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江苏省淮州中学韩维加
教学目标
1、通过《苏东坡传》的阅读,全面认识苏轼的生平事迹,熟悉苏轼
的主要作品,体会苏轼人格魅力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2、研读教材所选文本,分析传记文学是如何化用素材,再现历史,
重现形象的;
3、了解学者林语堂,思考在他所写的苏轼身上,寄托了自己怎样的
人生理想。
教学设想
1、课前布置学生通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本节课,试图让学
生交流阅读原著的感受与体会;
2、用一节完成需要六到八true是什么意思 节完成的教学内容,只有淡化过程,有侧
重的解决主要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同读一本书
1、导入
伟大人物的人生经历,对于跋涉于艰难生活的我们而言,或许是
一盏明灯,或许是一个路标,或许是抚平创伤的一味良药,或许是得
到休息的驿站,正如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序》所言:
倘若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儿吧。他
们会安慰我们。在这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慈爱,
象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探寻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
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为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有象处于患难时
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2、30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讨论后,向大家介绍读《苏东坡传》后,
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片断,感受最深的一段哲理性的评说,分别用一句
话评说苏东坡和《苏东坡传》这本书。
3、教师也完成与学生一样的任务。
二、讨论:传记的特点
1、苏东坡不同的描述方式
1)可以定格在年表里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祐八年(1023-1064)
1036苏轼降生
1054娶王弗
1057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举家前往京都
1061仁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任职史馆
1065妻丧
1066父丧;服孝(1066.4-2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娶王闰之
1069节能环保 返京;任职史馆
1071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任密州太守
1076任徐州太守
1079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谪居黄州
1084往常州
1085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1091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北宋亡
2)可以浓缩在辞书上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佑进士。曾出腰肌劳损怎么锻炼 知徐州、湖州、杭州、颍州等,官
至礼部尚书。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
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诗歌与
黄庭坚齐名;他的词风格豪放,一改婉约之风,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
辛”,共为豪放派词。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3)也可以如林语堂如此概括: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
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
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
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
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
笑的人。
明确:传记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应该在回忆录、书信、日记
等等材料之外显能耐,应该把这些材料经过头脑过滤后,再呈现在读
者面前。读者所看到的已不再是材料的堆叠,而是一幅完整的画,一
件有匠心的作品。传记里的事实,可能不再是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
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而是一句玩笑,片言只
语、不显眼的行为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的细枝微节。传记事实的选择就
构成了传记的生命。
2、研讨传记的素材选择
1)节选的《赤壁赋》,选择了苏东坡的几件事情?其共同特点是什
么?
至少有九则材料/享受生活的各种乐趣
2)同是在黄冈写的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何没有写进这部
分的传记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更多的是表现人生思考,体现忧患甚至有点
消极的人生感叹,与作者要表现的苏东坡此时过着神仙似的生活要义
不吻合。
那么,在黄冈的日子,苏东坡真的是在其人生快乐幸福的时光吗?
其实恰恰是在他人生的最低谷——
1)从年表看苏东坡生命中的苦难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林氏说可以用“坎坷多舛”来概括。苏东坡
生活的时期为北宋中后期,国力的逐渐削弱,边患的日趋严重,积贫
积弱的国家,此起彼伏的社会危机,走上政坛的苏东坡就一直处在这
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复杂多变的党争矛盾中。他既不容于王安石的“新
政派”,也不容于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后来又因为“乌台诗案”
被人陷害而罪贬黄州,可以说黄州时期的苏轼可以说是他人生的最低
点。而他垂暮之年还遭到流放岭南的命运。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真诚、善良、崇高等高贵的个性品质似乎都
难逃被黑暗、丑恶摧残或吞没的厄运。但是,还是会有人在苦难、悲
哀的人生际遇中,以他的智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冲出了重重黑幕,
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留下了一些烛照后世的、
不可磨灭的宝藏。这是人间难得奇迹,苏东坡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奇迹
之一。
在林语堂看来,苏东坡具有着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
2)比较:林语堂和余秋雨对待苏东坡人生低谷的不同观点
在林语堂卫生巾广告语 看来,宦海2022年清明节 的沉浮,没有改变苏东坡。显达的荣华富贵,
孤独的颠沛流离,历史的剧目不管翻多少花样,苏东坡依然故我,经
历过大悲的人才能体验大喜,但大悲大喜都经历过的苏东坡已经完全
宠辱不惊了。“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
是微笑接受。”很少有人能如他一样在一连串的打击下,仍保持乐观,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忘却痛苦,即使李白,浪漫诗情中脱不了苦闷的
抑郁,但苏东坡却可以消解他经受过的磨难。于是他练起了“瑜珈术”,
寄情于书画,成了“东坡居士”,自得其乐,已经“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看人生,更加真切的懂得了人生。在他的作品中依然保持了天
真和淳朴,流露出他的本性和对人生甚至世界的思考,首首诗如仙界
飞天袖间散落的花朵,气韵生动,神思逸飞,全是一个心灵流淌出来
的智慧,他的诗,你随气拈来,都觉得有不俗之气。“老夫聊发少年
狂”的豪迈酣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的慷慨纵横。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苍茫渺远,“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冷静观照,直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的旷达深沉,每首诗一个表情,一个风格,千变万化,决不雷同。在
苏轼一生最失落之际,他月夜游黄州便写下了千古不朽的两篇《赤壁
赋》,林语堂说“这两篇赋之出名不无缘故,决非别的文章可比,因
为只用寥寥数百个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道出,同时把人
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与表明。人生在宇宙中之
渺小,表现得如同中国的山水画。”在这里苏轼探讨了物我合一的生
命最高境界,瞬间即永恒。所以,当他以精神自由的眼光俯瞰人生时,
他的灵魂终于“获得立秋后 一种自我完善感和灵魂归宿感。”
而林语堂在笔下表现出的苏轼是与林语堂的人生观念是相关的。
介绍几则选自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语录: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
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
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
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
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
结起来,明确:
选择素材,一是取决于材料的表现力,一是取决于传记作者的主
观倾向。
传记文学是建基在事实之上的,是事实的作品,必须和事实严丝
合缝,而不是想象的产物。但是,一个真正的传记作家不应该满足于
仅仅展示材料,不管这些材料编排得多么精确有序,那样,我们感受
不到任何生命的气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人的化石,而不是血肉鲜明
的原形。
三、漫谈:关于人生的苦难
1、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参互观照。
同样是写苦难中的苏东坡,当代学者余秋雨是如何认识的?请学
生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谈谈他的观点。
明确:在苦难中苏轼成熟了,从苦难中突围出来了。
2、讨论: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苦难或不幸?
同样是面对苏东坡在苦难,林语堂和余秋雨有着不同的解读,前
者看到的是快乐,后者得出的是成熟,那我们呢?(见板书设计)
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不幸或苦难的理解。
3、总结:传记能给人生成长怎样的作用。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
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
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
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傅雷《<
贝多芬传>译序》
四、作业:推荐阅读
1、周国平的《诗人的执着与超脱》
2、鲁枢元的《东坡与刚峰》
3、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6:57: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5384343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苏东坡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苏东坡传.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