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经典语录
精选林语堂经典语录50条
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谈吐诙谐,热衷幽默。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异军
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
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那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位幽默
大师的经典语录吧。
1.女人有一种较男人优越的常识,因此在任何意外发生的时候,我总是
宁可信赖女人的判断。她们有一种能顾虑事情整体性而不为其它小节所困惑的能
力。
2.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
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
远。
3.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
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
的时候。
4.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
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
余者皆奢侈。”
5.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
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
都表示这个意见。
6.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
够写美人鱼(The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
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
7.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
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
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
8.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
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
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去就 。
9.个人回顾他一生,也许会觉得自己一生所作所为已然成功,也许以为
还不够好。在老年到来之时,不管怎么样,他已经有权休息,可以安闲度日,可以
与儿孙在亲近的家族里,享天伦之乐,享受人中之至善的果实了……
10.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
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
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
11.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
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
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12.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
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
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13.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
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
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
14.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
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
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15.所有的动物似乎都很快乐,因为它们的需求都已由大自然供给、满
足,否则即被自然淘汰了。人类因为有更复杂的需求,想探求生命的目的,这种难
以满足的欲望就是人类得不到快乐的最大原因。
16.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
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
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
17.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
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
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18.在灰烬里拾到一颗小珍珠,是比在珠宝店橱窗内看见一粒大珍珠更为
快乐。——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9.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
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
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
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20.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
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
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
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林语堂《金圣叹之生理学》
21.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
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
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
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22.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
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
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
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23.许多女人喜欢模仿男人的行动举止,这正是女人受到束缚的象征。只
有当她以生为女性为荣时,才真正伟大。
24.“退化”一词常易为人误解,因为它只有在两岁半 比较时才有意义。自人类
发明抽水桶、真空吸尘器之后,总以一个人的整洁与否来判断他的品行。认为每周
为狗洗澡、为它穿上冬装,就表示狗的水平已经提高了,其实要是一只狗只会吠而
不会咬,被当做宠物牵在街上散步时,狗只能算是条退化的狼了。
25.人在皮肤之下,都很相似,因此,在一个国家中感人的事,也会令全
世界的人感动。人类常忘记自己的渺小无能。当一个人看到一座百层大厦时,往往
会因此感到自负。治疗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自负之良策是想像把这座摩天大楼搬到
一座渺小的山上,便能养成分辨出何者是“伟大”的真见解。
26.人类能梦想,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同样重要的是有时能嘲笑一下自己
的梦想。写作技巧之与文学正如教条之与教会——都是一些琐屑的心灵所注重的琐
碎事物。如果人们能用诗意的眼光来看人生,也许就会把人生中的落日时期视为最
快乐的时期。他不但不会竭力延迟老年的到来,反而会积极地盼望它来临,并使这
段时光成为他生活中最美好,最快乐的一段。
27.一个自然人必定会爱自己的子女,但只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会孝养父
母。世上许多伟大的老师,他们的人格似乎较学识更有影响力。当我们想到苏格拉
底或圣法兰西斯或阿希西,并非因为他们写任何的巨着,而是他们流传下来对后
世巨大的影响。孔子的情操与苏格拉底非常相像,而柏拉图对后者的敬爱与崇敬就
是苏格拉底人格与思想的`影响力之明证。
28.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
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
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29.发扬过去而绘画未来是容易的,检阅现在而冀获未来之光明与了解是
困难的。因为在光荣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二者之间,横亘着一个山谷,你要跨过
它,必先下降然后上升。——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30.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
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
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31.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
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
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林语堂《京华烟云》
32.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
