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

更新时间:2023-04-19 06:11:55 阅读: 评论:0

育儿知识中班-论据

天坛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黄山的景色)北京天坛导游词15


北京天坛导游词1
游客们大家好!今天由我为您们做导游,很高兴为你服务。今天游览的地方
是北京颐和园。
标语广告 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是清代乾隆皇帝15年所建,有皇家林园博
物馆之称,请看颐和园的大门:古香古色,十分吸引游客。请看前面那座大殿,
绕过它就可以看见有名的长廊。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条长长的漂亮的就是长
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油漆刷的多么均匀、
平整,给人一种整洁大方的感觉,您能找到一点缺点吗?这条长廊分成273间。
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一幅五彩的画,您看这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这每幅画
都是独一无二的
您们看左边的昆明湖,它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我们现在坐上
游船、画舫到湖面上去游赏我们的船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记。它围
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请看湖中心的那个小岛,那里的
树十分茂密,您们看那座有十七个桥洞的桥,它叫十七孔桥,走过它就可以上小
岛上玩。您仔细看看桥上的石柱,都雕刻着小狮子,这几百只小狮子每一只都是
绝无仅有的
游客们,您们今天玩得开心吗?希望您们有机会再来首都北京游玩,祝您你在
下个景点玩的开心

北京天坛导游词2

天坛有非常多的柏树,而在这许多古柏当中,有一株500余岁的桧柏,就是
回音壁西墙外的这棵九龙柏。它的树干纹理非常的奇特,布满了沟壑,而且旋转
扭曲,好像9条蟠龙缠绕嬉戏,故称之为九龙柏。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
后,我们就即将走进祈谷坛了,而现在我们脚下连接两个祭坛的就是丹陛桥,
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坛的唯一通道,360米,桥面上分为三
条道,中间的是神道,东边是御道,西边的就是王道。
现在呈现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坛的完整建筑群。前面的这个石台是具服台,
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还是要来到这里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
这里还有小金殿之称。到此,祈谷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层的圆形石台,而在正面三层石台阶中,分别装饰着巨大的浮
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从下之上内容分别是:瑞云山海,双凤山海,双龙山海。
各层排水孔的图案和浮雕的内容也是对应的。东西两旁的配殿个有九间,原来是
安放从祀牌位的地方,不过在家靖年间,把它们挪到了先农坛,所以现在这里也
就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了。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圆形
三重檐攒尖屋顶向上层层收缩,都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顶部
是鎏金宝顶,抬头仰视,便是龙凤藻井,中心是龙凤成祥的图案。而巨大的三层
殿顶就是靠殿内的28根落地柱支撑的,中间的四柱名叫龙井柱,东南西北方向
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龙井柱外围的12个红漆金柱所分割出来的12个开间,
则分别代表了一年的12个月份;外面两环的24个开间有分别代表了一年的24
个节气;同时,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个星宿。据说这祈年殿是仿照
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在感叹殿内建筑的同时,也让我们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殿
内的陈设上来。这里的陈设是按照清朝咸丰年间原状恢复的,正面的雕龙宝座上
供奉着的是满汉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两侧的石台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
帝的牌位。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
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
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东边的燔柴炉和燎炉焚烧,送上天宫。祈谷礼节和祭天
的差不多。到这里,祈年殿也差不多讲完了,而它还有一个附属建筑,作用和皇

