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端午节的来源

更新时间:2023-04-19 04:26:19 阅读: 评论:0

白结构-榆钱儿

端午节的来源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初中英语翻译)关于端午节的由来2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2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1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
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
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
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冰心作品集 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
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工资计算公式 忠事楚怀王,
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
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
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
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
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
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
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
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

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
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
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梦见雷电
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
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
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口才与演讲 中药
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
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盛唐时期,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
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
,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
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
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
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
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湖南汨罗市,赛龙舟
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
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
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而在广东,龙舟竞渡

之前,要首先进行请龙、祭神的仪式。
赛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
年,除了端午节之外,也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如果从赛龙舟是
为了纪念屈原这个说法去理解,它现在已经超越了一项体育运动
的范畴,变成了一种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图腾。
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
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
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
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2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那你们
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他叫屈原,是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有一次,她想改善国家的秩序,
想变法改革,但这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因此贵族们都很生气,
为了阻止屈原变法,他们屡次劝说楚王,不要变法改革。屈原知
道后伤心极了,说:我为国家效力,你们却要为难我,阻止我,
我这是何苦呢!”屈原三番五次的劝说楚王继续变法,但楚王是个
老糊涂,他相信了贵族不再进行变法。
五月初五,这一天天气十分暖和,屈原因贵族的打压及楚王
的不信任感到十分的伤心,他来到了江边,在愁苦无出路的时候,

跳水自杀了。屈原虽然被贵族痛恨着,但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老百姓们知道后非常的.伤心肉桂的功效 ,为了十大禁令 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五月
初五这一天用一种又宽又大的叶子把糯米包起来扔到江中,让鱼
儿们能够吃食物,而不是吃屈原的尸体。
就这样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便流
传下来。

轴承配合公差-杂诗其三

端午节的来源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04:26: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849579158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端午节的来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端午节的来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