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出自于徐志摩先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很多人都对
这首诗作过赏析。从形式上来说,《再别康桥》是体现并发展了闻一多所倡导
的“三美”格律诗论特点的代表诗作。
下面,为您带来“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三美”,更多内容尽在,欢迎大家的
关注和阅读。
一、绘画的美。
所谓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
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
《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意了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
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潭中
倒影的“彩虹”,以及“云彩”、“夕阳”、“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等词语,创造
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
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
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
“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如向
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
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这样,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光艳的色泽,美丽的构图,让
人赏心悦目,陶醉流连,似乎也想同诗人一起进入这康河夕照、黄昏泛舟的诗
意美的境界中去。
二、音乐的美。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
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赞同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而在
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
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
《再别康桥》一诗节奏和谐,流畅而带有轻微的弹跳。音乐美主要来源于
节奏,节奏则是由音组有规律的重复所形成的。《再别康桥》每一诗行基本上
都由三个音组组成,其中一个音组再由两至三个音节构成,音节抑扬合度,声
调回环反复,既严谨而又不拘一格,既有强烈的节奏感,又有着诗行语流的灵
活变化,构成了一支完整的乐曲。
该诗韵律自然和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每两行押一韵,每节换新
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追求音节的
波动和旋律感,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
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造成音乐美的艺术境界。
另外,声调的回环复沓,也是该诗具有音乐的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该诗开
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的手法,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
形式,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
觉。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也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三、建筑的美。
“建筑的美”也属于视觉形象,它主要指的是诗的形体结构,强调“节的匀称
和句的均齐”,造成有规律的匀整或参差。
《再别康桥》在节式、章法、句法上匀整而又有变化。全诗共七节,每节
四行,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单行和
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成有规律的参差错落的序列,保持了诗形的均衡、对称和
多样统一,但又避免了诗形过于方整而产生的那种板滞、单调的缺点,而给人
以清新的感受;同时首尾回环呼应,给人以美感。
可以这样说,诗行整齐、一致的建筑美,色彩绚丽的绘画美,和节奏和
谐、声调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使得《再别康桥》成为最能显示诗人徐志摩的才
情和个性的一首诗,也正是因为如此,《再别康桥》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最出色
的一首别离诗。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5:4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5495747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三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三美.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