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训之齐家教子篇
Thedocumentwasfinallyrevidon2021
古代家训之齐家教子篇
“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有这样一个
家族,富贵12代,兴盛400年,有33座院落、1300多间
房屋,作为全国三大庄园之首,比山西乔家大院还大15
倍。该家族就是河南省巩义市的康氏家族,不仅历史悠
久,更让人赞叹的是他们家族12代子孙竟然都是富豪官
吏。其兴旺发达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
柱即一副世代相传、言简意赅的家训对联:“志欲光前惟
是读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读书教子”、
“勤俭持家”,正是古代家训齐家之要义。
勤以持家。“天道酬勤”;“业精于勤,荒于嬉”。明
代文学家史桂芳《训家人》中,以陶侃为例,强调“陶侃运
甓,自谓习劳,盖有难以直语人者。劳则善心生,养德养
身咸在焉;逸则妄念生,丧德丧身咸在焉。吾命言儿稽
孙,不外一劳字,言劳耕稼,稽劳书史。汝父子其图
之。”勤为人生第一要义。曾国藩一生把勤视为治家法宝,
他在家书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提到的一种品德就是——
勤,“勤则兴”;“总以勤苦为体”;“凡一家之中,勤敬
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无有不败”;
“要实行勤俭二字……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饭。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勤者
生动之气……”他对家人要求极严格,一些生活细节都作了
详尽规定。比如家中男子要扫屋、抹桌,女子要做鞋、下
厨,等等。同治五年,曾国藩的家属回乡居住,他写信告
诫儿子:“此后回乡居家,妇女纵不能精于烹调,亦必须
常至厨房,必须讲求作酒、作醋、小菜、换菜之类。尔等
须留心于种蔬养鱼,此一家兴旺气象,断不可忽。纺织虽
不能多,亦不可间断。”他还写信给几个弟弟,要求做叔
叔的为儿侄辈做出榜样:“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
甚,此是败家气象。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
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子侄除读书
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
可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曾家在湘乡历来是耕读传家,
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曾制定传家八字诀“书、蔬、鱼、
猪、早、扫、考、宝”,后来,曾国藩又将八字水粉画星空 诀家规扩
展为“八本”家训,其中一条就是“居家以不晏起为
本”。他始终认为,家运长久,不是靠一两个人的突然发
迹,而是凭着家族众人的全力支持、克勤克俭。“家勤则
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是他的传家法
宝,曾家人谨遵家规,历代昌盛兴旺。
俭以持家。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情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美中国出入境 德。李商隐《咏史》美妙的近义词是什么 诗句高度概括出了节俭之益和奢侈之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代
家训中有关勤俭持家的训诫非常之多。司马光曾专着一文
《训俭示康》,引述大量的事实证实了“以俭立名,以侈自
败”的普遍性和真理性,并现身说法教育儿子司马康“身
当服行”,还“当以训汝子孙”。“俭则足用,俭则可以
立身,俭则可以传子孙。奢则用不给,奢则贪求,奢则掩
身,奢则破家,奢则不可以训子孙”(倪思《经锄堂杂
志》)。庞尚鹏《庞氏家训戒奢靡》还就如何节约制定出
详细科目:“子孙各要布衣蔬食,惟祭祀宾客之会,方许
饮酒食肉,暂穿新衣……尺帛、半钱不敢浪费,庶几不至
于饥寒”;“亲戚每年馈问,多不过两次,每次用银,多
不过一钱。彼此相期,皆以俭约为贵,过此者,拒勿
受”;“待客品物,本有常规。如亲友常往来,即一鱼菜
亦可相电脑连接打印机 留”。具体到如何以俭治理好一个家庭,朱柏庐认
为要做到三个方面:“俭之为道第一要平心忍气。一朝之
忿,不自度量。与人口角斗力,构讼经官,事过之后,不
惟破家,或且辱身。第二要量力举事。土木之功,婚嫁之
事,宾客酒席之费,切不可好高求胜。一时兴会,所费不
支,后平补苴,或行称贷,偿则无力,逋则丧德。第三要
节衣缩食。绮罗之美,不过供人之叹羡而已。若自喉而
下。藜藿肥甘何异。人皆以薄于自奉为不爱其身,而不知
是乃所以养身也。”(《治家格言》)。朱柏庐不仅坚持身先垂范,还严格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一粥一饭,当思来
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与俭,治生之
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治家格言》)。
和以持家。“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父子和
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
家道兴。”(《增广贤文》)家庭和睦相处、团结协调是
古代渠道推广 家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庭和睦主要在于处理好父母、