穹宇差不多,也是存放祈谷坛祭祀神主的地方,就是祈年殿北侧的皇乾殿。现在
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连檐通脊的长廊,共有七十二间,俗称
七十二连房,它不仅用来连接神厨神库,而且也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在长
廊的东头,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说过了鬼门关的牲畜要道这里来屠宰。而在
长廊的东南方向,有八块巨大的青石,称为七星石,都是风水镇石。大家看,这
里明明就有八块石头,但是为什么会命名为七星石呢?现在我告诉大家。明代在
这里放的的确是七块石头,而最小的那一块则是清代增添上的。关于七星石的说
法每个朝代都不同。在明代,有个道士和皇帝说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国家,
所以就在这里放了象征着北斗七星的七块石头。而在清代,康熙皇帝为了给满族
爱新觉罗氏寻找从东北如主中原的理论依据,就派人考察山脉,发现泰山是长白
山的余脉,所以就在原来七块石头的东北方有放了一小块儿青石,象征东北长白
山,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八块石头就应该叫做七峰东岳。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斋宫。斋宫占地四公顷,建成于永乐十八年,现在我们看
到的斋宫是清乾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皇帝祭天之前,要到天坛斋宫斋戒三天,
三天以内不能做任何事。应为斋宫是皇帝的住所,所以建筑等级较高,建筑物精
美,素有“小故宫”之称。
再向前走就是神乐署了。神乐署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原名“神乐观”,清
乾隆八年改为“神乐所”,乾隆二十年又改为“神乐署”。神乐署是专门演习神
乐舞的场所,最重要的曲子是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
我们已经看完了五大建筑群中的四组,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最后一组——牺
牲所。牺牲所是用来饲养祭祀牺牲的场所。牺牲所坐北朝南,有北方十一间,中
间三间供奉牺牲之神。
中国封建统治延续了两千多年,天坛的规划、设计思想,体现了它的合理性。
祭天已成为历史的过去,但凝结了古代匠师智慧和血汗的神坛将作为世界遗产永
久保护传世。它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永远发挥着史料、借鉴和教育三大作用。

天我就为大家讲解这么多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的去公园里看看,请大家注意安
全,半个小时后我们在东门集合。

北京天坛导游词3
女士们,先生们:
我是导游小王,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山,站在八达岭上望长城,
像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龙一会儿爬上高坡,一会儿又跌落山谷,连
绵起伏,雄伟壮丽。请大家往两边看,我们身边的这段城墙都是用质地坚固的城
砖和漂亮的花岗岩砌成的,这些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
车,没有起重机,只有靠劳动人民的一双双手,才把这么多几千斤重的条石一步
一步地抬上这么陡峭的山岭。为了建筑长城,有许多人就累死在长城脚下。
介绍到这里,我要向大家讲述一下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孟姜女的
丈夫范喜良在新婚之夜被告抓去当修筑长城的奴隶。一年后,范喜良还是杳无音
信。孟姜女就带上干粮,背上包袱,去寻找丈夫。经过长途跋涉,她终于找到了
丈夫修筑长城的地方。来到这里,孟姜女才知道早在半年前丈夫就死了,而且就
赶时髦在长城脚下。孟姜女失声痛哭,哭了三天三夜。八百里长城就轰——的一
声,一下了倒下了。这个传说多么感人啊!我们走过的这段长城传说就是被孟姜
女哭倒过的八百里长城了。
下面,我要带你们来看看这两米多高的齿状的垛子,这垛子可以用来挡日的图片 箭,
再看垛子上方有一个了望口,垛子下面还有一个倾斜的口子,这就是射口,用来
射击敌人的。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地在长城上走动,去感受长城时代久远的气息,观看长城
风景。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乱丢垃圾。


北京天坛导游词4
各位亲爱的旅客朋友们:你们好!我叫钦宸永,是你们这次天坛之旅的总导
游,大家可以叫我钦导,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天坛位于北京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东侧。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公元1420年,
原名:天地坛,占地273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祭祀性建筑群。它规模宏
伟、富丽堂皇,天坛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
贵遗产。天坛以五大奇建筑而闻名中外:一为祈年殿,俗称无梁殿;二为回音壁;
三为三音石;四为对话石;五为圆丘坛,即祭天台。
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它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宝顶鎏金,碧
蓝琉璃瓦盖顶。
回音壁,是皇穹宇院的四周一道高372米、9米、直径615米的贺形围墙。
墙身为灰城砖砌成,磨砖对缝,光滑严密。若两人分别站在东西内墙根,一人靠
墙向北小声说话,声音就会沿着墙壁传到另一端,好像打电话一样,对方听得一
清二楚,由此又名传音墙。
圆丘:坊石用九这个阳数来表现天象。同时,它又建筑得特别高大,登上圆
丘举目四望,只能望见远处蔚蓝色的天空,四周有白古棂星门矗立着,脚下一片
青白色石面,仿佛置身于太虚之中,更增加了天的感受。
旅客朋友们,我们这次天坛之旅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很希望下次还能和大家
见面。

