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6篇

更新时间:2023-05-22 01:54:16 阅读: 评论:0

重阳节的作文-左道旁门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6篇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风雨哈佛路读后感)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6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6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

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树》含反思活动目标:

1、了解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不同特征,尝试有规律的排序。

2、在交流分享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树叶若干;绿叶树、常绿树图片若干。

2、课件“树妈妈的话”一份。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说说自己收集的各种树叶

1、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

2、谈一谈:你捡到的是什么树叶?它象什么?”

3、教师小结:原来这些树叶有的会在秋天变成黄颜色或者红颜色,有的一

年四季都是绿颜色的,而且不同的树叶都有它不同的样子,真是太漂亮了。

4、提问:——“为什么这些树叶有的到了秋天会变成黄颜色,然后枯掉了

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还是绿绿的留在大树妈妈的身上呢?”——“让我们听听大

树妈妈是怎么说的。”

二、播放课件,幼儿拓宽经验

——“为什么有的树叫落叶树?而有的树叫常绿树?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

——师小结: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秋天也不例外,这叫常绿树。如棕榈

树、冬青、桂花树等。有些到了秋天叶子就枯黄,树枝变成光秃秃的,这叫落

1 9

叶树。如水杉、枫树、柿子树等等。

三、文学欣赏: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到处乱跑。

树真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飘呀飘。

树真好,天热了,我们躺在树下睡午觉。

四、操作活动:种树

1、欣赏常绿树、落叶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间隔排列的关注。

2、操作“种树”。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因为:

《纲要》中指出,科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应遵循:

()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

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的幼儿对秋天树和树叶特别感兴趣,他们能观察到树叶颜色的变化,

户外活动还发现,有的树叶从树上掉了下来,有的还留在树妈妈身上,所以引

发了幼儿对常青树和落叶树的问题。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

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

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的参与老师的活动,有2-3名幼儿参与不

够积极,游离于活动之外,一方面是也许是因为活动的内容脱离了这几名幼儿

的生活经验,教学手段不适合这几个幼儿,我应该通过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

育策略来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小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含反思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

2、在游戏中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2 9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有阳光的天气;报纸、雨伞等。

活动过程:

一、我和影子做游戏

1、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有一面墙的宽阔场地,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奇怪奇怪

真奇观,我动它也动,我停它也停”,引导幼儿观察墙面影子的变化,引起幼

儿的兴趣。

2、鼓励幼儿对着墙做各种喜欢动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影子不见了

1、带领幼儿回到活动室,提问:⑴我们刚才和谁做游戏的?它还在吗?

⑵为什么不见了?

2、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出自:快思老.!

三、找影子

1、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找找自己的影子、同伴的影子和其他物体的影子。

2、画一画:请幼儿在地面上画画自己找的影子。

四、游戏:影子躲起来了

请幼儿自选报纸、雨伞等材料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想想,影子除了太阳下有,还有什么时候会出现?

活动反思:

“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

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

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3)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尝尝什么味道》含反思教学目标:

3 9

1、锻炼幼儿运用味觉来对食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2、丰富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词,丰富词:酸的、甜的、香的。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布娃娃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有关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教学过程:

1、出示各种味道的食物,通过给凡凡小朋友过生日,来引出课题:尝尝味

道。

今天是我们班凡凡小朋友的生日,我们一起给他庆祝生日好不好?[.文来

:快思老.师教案网]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朋友吃的时候,

看看你吃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边吃边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讨论食物的味道:

(1)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

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杨梅味一样是酸的?你还吃过哪些东

西像花生味一样是香的?

(2)丰富形容词:酸的、甜的、香的。

(3)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东西呢?

(4)不能吃太多甜甜的东西,这样,牙齿会吃坏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来分类:(出示酸、甜、香的食物请小朋友分类)

(1)凡凡请我们吃东西,我们也送好吃的东西给凡凡吃好吗?凡凡要我们把

礼物放在三个篮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个装糖果的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

是酸酸的放在一个装杨梅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个装花生标记的

篮子里。

(2)凡凡说你们分得真好!这是甜甜的味儿;这是酸酸的味儿;这是香香的味

儿。谢谢小朋友送来这么多好吃的礼物。

4、活动结束:今天凡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味道的食物,有甜的、酸的和香

4 9

的,谢谢凡凡嘛,那让我们唱歌跳舞来祝贺凡凡的生日吧!

4)小班科学教案《虫虫怎么运动》含反思活动目标

1、模仿虫类飞、爬、跳。

2、按运动方式分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虫虫的运动方式课件,透明大塑料瓶三个(瓶身分别贴上毛毛虫、蝴

蝶、蚂蚱图案)虫类粘贴卡(蝴蝶、蜻蜓、苍蝇、蚊子、毛毛虫、蚂蚁、蚂蚱、

蟋蟀、蚯蚓、青虫、螳螂、蝈蝈)

2、认识常见虫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仔细看看都有哪些?

