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办公空间的座位偏好研究——以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为例

更新时间:2023-05-22 00:09:07 阅读: 评论:0

坐井观天图片-cycling

学习办公空间的座位偏好研究——以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为例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非凡反义词)

学习办公空间的座位偏好研究——以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为例

陈冰晶;姚亚男;李树华

【摘 要】为探究学习办公空间中的座位偏好,本文对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的810

个自习座位进行6次实地调研.以座位的使用情况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影

响座位偏好的空间因素和座位特征.在空间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窗户类型,其次为绿植

情况、空间丰富度与空间朝向,楼层与空间大小影响较弱.在座位特征中,使用者更偏

爱长度较短的桌子,最佳座位模式是一侧靠窗一侧靠墙的座位.本研究再次证实窗景

对于学习办公空间的重要作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会增加空间吸引力.文末为办公学

习空间设计与座位布置提供了建议.

【期刊名称】《园林》

【年(),期】2019(000)005

【总页数】7(P26-32)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学习办公空间;座位偏好;空间因素;逗留景观;图书馆

【作 者】陈冰晶;姚亚男;李树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

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

对于现代人来说,坐姿是占据一天中时间最多的体态。探索人类在空间中选择座位

行为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在1921年,Griffith研究了学生的分数和座位

之间的关系,得出在教室越靠近中间位置的学生分数越高的结论[1]。而在20世纪

70年代,在教室的设计中强调最佳刺激度的概念,Wools等(1970)认为没有

窗子的教室并不好[2]。“瞭望-庇护理论”(Prospect-Refuge Theory)的提出,

解释了休憩活动中人更喜欢可以观察到四周但仍然拥有保持相对独立私密的空间,

如同置身旷野中的洞穴[3]Gehl1987)认为朝向与视野对于座位的选择也起着

重要的作用,边缘效应使得场地四周和空间边界的座椅比处在空间当中的座椅更受

欢迎[4]Marcus1990)调查了人群在广场上选择座位的情况,强调了场地边

界的重要性,位置应在潜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5]。王暐(2004)通

过简化的语义分析法调研发现,图书馆中的大空间、大方桌围坐的自习模式比教学

楼中小空间、单向单人桌椅的模式更受欢迎[6]

1

2

3

1. 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室外学习区(姚亚男设计并拍摄)

2. 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内庭学习区(陈崇贤设计并拍摄)

3. 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室内休憩区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研究手段运用到座位偏好的研究中。储文静等

2017)通过分析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的数据,认为读者偏好楼层低和朝南的自

习室;通过访谈法得出学生在自习座位选择上倾向于离入口较远、靠墙或角落的区

域。但该研究对座位偏好的描述比较笼统,数据主要来源于访谈结果[7]Sailer

2017)采用延时摄影记录一家咖啡厅的情况,运用空间句法和统计方法对9

座位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空间因素与座位选择为非线性关系,还受其他各种因素

(如家具类型、座位方向等)共同影响。该研究还证实了Appleton的“瞭望-

护理论”,在座位偏好因子中最重要的是空间因素:既保证可达性又有较高的私密

[8]

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高校学生自习空间的座位偏好,探究空间中起主要作用的因

素,归纳最受欢迎的座位特征,本文对清华大学校内李文正图书馆(北馆)的

810个自习座位进行6次实地调研,以座位的使用情况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

析研究影响座位偏好的空间因素和座位特征。

空间因素,指影响人选择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座位特征,指影响人选择坐在空间

中何处。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与座位偏好关系最密切的空间因素和座位特征,为办公