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品牌推广方案 坚定意
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
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林语堂《生谁是卧底游戏题目大全 活的艺术》
33.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
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
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34.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
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
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林语堂《生活的
艺术》
35.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
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
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
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36.享受大自然不单是限于艺术和图画,显现于我们眼前的大自然是整个
的,它包括一切声音/颜色/精神和气氛。人则以波尔山羊养殖技术 了解生活的艺术家的资格去选择大
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来。这是一切中国文人所共持刀态度。—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37.快乐哲学: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家常油焖大虾 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
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
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38.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
表达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
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
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
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
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39.因为有这种种假文学,所以我近来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径。这
样把道德与文章混为一谈,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个分别。创作的文学之高下为
标准,但是理论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顾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铖之为人,
但是仍可以喜欢他的燕子笺。这等于说比如我的厨子与人通奸,而他做的点心仍然
可能很好吃。
40.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
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
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
简单。——林语堂《苏东坡传》
41.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
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
一个层次,才不会为近期的忧郁而伤怀,而总是纠结其中不能释怀。还是那句话说
得很好,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
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无须去纠
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
42.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
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
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
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
无足怪者。”——林语堂《苏东坡传》
43.谈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
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
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在《孟子》里,
“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使
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
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
有,是与生俱来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
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林语堂《苏东坡传》
44.偶尔他们的船驶过一个孤立的茅屋,只见那茅屋高高在上侧身而立,
背负青天,有时看见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证明居住的人必然
是赤贫无疑,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覆盖。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
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铐镣的夹锁,是否值得?在高
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林语堂《苏东坡传》
45.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
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
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林语堂《苏东坡传》
46.我们的国运正处在多事之秋,无论国家和个人的生命,都会达到一参天大树 种
弥漫着初秋精神的时期,翠绿夹着黄褐,悲哀夹着欢乐,希望夹着追忆。到了生命
的这个时期,春日的纯真已成追忆,夏日的繁茂余音袅袅,我们瞻望生命,问题已
不在于如何成长,而在于如何真诚度日,不在于拚命奋门,而在于享受仅余的宝贵
光阴,不在于如何浪费体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实力,准备过冬。自觉已到达某一境
地,安下心来,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也自觉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辉煌虽然显
得微不足道,却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韧
力。——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47.我喜欢春天,但是它太年轻;我喜欢夏天,可是它太骄傲。所以我最
喜欢的还是秋天,因为秋天树叶刚呈嫩黄,色调比较柔和,色彩比较丰富,又染有
一丝的忧愁和不祥之兆。它金黄的多彩所要说的不是春天的纯真,也不是夏天的威
猛,而是老成的持重和慈祥的智慧。它知道生命的有限所以知足,因它既知道生命
的有限,又阅历甚丰,从而绘成了无与伦比的缤纷:绿色象征生命和力量,橙色象
征称心的满足,而紫色象征顺从和死亡。月亮照耀着它,反映着月光,树梢显得苍
白,然而当落日抚着它,余辉照亮着树梢,它仍然可以嫣然欢笑。清晨的山风吹
过,瑟缩的叶子愉快地飞舞到地面。你不知道落叶的歌是欢笑的歌唱,还是诀别的
哀吟。因为这就是初秋的精神,就是平静、智慧与成熟的精神,能够以微笑面对悲
哀,能够赞赏那使人清醒的冷风–这就是秋之精神。——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48.我向来认为生命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我们知道终必一死,终于
会像烛光一样熄灭是非常好的事。这使我们冷静,而又有点忧郁;不少人并因之使
生命富于诗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虽然知道生命有限,仍能决心明智地诚实地生
活。
49.中国就是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几个卢布,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的利益,在报纸上疯狂叫卖自己的汉奸言论,武装保卫苏联,支持外蒙人民自己当
家做主,在动物世界里找这样的动物几乎不可能。——林语堂《一夕话》
50.儿物各有开端;有的尚未开始,有的虽开始却未曾显露,有的连“导
致开始”的事理都不曾具有;有的说言语是实有的,有的说它是虚无的,有的不曾
说出“言语有无”的争论,有的连“言语是实有或虚无”的念头都不曾起过。但
是,突然间产生了“言语是实有或虚无”的观念,这有言和无言:二者,究竟是孰
有孰无呢?——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17:2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91640448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林语堂经典语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林语堂经典语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