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三峡文言文翻译和赏析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
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
画。接下来分享三峡文言文翻译和赏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樱花的季节 宣,有朗诵诗歌短篇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
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
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
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
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
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
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
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此文是一篇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区区两百字的篇幅,即描写出了三峡错落有致的
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全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
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
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科室发展规划 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
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
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
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
“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
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
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
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分内分外 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
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黄山奇石课文 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感谢您国债资金管理办法 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17:0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9002944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巴东三峡巫峡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巴东三峡巫峡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