兄弟、夫妻三个关系,而处理好三个关系关键在于三个字。
一曰孝。父子关系在封建家庭中居于第一位,而协调父子
关系的关键是父慈子孝。“不孝父母,奉神无益”。(林则
徐家训“十无益”)。《礼记大学》云:“为人子止于
孝,为人父止于慈。”“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
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肖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愈
孝,子孝而父益慈,无偏胜之患矣”(袁采《袁氏世
范》)。二曰悌。《三国演义》中刘备有这样一段话:“兄
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
续”这种看法代表了古人对兄弟关系的重视。因为兄弟乃
天伦,夫妇乃人伦,所以兄弟之亲当超过室家之好。《小
雅常棣》中讲兄弟应该互相友爱:“凡今之人,莫如兄
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脊令在原,兄弟急
难”。兄友弟则恭,弟恭则兄益友,兄益友则弟益恭。因
此,“兄弟当和好到老,不可各积私财i52500k ,致起争端;不可
因言语差错,小事差池,便面红耳赤。”(杨继盛《给子应
尾、应箕书》)三曰爱。夫妇关系的好坏酸黄瓜炒肉 也是决定家庭安定
兴衰与否的基础。举案齐眉、富不易妻、谊联瓜葛、情如
金兰是夫妻恩爱的典型。夫妇之道关键在于夫义妇顺,
“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妇,则
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班昭《女诫》)。总
之,家庭关系处理得当,前提在于宽容忍让,朱熹曾指出:
“和顺齐家之本。”陆九韶在《居家正本制用篇》也认为:
“一家之事,贵于安宁和睦悠久也,其道在于孝悌谦
逊。”“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袁采世范》)
“‘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
者。”(曾国藩《与诸弟书》)关于家庭和睦,我们敬爱的
周恩来总理在家训中用“八互”作了精辟概括:“家和睦,
需有方,有八互,记心上:互敬,多协商;互爱,情意
长;互信,莫乱想;互勉,共向上;互助,热心肠;互
让,莫逞强;互谅,心坦荡;互慰,暖心房;全家欢,乐
无疆,八互歌,切莫忘。”
教以持家。“子不教,父之过”;“人生至要无如教
子。”历史上最着名庭训当属孔子教育他的独生子孔鲤要
学《诗》学《礼》,“不学《诗》,无以言”;“不学
《礼》,无以立”。司马光在《家范》中讲道:“为人母
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
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
者多矣,不可悉数。”“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
之,又积善以滋润之老子名言 。”(刘清之《戒子通录》)张廷玉在
《澄怀园语》中讲道:“一家之中,老幼男女,无一个规
矩礼法,虽眼前兴旺,即此便是衰败景象;小小智巧,用
惯了,便入于下流而不觉。”古人常把读书与做人联系在
一起,他们认为,读书固然是为了求知,更重要的是为了学
做人。古人教子如何读书在读书学习篇中已经阐述,这里
主要指教子如何做人。三国时关羽“四好”家训中有一好
则是“做好人”;同一时期的王修,也训儿“必读书,并学
做人”,“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他的子
孙大都以操守高尚见称。清代学者陆陇其把做人看得比什
么都重要,在家训中教育儿子:“吾人立身天地间,只思
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馀事都不要紧。”清代以诗书
画名家的郑板桥在家书中就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
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教育什么内容,好
人有什么具体标准和要求,很多家训就此都作了阐述。普
遍认同、广为引用的“教子之道有五”,即“导其性,广其
志,养其材,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怎样做个好人?
吕坤的《好人歌》一口气道出了53个“好”:“天地生万
物,惟人最为贵,人中有好人,更出人中类。好人先忠
信,好人重孝悌,好人知廉耻,好人守礼义。好人不纵酒,好人不恋妓,好人不赌钱,好人不尚气。好人不仗
富,好人不倚势,好人不欠粮,好人不侵地。好人不教
唆,好人不妒忌,好人不说谎,好人不谑戏。好人不闻
言,好人不谤议,好人没歹爱民如子 朋,好人没浪会。好人不村
野,好人不狂悖,好人不懒惰,好人不妄费。好人不轻
浮,好人不华丽,好人不邋遢,好人不跷蹊。好人不强
梁,好人不暗昧,好人救患难,好人施恩惠。好人行方
便,好人让便宜,恶人骂好人,好人不答对。恶人打好
人,好人只躲避,不论大小人,好人不得罪。不论大小
事,好人合天理,富人做好人,阴功及后世。贵人做好
人,乡党不咒詈,贫人做好人,说甚千顷地。贱人做好
人,不数王侯贵,少年做好人,德望等前辈。老年做好
人,遮尽一生罪,弱汉做好人,强人自羞愧。恶人做好
人,声名重千倍。好人乡邦宝,好人家国瑞,好人动鬼
神,好人感天地。不枉做场人,替天出口气。吁嗟乎!百
年一去永不还,休做恶人世间!”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9:2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625461567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