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二课时《走进非洲与
美洲——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走进非洲与美洲》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
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
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
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难点:
1、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2、从音乐基本表现要素方面体验感受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板书设计: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一、 拉美乐曲《激情桑巴》
二、 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
三、 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
四、 秘鲁乐曲《飞驰的鹰》
五、 《多巴哥钢鼓合奏》
六、 《牙买加民谣》
七、 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
八、巴西民歌《在路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①播放拉美著名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②播放拉美著名歌手詹妮弗﹒洛配兹演唱的《Let’s get loud》
③观看拉美短片
④听赏乐曲《激情桑巴》片段。(以上四种种方案可任选其一)
思考:
1、歌曲的曲名和演唱者?
2、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
有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拉美音乐风格)
3、根据片中出现的国家及民俗风情等说出该大洲的名字及所在
的地理位置。
二、拉美音乐成因讨论交流
1、请同学们按小组简介展示课前搜集准备的有关拉丁美洲的文
字、图片等资料。
2、教师小结: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
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着印第
安部族。古印第安人曾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
②亨唱乐曲主题,感受音乐形象。
③背景及乐曲介绍:(请学生简介秘鲁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见背
景资料Ⅰ)
④欣赏全曲(作品着重运用哪些音乐语言要素塑造形象,表达情
感的?)
⑤讨论分析:
该曲为色彩柔和的e和声小调;排萧的演奏音色给人一种神秘、
苍茫、升腾的感觉;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以缓慢的速度从低声区
弱起进入,曲调忧愁哀伤,表现沉重的怀念之情;第二部分情绪较为
明朗,提高八度进入,两次出现 i | 5—| 5这样带有大调色彩的音
调,此外速度的变化也使人感到振奋和力量。
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哼唱、欣赏、分析中,了解音乐语言是如何
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
(四)欣赏《多巴哥钢鼓合奏》(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
乐曲风格特点)
乐器及乐曲特点:
钢鼓乐队以其强烈的节奏、激奋的情绪和强大的音响与狂欢节欢
乐炽热的气氛、自由奔放的舞蹈、鲜艳夺目的色彩遥相呼应,十分精
彩。
①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
②问题讨论,了解该乐器的有关资料。
四、歌曲赏析
民歌特点:
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具有旋律美妙、节奏独特、
和声浓郁、色彩丰富的特点,连续的切分音带有非洲音乐的痕迹。旋
律多采用近代欧洲大小调式。拉美民歌虽千姿百态,但其多样性在文
化本质上又是同根同质的。尽管有着不同地区、不同族源音乐风格的
差异,但总体而言,拉美民歌有着惊人的整体性。如同它的语言一样,
其音乐特征的统一化程度超过任何其他大陆,此外,载歌载舞的歌舞
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
(一) 听赏《牙买加民谣》
① 能记住并模唱出乐曲中反复出现的旋律或节奏并说出其特
点。
② 感受、讨论乐曲情绪特点(牙买加是西印度群岛上美丽而富
饶的国家,这里人民喜好音乐,歌舞风格多样。这首民谣具有幽默、
风趣、情绪热烈等特点。)
(二)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
简介墨西哥: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西南部,拉丁美洲北部。是南、北美洲陆路交
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墨西哥是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国,
古玛雅、阿兹台克文化就渊源于尤卡坦半岛,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
中心之一。首都墨西哥城是著名的文明古城,在政府大厦、学校、戏
院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各样鲜艳的壁画。鼓墨西哥
城又称“壁画之都”。
1、欣赏《美丽的小天使》(男声重唱)
歌曲特点:
歌曲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采用七声大调式音阶,
歌词用西班牙语演唱,美声唱法。墨西哥民歌被称为“松”,与西班
牙民间音乐有着不要可分的血缘关系。“松”通常是大调式,节奏明
快,旋律动听,气氛欢乐。该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旋律流畅、切分节
奏多。表现了对聪明、美丽的墨西哥姑娘的赞美。
①体验感受歌曲音乐特点?
②说出其演唱形式?(吉他弹唱)
③跟音乐哼唱旋律、讨论发表自己对该曲音乐特点的看法。
2、欣赏《美丽的小天使》(录像)
①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西藏之行演唱实况。
②三大男高音演唱的录像
(以上可任选观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巴西民歌《在路旁》
歌曲介绍:
这首歌具有浓郁的拉美民歌情调。曲调轻松活泼,节奏明快,在
我国广为流传,周总理十分喜爱这首歌。
方法建议:
① 听赏“马可波罗男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
② 听赏“黑鸭子女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
③ 观赏视频歌舞演唱版本
(以上三种可任选其一欣赏,也可将两个版本进行分析比较)
五、拉丁舞及音乐赏析
欣赏内容:分别欣赏桑巴、伦巴及探戈三种拉丁舞蹈
拉丁舞特点:
拉丁舞是国际标准舞当中的一个舞系:其中包括:探戈、伦巴、
恰恰、桑巴、牛仔、斗牛等舞种。拉丁舞热烈奔放,充满激情,风格
各异,动感十足。舞者忘情投入,如音乐中不断跳跃的音符,令观者
如痴如醉,心情激荡。因此,拉丁舞风靡世界,散发恒久魅力!
