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民俗介绍
中国春节民俗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
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
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关于牛的作文 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厦门的美食 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
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
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
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压岁钱/祭祖/送财神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
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物理人教版 全年最后的
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
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
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
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
门门神”,较街门门神和牛有关的成语 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精神疾病 。屋
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
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
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
庆贺。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
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
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
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
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
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
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
画的三大流派。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
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
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古代军队编制 民
户多用它,世家芙蓉树花图片 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
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
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18:2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953271576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春节介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春节介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