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创造 勇于创造

更新时间:2023-05-21 13:27:17 阅读: 评论:0

项目策划方案-大学学习计划

乐于创造 勇于创造
2023年5月21日发(作者:穿越未来)

乐于创造 勇于创造

乐于创造 勇于创造

——试论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就是从小对儿童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

陶治美的情操,激发追求美的欲望,促进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美育素

质。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要较好地完成美育教育的任务,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

由地去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巳掌握的工具材料,塑造新

形象,来表达美的情感。

一、激情引趣,培养创美意识。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了解、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和积极的活动倾向,带有强烈

的情绪色彩,是认知活动的动力来源。学习兴趣能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

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

为激起学生的情趣,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剪、拼、撕、贴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技能和动

手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单纯传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

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变化。使学生

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

应的技能,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了兴趣。如教《树叶贴画》一课时,我

将课前采集的各种各样的叶子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说说这些形状不一的叶子分别像什

么?一个说是小鱼的尾巴一个说像小姑娘的衣裙……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一片片平常

俯首可拾的叶子被冠以了美丽、可爱的代名词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树叶贴画的创

作,学生兴致盎然,马上大干起来,教学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要擦出学生创造的火花,

更好地开发蕴藏在其身上的宝贵资源,应先催化其情感,引发其兴趣,使其乐于创造,勇于

创造。

二、提供情景,创造崭新形象。

做任何事情,没有情趣不行,但光有热情也是不够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妨多给

学生提供一种探究的机会,让他倍受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探索,从而踏上成功之

路。

1、以故事、演示等方式创设情境,开启创造之门。

故事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表演、演示、等方式直观、形象,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教《设计一双新鞋子》一文时,我讲到了一位旅行家将去周游全球,他急于征购各种各样

适宜于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功能齐全、造型新颖的鞋子。鼓励学生们利用自己聪明的

脑袋帮助这位旅行家设计一双鞋子,以解其燃眉之急。

2、利用现代多媒体,提高审美能力。

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如有人强迫他们用其他方法

来思考事物,那么他就会胁迫学生的兴趣和天性(乌申斯基语)有效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

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悦耳的声音来增强学生的注意,陶治学生的情操,将收到明

显的效果。如上《美丽的热带鱼》一文时,我先约上同学们一起美丽的海底世界走了

一遭,那些光怪陆离、色彩斑澜的海鱼马上跃上了孩子们的画纸,成了永恒。再如上剪纸课

时,用媒体来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及南北剪纸的特点和表述技法,不用多长时间,学生们便懂

得如何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动态美,利用电教手段和有趣的导入

方法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其真正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从而产生

出意想不到的美术效果。

3、走进生活,在写生中培养创造思维。

据说著名画家齐白石画虾时,常细心观察虾的习性,故而所画的虾越来越像,越来越神。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

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

多知。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面对大多是图片和范作,这些图片和

范作限制了学生的视觉范围,使他们不能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创造出来的

形象也容易程式化。因此,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安排学生进行写生创作,并引导学生

观察自然中的结构、形状,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如

线描风景写生课,设在校园内或外做画,如果完全写实照搬画面难出佳作,不妨引导学生运

用夸张等变形手法来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

这样的效果是:学生的作品共性中有个性。艺术大师潘天寿说过:艺术不同于自然。在谈

到艺术特征时,鲁迅曾说过:人物的模样也一样,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

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

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划的勾房瓦;还有的屋前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

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能创造出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三、采取各种形式,培养独立创造能力

美术课的教学任务首先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也是组织学生上好美术活动

课的重要场所阵地。因为美术活动课是丰富儿童的美育生活,拓宽审美境界,诱发审美性感,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美术课活动可以通过欣赏、构思、创作为主线,利用所学

画剪、贴、撕、卷、拼等制作的主要方式,采用有特色的新颖有趣,实用性很强的内容和形

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课中起来,起来,主动活动,手脑并用,

增进学生直接经验。有目的地针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喜欢参与,重视学生构思

设计、创造和评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能力,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在

原有基础上进步的同时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才能激发创造力。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先从

总体上理解和把握基础教材的特点,在遵循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

力,充分发挥学生在鉴赏、审美和动手等方面的能力。开展剪贴装饰画动物立体卷画

豆子拼画等美术活动,使课堂教学内容成为活动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操作时还应注重形式

上的多样化、趣味化,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总结评价,为以后的创新鼓劲。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

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

新立异的学生。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

独到之处,谁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同时,评价时不同的学生按不同的标准

去衡量,只要他的作业比原来的作业有所进步,就有机会体验成功。随堂表扬或不同形式的

展示,看似小题大做的表扬行为不仅为日后创新作好了铺垫。而 且,他那新颖 的角度,

大胆的设想,也会使整个班级中的其他同学找到自己创新的勇气和胆略,从而创作出更多更

出众的作品。

另外,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画、带画、示范等都因直观性强

会在学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故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凡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

要尽可能先尝试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的,

就要付诸实践。这样既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创造能力,

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孝老爱亲个人事迹材料-自己生日感言

乐于创造 勇于创造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3:27: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468371715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乐于创造 勇于创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乐于创造 勇于创造.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