(一) 桑巴与伦巴舞赏析
背景资料:
从16世纪起,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传到巴西,在吸收了
葡萄牙和印第安人的舞蹈、音乐的艺术风格之后,演变成为巴西的桑
巴舞,其舞蹈紧张、热烈、欢快、活泼,表现了热情奔放却又风情万
种的拉丁人文风情。如今,巴西每年夏天都要举行桑巴舞狂欢游行,
桑巴舞也成了巴西狂欢节的代名词。
伦巴最早源于非洲黑人民间舞蹈,后融入了西班牙音乐。在古巴
十分盛行。
古巴的舞蹈闻名于世,但古巴人据说并不是最擅言辞的,他们更
喜欢用自肢体来表达情感,这也难怪古巴人热爱跳舞,因为这是他们
沟通世界的第二种语言,街头乐队在哈瓦那随处可见,雪茄和舞蹈是
古巴最宝贝的两样东西。
桑巴与伦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桑巴:舞蹈紧张、欢快、热烈、活泼,舞态富有动感,舞者的腹
部、腰部、和臀部不断地扭动和抖动,舞步摇曳多变。音乐的特点:
由数人至十几人组成的打击乐演奏,鼓是必不可少的。旋律结构奇特,
以大调为主,二拍子,速度轻快,节奏感十分强烈。
伦巴:古巴代表性舞蹈,音乐缠绵,4/4或2/4拍,速度中等。
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摇摆。
1、导入:
巴西除了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民歌外,还有无可匹敌的艺术足球
和足球明星,当然更有动感十足、热情似火的桑巴舞。桑巴舞是拉丁
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而曼妙婀娜的古巴伦巴同样让人着迷
神往。你还知道哪些拉丁舞蹈的名称?
2、辨看桑巴和伦巴舞蹈片段,要求学生说出各自的名称(或给
出:斗牛、伦巴、恰恰、桑巴、牛仔等答案让其选择)
3、观看桑巴、伦巴片段,体验感受其不同的舞蹈及音乐特点。
4、节奏练习,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桑巴、伦巴的特点加深记忆理
解。
5、分析比较桑巴和伦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教学意图: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让学生基本了解两种舞在音
乐及舞蹈上的特点并学会区别。
(二)探戈舞赏析
探戈音乐特点:
探戈为阿根廷代表性舞蹈,音乐以2/4拍为主,切分节奏突出且
样式多样。旋律徐缓、深沉,节奏强烈,既有平稳的情调,又有紧张、
激越的情绪,七、八度大跳和半音级进有其明显的特点;主要乐器有
小提琴、低音提琴、钢琴和六角手风琴等,现代探戈乐队的乐器更为
丰富,但以上四种乐器仍必不可少。
探戈舞蹈特点:
运步的方向象蟹行、脚法似猫步,行步刚健顿挫,流动中伴以短
暂的停顿(因此被称为“瞬间停顿的舞蹈”),舞步变幻莫测难以捉
摸,动作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头部摆动、顿足机警活泼。
1、 欣赏探戈舞曲《小伙伴》,感受其节奏特点。
2、随音乐及探戈节奏音型拍手或踏脚,感受探戈节奏的律动。
3、欣赏探戈舞表演(视频),进一步体验感受探戈的音乐及舞
蹈特点。
4、讨论归纳探戈舞的音乐及舞蹈特点。
5、指导学生学跳探戈基本舞步,随着音乐,师生一起律动,使
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六、拉丁美洲音乐特点总结
1、来源: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印第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
的混合体。
2、节奏:节奏鲜明强烈,样式丰富,具有充沛的活力。连续切
分节奏的使
用,产生出充满活力的律动,也显现出浓郁的非洲音乐痕迹。
3、旋律:以欧洲近代大小调七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与和声特点
来源于欧洲民间音乐。
4、形式: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及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民族民间
音乐的灵魂。
5、风格:风格各异、热情奔放、粗犷豪放。
综上所述,拉丁音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纯粹的印
第安曲调,五声音阶;②印第安音乐的"混合化",产生出类似欧洲大
小调的印欧混血品种;③"混合再混合",就是用非洲黑人的装饰音和
变化装饰音使其进一步发展;④"三次混合",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融
进了现代化的乐器和制作,使其更加国际化。1979年,格莱美颁奖
晚会上出现了最佳拉丁唱片奖,后又分设各种拉丁音乐奖。从此,拉
丁音乐开始遍布全球,使其真正的走向国际舞台。在拉丁美洲,无论
是哪个国家,也无论是哪个地区,人们都自豪地夸耀:“这是我们自
己的音乐。”用心地保存着固有的音乐,且十分珍惜之。
总结:
古典音乐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号召乐坛,流行音乐也以其猛烈的方
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无法取代人类在漫漫历
史长河中,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越是民族的艺术,
越具有国际性,也越具有生命力。尽管,拉丁美洲离我们十分遥远,
但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与激情飞扬。
教学反思:
在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方面,保证了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但是,
学生活动的全体参与性还不够,还要想更好的办法,充分调动每一个
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真正变得民主和生动。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0:2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860081724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第三课-第二课时《走进非洲与美洲——拉丁美洲民间音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第三课-第二课时《走进非洲与美洲——拉丁美洲民间音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