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寓言故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寓言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了。
它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亲爱的
小伙伴们,大家听过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关的成语故事吗?下面小
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来看
一下吧~
中国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
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
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
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
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
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
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
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
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
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
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
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
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
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
别的灾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语出处
古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
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
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
音bì,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
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
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
不是福运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
都祝贺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祸端呢?”家里有钱又有
骏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
都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一年,胡
人大举侵入边塞,男子健壮的都拿起弓箭参战,塞上参战的人,十个
死九个,不死的都是重伤。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父子
得以保全性命。所以福可变为祸,祸可变为福,这其中的变化难以捉
摸,深不可测。——《淮南子·人间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故事寓意
“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
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
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
理承受能力。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
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事物的福和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
相转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6:3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581451718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寓言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寓言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