北京天坛导游词5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今天由我担任导游,带领大家游览北京天坛。请爱护
一草一木,注意自己的一行一动,不要乱扔垃圾,不要把景区干净的土地弄脏。
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比故宫还大些。我们现在来到了长廊,这条长廊不
比颐和园的差,跟颐和园的没什么两样,但这条路的终点却是天坛的著名建筑—
—祈年殿,我们可以边休息边去祈年殿。让我们一起呼吸新鲜空气边去祈年殿吧!
你们看前面就是天坛的著名建筑——祈年殿。它处于天坛的北部。祈年殿原
名祈谷坛,但在清光绪五年,也就是1889年,被雷击中而引发大火,后来皇帝
重建了祈年殿。虽然是重建的,但也跟明代的祈年殿没什么差别。你们现在走的
是皇帝走的道,有没有皇帝上朝的感觉?在微风中,祈年殿却没有展示出它的脆
弱。现在你们可以自由活动
“啊——”我们这是来到哪儿?当然是回音壁了。回音壁十分神奇,可以有
回声,因为墙体坚硬光滑,圆周率精确,所以可以听见回声。你们看,回音壁多
么古朴啊!但它从明代到现在,经过多少沧桑岁月,还是有许多人慕名而来,黄
色的墙体,他们也不厌其烦,你们可以试一试,体验它的神奇。
圜丘景区你们可以自由观赏,天坛之旅到此结束,欢迎你们再来北京,再来
天坛游玩。

北京天坛导游词6
各位游客:
“您好!
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天坛公园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
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

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
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还有一个关于天坛公园的故事:在很久以前,黄帝准备去打蚩尤。他来到天
坛以后,祭天说:为之琼林台,昔黄帝上坛,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
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处契约天坛之始也。果然,还真显灵
了,黄帝真的把蚩尤给打败了。于是,他又来祭天,感谢上帝帮助之恩。检讨书学生 三年后
8月第三次祭天,报答上帝使国家强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现在就开始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这次的游览。
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由南向北行进,首先看到的是古代皇帝用于孟冬祭天
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每道墙都有四组棂星门,从东面依
次是泰元、昭亨、广利、成贞,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棂星门
的大小都不一样,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
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坛上所有的台阶
数、护板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
中间的叫做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到了
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81块;因为根据阴阳五行来说,9是极阳数,所以古代
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
祭天。天心石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
各位游客不妨体会一下这奇特的效果,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
好的愿望。

北京天坛导游词7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是全国最著名的
古建筑之一。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整个天坛分为内坛、
外坛两部分,祈年殿、回音壁等耳熟能详的建筑都位于内坛。

内坛以宫墙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祈谷坛”,是皇帝在春季举行祈谷大
典的场所,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
祈年门、神厨、宰牲亭、七十二长廊等。南部为“圜丘坛”,是一座露天的三层
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及配殿、神厨、
三库及宰牲亭等。连接两坛的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
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的漫
长道路。
游玩天坛,除了观赏各殿堂的精巧建筑、追寻古代帝王祭天的宏大场面外,
回音壁、三音石等奇巧的设计也一样令人慨叹古人的智慧。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门
中间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门窗关闭而且附近
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站立于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一声;于第二块石板
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两声;于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三声。
单纯的参观,可能对古代帝王祭天仪式总是没有具体的概念。不要紧,设在
祈年殿西配殿的祭天礼仪馆里详细介绍了中国祭天礼仪的演变过程,重点展示了
清代祭天大典的礼仪情况,包括各种祭天礼器和祭天程序等,其中《清乾隆十三
年大驾卤簿图》第一次展现了中国皇家最高仪仗的风貌,尤为精彩不可错过。
设在祈年殿东配殿的祭天乐舞馆则以编钟、编磬等清代中和韶乐的乐器实物,
合文字和图片,全面介绍了中和韶乐的历史沿革、乐舞制度、管理机构及祈谷大
典时的演乐场面,使游人对祭天乐舞有直观和全面的了解。

