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教学教案
《诗经》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初步了解赋比兴的手法。
3、了解朗读四言诗的节奏,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德育目标
1、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诗经》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了解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及赋比兴的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
2、点拨、讨论
3、欣赏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关雎》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把握诗意。了解赋比兴的手法,体
会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中曾记载,孔子教育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
言。”这里所说的诗是指《诗经》。意思是说,不学《诗经》,(在生活
交往中)就不会说话。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
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
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
可以使人“温柔敦厚”。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朗读录音,注意正音。
关关雎某某某 jū jiū
窈窕淑女 yaǒ tiaǒ
君子好逑 ho qiú
参差荇菜cēncī
左右芼之mào
寤寐求之wùmèi
琴瑟友之sè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关于《诗经》的诵读。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普遍采用“赋”、“比”、“兴”
的艺术手法。
对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关关∕雎某某某,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
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而读一篇,要读出篇内的节奏、情调。当然,
章内节奏、语气语调以及篇内的节奏、情调要由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第一章以舒缓的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关关雎某某某,
在河之洲。”由雎某某某鸟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
喜爱的配偶”的联想。
第二章朗读时可以读的平缓些。诗歌以眼前景物、时左时右采摘荇菜
的动作,引出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第三章要读出单相思的难耐,注意延长字音,如:“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这一章描写君子求之不得的情态,表现他的痴情、执着。“求”这个
字是全篇的中心,写君子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
第四、第五章写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这两
章描写君子在想象中与淑女相会的情景。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
想这位女子答应了他的请求,他就兴奋地弹琴奏瑟、敲钟击鼓来亲近她,
使她快乐。
3、教师范读课文,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注意下面词语的含义:
雎某某某:雎某某某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雌雄长伴,
从一而终。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在河之洲:河:黄河(现指一般的河流,词义扩大)
窈窕淑女:窈窕:形容体态苗条,性格柔顺,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
品性善良的少女。
好逑:好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流、采、芼:流:捞取;采:择取;芼:挑选
寤寐求之:寤:醒时;寐:睡时。时时刻刻都在追求。
思服:思念
琴瑟友之:琴瑟和鸣象征夫妻幸福生活。弹琴鼓瑟表示亲近。友:名
词作动词,亲近。
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5、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理解,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试译读全诗。
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但重点字
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雎某某某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正是君子的好对象。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寻找。
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睡着醒着都把你思念。
夜长长相思不断,我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拔取。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敲着钟鼓使你快乐。
6、诗歌的大意:
写诗人看到沙洲上一对雎某某某鸟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
叫,而引起他无限遐思,想到那美丽善良的姑娘就是自己理想的佳偶;采
荇菜姑娘优美的劳动身姿,让诗人日思夜想;诗人追求失败后长夜难眠、
思绪万千;诗人幻想能与心爱的姑娘欢聚;诗人幻想能与美丽善良的姑娘
成亲。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
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7、学生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三、合作学习、加深理解
(一)分析讨论,把握诗意
1、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
来描述。
2、主人公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注释边读边理解。
3、文中含有采摘之意的字有几个?能做几个采摘的动作吗?这些动
作用现代汉语怎么说?
4、作为爱情诗,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请找出相关语句,
具体分析。
(二)把握形象、体会语言
1、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谁?有哪些
具体的形象或事物呢?(细读诗歌,想象画面。)
2、这位君子的心情怎么样?想想看,这位女孩,值得他这样吗?
3、君子最终如愿以偿了吗?说出理由。
4、大家喜欢这首诗吗?请说出理由。
喜欢。
语言精练。
重复的句子读起来有韵律感。
很押韵。如“洲”和“逑”后面一连用了四个“之”。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
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重章叠句:诵读时能发现,许多句子是重复出现的,每一章只变换几
个字,这种手法有利于反复吟唱,以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例
“窈窕淑女”“参差荇菜”等。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
总多,情貌无遗”。
四、结合诗句,探究手法
本诗写君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某某某”开头,诗歌的开头为
何要写“雎某某某”?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提示:
这也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叫作“比兴”。比,以此物比彼物,
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兴”字的本义是“起”。起兴,
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
例如开篇先言他物:“关关雎某某某,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
某某某鸟鸣叫,引起所咏之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雎某某某鸟
鸣叫,既象征男女之间的喜爱之情,又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气氛。
“他物”与“所咏之词”不是毫无关联,而是有共通点的。如上例,
雎某某某鸟的相互鸣叫与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是一致的。“关关雎某某某,
在河之洲”,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引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
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
那么明白确定。
请从文中再找一例,并分析其共通点。
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时左时右采荇
菜的动作和千方百计接近淑女是共通的。
“赋”和“比”都是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
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诗经》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
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五、试背全诗。
六、课堂小结:
《关雎》这首诗描写一位君子爱上一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
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羡与想像之中,这也许就是
“单相思”。这位“君子”的追求是失败了,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位君子
的心理和行为都是积极健康的,是令人感动的。你看,虽然为想那位河边
的“窈窕淑女”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但他能严格控制自己的感
情和行为,他觉得只有用自己的才华和品德才能赢得姑娘的芳心,于是他
采用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文明之举去努力打动、吸引姑娘,这
位小伙子不愧是真正的“君子”。难怪古人把“用诗歌来教育感化人”称
之为“诗教”,它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
这首诗很短又很完整,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不陷于难以
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
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作为一首爱情诗,它写思慕、写追求、写
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某某某,哀而
不伤”,的确有一定见地。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
三百篇之冠。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关雎》,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2、课下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对异性的喜爱之情?
