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纳谏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4-12 13:01:06 阅读: 评论:0

邀请函怎么制作-职称评审网上申报系统

纳谏是什么意思
2023年4月12日发(作者:违规违纪)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①王珪宴语②,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

王③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

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

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

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

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

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

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

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

美人还其亲族。

【注释】

①黄门侍郎:官名。唐、宋时,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负责

审查诏命,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成为中央政权机关的一部分。其

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

给事中,谏议大夫、起居侍郎等官。

②宴语:一边饮宴,一边谈话。

③庐江王:姓李,名瑗(yun),太祖曾孙。武德末,为幽州都

督,右领军。王君廓曾诱李瑗谋反,败露后李瑗被杀。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在宴会上交谈,当时有个美人

在旁边侍候。她本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姬,李瑗败事后,被籍没入宫。

太宗指着她对王珪说:“庐江王荒淫无道,杀害了她原先的丈夫而把

她占为己有。暴虐到极点,怎会不灭亡呢?”王离座说:“陛下认为

庐江王夺取她是对了呢,还是不对?”太宗说:“哪有杀人而夺取其

妻的道理,你却问我对不对,这是什么意思?”王回答说:“我见到

《管子》书里说:齐桓公到了郭国,问那里的父老:'郭国为什么会灭

亡?’父老说:'因为郭君喜欢好人而厌恶坏人。’齐桓公说:'照你所

说,他是个贤君啊,怎会灭亡呢?’父老说:'不是这样,郭君喜欢好

人却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不能摒弃,所以灭亡。’如今这个妇人还

在陛下左右,所以我猜测陛下的心意认为这样做是对的,陛下如果认

为不对,那就是所谓知道邪恶而不能摒弃了。”太宗听罢大为欣喜,

夸他讲得好极了,马上命令把这个美人送还给她的亲族。

【原文】

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①以备巡狩②。给事中张玄素

③上书谏曰:陛下智周万物,囊括四海,令之所行,何注不应?志之

所欲,何事不从?微臣窃思秦始皇之为君也,藉周室之余,因六国之

盛,将贻之万叶。及其子而亡,谅由逞嗜奔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天气 欲,逆天害人者也。是知

天下不可以力胜,神祇④不可以亲恃。惟当弘俭约,薄赋敛,慎终始,

可以永固。

【注释】

①乾元殿:原为隋所建的一座大殿。

②巡狩:古时皇帝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

③张玄素:蒲州(今山西)人。曾在隋做景城县户曹,窦建德攻

陷景城后要杀他,百姓呼救,后得释放。贞观初,为太子詹事,后迁

右庶子。

④神祇:天神地祇。古代统治者自以为受命于天。

【译文】

贞观四年,唐太宗下诏在洛阳修建乾元殿,以供天子巡游四方的

时候下榻居住。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劝谏说:

陛下您智虑周全,可谓无所不及。您下令要做的事,有哪一件不

成功呢?您立志想要得到的东西,有哪一件不是依从你的意思去办呢?

我认为秦始皇刚开始高谈阔论 做皇帝的时候,一直想倚仗灭掉周室的余威,凭

借平定六国的气势,将基业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可是到了他儿子掌权

的时候国家就灭亡了,我们认真分析它灭亡的原因,是他们父子随心

所欲地放纵自己的贪欲,违背上天的旨意,残害百姓等因素造成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统治天下不能仅仅凭借武力,一味信奉神灵也不能保障他的江山固若金汤。只有大力提倡节俭,减轻赋税,自始至终兢

兢业业,才可以永保江山安泰。

【原文】

方今承百王之末,属凋弊之余,必欲节之以礼制,陛下宜以身为

先。东都未有幸期,即令补葺;诸王今并出藩,又须营构。兴发数多,

岂疲人之所望?其不可一也。陛下初平东都之始,层楼广殿,皆令撤

毁,天下翕然①,同心欣仰。岂有初则恶其侈靡,今乃袭其雕丽?其

不可二也。每承音旨,未即巡幸,此乃事不急之务,成虚费之劳。国

无兼年之积英语美文摘抄 ,何用两都之好?劳役过度,怨将起。其不可三也。百姓

承乱离之后,财力凋尽,天恩②含育,粗见存立,饥寒犹切,生计未

安,三五年间,未能复旧。奈何营未幸之都,而夺疲人之力?其不可

四也。昔汉高祖③将都洛阳,娄敬④一言,即日西驾。岂不知地惟土

中,贡赋所均,但以形胜不如关内也。伏惟陛下化凋弊之人,革浇漓

⑤之俗,为日尚浅,未甚淳和,斟酌事宜,讵可东幸?其不可五也。

【注释】

①翕(x)然:统一或调协。

②天恩:即天子的恩德。

③汉高祖:即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

福。古人称一言之重,侔⑦于千金,卿之所言,深足责矣。今赐卿金

壶瓶、金碗各一枚,虽无千镒⑧之重,是朕自用之物。卿立志方直,

竭节至公,处职当官,每副所委,方大任使,以申重寄。公事之闲,

宜观典籍。兼赐卿荀悦⑨《汉纪》一部,此书叙致简要,论议深博,

极为政之体,尽君臣之义,今以赐卿,宜加寻阅。”