北京天坛导游词8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
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

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
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
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
天的圜丘坛。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
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
能从左侧的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来到圜丘坛下,我们
马上就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坛面有多少台阶。到了最
高层,大家都会发现,坛上所有的阶数,都是九或九的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
?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的极阳数。所以工匠们变用这个数来赋予圜丘坛
的“崇高”之意。
谢谢你们来北京天坛,欢迎下次再来啦!

北京天坛导游词9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
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
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
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了八国联
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腊味芋头糕 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
天的圜丘坛。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
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而其他
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
坛面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都会发现,坛上所有的阶数,都是九或九的
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们便
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的“崇高"之意。
谢谢你们来北京天坛,欢迎下次再来啦!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曹宇翔。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讲天坛的
传说,现在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美丽的天坛,从远出看是个八角形宝塔。天坛
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
看中间高,两边低,好似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
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
点,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我们走过天坛,又来到了望景寺,这里可以这人
观赏天坛的风景。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明保
护单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
祭坛,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总面积273平方米年
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坛为三层圆形石台,坛区占地20万余平方米。因此;
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历朝代郊坛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天地坛遂改称为天坛。
沿明制,天坛一称沿用至今。从乾隆八年1743年起,对天坛建筑进行了多次修
理,天坛终于形成了南北两坛,规制严谨的盛郎风貌。天坛到处有美丽的风景,
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

北京天坛导游词10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首先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天坛是世界
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祭祀性建筑群,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及祈
雨的地方.天坛完工于公元1420年,位于紫禁城的东南方向,全园占地273公顷,
是紫禁城面积的4倍。在中轴线上有三组非常重要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是圜丘
坛、皇穹宇及祈年殿。另外,园中西侧有斋宫等建筑,全园遍植古松、庄严肃穆,
是然开头的成语 一处非常理想的祭祀场所。
在明代,天坛初建之时,实行天地合祭,不仅祭天,而且祭地,其位置便是
今天祈年殿所在的祈谷坛上。后来,在京城的北面设地坛,专门祭地,又在祈年
殿的南侧修建了圜丘坛及皇穹宇,专门祭天,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及规模。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坛也未能幸免于难。侵略者在此胡作非为,盗走并破坏
无数珍贵文物,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最后一个在这里祭天的人是窃国大盗袁世凯,但天不随人愿,袁某只做了
83天的皇帝瘾便一命归西了。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重修天坛,但不再是为了
祭天,而是为了给世人、给世界留下一份遗产。
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遗产目录。好!下面我就带大家
参观。

北京天坛导游词1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__x,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
——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
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
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
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了八国联
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
天的圜丘坛。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
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
能从左侧的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来到圜丘坛下,我们
马上就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坛面有多少台阶。到了最
高层,大家都会发现,坛上所有的阶数,都是九或九的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
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的极阳数。所以工匠们变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
坛的“崇高”之意。
谢谢你们来北京天坛,欢迎下次再来啦!

