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分析
学完《史记》列传部分,我觉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其中叙事情节最为精
彩、人物刻画最为精细的一篇。读罢全文感觉故事内容一环扣一环,作者将蔺相如
使秦完璧归赵,绳池之会蔺相如智折秦王,将相和廉颇负荆请罪三则故事巧妙地融
合,勾勒出廉颇、蔺相如、秦王、赵惠王等人鲜明的人物性格,汇成一曲爱国主义
的乐章。
故事的起初在蔺相如与秦王的周旋中展开。秦昭王佯装以十五城池易赵国和石
壁,其实是暗怀鬼胎想要逼赵国屈服于自己。这一点上就足见秦王这人的政治野
心,他恃强凌弱、贪暴成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这一时刻就应该站出来一位大
智大勇的贤才来救国,这人便是蔺相如。蔺相如本为宦官的一名舍人,出身卑微,
名不显而声不彰,但由此宦者推荐后便一跃而起成为赵国的救世主。在“完璧归
赵”段落中,他只身赴会秦王已可窥见此人的大胆,在与秦王的面谈中相如“因持
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以玉石俱焚之状来逼
迫秦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赵国,并以强烈激进的言辞来威吓秦王使其卸下强者的霸
势。大智大勇可见一般。而同时我们也看见先前威风八面的秦王此时早已被蔺相如
的态势吓住,开始一一按照相如的要求去做并设宴讨好相如,前倨后恭、吃软怕硬
毫无强国君王模样。但最后换来的只是空欢喜一场,中了相如“走为上计”只能是
一肚子郁闷。
当然堂堂秦国君王在受此等羞辱之后,又怎会轻易善罢甘休,在绳池之会中,
秦王将矛头指向赵惠王,邀其为自己鼓瑟。而赵王竟然顺从其意,毫不顾及自己的
身份地位“甘愿”受辱。不知该说他愚昧无知但拼音 ,还是懦弱地屈服于秦王的霸权,总之是一个昏君。幸好他的身边有蔺相如这位谋士,以他的忠心赤胆岂可眼看着本国
受辱而不顾呢,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凭借自己的智勇双全再次让秦王计
划落空,保全了赵国在秦人眼中的尊严与国格。
两次出色完成任务的蔺相如当然令人刮目相待。在他的身上充满着智慧的灵
气,在面对强敌之时更显示出他处事的沉着冷静与敢于冒险的勇气。而这些全都源
于蔺相如的一种精神,忠于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若要说他“徒以口舌为劳”可就
太片面了,好像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一般。
当时的廉颇就当了一回这样的小人,只因自己官品在蔺相如之下心怀不满便开
始恶语相向。而蔺相如“躲”着他不愿露面。这并非蔺相如胆小长他人志气,他只
是生怕二人相斗而落为敌国的把柄,从而危及到国家的安危。但是武将出身的廉颇
不能看出其中玄机,以为相如的退让使自己很有面子,不知是充分暴露了自己的不
识大体。直到蔺相如采用感化争取的策略,使廉颇自省时一切才恍然大悟,才有了
廉颇负荆请罪,肉袒谢相如之说。从这件事中,蔺相如的为人高尚我们看到,但我
们也不能只看到廉颇的意气用事、一时被虚荣蒙蔽双眼。作为勇将的廉颇个性耿直
爽快有一说一,但并不代表他没有一颗爱国之心。正因他也是忠臣,相如才能对症
下药使其改过自新,却非闹言楚非 出又一出政治矛盾而自乱了阵脚。武将没有文臣之智并
不稀奇,但只要及时听劝“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仍是一条好汉,仍是君子之所
为,仍是国之栋梁。赵国正因有廉颇蔺相如两位一文一武的忠臣在,才能如虎添翼
般在外交与内政中旗开得胜。他们二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谓赵国的振国之
宝。
《廉颇蔺相如列传》看似以蔺相如为主线展开情节,也正因有他这个正面形
象,才可使读者更为清晰地看清诸如秦王、赵惠王、廉颇等人的性格特征,有所参
照也有所借鉴。我想这也是此文值得欣赏的原因所在吧。
蔺相如是太史公所景仰的历史人物之一,因而在这篇传记中对这位杰出人物大力表彰、热情歌颂。一方面表彰他的大智大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两
个历史故事,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他面对强暴而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精神,也表现了他
战胜强秦的威逼凌辱、维护赵国尊严的机智与果敢。另一方面又表彰了蔺相如“先