学习空间设计与座位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与调研结果

本研究对清华大学校内李文正图书馆进行6次调研,记录每日首批入馆学生选择

座位的情况。由于最早进馆的学生可以在大量座位中自由选择合适的座位,可以认

为这些被优先选择的座位代表他们的座位偏好。

1.1 调研对象

李文正图书馆内共设有810个阅览座位,其桌椅材质与样式相同,分布在不同楼

层的各个区域,为本研究提供足够数量的样本。每天上午8点开馆后座位充足,

代人占座现象较少。图书馆落成于2016年,地上5层、地下2层。该馆设施齐

全,为本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览与自习环境(图13),是清华校内最受欢迎

的图书馆。

4

5

4. 调研区域与调研路线

5. 李文正图书馆的座椅

6. 座位使用情况调研结果

调研范围为李文正图书馆内的全部阅览座位,共计18个区域,分布于25

(图4)。自习空间面积各异,朝向不同,分布在不同的楼层,每类空间因素都有

至少3个样本。

图书馆内每个座位桌椅的材质与样式完全相同,桌下均配有电源插座( 5)。

桌椅垂直于通道方向平行排布,双侧对坐,有2人桌至18人桌7种不同的长度

(表1)。完全相同的桌椅避免了因座椅类型差异对研究的影响。

1 座位情况表?

1.2 调研方式

研究采用现场调查法、观察法,记录上午第一批进入图书馆的学生选择座位的情况。

调研路线与大部分学生到达各个自习区域的先后顺序相同,可以抵消因调研顺序产

生时间差而引起的座位使用情况差异。

1.3 调研时间与情况概述

调研时间为8:008:458点开馆)。自20181023日至1230日期间,

共调研6次,其中3次为晴天,3次为阴天,每次调研在馆人数约50200

2)。

2 调研时间与情况汇总?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使用Excel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每个座位被优先选择的次数,优

先选择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座位越受欢迎。由于空间中座位的数量不同会影响该区域

内座位的使用次数,所以本研究采用“座位使用率”代表座位偏好进行分析,计算

方法见式(1)。由于空间因素和座位模式的自变量采用等级分类,所以相关性分

析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

座位使用率(%=被优先选择的座位数量/该区域总座位数量×100 (1

(被优先选择的座位:上午首批入馆的学生选择的座位。他们可以在大量座位中自

由选择合适的座位,可以认为这些被优先选择的座位代表了学生的座位偏好)

1.5 调研情况概述

调研结果如图6所示,红点代表该座位被选择为学生的自习座位,红点颜色越深

代表该座位在历次调研中被选择的次数越多。

6

2 影响座位偏好的空间因素

通过前期文献调研和现场观察,选择楼层、朝向、窗户类型、空间大小、空间丰富

度、绿植情况6个因子作为空间因素(表3,图78)。

对这些因子进行等级赋值,以这些空间因素为自变量,座位使用率为因变量进行相

关性检验。从表4中可得,在6个因子中,窗户类型是与选择座位关系最密切的

空间因素。窗户类型与座位偏好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0.688,呈强正相关关系;

空间丰富度、绿植情况、空间朝向有一定的正向影响;空间所处楼层和空间大小与

座位偏好呈弱负相关关系。

3 调研区域的空间因素一览表注:1. 空间大小以人的视线边界为估测范围:小

100250 m2)、中(250400 m2)、大(400550 m2);2. 空间丰富

度依据空间内材质的变化和墙体分隔情况评分,分为低、中、较高、高四级;3.

绿植情况根据视野范围内目测绿色植物占据的比例分为少、中、多三级。楼层

域编号 座位数量(个) 朝向 窗户类型 空间大小 空间丰富度 绿植情况 座位使用

A 48 无窗 较高 64.6%B 42 西 落地窗 161.9%2 C

60 落地窗 较高 180.0%D 26 落地窗 较高 157.7%E

62 落地窗 74.2%F 102 落地窗 95.1%G 38

无窗 34.2%3 H 18 西 无窗 38.9%I 48 落地窗

较高 52.1%J 30 落地窗 较高 176.7%K 70 条形窗

57.1%L 54 西 条形窗 较高 14.8%4 M 64 条形窗 较高

71.9%N 12 条形窗 108.3%O 40 条形窗

25.0%P 44 条形窗 较高 111.4%5 Q 16 西 条形窗 较高

25.0%R 36 条形窗 47.2%

4 座位使用率与空间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注:**. 0.01级别(双尾),相关性