北京天坛导游词12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天坛。我是你们
的导游丁培尔,大家能够叫我丁导。
天坛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是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9处景观之一。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齐去参观天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
祈年殿建于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北京旅游的标志。1751
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数年后按原样重建,就是我们此刻看到的样貌。祈年殿
四周的围墙是方方正正的,而祈年殿本身从下至上都是圆形的,这代表了“天圆
地方”。
殿中有28根柱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最长也是最精美、红色雕金的四根
柱子,位于中央,叫“龙柱”,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第二种是位于中圈朱红

色的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第三种是位于外圈与殿
身成一体的十二根巨柱,叫“檐柱”,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第二种加第三
24根柱子代表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三种总共28根柱子代表了28个星宿。
据说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天坛的美景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
大家能够细细欣赏。
天坛公园是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游玩时请注意爱护文物,不要乱涂乱抹,
并注意环境卫生。两小时后我们大门口见,祝大家玩得开心!

北京天坛导游词13
各位游客:
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明朝永乐皇帝迁都
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座用于祭天的圣坛,占地面积
达到了273万平方米。主要有五组建筑群,分别是圜丘坛建筑群、祈谷坛建筑群、
斋宫建筑群、神乐署和牺牲所建筑群。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
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在一开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坛,直到明嘉靖年间在
北城修建了地坛,才分开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坛,用于孟冬祭天,把原来的大祀
殿改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当时殿宇屋顶已经是三重檐了,从上至下的
蓝黄绿三色瓦分别代表了天地万物。而在乾隆年间,将大享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
而将屋顶瓦片都改成了蓝色的琉璃瓦。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上
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
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
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在1918年元旦那天,天坛正式对外开放。1957
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天坛为北京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天坛被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
今日的天坛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坛内的祈年殿已
经成为古都北京的象征。
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现在我们正沿
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外
围有两道坛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两道坛墙的四个正位设棂星门。
从东面依次是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成贞门,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
“云门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棂星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天
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这是因为古代以左为尊;而其
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这四门的名称出自《易经乾卦》的卦辞“元
亨利贞”。“元”为元始本原,“亨”为无不亨通,“利”为和谐有利,“贞”
为正固持久。这四个字本用来赞美天的本质,也称为天之“四德”。而门外的一
座平台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换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台。
来到圜丘坛上,发现了,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
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中间的叫做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
9块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以此类推,到了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
81;而大家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围护板被四面台阶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也都
9块,而中层的围护板是18块,下层的是27块,因为根据阴阳五行来说,9
是极阳数,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
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在大典前两天,皇帝要在故宫里进行斋
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坛的斋宫进行斋戒。冬至那天,
在日出前七刻,现在的凌晨四点多,奏报时辰,皇帝起驾,斋宫东北角的钟楼开
始鸣钟。到具服台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台面相应的位置,也就是七组神位,称
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炉上放一只牛犊,用松枝燔烧,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
点燃蟠龙通宵宝蜡,台南广场上排列着奏乐队,配合着中和韶乐,在文武百官的

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开始了,皇帝由南棂星左门登坛,这时钟声停止,到了
第二层南侧拜位站好后,听候司赞人报仪程。恭读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礼仪结束
以后,要将神位前的贡品分别送到燔柴炉和燎炉焚烧,烟雾腾空,象征着送到天
庭。而后还要将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瘗坎掩埋,象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之意。
在这个典礼上,皇帝站在台面中心的天心石上恭读祝文。天心石又叫亿兆景从石,
人间偶语,天闻若雷,说的就是站在天心石上说话,皇天上帝就能清楚的听到,
所以皇帝会站在天心石上恭读祝文。天心石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中国封建统治延续了两千多年,天坛的规划、设计思想,体现了它的合理性。
祭天已成为历史的过去,但凝结了古代匠师智慧和血汗的神坛将作为世界遗产永
久保护传世。它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永远发挥着史料、借鉴和教育三大作用。
天我就为大家讲解这么多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的去公园里看看,请大家注意安
全,半个小时后我们在东门集合。

