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窠围的夜 赏析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赏析
《鸭窠围的夜》是《湘行散记》中的一个名篇,是沈从文散文代表作。
1934年沈从文回乡看望病重的母亲。他和张兆和商定写信报告旅途
的情况,这些书信后来结集为《湘行书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
正是根据这些书简写成的。
《湘行散记》表面看来是回乡的游记,但作家着重表现了湘西的历史
与未来,以及当前现实的湘西与作家创作中构筑的审美理想的湘西的
碰撞,已经带上文化反思的意味,沈从文藉散文自由、灵活地抒发心
曲。而《鸭窠围的夜》是作家在夜泊鸭窠围这个静谧的夜晚把心曲吐
露的更为真挚、优美、感人,是整个散文集中最为动人的篇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篇章,我们必须首先弄清这篇文章的时态
和沈从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的态度,这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基础。在
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发现羊叫和湘西世界内在的联系,才能进一步刺
探到作家隐秘的感情和心理。
一、沈从文对“过去”的眷恋
为了深入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必须弄明白文章的时态。文章主要写作
者夜泊鸭窠围的所见所感,这是“现在”时态。夜本是寂静的、黑暗
的、单调的,然而作家笔下的鸭窠围的夜却是灯火辉映、充满了人物
活动、有着音乐般和谐丰富多彩的夜,这是凭“现在”时态根本没法
完成的,所以作家运用了想象,运用了自己过去的经验甚至亲身经历。
文章中沈从文明白地写下:“我如今只用想象去领味这些人生活的表
面姿态,却用过去一分经验,接触着了这种人的灵魂。”所以在《鸭
窠围的夜》中,与其说沈从文描写的是“现在”,不如说描写的是“过
去”,写的是活在十多年前十几岁的沈从文记忆中的“鸭窠围的夜”。
沈从文14岁厕身行伍,浪迹于湘川黔边境地区,可以说对辰河流域
的人和物了如指掌,这些经历成为他以后创作的基本素材、用之不尽
的宝藏。
但是在《鸭窠围的夜》中作家着重表现的不是这种“堕落”,而是蕴
蓄了“抒情诗气分”的美,这种美是存活在作家的记忆里——甚至还
可以说并非真的是记忆,而是想象和创造,是沈从文虚构出来的一个
世外桃源、一曲乡村牧歌,一首爱与美的赞美诗。文章中有大量的动
词可以为证,如“想象”、“仿佛看到”、“估计”、 “明白”等,这些
词表明了作家所写的夜有很多是推测、想象和演绎的。
正因为现实是一种“堕落”的趋势,所以沈从文拒绝接纳“未来”,
拒绝现代文明带给湘西的负面影响。但作家为了表现湘西的自然美、
人情美和人性美,所以不得不去记忆的宝库挖掘“过去”的矿藏,因
而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用想
象和过去的经验虚构出来的。
二、沈从文对水手和妓女的三重态度
沈从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的态度不同于一般的作家,而理解沈从文
对他们的态度又是理解这篇散文的关键。概括说来,沈从文对他们的
态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发生在辰河边“多情的水手”和“多情的妇人”之间不过是原始的嫖
客与妓女的钱色交易,在常人看来应该是进行批判的丑恶,然而在沈
从文的笔下却是一种值得赞美的“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
因为他们光明正大,平常自然,就像常人饮水吃饭。妇人和水手的对
话犹在耳边:“一个晃着火炬停顿在大石间,一个便凭立在窗口,‘大
老你记着,船下行时又来!’‘好,我来的,我记着的。’‘你见了顺顺
就说:会呢,完了;孩子大牛呢,脚膝骨好了。细粉带三斤,冰糖或
片糖带三斤。’‘记得到,记得到,大娘你放心,我见了顺顺大爷就说:
会呢,完了。大牛呢,好了。细粉来三斤,冰糖来三斤。’”这场对话
真是充满了人间烟火,平常男女的琐言碎语,经沈从文天才的捕捉,
便充满了诗意。他的弟子汪曾祺评论道:“真是如闻其声。这样的河
上、河下喊叫着的对话,我好像在别一处也曾听到过。这是一些多么
平常琐碎的话呀,然而这就是人世的生活。”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平常自然的,这是沈从文的第一重态度。
与五四时期的启蒙作家不同,沈从文不是以启蒙者自居来审视或同情
他笔下的人物,而是把自己置身于底层弱势群体之中。“妇人手指上
说不定还戴了水手特别为从常德府捎来的镀金戒指,一面唱曲一面把
那只手理着鬓角,多动人的一幅画图!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
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
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这正同读一篇描写西伯利亚的农人
生活动人作品一样,使人掩卷引起无言的哀戚。”所以,沈从文在描
写他们的悲哀与欢乐时身同感受,平等是沈从文对待他们的第二重态
度。
沈从文说:“关于一个女人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
