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把很多数字写进诗
阅读目标:激励歌曲
1.了解数字诗的多种形式和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数字与诗歌结合的奇妙。
3.能模仿数字诗创编几句。
阅读文本:
《一去二三里》《一字诗》《雪梅诗》《百鸟归巢图》《怨郎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数字诗的不同形式和特点。
2.感受数字诗的景美、意趣、情真。
3.模仿创编.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
听故事,猜古诗:《一去二三里》
二、导入,引出课题
数字跑进了成语中,数字还跑进了古诗中,请齐读课题。(板贴:把数字写进诗)
三、诵读感知数字诗的不同形式,体会数字诗的景美、意趣、情真。
1.《一字诗》
[清]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1)读古诗
(2)聊诗境
老师
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吧,边读边想:在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小女孩简笔画 教师点评。)
老师:
聊了这么多,是什么把我们看到的这些景物串联成了一首诗,统一成了一幅画呢?
学生:
数字“一”。
(3)明特点
老师
:
是呀,整首诗只用了数字一,简单的数字一带给我们一幅画面,我们一起来再读一读,
让这画面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渔翁垂钓的画面,一个一字有多奇妙的力量啊!
2.《雪梅诗》
[明]林和靖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dnf恢复角色 入梅花都不见。
(1)找数字
(2)聊诗境,明诗题
老师:
这些数字,又会让我们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点评。)
老师:
纷纷扬扬地雪花落入梅林中,分不清是雪花还是梅花了,所以这首诗的诗题是——(引
读)
(3)想象画面引读,读出画面感
小结:读着读着,我们不禁感叹,这雪、这景,真美啊!(板书:景美)
3.《百鸟归巢图》
[明]伦文叙
天生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
啄尽人间千万石。
(1)读诗题,设疑激趣
老师:古代诗人总是那么有灵性,总能让简单的数字变得灵动起来。有一位诗人为苏东坡的
画,题了一首诗,诗题是——(引读课题)有多少只鸟呢?
(2)读古诗,找数字
老师:
那一百只鸟在哪呢?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学生找寻数字,注意明确“千、万”是数字,但不是指鸟儿的。板书:一→十)
(3)小组合作,寻找100只鸟
老师:
从这些数字里怎么找到一百只鸟呢?
(预设:学生找不到,教师给点提示,给这些数字加上运算符号算一算,100会神奇的出现。)
老师:
发挥小组的智慧,小组讨论交流,找寻躲起来的100吧!
(小组合作,再汇报交流)
学生:
我们组发现了一百:1+1+34+56+78=100
老师
:
同学们真聪明,诗人也很聪明,一百就藏在这些——(引说:数字)中。诗人不但数字
用得巧,这首诗也写得巧。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你觉得这首诗哪儿写得巧?
(生读)
学生:
我觉得“凤凰何少鸟何多”写得巧,因为图画上只有一只凤凰,有很多的其他的鸟,所以
诗人说“凤凰少,鸟多”。
老师:
你和诗人一样有着一颗敏锐的心,根据图画来写,所以这样的诗就叫题画诗。还有谁想
说吗?
学生:
我觉得“啄尽人间千万石”这句巧。诗人说这么多鸟儿吃掉了很多的粮食。
老师
孩子们都能根据画来理解诗,其实这首诗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诗人把有才能的人比作凤凰,
把学识少又居高位的人看成是鸟,这些没有学识却居于高位的把百姓的千石万石粮食据为己
有,讽刺了当时官场的现状。这既是一首诗,也是一道数学题,诗中还隐藏着另外一种意思,
老师读这首诗时想到了两个字——意趣。
(板书常识题库 :意趣)
4.学习《怨郎诗》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九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1)自由读诗,发现数字
老师:
短短的三首诗,让我们从数字中欣赏到了景美,感受到了意趣,老师这儿还有一首长长
的有很多数字的诗,请孩子们自由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诗中出现的数字,并想一想这些数
字有什么特点?
老师
谁来分享你的发现?
学生:我发现的数字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然后这些
数字又从万倒回了一。
(边听边板书:一←→万)
老师:
你读得很细心,把所有的数字都找出来了。
(2)听录音,感受诗情
老师
这首诗是一位女子给自己丈夫的一封回信,请同学们听朗诵,边听边想,你从信中感受到了
什么?
(生自由聊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点评。)
老师:同学们听出了诗中女子的怨,也听出女子长长的思念,这怨,这思念都缘于她对丈夫
的一片——(引说)深情。(板书:情深)串起这深深地情是什么?
学生:
是数字。
四、小组合作,比较异同
1.发现异同,交流特点
老师:
把数字写进诗里,我们看见了诗中的美景,体验了诗中的意趣,感受到了诗中的深情。
回过头来看这四首诗歌,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请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老师
哪个小组来和我们分享你们的发现?
学生:我们组发现这几首诗中都有数字,这些数字单独看没有多大意义,但是放到诗歌中,
它们联接诗歌的景或是情。
我们组发现诗歌中的数字都有特点。《一字诗》中只有数字一,《咏雪》诗中一到十是从小
到大的,《怨郎诗》里从一到万,又从万到一,这样反复。《百鸟归巢图》里的数字可以写
成一个算式。
学生
2.根据特点,取名字
老师
这些数字在古诗中这么有特点,那我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来给它们取个名字吧。一首诗中只
有数字一的,就叫什么呢?
学生:
《一字诗》
(板书:一字诗)
老师
如果只有数字二呢?
学生
《二字诗》
老师:
是的,古诗中有许多这样的诗歌。那有从一到十的数菠菜鸡蛋水饺 字诗叫什么呢?
学生:
十字诗。
老师
:
你们觉得行吗?
学生:
我觉得不行,因为古诗中除了十还有其他的数字。
老师:
我同意,那我们就给它换一个字,叫它“十字令”。(板书:十字令)《百鸟归巢图》
中的数字有点杂乱,我们就叫它“杂五个字的春联 数诗”好不好?谁来给从一到万又从万到一的这种电视质量 数字诗
取个名。
学生:
这种数字从一到万,又反过来,这样来来往往,我觉得可以叫来往诗。
学生:
我认为叫反复诗更好听些。
学生
:
我想到它们来来回回,叫回来诗吧。
老师:同学们都能根据它的特点来取名,都有创意,它从一到万,从万又到一,这样回环往
复,我们就叫它“回环诗”。
五、拓展练习
老师
老师发现了这样一首诗,可是它不完整,你们能帮我把它填完整吗?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吧!
1.填一填,辨一辨。
(1)试一试,将诗歌补充完整。
()叶孤舟,坐二三个旅客,启用()桨()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
叹()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家书院,抛却()情()欲,苦读()经()书,考了()
番()次,今天()定要中。
(2)想一想,这是数字诗中的哪一类?
2.模仿创编
老师:古时候的孩子,七八岁就开始写诗了,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数字诗,我们也来试着写
写吧。
(1)出示图片
请选择其中一幅图片创编一首数字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评价
五、小结
同学们,数字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数字中景美、意趣、还有浓浓的情,
其实数字诗还远远不止我们今天了解到的这些,课后再去读读其它的数字诗更深入地去了解
吧!
板书:把很多数字写进诗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10:57: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682621569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数字古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数字古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