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学案
【学习目标】1、 诵读全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品读赏析,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学习难点】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学法指导】诵读品悟 点拨探讨
【知识链接】
(一)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
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
处。
由亡国到丧失亲人,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
可以理解了。
(二)本词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
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
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
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
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
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朗读全词,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思考:那些景物触动了词人的愁思?
二、赏析全词
(一) 赏析上阕
1.齐读上阙。
2.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反复品读,
体会本句的表达效果。(点拨:结合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进行理解)
第 1 页 共 5 页
3.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可联系
我国古典诗歌中“酒”的象征意义来体会)
4.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旧时相识”的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情思?(点拨:联系词人前期词作《一剪梅》中的句子来理解,“云中谁寄锦
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总结上阙内容:
(二)、赏析下阙
1、齐读下阙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点
拨:黄花即菊花,词人在《醉花阴》中曾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描写思
念丈夫的闲愁,注意对比两首词的不同。)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大胆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诗意的语言还原此句描
绘的情景。
[研读探究]:有人认为,李清照后期词作中的愁绪,只是抒写了她作为一个落难贵妇人的个
人哀愁,是低沉的、消极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
总结下阙内容:
【学习总结】
【当堂检测】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谙熟(ān) 雾霭(ǎi) 哀戚(qī)
...
B.和蔼(ǎi) 难堪(kān) 寻觅(mì)
...
第 2 页 共 5 页
C.将息(jiānɡ) 乍暖(zhà) 憔悴(jiāo)
...
D.门槛(kǎn) 凝噎(yē) 钥匙(yào)
...
解析:C项,“憔”应读qiáo。
答案:C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
C.倚门回手,却把青梅嗅。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
解析:B项,“猛”应为“艋”;C项,“手”应为“首”;D项,“子”应为“字”。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将息:将要休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憔悴损:指词人身体因愁而变瘦弱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次第:一个接一个地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敌:抵挡
解析:A项,将息:休息,调养。B项,憔悴损:枯萎凋谢。C项,次第:光景,情形。
答案:D
4.从词的风格流派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解析:注意词句所选意象的特点,以此区分风格的不同。A项是典型的豪放派风格,B、C、D三
项均属于婉约派风格。
答案:A
5.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通过把“寻觅”这
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
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
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
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义:第一,看到雁想
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书信往来的丈夫;第二,“靖康之难”以后,诗人虽流落在江南,却无时
无刻不在思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
她的天涯沦落之感。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
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稳妥自然,这个“黑”字,概括
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惨遭遇。
第 3 页 共 5 页
解析:B项,作者不是说酒量少、酒味淡,而是说再多再烈的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
答案:B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
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这首词是李清照避乱金华时写的,她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解析:可以从关键词语“倦梳头”“泪先流”“许多愁”等入手分析。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李清照当时孤苦凄凉、愁绪满怀的心情。
7.你认为词人写愁有何特点?
解析:联系整首词所写的内容,抓住最后一句重点体会。
答案:本词写愁句在词的最后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原来抽象、难以说明的心理感受的
“愁”,用形象生动、可以量化的事物来形容,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情感变得形象可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8.《蓼园词选》对这首词作了如下的评价:“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你是否同意
这种说法?请结合全词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本题设题方式是是否问。先确定观点,再分析。
分析时先分析其短,再分析其曲。
答案:同意。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
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
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9.这首词的开头两句“浓睡不消残酒”“昨夜雨疏风骤”,既是“浓睡不消残酒”又怎能知道“昨夜
雨疏风骤”,这是不是自相矛盾?请结合本词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能力。从情理上说,这两句是矛盾的,但从在本词中词人
所要表达的情感来看,又是不矛盾的,有时对诗歌的分析不能从客观上去分析,要注意主观情
感。
答案:不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
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这句词的词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
翌日晨起宿醉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词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
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
余醉。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0~11题。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
②
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
第 4 页 共 5 页
①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宋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②谩:空,徒劳。
10.“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
解析:前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秋
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从字面看,“愁”字是由
“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有明月,怕登楼”,才是客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
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
答案:①该句将“愁”巧妙地拆分为“心上秋”,既突出季节为“秋”,又委婉地表明了内心因离别而
愁。②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登高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
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
11.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燕辞归”与“客尚淹
留”,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
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谩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
答案:①借景抒情。往事如梦,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水,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②对比(反衬)。
“燕归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③拟人。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亲友,却总
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
三、语言运用
12.仿照例句的语言形式,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另写一组句子。(每句的字数可不完全相同)
例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非婉约派李易安之词乎?物是人非事事休,孤身流
落,形单影只,此非易安之惆怅心境者乎?
解析:诗句与作者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此非……乎”的揣测问句形式。
答案示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此非唐代杜少陵之诗乎?漂泊异乡,老病孤愁,功
业未就而忧国忧民,此非杜甫之爱国情怀者乎?
13.一出租车公司的老板要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她特意请自己的中学语文老师为新公司命
名。老师接到这个邀请后,将其命名为“易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
的文字,说明“易安”这一名称蕴含的意义。
解析:注意解释“易安”的内涵,进一步联想这一内涵跟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关系。二是联想“易
安”的历史掌故、来历,由此谈谈命名的艺术。
答案示例:“易安”,从字面上看有双层含义,一是房价便宜,容易安家;二是居住平安,非豆腐渣工
程。此外还有联想意义,它能让人想到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
易安”的句子,家不在大,容膝即可,叫人知足常乐。而“易安”又是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的号,刚好
求名的老板也是一位女中豪杰(女能人),让人顿生好感。
第 5 页 共 5 页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0:10: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635045465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4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学案2.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4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学案2.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