板书:
所听:关关雎某某某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诗经》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
础上,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内容。
2、利用《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理解诗歌意思;把握诗歌的思想
主旨。
(二)能力目标:
1、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2、通过学习能够熟练的背诵诗歌;
(三)情感目标:
在诗歌的整体理解和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
国英勇顽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和点拨,利用《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理解诗歌意思;
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
2、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1、找出你认为不懂读的字,注上拼音,弄懂含义。
岁亦莫(mù)止猃狁(某iǎnyǔn)之故载(zài)饥载渴象弭(mǐ)
鱼服
王事靡盬(gǔ)我行不来(lài)彼路(lù)斯何四牡騤騤(kuí)
雨(yù)雪霏霏小人所腓(féi)
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上面的词语。
3、齐读诗歌,注意节奏。
4、读罢全诗,你认为直接表现乡愁的是那些章节?这里运用了什么
手法?
重章叠唱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
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
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重复的三章内容,我们以第一章为示例,自主把握后两章内容。
三、研读课文,把握思想内容。
(一)研读第一至第三章
1、疏通第一章内容。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
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
杀。
2、根据第二第三章内容填空,并讨论交流。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
说回家呀道回家。
3、找出表达感情的诗句,领会主人公情感的变化,思考诗歌是怎样
表现这种变化的。
比兴手法,以薇菜的生长来表现时光流逝
戍期漫长
思乡之深
余光中有一首诗很好地诠释了这种痛苦: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生活是这样的艰苦,战事是这样的频繁,连年奔波,归期未定,乡音
阻隔,这一切融聚成沸血的烧痛在煎熬着戍边的士兵。在这种情况下戍卒
的士气如何?阵容又如何呢?
(二)研读第四和第五章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两章,其他同学找出描写某某某队阵容的
句子。
有两处: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2、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我某某某阵容如何,士气如何?
战马之强壮,某某某械的精良,声势之壮,某某某容之盛。
3、这些是不是人人都可以配备的?
君子之车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拉车的马儿,高大强壮,可见喂养得好,不言而喻,它们的主人吃喝
更不会差;而士兵却靠着采集薇菜勉强果腹,个个面带菜色,骨立形销。
将帅鲜衣怒马,神气活现;而士兵们则整日跟在车后跋涉,满脸尘土,衣
衫残破。
4、这样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不但写出了某某某士某某某威及某某某械精良,还揭露出某某某营中
的苦乐不均的现象。
5、士兵是怎样面对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岂敢定居?岂不日戒?
两个反问写出了他们的南北转战,不敢安居;他们的时刻警戒,不敢
松懈,他们的枕戈待旦,勇猛杀敌。
6、再读一读这两章,再次体会战士复杂的感情。读完后请谈一谈。
归纳:保家卫国的豪迈;苦乐不均的怨恨;辗转奔波的劳苦;有家难
回的辛酸。
一天一天的坚持,一年一年的等待,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
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不是这样呢?为什么?
(三)研读第六章
1、找出诗中描写战士归家的感受的句子。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悲和哀,可见戍卒归家途中是百感交集的。原因是什么?
昔年去乡时,春日柳丝舞,离别情依依
今朝回家时,冬季雪花飞,饥寒路漫漫
离开原本应该伤心,却用美景来反衬。回来也应有喜悦,却用哀景来
表现。这就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这里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来表现。
四、课堂小结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
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
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忆是痛
苦的。从古到今,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都是厌恶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热
爱和平,并且会尽力去维护和平的。
五、练习与作业
1、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诗歌结构分析,背诵这首诗。
1—3章:抗击外族思归仇敌重章叠句
比兴手法
久不得归
4—5章:艰难征途艰辛思归细节描写
比兴手法
战事不息
第6章:战后存者凄凉悲苦情景交融
对比反衬
踏上归途
(板书设计)
2、搜集《诗经》佳句,抄写在周记本里。
例如:
(1)关关雎某某某,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
南·关雎》
(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
离》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5:21: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53682171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经两首》教学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经两首》教学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