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美国民权运动 品格。在“廉蔺交欢”一段中生动地记述了蔺相如对蓄
意羞辱他
的廉颇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与忍让,终于感动了廉颇,实现了将相和好,团结对
敌。此后的十几年中,秦国没敢大规模对赵用兵,这与蔺相如主动维护赵国内部的
安定有密切的关系。廉颇是本篇的另一主要人物。作为战国后期的名将之一,作
者虽然也记述了一些有关他善于用兵的事迹,但都着墨不多。而对他的“负荆请
罪”却作了细致的描写,因为这正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身上难能可贵的美德。居
功自傲,对相如不服,固然表现了他的狭隘,而一旦认识到错误,立即“肉袒负
荆”前去谢罪,这比战场杀敌需要一种更大的勇气,因而为司马迁所敬佩。经过作
者的精心编撰,这段故事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历史佳话,“负荆请罪”也成了后人常
用庆元旦手抄报 的典故和成语。
赵奢既善治赋又善治兵,李牧不求虚名,只重实绩,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印
象。尤其是赵括,经司马迁的记述之后,早已成为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后人常常
引以为戒。添加评论.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取消
.anhongyan123456|2009-05-0414:09:52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有0
人认为关于清廉的古诗 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蔺相如曾经缪贤的舍人,现在有了自己的舍人。给“舍人”蔺相如立传,是因
为他大智大勇为国立功而被赵王看好。顾全大局也是他的大智大勇在内部矛盾中的
又一种表现形式,在这个意义上看,《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为蔺相如个人立传,突
出的就是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一、开头简介,欲扬先抑:难以想到要给“舍人”立传。
课文一开头,按下蔺相如不表,就先交代廉颇是赵国的良将,“有攻城野战之
大功”而被授予上卿的官职。此为战国时最高的官阶,可见其国内的政治地位。
“以勇气闻于诸侯”,这就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望了。
之后才以十几个字(相当于介绍廉颇的2/5的篇幅)写到此时的蔺相如,只不过
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舍人”,门客。战国时,贵族或官僚家里常养着一些
食客。这个身份地位也够低的了吧。
按照《史记》的体例,“列传”是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本篇虽说是人
物合传,初课文的读者读到此处,或许以为蔺相如只不过是“舍人”,此篇大概主
要是给廉颇将军立传吧。实在难以想到本课还要给“舍人”立传。
二、主体叙事,步步高升:难以想到“舍人”有了舍人。
但这绝不是一个普通人家的食客,这也绝不是一个普通的食客。就是这样一个
食客,在国难当头之时,能够挺身而出,“使不辱于诸侯”,“还璧归赵”,被赵
王看好,摇身一变,被授予上大夫的官职。这可是大夫中最高的官阶,只比卿要低
一级。
接着,又随赵王同赴“渑池会”。这更让赵王耳闻目睹了他鲜花寓意 是如何的大智大
勇,秦王“终不能加胜于赵”,“秦不敢动”赵。所以,一旦归国,赵王就以其功
大,而授予上卿的官职。前面讲到,这是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现在的蔺相如与廉颇将军职位相同,可以平起平坐了;并且,“位在廉颇之
右”。“右”就是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可见,蔺相如这时还要略胜一
筹。也有些人仰慕他的高尚的道义,离开亲人来做蔺相如的“舍人”。
曾经侍奉人的“舍人”,如今也有了自己的“舍人”来侍奉了。一个昔日的
“舍人”,而能位居“中外闻名”的将军之右,可以想见,他的功绩与得宠该是如
何的炙手可热。
三、舍人请辞,逼出“高义”:难以想到主人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部分,面对舍人耍脾气,集体规劝请辞,见过大世面的主人蔺相
如怕了吗,他不怕,但倒并没有居功自傲耍大牌,而是坚决挽留,“固止之”;并借
