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3-05-21 11:45:41 阅读: 评论:0

负薪救火-网络营销策划书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
2023年5月21日发(作者:影像医学)

一、【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乙】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礼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

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

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支百动。(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心术》)

【注释】

①理:规律、道理。②势:形势、趋势。③节:节制。④穷:困厄,处于困境。⑤动:轻举妄动。⑥支:支持,这里指应

付。⑦养:蓄养。⑧自爱:这里指爱惜自己的军队。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公将 2)故 3)凡主将之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A.知势而后可以/弗敢 B.无敌天下/皆以美徐公

C一忍可以支百勇/自号曰醉翁也 D.一静可以百动/增其旧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①既克,公问其故。

②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13.【甲】【乙】两文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二、09河南省)10分)(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

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

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 (6) :

谨慎、恭敬。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又何间(参与)焉 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 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 B、长跪而谢 C、辍耕垄上 D、小大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2)忠之属也。属: (3) 期年而有扈氏服。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

三、8.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四时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D.登轼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 B.①敢加也,必以信 ②小信未孚,神福也

C.①可以一战。战则请 ②择其善者而 D.①公与之,战于长勺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不能察,必以情 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B.①忠之属也。可一战 ②固国不山溪之险

C.①登轼望之 ②先天下之忧 D.①吾视其辙乱,望旗靡 真无马邪

11.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2分)

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

四、1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曹刿论战》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2分)

1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

2)战中:

五、2007仙桃)12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对曰:“忠之属也。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

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国语•

文公伐原》【注释】

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

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何焉( 2)公令疏军而之(

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可一战/使人 B.得原失信/登轼望之

C乡人曰/门人弟子填 D.令以三日/闻寡人耳者

10.文段理解。6分)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

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重点写的是 ,乙

文重点写的是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

句子,如甲文中的“ ”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

六、2007泰安)(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

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

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肉食者 之属也

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9.甲文写战争,乙文写治国,但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写出你的理解。4分)

七、2007河南省非课改)【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

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

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②同欲:目标一致③虞:戒备,准备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 2)既克,公问其故

2、翻译(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

八、2007临汾) []既克,公问其故。……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彼竭我 2望其旗 3臣之妻 4今齐地千里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0[][]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文中结论性的话是“ ”和“ []文中邹忌在劝说齐

威王时,运用 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

21.根据[][]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九、2007镇江)[]十年春,齐师伐我。……遂逐齐师。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①济。司马②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

“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

“君子不重③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⑤,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⑥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

敌也。虽及胡耉⑦,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⑧可也。

【注释】

①既:尽。 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③重(chóng):重复,再次。④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⑤亡国

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⑥勍(qíng)敌:强敌。 ⑦胡耉(gǒu):很老的人。 ⑧儳(chán):杂乱不整

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1)弗敢( ) (2)之属也( )

(3)齐师( ) (4)阻而( )

13.翻译下面句子。(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5.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16.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

十、08 三明市)【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遂逐齐师。(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

陈:同“阵”,摆好阵势。

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 2)宋人成列(

15.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6.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

甲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

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2

十一、2005广州市)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4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

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

其故。子墨子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

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公输》)

12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逐齐师 ②公问其 ③望其旗 ④公输盘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公问其故 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 ②例句:以牒 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1)夫大国,难测也。

(2)虽杀臣,不能绝也。

14.以上两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

十二、2005长沙)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 十年春,齐师伐我。。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肉食者鄙(卑鄙) 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小大之狱(案件) D.齐师败绩(大败)

10.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⑴域 ⑵得 助,失

12.简要回答问题。

⑴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⑵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13.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十三、贵州省安顺市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 又何 玉帛

牺牲

非不深也 ④ 亲戚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

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3 分)

16、甲文详细介绍了曹判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甲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

其“鄙”有何作用?(2分)

18、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4 分)

十四、湖北省黄石市 【甲】十年春,。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曹刿论战》)

【乙】秦王谓唐雎曰:“寡人,。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1)牺牲玉帛,弗敢( ) (2)公将( )

(3)虽千里不敢( ) (4)今日(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2)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小信未孚,神弗福 B.以君为长,故不错意也/肉食鄙,未能远谋

C.衣食所,弗敢专也/能辨我是雄雌 D.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庭中

8.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

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3)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唐雎

十五、【甲】《曹刿论战》 【乙】(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

(1)公将驰之 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3)望其旗靡 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A. 登轼望之/临溪渔,溪深而鱼肥 B. 长勺/皆以美徐公

C. /无从致书 D. 入见/家祭无忘告

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

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十六、2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

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

“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

言简意赅的特点。

22.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急切取胜的心理 D.卓越的指挥才能

2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

24.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25.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6.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何以战/陋之有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言语粗鄙

C.忠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D.下视其/如土石何?

2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敬佩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

爱国将领:

评价:

28、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

十七、2010年山东省滨州市)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战则请从。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

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

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

亲附,拥护爱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又何 间:________ ___ 2)小惠未 徧:____________

3)战则请 从:____________ 4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非:____________

10.下列句中加点的相当于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 B.非谓苍苍莽莽天也 C.长跪而谢 D.辍耕垄上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2.(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2分)

13.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3分)

14.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3分)

十八、(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 []十年春,齐师伐我。。。。。。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

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

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摆好阵势。3既:尽,全部。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5陈:通“阵”,指摆好

阵势。6门官:国君的卫士。7重(chóng):重复,再次。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9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__________

1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 2)宋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

1[]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

十九、(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遂逐齐师。

【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

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

。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

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

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

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 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1)三鼓: 2)败绩: 3)不私: 4)恂恂: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

面作具体的描绘。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

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二十、(2010年河北省)【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

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节选

自《公羊传》) 【注释】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

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⑴彼竭我盈,故 克: ⑵然后襄公 鼓:

1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的一项是(3分)【

不同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⑵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1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1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二十一、(2010年辽宁省丹东市)【甲】十年春,齐师伐我。。。。。。。战则请从。”

【乙】王,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置酒,众皆褒美,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

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

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①王:指益王赵元杰。②帝:宋太宗。③僚属:下属官吏。④坦:指姚坦。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1又何焉? 2小大之 3坦独 4作假山。

9.翻译 (4)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

10.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鲁庄公与宋太宗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 (2)

11.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

12.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用原句回答)3分)

捉迷藏游戏-大气的诗句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1:4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40741171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曹刿论战对比阅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曹刿论战对比阅读.pdf

上一篇:木瓜的吃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何以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