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3篇)

更新时间:2023-05-21 14:27:34 阅读: 评论:0

名字的由来怎么写-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3篇)
2023年5月21日发(作者:医院绩效)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3篇),希望

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篇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组织能力。

4、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

曲的文化内涵,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

重点、难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春晚解说词背景音乐:《春节序曲》 《再见警察》 《手牵手》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二:导入,实践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

生:喜欢!

师:春晚开始的时候放的那首曲子叫什么?

生:春节序曲

师:在春晚出现次数最多的歌曲节目是什么?

生:难忘今宵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演唱一下《难忘今宵》

师:刚才老师演唱了《难忘今宵》大家看一下黑板,我们刚才发声练习时练习的这五个音。

a i y o u这是意大利语中的五个元音。尽管是意大利语,但这五个元音在中国歌曲演唱中也

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打开我们的课本,看一下每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与哪个字母

有联系。

生:o

师:好我们现在就来练习一下o

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演唱一遍。大家要仔细的听一下每一句最后的一个与o有联系的长音。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演唱一下歌曲的旋律。

钢琴伴奏演唱旋律。

师:我们的旋律演唱先告一段落。下面,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你知道的歌词作者?

生:方文山林夕

师:他们写过很多风花雪月的歌词。但他们很少写自己关于祖国的词。

因为祖国很难写,中国很大有56个民族。热爱祖国这四个字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者不同的

理解。那位同学能用简单的语言说一下我们的祖国?什么能代表中国?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地

方?中国的人民是什么样?中国人民对朋友什么样对侵略者是什么态度?

三、结束。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篇二教学理念及设计思路:

歌曲《斑鸠调》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也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

灯歌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作为本课的知识点和动点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

课堂上动起来,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全身的动。使学生在动中体验,在动中喜悦,

从而真正了解江西灯歌的音乐与舞蹈特征。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对比欣赏法、视觉图像法、参与体验法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

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

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从感性

认识到理解接受。本课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去发现问题、学生互相交流讨论问题,

采用交流重于传授式教学。并将难点教学融入兴趣中,与学生在反复对答演唱中,师生互动

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难点。

教学过程:

一、走进江西

展示一幅瀑布画面——庐山瀑布,请学生介绍江西人文,景色等。(设计意图:音乐是人文

的一个严重领域这一理念。体现人文、学科的交叉,使学生加深对江西的了解。

二、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

1《江西是个好地方》

2《请茶歌》

3《斑鸠调》

提问:歌曲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你们能模仿这几

种动物的叫声吗?

(设计意图:体现课标内容弘扬民族音乐,通过欣赏几首江西民歌,使学生了解和心爱江西

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江西的兴趣。

三、学唱民歌

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随音乐唱出动物的叫声。

2、请学生解放分组互相演唱并讨论歌曲的音乐特征:节奏、旋律、歌词、演唱形式等。

3、学生演唱第一段,教师伴奏询问学生哪一句最难演唱,为什么难唱?

4、出示难点旋律:

A、范唱难点旋律。

B、指导学生边唱边按旋律的凹凸用手指画出旋律线。

C、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

D、师与个别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

E、教师伴奏难点部分。

F、教师伴奏难点部分。

5、放全曲伴奏带,提问:《斑鸠调》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唱?并介绍灯歌

6、音乐活动:

教师伴奏《斑鸠调》第一段指导学生模拟一场灯歌会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课堂上起来。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

觉的动、全身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四、小结:

教师小结,放录音《江西是个好地方》,学生在歌声中离开教室。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篇三设计思路: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自豪和赞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

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2、在学习〈在灿烂的阳光下〉中体会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感知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2、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

生对祖的感激和赞颂。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看图片。

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

2 听音乐〈红旗颂〉情感感受一下

二、欣赏体验

1、导言: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祖国的日趋富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由印青作曲

的歌曲。

2、出示课题:音乐欣赏〈在灿烂的阳光下〉,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1)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三、 演唱感受

1、再次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2、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3、教师范唱,学生随哼唱主旋律。

4、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

四、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速

演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

仿佛是一位年轻人含着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B段的节拍变为

4|4,音乐转向进行曲的风格,演唱速度稍快。歌中充满了为祖国的自豪和赞美。A1部分重

A部,激情的把音乐推向高潮。

五、复听乐曲的A部分,请学生跟着唱主题,感受新时期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有感

情地齐唱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六、小结: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让我们再一次唱响这

首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怎么护发-山寺月中寻桂子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3篇)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4:2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504541742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3篇).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