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
轻视。这些人重义轻利,守信自约,即是娼妓,也常常较之知羞耻的
城市中人还更为可信。”沈从文甚至赞美水手和吊脚楼妇人,认为“他
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沈从文对于社会宝塔底层挣扎而生命
顽强一类人物怀着“近于基督的悲悯”,他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照在
这些人物的身上,同时也照亮了这些人物身上所蕴涵的诗意。赞美是
沈从文对待他们的第三重态度。
沈从文之所以为他们披上神圣的
光辉,这是源于作家独特的历史观照。在他
写给张兆和的书信中认为,我们平常所读到的历史是帝王将相争权夺
利相互杀戮的历史,这是一部“最笨的人相斫相杀”的历史,它忽略
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而在这些人的身上也存在着
可敬的庄严、挣扎的努力和生命的高贵,是值得赞美的。
水手和吊脚楼妓女之关系当然存在丑恶的一面,但沈从文却把目光聚
焦在美好的一面,这是他独特的选择。沈从文说:“我不明白一切同
人类生活相联结时的美恶,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大能领会伦理的美。
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个艺术家的感情,却不是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
沈从文在看待这些男女时正是用的 “艺术家的感情”,所以他有一个
与众不同的眼光选择。他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目的是
“从一个乡下人(笔者注:沈从文经常以乡下人自称、自居)的作品
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健康诚
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这种感情且居然能刺激
你们,引起你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的怀疑。”
他对优美、健康、自然人性的描写,目的是“重新燃起年青人的自尊
心和自信心”,从而振奋起整个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想的
是这块土地,这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他的散文不是晋人的山水诗,
不是要引人消沉出世,而是要人振作进取。”[3](P179)汪曾祺抓住了
他老师作品的三昧。而这也是沈从文创作湘西诸作的良苦用心。只有
明白了这些,我们才不会对沈从文对水手和妓女的赞美态度感到奇怪。
三、羊叫的象征
《鸭窠围的夜》中的羊叫,一直回响在耳边:“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
使人听来觉得忧郁。”这匹羊的叫声愈是固执柔和,愈使人忧郁,仿
佛一个击中了读者心灵的音符,在心头萦绕不已。“此后固执而又柔
和的声音,将在我耳边永远不会消失。”这真是沈从文的一个神来之
笔。更为要命的是“这小畜生是为了过年而赶来应在这个地方死去的”,
最多还能活十天八天。这匹小羊这样叫着,而它的母亲因寻不见孩子
一定也这样“固执而又柔和”地叫着。沈从文先生真是有一种“近于
基督的悲悯”,对于一匹羊尚且如此,何况对于蕴涵着“乡土抒情诗”
的青年男女。
羊叫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是夜曲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音符,化成了全篇
的象征。沈从文在八十年代初为戴乃迭翻译他的英文作品集《湘西散
记》的序言中写道:“这个小册子表面上虽只像是涉笔成趣不加剪裁
的一
般性游记,其实每个篇章都于谐趣中有深一
层感慨和寓意,一个细心的读者,当很容易理会到。内中写的尽管只
是沅水流域各个水码头及一只小船上纤夫水手等等琐细平凡人事得
失哀乐,其实对于他们的过去和当前,都怀着不易行诸笔墨的沉痛和
隐忧,预感到他们明天的命运——即这么一种平凡卑微生活,也不容
易维持下去,终将受一种来自外部另一方面的巨大势能所摧毁。生命
似异实同,结束于无可奈何情形中。”这匹羊的生命即将结束,平凡
男女这种卑微的生活也难维持下去,这正是沈从文触到的“一点东西”
——美之生命的消逝,所以“心里软和得很”。
青年男女平凡卑微的生活难以维持下去,宣告了湘西世界的终结。而
湘西投注了沈从文几乎一生的热诚、感情和艺术才能,已经从一个现
实存在变成了艺术世界,甚至成为爱与美的理想。所以湘西世界的破
灭,代表这沈从文理想的破灭,他有一种幻灭感。这种情感在沈从文
的代表作《边城》中也出现过,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中说:“《边
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一九三三—
—一九三四)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
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
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但在《鸭窠围的夜》中还没有正面表现,只
是一种沉痛的隐忧,而到了长篇小说《长河》才有正面的表现,这时
