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倾向和行为方式。良好
的习惯可以有利于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它对于提
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情感和态度等人格水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智力水平、健康水平、生活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全面
发展的保障。
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低年级抓起,只有从入学起养
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入学的一、
二周的教育非常顾夐 关键,因为这一阶段学习并不是主要的,而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才是最主要的,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去听课,怎么去学习。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良好的习惯
决定一个学生成功的未来。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
的,在日常学习中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才能完成。具体措施为: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
响形成的。如有的教师板书时常潦草、不规范;做题、计算马虎不认
真,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
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
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
都要当好学生的模范。
2、注意第一次。一旦发现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后,切忌不能
忽视,一定要及时给予教育、指导,避免以后的再次发生。
3、不要有例外。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要使学茂密的近义词是什么 生养成
1
良好的习惯,在好习惯未养成的时候,不准有例外的动作。一个小小
的例外,就可能破坏已养成的好习惯。
4、统一行动,协调配合,共同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dota2兽王 进行
教育,必须与各科任课教师密切联系,经常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科
任课上的表现。并及时与家长交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班主任的常规教育与各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相结合。
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途径
1、端正坐姿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年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
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
并不费事,只须我们在恰当的时机予以提示。比如按照约定呼叫:“一、
二、三!”学生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
提示,比如老师手背后,身体站直,学生看到老师后也会自觉坐直。
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
2、认真听课
小学生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
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
的随心所欲地看书,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
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要有意识
地提醒与评价,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3、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
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
些特点,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
惯。
首先,教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性。如数学课上,
2
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教具或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他们学习,激发学
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引导学生参加班上的共同学习活动。其次,让
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
习状态。对于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
4、认真作业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
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
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基础油 意义。
首先,要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时刻关注、提醒,形成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这时要充分发挥教师范写的作用。
如在抄写作业,教师常常进行范写,教师工整的书写也能在学生的头
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还要注重作业的
评价,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学习永远在路上 习积极性。
5、认真思考
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或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讨论,
然后交流时让每一位同学都说说自己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要求学生
用普通话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要完整,让别人能听明白。
允许学生保留有不同的意见。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
交流、补充、评价。对于有独特的、表达精彩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
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一次次的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思
考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好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6、因人制宜,耐心引导
规范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差距的。对于习
惯较差的孩子,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
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习惯的养成具有一致性的
特点,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孩子的不良习惯的成因有哪些是属于
3
家庭因素造成的,教师要认真分析,并配合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
孩子。
7、强化培养和训练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只重视知识讲授,大搞题
海战术,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端
正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良好学习
习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意义。注意学结脉与代脉的区别 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妨
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①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
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
②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
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在口算时,比一比,哪位同学算得既快又对;
板演、笔算、做作业时,比一比哪位同学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
老师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对做的好的
要及时表扬、鼓励。
③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
确,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
④在评选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时,可把具有良好学习习惯作
为评选的一个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比较自觉地按学习习惯要
求去做。
⑤当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对学习习
惯不良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要耐心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学生从
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19:2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98462157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习措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习措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