始的“葫芦生殖”崇拜与葫
芦外形不断美化和升华的产物。
观察图片,加深字体结构特征。
39
双喜字是左右对称结构的,所以我们用
折叠的方法来剪。
剪纸方法:
•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向上折中
翻折变成原来的一半,再次同样操
作变成原始状态的四分之一
•
2、用事先准备好的铅笔画长方形,
自上而下画五个,注意长方形大小
40
尽量保持一致,这样剪出来的囍字
才好看
•
3、画好以后用剪刀将几个长方形
依次减去
•
4、剪完后,翻开,一个囍字
喜字喜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变形,
制作道理同上。
作品欣赏:
41
42
43
44
做一做 完成一幅喜字作品。
5、蜗牛剪纸
欣赏蜗牛的图片,感受蜗牛的形态特征
。
45
46
多么可爱的小蜗牛啊!我们一起剪一
个吧!
需要准备的材料:剪刀、彩纸、铅笔、
橡皮。
方法:
47
1、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2、画出蜗牛的样子。
48
3、沿铅笔的痕迹剪出轮廓。
4、 展开。
其他动物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作品欣赏:
49
50
做一做 用心完成一幅动物作品。
6、连折对称图形剪纸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简单的对折对称图
形,三折四折甚至更多的对称图形也是很
漂亮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我们先来学习小草的剪纸方法
一 准备:剪刀 彩纸 铅笔 橡皮
二 活动过程
、
1 向前、向后连续折。
51
2 画出小草轮廓。
3 展开。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剪出许多好看的剪纸,
同学们,赶紧动手吧!
作品展示:
52
53
54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2:58: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9553547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校本教程剪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校本教程剪纸.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