北京天坛导游词14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参观游览。我是此次天坛之行的
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朝初期,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原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
谷的场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坛建筑群。
年孟春祈谷大典在内坛北部祈谷坛举行,冬至祭天在内坛南部圜丘坛建筑群进
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过祭祀大典654次。在历史上有三位皇帝对
天坛的建造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一学习网位皇帝是明朝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
在营建北京宫城的同时,在北京正阳门外正南5里偏东丙位建天地坛。于明永乐
18年竣工,占地面积达到了273公顷。初建时这组建筑为天地合祀,称“天地
坛”明朝有9位皇帝在天地坛举行过合祀天地;第二位皇帝是名词的嘉靖皇帝。
嘉靖年间,世宗朱厚骢在天地坛的南郊新增了圜丘坛,用于孟冬祭天,把原来的
大祀殿改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并且在北京城的.北郊修建了地坛,专

门祭地,天地分开祭祀。第三位皇帝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年间,高宗弘历对
天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改建了斋宫,改造了天坛的内外坛墙,扩建了圜丘坛,
改祈谷坛大享殿为祈年殿,增辟了圜丘坛门,改建皇穹宇。1911年清帝溥仪逊
位,祭天制度废止。1914年袁世凯又在天坛举行过几天大典。1918年,新年元
旦天坛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天坛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
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日的天坛已经成为了北
京著名的旅游景区。
今日的天坛是通称,它实际上是由两个坛组成,南部为圜丘坛,北部为祈谷
坛。天坛有内坛、外坛之分,内外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苍璧礼天。天
坛的建筑特点可以用一组数字“一、三、五、七、九”来概括。其中“一”是指
一条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上分布着天坛里最主要的建筑。自南而北分别是昭亨门、
圜丘坛、皇穹宇、成贞门、丹陛桥、祈年门、祈年殿、皇乾殿、北天门。“三”
指三道坛墙,分别为外坛墙、内坛墙和分隔圜丘坛与祈谷坛之间的东西向坛墙。
“五”是指五组主要建筑,分别为圜丘坛建筑去群、祈谷坛建筑群、斋宫建筑群、
神乐署和牺牲所建筑群。“七”是指祈谷坛东侧的七星石。“九”是指原天坛的
九座坛门,分别是圜丘坛的四个门:泰元门、昭亨心领神会 门、广利门、成贞门;祈谷坛
的三个门: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以及皇帝祈谷时所走的祈谷坛门和皇帝祭
天时所走的圜丘坛门。
圜丘坛周围有4座门,南为昭亨门、北为成贞门、东为泰元门、西为广利门。
这四个门的名字出自《易经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元”为元始本原,
“亨”为无不亨通,“利”为和谐有利,“贞”为正固持久。这四个字赞美的是
天的本质,也称之为“天之四德”。
进入昭亨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具服台。天坛有两座具服台,南为圜丘坛具
服台,北为祈谷坛具服台。冬至祭天大典前,具服台临时搭起幄次,就是帐篷,
供皇帝在此盥洗和更换祭天礼服,祭祀完毕再回到这里更衣,起驾回宫。皇帝在