【注释】

①李大冬天脚凉 亮: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有文武才。贞观初年,授太

府卿,复出任凉州都督,累拜右卫将军。

②凉州:唐时州名,辖境相当于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

③乖:违背。

④贞确:坚贞正直。

⑤藩牧:藩,屏障。牧,守卫。藩牧即守卫边防。

⑥寤寐:寤,醒时。寐,睡时。寤寐即日夜。

⑦侔(mu):齐等。

⑧镒(y):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

⑨荀悦(148—209):东汉末政论家、史学家。字仲豫,颍川颍

阴(今河南许昌)人。少好学,善于解说《春秋》,后应曹操征召,

于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等职。献帝因《汉书》繁重难读,命他

用编年体改写,乃依《左传》体裁,撰成《汉纪》二十篇,当时人称

其“辞约事详”。

【译文】

贞观三年,李大亮担任凉州都督,有一位台使来到凉州,看见此

地有一种很稀有名贵的大鹰,台使就叫李大亮把鹰进献给唐太宗。李

大亮私下上疏给唐太宗:“陛下下令禁止打猎,现在却派使者前来索

要大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意思,那就是陛下违背了过去的圣旨;如果

是台使擅自主张,那他就是一个冒名的使者。”唐太宗看完李大亮的

奏折,回复道:“你既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又对国家忠肝义胆,所

以派你镇守边关,委以重任。你这些年为国尽职尽忠,在边关声名远

扬。我派使者来索要大鹰,你并不是趋炎附势地迎合我的旨意,而是

借古鉴今,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还进献忠言,可谓披肝沥胆,诚愚之至。

任何赞许都不能表达我的心意,有你这样的臣子,我还担忧什么呢?

希望你能够保持这份赤诚之心,始终如一。《诗经》上有句话叫:'尽

忠职守,忠诚正直。神灵得知,赐予洪福。’古人也说过这么有分量

的话,它的价值胜过千两黄金。你的一番话,真是可贵呀。现在我赐

给你金壶瓶、金碗各一只,虽然不是价值千金,但这是我平时自己所

用的东西。你性情方正平直,一心为公,我委托的事情你还上疏进行

核实。你在处理公务之余,可以看一看古代的典籍。我再赐给你一部

荀悦写的《汉纪》,这本书叙述简要,议论深刻,对如何治国、如何

尽到君臣的职责说得非常透彻,现在我把它赐给你,希望你回去认真

地阅读。”

【原文】

贞观八年,陕县①丞皇甫德参②上书忤旨,太宗以为讪谤③。侍

中魏徵进言曰:“昔贾谊④当汉文帝⑤上书云云'可为痛哭者一,可为

长叹息者六。’自古上书,率多激切⑥。若不激切,则不能起人主之

心。激切即似讪谤,惟陛下详其可否。”太宗曰:“非公无能道此

者。”令赐德参帛二十段。

【注释】

①陕县:地名,在河南省西部。

②皇甫德参:皇甫,复姓。德参,名字。

③讪谤:毁谤。

④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河

南洛阳东)人。汉文帝时被任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后被为长沙

王太傅。他曾多次上书,批评时政。

⑤汉文帝(前202—前157):姓刘名恒,刘邦第四子。初立为

代王。诸吕之乱平定后,为周勃、陈平等拥立。

⑥激切:意即言辞激烈。

【译文】

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了唐太宗,太宗认为这是毁

谤。侍中魏徵进言道:“从前贾谊在汉文帝时上书,曾说到'可以为帝

王痛哭的事有一件,可以为帝王长叹息的事有六件’。从古以来上书

奏事,往往言辞很激切,如果不激切,就不能打动人主的心。言辞激

切就近似毁谤,希望陛下仔细详察我的话对不对。”太宗说:“只有

你能讲这样中肯的话。”于是下令赏赐给皇甫德参帛二十段。

【原文】

贞观十五年,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①,未还,又令人多赍②金

帛,历诸国市马③。魏徵谏曰:“今发使以眉骨高的女人面相 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立,

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

甚怀恩,不得立,则生深怨。诸蕃闻之,且不重中国。但使彼国安宁,

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④日三

十,凶行⑤日五十,鸾舆⑥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

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又光武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

驾鼓车,剑以赐骑士。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

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⑧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

