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足轻重

更新时间:2023-04-19 09:10:41 阅读: 评论:0

阅读的乐趣-小学幸福的诗句 青年教师

无足轻重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市场部)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的句子
1. 形容倒置主次的成语,不分轻重缓急的成语
【成语】: 本末倒置【拼音】: bn m do zh【解释】: 本:
树根;末:树梢;置:放。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出处】: 金无名氏《绥德
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举例造句】: 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
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曲波《林海雪原》一二【拼音
代码】: bmdz【近义词】: 轻重倒置、舍本求末【反义词】: 以一
持万、本末相顺【歇后语】: 木橛头作笆桩【灯谜】: 半;瓶底朝天;
跋作序言【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弄错事物的轻重主次
【英文】: cart before the hor
2. 比喻轻重的成语
1. 爱毛反裘】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
轻重倒置。
2.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
的位置弄颠倒了。
3. 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
多。
4. 不识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5. 不知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6. 寸木岑楼】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
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7. 掂斤播两】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
较。
8. 腹背之毛】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9. 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10.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11. 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

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12. 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
要地位,一举一终身学习作文 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13. 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14. 剖腹藏珠】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15. 身外之物】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16. 随珠弹雀】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
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17. 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18. 无关痛痒】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
系或无足轻重。
19. 五雀六燕】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20. 以珠弹雀】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3. 不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不知轻重——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不知轻重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缓急轻重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
慢一点办的。
举足轻重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
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权衡轻重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
的大小。
轻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轻重缓急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
慢一点办的。
无足轻重 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不足轻重 犹言无关紧要。
轻重失宜 谓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未足轻重 谓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问鼎轻重 〖解释〗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不分轻重
轻重九府
4. 不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不知轻重—— 轻重:分量大小。
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不知轻重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
冒昧 缓急轻重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
慢一点办的。
举足轻重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
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权衡轻重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
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轻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迷茫的说说 者的
地位摆颠倒了。
轻重缓急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
慢一点办的。 无足轻重 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
指无关紧要。 不足轻重 犹言无关紧要。
轻重失宜 谓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未足轻重 谓无关紧要,
不值得重视。
问鼎轻重 〖解释〗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不分轻重 轻重九府。
5. 形容“懂得轻重缓急”的成语有哪些
1.缓急轻重 hun j qng zhng
成语解释: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
以慢一点办的。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第七卷:“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
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2.有条不紊 yu tio b wn
成语解释: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成语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3.应机权变 yng j qun bin
成语解释:权:权宜;变:机变。指权衡轻重缓急,因事制宜,

通达机变。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绝盟好议》:“若孝文卑辞匈奴,先
主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
4.有条有理 yu tio yu l
成语解释: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成语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
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5.井井有条 jng jng yu tio
成语解释: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6. 懂得轻重缓急的成语
爱毛反裘 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里。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
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
放。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
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比权量力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
轻重。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
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出处:《后汉书马援传》:
“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不识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出处:明吴承恩《西游
记》第四十一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
言》卷二十三:“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不知高低,便向乐公撺掇其
事。”

不知高下 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
“先生,谢得您救俺也,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么?”不知轻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出处:《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
知轻重也。”不足轻重 犹言无关紧要。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
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轻重矣。”寸木岑
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
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
也比喻差距极大。
出处:《孟子告物管 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
于岑楼。”弹斤估两 形容掂量轻重。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
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等闲之辈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
之辈。”掂斤播两 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
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
二折:“任凭人说短论长,他不怕掂斤播两。”
颠斤播两 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出处:《绿野仙踪》第四四回:“起先不过房里院外吐些颠斤播
两的说话,讥刺几句,使如玉知道。”腹背之毛 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出处:《韩诗外传》卷六:“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
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鸿毛泰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同“鸿毛泰山”。出处: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
“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鸿毛泰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缓急轻重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
慢一点办的。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守边战士 张空

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
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剑首一吷 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同“剑头一吷”。剑头一吷 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
形容声音微小。
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出处:《庄子则阳》:“夫吹筦也,犹有嗃
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
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举足
轻重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出处:《后汉书窦
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剖腹藏珠 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
剖身以藏之,有诸?”青口白舌 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轻重倒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
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轻
重缓急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
办的。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
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
为不得已之计也。”轻重失宜 指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权衡轻重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
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出处:《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
称之。”
《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
《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
《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身外之物 指财物等身体以
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出处:元蒋子正《山房随笔》引刘改之(过)诗:“拔毫已付管

城子,烂首曾封关内候。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尊酒伴风流。”
随珠弹雀 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
到的补偿不了失去佳字成语 的。
出处:《庄子让王。

大二思想汇报-雷锋摘抄

无足轻重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09:1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866641158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无足轻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无足轻重.pdf

上一篇:aabb成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无足轻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