显著。楼层 朝向 窗户类型 空间大小 空间丰富度 绿植斯皮尔曼关系数 -0.383

0.364 0.688** -0.189 0.426 0.401SROCC)显著性 0.116 0.138 0.002

0.454 0.078 0.099

7

8

1)楼层

从前文相关性检验可知,楼层与座位偏好呈弱负相关关系,即楼层对座位偏好影响

不大,楼层越低会微弱提升座位使用率。通过对各次调研不同楼层的座位使用率进

行比较,发现当入馆总人数较多时,选择低楼层自习的同学较多。而当入馆总人数

较少时,各楼层的差异不明显,甚至出现高楼层使用率大于低楼层的情况(图9-

a)。

2)朝向

9-b不同朝向的自习空间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朝向对座位偏好有一定的影响,

在李文正图书馆中,东侧的空间最受欢迎,南侧、北侧与西侧的空间差异不大。这

或许与调研时间为上午,阳光从东侧射入有关,由于动物本能的趋光性影响了人们

的座位选择。

3)窗户类型

在历次调研中,窗户类型与座位偏好相关性显著,呈强正相关关系,即对人的吸引

力落地窗>条形窗>无窗(图9-c)。根据Appleton的“瞭望-庇护理论”,休

憩活动中人更喜欢可以观察到四周但仍然拥有保持相对独立私密的空间,落地窗提

供了较好的瞭望视野。根据实地体验,李文正馆中的条形窗窗台离地距离约为1

m,在坐姿状态下与视线高度相近,难以提供良好的视野,所以座位使用率仅略高

于无窗区域。

4)空间大小

由图9-d可得,除去个别调研数据外,总体上空间大小与座位使用率关系不大。

小空间对座位选择有微弱吸引力。小空间虽然可以提供私密性,但是会限制眺望视

野,也会形成较强的领域感阻止其他人侵入,所以对座位使用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5)空间丰富度与绿植情况

增加空间丰富度与绿植的摆放对座位偏好有一定的 影响(图9-e9-f)。尤其是

绿 色植物(图10)可以较好地改善原本空间丰富较低的场所的座位使用率,如N

区。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的空间丰富度与绿植情况均基于主观感受进行分级,存

在一定的误差,后续可以进一步进行定量研究。

10

7. F区实景-空间丰富度较高、绿植较多的空间

8. O-空间丰富度较低、绿植较少的空间

9. 空间因素与座位使用率关系图

10. 李文正图书馆的室内绿植

11. 不同桌长与座位使用率的关系

3 影响选择偏好的座位特征

历次调研中优先选择3次及以上的座位为高频座位,共84个。对高频座位的使用

次数和座位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座位特征包括桌长、离窗距离、离墙距离、座位

朝向4个因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得(表5),桌长是座位特征中最相关的因子,相关系数为-

0.493,呈中度负相关,桌子越短的座位使用次数越多。其次是离窗距离与离墙距

离,均为中度负相关。本研究中座位朝向与使用次数没有相关关系。

3.1 桌子长度

李文正图书馆中共有7种长度的桌子,218人桌,桌椅材质完全一致,摆放形

式基本相同。其中12人桌和18人桌由于数量只有2张,样本过小不列入统计范

围。对其余120张桌子的座位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人桌最受欢迎,远高

于其他长度的桌子,6人桌次之(图11)。整体趋势上学生更偏爱长度较短的桌

子。

3.2 最优座位模式

李文正图书馆810个座位可以归纳为13种座位模式,排除出现频率低于5次的4

种,一共有9种可供统计分析的座位模式( 12)。其中A类为靠窗的座位,B

类为靠墙的座位,C类为空间中部的座位。根据历次调研中座位的使用率,最受欢

迎的座位模式为A4,其次为A3A1,说明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侧面靠窗的座位。

但如果窗户在座位背后(A2),则平均使用次数极低。由于A4A3,且B1B2

说明侧面靠墙优于背面靠墙。比较B2C1B3C2,可以推导出靠墙的座位

优于不靠墙的座位。比较B3B2C2C1,说明桌子端部的座位优于桌子中

央的座位。

5 座位使用次数与座位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注:**. 0.01级别(双尾),相关