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

之高行,可不畏苏则⑨之正言耶?”太宗遽令止之。

【注释】

①叶护可汗:叶护,突厥大臣的号。原称叶护统叶护,因继承其

兄射匮可汗之位,于是号叶护可汗。这年,叶护曾数次派使者到长安,

秋七月,朝廷遣使至突厥,立为可汗。

②赍(j):带着。

③市马:购买马匹。

④吉行:指皇帝巡行各地或举行祭祀活动。

⑤凶行:指出兵兴师。

⑥鸾舆:皇帝仪仗中的旗载于车上,大驾出而先行,称为鸾舆。

⑦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

⑧魏文帝:即曹丕。

⑨苏则:字文师,扶风(今陕西乾县西)人,在魏做侍中。

【译文】

贞观十五年,太宗派遣使者到西域封立叶护可汗,使者还没有回

来,太宗又令人携带大量金帛到西域各国去买马。魏徵劝谏说:“现

在派遣的使者是以封立可汗为名义的,可汗尚未封立,就到各国去买

马。突厥人一定认为我们的目的是买马,而不是专程去封立可汗。这

样,可汗虽然被封立了,他也不会对陛下感恩;立不成的话,就会产

生很深的怨恨。西域各国听说这件事,也会看不起中国。只要能使西

域各国安定,那么各国的好马用不着去买,就会自动送上门来。从前

汉文帝时,有人献千里马。文帝说:'我巡幸时每天行进三十里,打仗

时每天行进五十里,仪仗走在我的前面,副车跟在我的后面,我单独

骑一匹千里马,能走到哪里去呢?’于是给了献马人一些路费,让他

回去了。汉光武帝时,有人献千里马和宝剑,光武帝让千里马拉装载

战鼓的车,宝剑赐给手下的骑士。今天陛下的所作所为,远远超过夏

禹、商汤和周文王武王,怎么在这件事情上的见识,还不如汉文帝、

汉光武帝呢?魏文帝曾打算买西域的大珍珠,苏则劝谏说:'如果陛下的恩惠遍布四海,这些东西不用追求,自然会到来。能买得到的东西,

就不足珍贵了。’陛下纵使不仰慕汉文帝的崇高德行,难道也不畏惧

苏则的正直议论吗?”于是,太宗立即下令停止买马。

【原文】

贞观十七年,太子右庶子高季辅①上疏陈得失。特赐钟乳②一剂,

谓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注释】

①高季辅:名冯,德州人。贞观初,拜监察御史,不避权要。累

转中书舍人,后迁吏部侍郎。

②钟乳:即钟乳石,可作药用。

【译文】

贞观十七年,太子右庶子高季辅上书评论朝政得失。太宗特意赐

给他钟乳石剂,对他说:“你向我进献药石一样的谏言,所以我也拿

药石来报答你。”

【原文】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顺从

而不逆,甘言以取容。朕今发问,不得有隐,宜以次言朕过失。”长

孙无忌、唐俭等皆曰:“陛下圣化道致太平,以臣观之,不见其失。”

黄门侍郎刘洎①对曰:“陛下拨乱创业,实功高万古,诚如无忌等言。

然顷有人上书,辞理不称者,或对面穷诘②,无不惭退。恐非奖进言

者。”太宗曰:“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

【注释】

①刘洎(j):字思道,荆州人。贞观年间在朝为官,后因获罪被

赐死。

②穷诘:追问到底。

【译文】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臣子对帝王,多是顺

从而不违背,用甜言美语来讨人欢心。我现在提出问题,你们不准隐

讳,要一一说出我的过失来。”长孙无忌、唐俭等人都说:“陛下圣

德教化,导致天下太平,据我们看来,看不出有什么过失。”黄门侍郎刘洎对答说:“陛下拨乱创业,确实功高万古,如无忌等人所说。

但不久前有人上书,遇到言辞内容不合陛下心意的,有时就当面追根

盘问,弄得上书言事的人无不羞惭而退。这恐怕不是在奖励进言者

吧。”太宗说:“这话讲对了,我一定接受你的意见改正错误。”

【原文】

太宗尝怒苑西监①穆裕,命于朝堂斩之。时高宗②为皇太子,遽

犯颜进谏,太宗意乃解。司徒长孙无忌曰:“自古太子之谏,或乘间

从容而言。今陛下发天威之怒,太子申犯颜之谏,诚古今未有。”太

宗曰:“夫人久相与处,自然染习。自朕御天下,虚心正直能量最低原理 ,即有魏

徵朝夕进谏。自徵云亡,刘洎、岑文本③、马周、褚遂良等继之。皇

太子幼在朕膝前,每见朕心说谏者,因染以成性,故有今日之谏。”

【注释】

①苑西监:唐时掌宫苑之官。

②高宗:即理想作文600字 太宗之子李治。起初封为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皇太

子。

③岑文本:字景仁,邓州(今河南伏牛山以南)人。贞观初,擢

中书舍人,迁侍郎。后迁中书令。

【译文】

太宗对苑西监穆裕大为恼火,下令将他在朝堂上斩首。当时高宗

为皇太子,不惜冒犯太宗,前去求情,太宗的怒气才消退。司徒长孙

无忌说:“自古以来,太子进谏总是找适当的机会说,今天陛下大发

天威,太子却能犯颜进谏,这是古今没有的。”太宗说:“人在一起

相处,自然会相互染上一种习气。自从我统治天下以来,虚心接纳正

直的意见,就有魏徵不分早晚随时进谏。自从魏徵死后,又有刘洎、

岑文本、马周、褚遂良等继续进谏。皇太子小时候在我面前,常见我

听到进谏心情很愉悦,因此养成喜欢纳谏、进谏的习性,所以才有今

天的进谏。”[下一章>>]

浪漫的英文-文明出行倡议书

纳谏是什么意思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13:0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756661571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纳谏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纳谏是什么意思.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