的沈从文已是沉痛的哀号了。
湘西受到一种巨大的势能的摧毁以及社会变化中出现的一种“堕落趋
势”,辰河流域的这种“变”,是作者内心最大的“沉痛和隐忧”。“大
约到午夜十二点,水面上却起了另外一种声音……像是一个有魔力的
歌唱,单纯到不可比方,也便是那种固执的单调,以及单调的延长,
使一个身临其境的人,想用一组文字去捕捉那点声音,以及捕捉在那
长潭深夜一个人为那声音所迷惑时节的心情,实近于一种徒劳无功的
努力。”作者在这里突出声音的一个关键词——“单调”。
沈先生不得不走出船舱看个究竟,原来是渔人捕鱼:“河面一片红光,
古怪声音也就从红光一面掠水而来。原来日里隐藏在大岩下的一些小
渔船,在半夜前早已静悄悄的下了拦江网。到了半夜,把一个从船头
伸出水面的铁兜,盛上燃着熊熊烈火的油柴,一面用木棒槌有节奏的
敲着船舷各处漂去。身在水中见了火光而来与受了柝声惊走四窜的鱼
类,便在这种情形中触了网,成为渔人的俘虏。”这是沈从文绘声绘
色地为我们描写的渔人捕鱼的场景。沈从文弄明白了后,回到舱中,
依然默听着那个单调的声音,
展开了心中的感想:“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
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那声音,那火光,都近于原始人类的战争,
把我带回到四五千年那个‘过去’时间里去。”这种单调、原始人与
自然的战争,正是辰河流域的“常”,沈从文“用辰河流域一个小小
的水码头作背景,就我所熟习的人事作题材,来写写这个地方一些平
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辰
河流域的“常”与“变”是沈从文创作的基本模式与主题。
关于单调
本文花很长篇幅描写了一种单调的声音,一种夜半从江面传来的
奇怪声音。文章写到:“像是一个有魔力的歌唱,单纯到不可比方,
也便是那种固执的单调,以及单调的延长,使一个身临其境的人,想
用一组文字去捕捉那点声音,以及捕捉在那长潭深夜一个人为那声音
所迷惑时节的心情,实近于一种徒劳无功的努力。”
为什么作者反复一再的强调这种声音单调之后又告诉我们这种
声音有非凡的魔力呢。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到后面我们终于知
道了这单调声音的来源:它是半夜里渔民用木棒有节奏的敲打船舷,
让受惊吓的鱼撞进事先布好的拦江网时所发出的声音。那么就这样一
种单调的声音为何却让一个深谙文字的人感到无力去捕捉呢?他这
样执著地认定这个单调的声音有单纯到不可比方的魔力到底是想表
达什么?我们再来文章中品读一段对于这种声音的描写的文字:
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节已为黑夜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
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和
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
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我弄明白了,回到舱中以后,依然默听
着那个单调的声音。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
那声音,那火光,都近于原始人类的战争,把我带回到四五千年那个
“过去”的时间里去。
原来,在沈从文被这种单调声音深深吸引的背后,表达的恰恰是
他对历史和被历史单调地复制着的人类生活的一种深刻体认。之所以
说这种声音单调,其实不光是从声音本身的效果来说的,而更多地是
因了这种声音四五千年来一直在这个江面蛰伏着,从来都没有改变,
也从来都没有消失过。这才是单调所被赋予的特殊含义。同时,因为
有了这样绵长的历史感,这种单调的声音中又增添了太多令人唏嘘不
已的亘古不变的价值。这段文字传达出一种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感,正
是这种历史感给他的文字带来了深长的回味。我们读到这儿的时候能
不为它而动容吗?
四、
小结
沈从文的“人性”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善良、热情、
诚实、朴素、雄强,这些都是美好的品质,当然不应该随着现代文明
而消失,因而它具有永恒的魅力,成为沈从文创作的永恒的主题。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正是通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人性美的描写,
使这个夜晚更加美丽迷人。一个漫长、寂寥、寒冷的夜,经沈从文的
描绘、渲染、想象、点化,火光与杂声综合,“交织了庄严与流动,
一切真是个圣境”,成为一首优美的小夜曲。“人性”之光的点点灯火
永远闪烁,温暖着寒夜中人们的心房。《鸭窠围的夜》是人类永恒的
夜,它以不可言说的魅力将人们带入一个神圣而高远的境界。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1:38: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402841714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鸭窠围的夜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鸭窠围的夜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