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

更新时间:2023-04-12 09:32:54 阅读: 评论:0

郄路通-职业状况

寄李儋元锡
2023年4月12日发(作者:儿童简单画小鱼)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好的组名 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

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

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ditor.

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

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地点用英语怎么说 afterdownloading,pleaadjustandu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

sampleessays,suchassays,classicbeautifulessays,testquestions,

teachingplanmaterials,officialdocumentwriting,ancientpoems,

practicalessays,othersampleessays,etc.,ifyouwanttounderstand

theformatandwritingofdifferentsampleessays,respectPleapayattention!

第1页

共6页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

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起于分别,终于相约,体现了朋友间的

深挚友谊,感情细腻动人,同时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堪

为七律名篇。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cpu缩肛 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唐德宗建中四

年,韦应物到滁州任刺史。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

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

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派人北上打探消息,探者还没有回滁州。李儋(d

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一:

(1)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末句。(4分)

【参考答案】

(1)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

第2页

共6页

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

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2)①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②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

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暗淡;③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

想矛盾和苦闷;④感激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意对即可)

(3)末句以景结情(以景作结)。“西楼望月”,望月怀人,借月

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说明盼友为时之

久,心情之切;“几回圆”,用月轮的缺而复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

拳之心。(意对即可)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二:

1.本诗首联用了怎样的手法?请赏析“已”字的妙处。(5分)

2.这首诗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秋分节气介绍 些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诗句具体说

明。(6分)

参考答案:

1.首联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2分)“已”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

经一年了,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花开花落,引起作者对人事变迁的

感怎么演讲 叹,渲染了孤独处境给他带来的伤感。(3分)

2.①因身体多病有了回归田园的愿望;(2分)②但想到自己辖境

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因而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流露出进退两难

的苦闷;(2分)③此时正巧友人要来造访,尾联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友

人相聚的迫切心情。(2分)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三:

第3页

共6页

1.有人说此诗前两句情景交融,对其颇为推崇赞美。但有人认为

这种评论并不切实。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分析。

(5分)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瓜子脸男 简要

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1)这种评论不切实,或前两句不属于情景交融。(观点

明确1分)去年春花招展中分别,今年再见花开而怀友,既是睹物思

人,又暗含着时光易逝之伤感。(解说诗句2分)这两句即景生情,恰

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反衬),景美而情不欢。(辨析2分)因此不属

于情景交融。(2)这两句属于情景交融。(观点明确1分)去年春花招

展中分别,今年watch的过去式 再见花开而怀友,既是睹物思人,又暗含着时光易逝

之伤感。(解说诗句2分)这两句即景生情,情景交融,在春光烂漫中

引发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思绪。(2分)(两种观点均可,学生言之成理

即可酌情给分。)

2.(6分)(1)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1分)“世事茫茫”“难

自料”是指国家的前途难以预料(背景),也包含个人的前途渺茫。(1

分)他到任一年,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孤

独寂寞,难以入眠,纵使美景也黯然无光。(1分)(2)颈联写自己的

思想矛盾。(1分)因为多病使他想辞官归隐;但他看到百姓贫穷逃亡,

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又不能一走了事。作者处于这样进

退两难的矛盾之中。(2分)

第4页

共6页

拓展阅读: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

韦应物这首诗叙述了与友人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

造成的内心矛盾。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

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

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

索的感慨。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

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

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

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

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

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

黯然无光。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

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

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

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联便以感激李儋

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并无突出的特点。有人说它前四

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这种评论并不切实。因为首联即景生情,恰

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颔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

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其实这首诗

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

第5页

共6页

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

情。

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

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做梦牙掉了 之言”,朱

熹盛称“贤矣”。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

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典型

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

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

第6页

共6页

小火苗-胃疼怎么处理

寄李儋元锡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9:3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631741272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寄李儋元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寄李儋元锡.pdf

上一篇:直径算周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寄李儋元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