二、探究活动。

1、虫类运动方式——爬。

播放课件,认识这个虫吗?在哪里见过?它怎样走路?还有哪些虫是爬来爬去

?模仿它爬的样子。

2、虫类运动方式——飞。

播放课件,认识它吗?在哪里见过?它怎样走路?(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有哪些虫是飞来飞去的?模仿飞行的样子。

3、虫类运动方式——跳。

播放课件,谁来了?它怎样走路?在哪见过?还有哪些虫是跳着走路的?虫虫

还会怎样走路?

小结:有些虫会爬,有些虫会飞,有些虫会跳。

三、分类活动。

出示透明大塑料瓶,幼儿操作虫类粘贴卡片,按照虫类运动方式尝试分

5 9

类。

延伸活动

带领孩子收集、认识身边常见的虫类,知道它们的名字,观察它们的运动

方式。

科学知识:

虫类的基本运动方式为飞行、跳跃、爬行,有很多的虫类会综合运用这三

种运动方式,如蝴蝶既会飞行又会爬;蚂蚱会跳、会飞、会爬。伴随幼儿的认知

能力成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逐渐发现虫类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满足幼儿的好

奇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特点,活动兴趣浓厚,能积极描述自

己的发现。通过让幼儿探究、模仿虫类的运动方式,利用饮料瓶制作分类记录

单,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分类,体验游戏的快乐。在探究活动中,既感知了生物

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模仿了各种动物行为,又能够辨别生物种类的相似和不

同。活动让幼儿表达昆虫的运动,把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知识相互渗透,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5)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乌龟》含反思活动目标:

1、了解乌龟的名称和外部特征。

2、对观赏乌龟有兴趣。

3、初步了解乌龟的习性。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有关乌龟的PPT,几只活着的乌龟,几个大一点的盆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它是谁呢?

2、放映多媒体课件,告诉幼儿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乌龟”。

3、请幼儿做“小老师”介绍乌龟的外部特征。在讲述、补充的过程中引导

6 9

幼儿仔细地观察。

4、小结:乌龟长着一个圆圆的头,短短的脖子,背上长着硬硬的壳,身体

下面有四条腿,后面还有一条小小的尾巴。

5、幼儿分组观察有生命的乌龟。教师帮助幼儿发现乌龟的习性。

(1)、触碰乌龟,请幼儿观察乌龟的反应。

(2)、把乌龟放到水里,观察乌龟在水里是什么样子的。

6、结束活动:

老师:“我们把乌龟放到自然角,继续观察和喂养它,好不好?”

活动反思:

喜欢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与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

乌龟特有的外部特征更是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我没有

采用讲述,直接把乌龟的特征进行概括,而是让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观察—

—表述——再观察——再表述,因为科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幼儿主动探索周围事

物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们都很专注。在小结的时候,我考虑到幼儿的年龄

特点运用了叠声的形容词。比如:圆圆的、短短的、小小的,加深了幼儿对乌

龟可爱形象的了解。

这次活动也有不足的地方。在幼儿观察、讲述的时候,幼儿观察得比较零

乱,不够全面。课后反思,我觉得自己应该提前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也可以

增加一个环节,在幼儿讲述的时候,我可以用简单的笔触记录下幼儿所说的,

把乌龟的外部特征直接、具体地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呈现在幼儿面前。另外,有

几个孩子没有参与讲述,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在集体场合中发言有点胆怯。

6)小班科学教案《分糖果》含反思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分类。

2.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7 9

1.幼儿自带12颗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糖果。

2.大小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大聚会。

教师:糖果宝宝真可爱啊!你带的糖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的形状、颜色、介绍后将糖果放在盘子里。

2.说说糖果。

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黄的;

有圆形的有方形的……

()送糖果回家,认识标记。

1.学习按颜色标记分类。

教师出示有颜色标记的篮子:这些糖果放在哪个篮子里最合适?谁来试

?[.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怎么知道把红糖果放在这个

篮子(贴有红标记的篮子)里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颜色标记:涂红颜色的卡片叫红标记,贴红颜色标记

的篮子是红颜色糖果的家……

3.学习按形状标记进行分类。教师出示有形状标记的篮子:谁来试试把糖

果分类?

教师:怎么知道把圆形糖果放这个篮子里呢?(贴有圆形标记的篮子)

()分一分糖果-----分组操作。

娃娃家的糖果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

幼儿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边分边说:“XX糖果送你回XX家里。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

进行分类的技能,并能边说边分。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

8 9

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

意。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6篇这篇文章共14354字。

9 9

十一英语怎么写-十一国庆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6篇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1:5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9165647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6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幼儿教案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