祭天时穿的是天青色礼服,祭日时穿的是大红色礼服,祭月时穿的是月白色礼服,
其他祭祀均着明黄色礼服。
在往前走是内外两道壝墙,壝墙是指建筑物周围的矮墙。两道壝墙均用天青
色琉璃瓦覆盖,象征着天。内壝墙为圆形,外壝墙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内外
壝墙的四正位各有三座石门,共有24座,称“棂星门”。内外壝墙南面的两道
棂星门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中间的最大,是皇天上帝所用之门;东面次之,是皇
帝所走之门;西面的最小,是陪祀人员走的。
圜丘坛上层台面中心的圆石叫“天心石”围绕天心石共环铺九圈扇形石板,
第一圈为9块,第二圈为9的倍数18块,以此类推,直到第九圈81块。第二层
也是九圈扇形石,从第十圈到第十八圈。第三层从第十九圈到第二十七圈,每圈
扇形石的数量均是9的倍数。九为极阳之数,强调了天的崇高、神圣。
祈谷坛建筑群位于圜丘坛建筑群北面,从南到北四次是成贞门、丹陛桥、
座砖门、祈年门、祈谷坛、皇乾殿。祈谷坛东侧是长廊、北神厨、北宰牲亭,七
星石。成贞门是圜丘坛建筑群的北门。恰巧这座门又是从圜丘坛建筑群进入祈谷
坛建筑群的重要通道,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成贞门也可以视为今日祈谷坛建筑
群的南门。进入成贞门就是连接两个祭坛的一条大道称丹陛桥,也叫做海墁大道,
其北端高出南端2米,由低渐高将两组建筑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天坛的总体显得
更加完美。桥长108丈,桥面中间的是“神道”,东边是“御道”,西边是“王
道”而它作为通道为什么又要称桥呢?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路面南低北高,
步步高升,意为与天地相接;而另一种就是说路面下边建有晋升的通道,所以称
之为桥。丹陛桥北端,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券洞,叫走牲道,祭祀用的牲畜从牺牲
所赶到宰牲亭,必经走牲道。牲畜一旦经过此通道,再无生还的可能,所以俗称
“鬼门关”。沿丹陛桥再往北走东侧就是祈谷坛具服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
祈谷大典前在台上搭设方形幄次,内设龙椅、取暖和盥洗器具。皇帝在此后盥洗。
祈谷典礼结束后,再次来次更衣后返回紫禁城。

关于天坛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
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北京天坛导游词15
各位请看!在我们眼前豁然出现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道,它叫海墁大道,有
叫丹陛桥。它是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及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
的作用,全长360米,宽约30米,分为三路,中间宽阔的路面为神道,就连皇
帝也不能走,东侧的窄路为“御”道,供皇帝专用,西侧为“王”道,为随同皇
帝祭祀来的文武大臣们而设。整个路面底部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最北端与最南端
相差2米,而路面上部看起来很平坦,这种设计方法的妙处是象征皇帝步步升高,
寓为升天、祈福。可又没有真的让皇帝“步步升高”走斜坡而受累,于是采取了
“上平下斜”的形式,既让皇帝舒服地走着平道,免去“登高”之苦,又不失其
“登高”之实,真是令人叫绝!
说到这儿呀,大家可能会有点儿纳闷儿,这明明是一条宽阔的大路,你怎么
会称之为桥呢?其实各位有所不知,在前面桥下有个“桥洞”,不是误称,而的
确是座桥,为何开个“桥洞”,说出来您别害怕,这个桥洞人称“鬼门关”。事
情是这样的,在丹陛桥的西侧有一个专门为祭祀而饲养动物的机构,“牺牲所”
在丹陛桥的东侧又有一专门为祭祀而宰杀动物的机构,称“宰牲亭”。在祭祀前
要把西侧牺牲所内所养的动物赶到东侧宰牲亭内宰杀,做成供品,可自西向东无
路,又不能让那些祭祀用的牛呀、羊呀的走上丹陛桥,玷污了神路,故在桥下开
一洞,让那些等侯被屠宰的动物们通过。只要动物通过桥洞就必死无疑,均被制
成供品,从未有生还者。所以我们不是误称,而的确是座桥,叫它“鬼门关”,
不为过吧!好!现在我再带大家去看看皇帝的“小金殿”。
各位!这里是具服台,在举行祭祀大典时,在此临时搭起帐篷,人称“小金
殿”。那么,设这座小金殿有什么作用呢?原来呀,皇帝在大典前,要在这里换
衣服,脱去黄色的龙袍,换上蓝色的祭服,以示对皇天上帝的尊敬。此外,皇帝

还要在此洗手,恭侯大典的开始。“小金殿”内设宝座、宝桌、香炉、炭盘等,
典礼完成后便将“小金殿”拆除,就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具服台了。好!现在请各
位随我来,我们去参观天坛内最精华的部分---祈年殿景区。



雾灵山风景区-物品清单

天坛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06:1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8559151583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天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天坛.pdf

上一篇:外商直接投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天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