此机会,表明自己一再避让廉颇的原因。
试想我蔺相如是怕人的人吗,连秦王都不怕,还怕廉颇不成,舍人啊,我蔺相如
是主动退避,“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种顾全大局的君子风范,一旦为人所
晓,立即产生效应:廉颇“负荆请罪”来了。而“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只不过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罢了。可见顾全大局、团结一致的重要了
吧。
跟蔺相如在“国际”矛盾、敌我矛盾中表现得大智大勇赢得舍人仰慕一样,蔺
相如在人民内部矛盾中的这种顾全大局的君子风范,也同样为舍人所仰慕。这就从
高尚的舍人的视角来瞻仰主人蔺相如的高尚,一笔两到,主人、舍人都是道德高尚
之士。
四、“多态”写人,前后照应:难以想到“舍人”是一个纽扣。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的蔺相如,之所以一路飙升,当然有他在外交上的胜
利。然而,要是没有主人缪贤在赵王正要用人而求之不得的时候的及时推荐,蔺相
如恐怕也难有出使的机会。
当初缪贤想逃脱罪责而“亡赵走燕”,是蔺相如审时度势提出“不如肉袒伏斧
质请罪”,结果赵王还真的“幸赦臣”。这是缪贤和赵王都知道的事情,很有说服
力,足见“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这次推荐的成功,客观上使赵王、赵国赢得了“国际”尊严,蔺相如自己也功
成名就而名正言顺地成为主人而有了舍人。足见缪贤的舍人是好样的——蔺相如是
好样的;后来,蔺相如自己的舍人诚服地仰慕,足见主人是好样的——蔺相如是好
样的。这是智者对智者的对话,以蔺相如为中心,作为“舍人”上连主人智者缪贤;
作为主人下连智者自己的“舍人”。蔺相如好比是一个兼语成份:主人(缪贤)——
“舍人”(蔺相如)——舍人。最终扭结到一个支点上来了:蔺相如是好样的。
五。全文把握,突出主次:难以想到正是为“舍人”个人立传。
到底如何好法呢,
课文节选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一部分,虽然以廉颇将军起,又以廉颇
将军收,对廉
颇也作了生动的记述。但是,不可否认,课文集中描写的还是蔺相如。
廉颇将军在当时的历史上是可以称得上赵国的半壁江山吧,而鲁迅先生说
《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毕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史书。
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课文中,廉颇将军只不过是蔺相如的对比形象、辅助形
象。廉颇将军的地位,只不过是为表现蔺相如地位建立了一个坐标系,记录显示蔺
相如地位的变化而已。
比较集中地写廉颇将军的“负荆请罪”部分,也只不过是主要用来突出蔺相如
思想品质的不同侧面,表现他对待不同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而已。他处理与廉
颇的矛盾,是那样的谦让,似乎他前后判若两人,似乎是在逃避,怕人怕得要死,
像个缩头乌龟。连他的舍人都不理解,觉得好羞耻,集体规劝要请求辞去。这却正
是他的高明之处,着实一个能屈能伸的君子形象,一个刚柔相济的君子形象,一个
敌我分明、内外有别的君子形象。
所以,我认为,与其认为《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为廉颇、蔺相如两人合着立
传,倒不如看成是为蔺相如个人立传更合适。
课文前面的“完璧归赵”、“渑池会”突出的就是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后面的
“负荆请罪”人们都说突出了蔺相如顾全大局,而顾全大局也需要有大智大勇呀,
这是蔺相如大智大勇在内部矛盾中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蔺相如是大智大勇之士。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8:17: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586371567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蔺相如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蔺相如简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