性显著。桌长 离窗距离 离墙距离 座位朝向斯皮尔曼(SROCC)相显关著系性

-0.4.0 9030** -0.3.0 7080** -0.3.0 2092** -0 0..600528

11

12

12. 9种座位模式的使用率比较

4 讨论和小结

本研究结合定性观察法与定量的统计方法,对学生在图书馆自习时优先选择的座位

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在座位偏好的空间因素和座位特征。

4.1 空间因素

通过定性观察,在调查区域内,靠窗的座位被优先选择。当空间长宽相近时,人倾

向于选择坐在空间边缘;而当空间较长时,人更倾向于选择坐在中段区域,而非空

间的两端。

通过定量的斯皮尔曼相关性检验,在6个空间因子中,窗户类型是与选择座位关

系最密切的空间因素,其中落地窗>条形窗>无窗;空间朝向、空间丰富度与绿植

情况有一定的正向影响;空间所处楼层和空间大小与座位偏好呈弱负相关关系。

4.2 座位特征

就单独座位的特征而言,桌长是座位特征中最相关的因子,桌子越短的座位使用次

数越多,其次是离窗距离与离墙距离。座位朝向与使用次数没有相关关系,这可能

与李文正图书馆中座位均垂直于主要人流方向摆放有关,没有面朝或背对人流方向

的座位。

在不同长度的桌子中,2人桌最受欢迎,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桌子,6人桌次之。整

体趋势上学生更偏爱长度较短的桌子。平均使用次数最高的座位模式是一侧靠窗一

侧靠墙的座位。靠墙的座位优于不靠墙的座位,侧面靠墙优于背面靠墙,桌子端部

的座位优于桌子中央的座位,在背后有窗的座位平均使用次数极低。最佳座位模式

再一次支持了Appleton的“瞭望-庇护理论”,有侧面墙体遮挡又靠窗的座位最

受欢迎,既保证独立空间,又拥有良好视野。

4.3 空间设计建议

设计办公学习空间时,最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是具有良好视野的窗户,窗户类型优

先考虑落地窗,在无法满足落地窗的区域,可以考虑在人坐姿的视线高度开窗,或

适当降低窗台高度。提高空间丰富度,适度改变墙面材质,增设绿色植物也可以改

善人的体验感受。办公学习空间对朝向的敏感度低,可以考虑布置在建筑北侧。

在空间中摆放座椅时,桌子适宜摆放在一侧靠窗一侧靠墙的区域,不宜背对窗户摆

放。在多人共同使用的空间中,较短的桌子分散布置优于集中在长桌上。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Griffith, C. R. A comment upon the psychology of the audience. In Cri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psych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ed. by M. Bentley.

., 1921, 30(136): 36-47.

[2] Wools, R., Canter, D. The effect of the meaning of buildings on behaviour. In Applied

Ergonomics, 1970, 1(3): 144-150.

[3] Appleton, J.. The Experience of Landscape: John Wiley and Sons: London. New York,

1975.

[4] Gehl, J.. 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7.

[5] Marcus, C. C. Francis, Carolyn. People plac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0.

[6] 王暐. 研究型高校自习行为模式及空间的属性研究[D]. 清华大学, 2004.

[7] 储文静, 储昭辉, 许晓云. 基于座位管理系统数据的图书馆读者自习行为探究[J]. 图书馆研究,

2017(5): 107-112.

[8] Sailer, K, Psathiti, C. A Prospect-Refuge Approach to Seat Preference: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spatial : Heitor, Teresa and Serra, Miguel and Silva, João Pinelo

and Bacharel, Maria and Silva, Luisa Cannas da,(eds.)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 2017(137): 1-16.

干部培训心得体会-厄米多项式

学习办公空间的座位偏好研究——以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为例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0:0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85347477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习办公空间的座位偏好研究——以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为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习办公空间的座位偏好研究——以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为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