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3-04-12 06:13:44 阅读: 评论:0

新年礼品送什么好-选择性粘贴怎么用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023年4月12日发(作者:文王梦熊)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

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

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

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

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

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

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4、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奥运事业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说教学理念

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

理念,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

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导入用奥运会,画图用乐乐的体温表,练习用老

总选择人员进行进修等,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培养学

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了疫情画 谈

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

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

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采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

生清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

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五、说学法

教学时,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

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

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成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特征运用知识五块内容,

1、在激趣导入部分:通过今年奥运会的知识进行激发学生兴趣,从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来直接引入折线统计图。

2、在探究新知部分:复习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了解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和根据变化趋势预测下一届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数量。

3、在实践应用环节,我设计了乐乐的体温统计表:让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

除了能读懂图外,还初步理解倾斜角度是决定了数量的增减幅度。从而总结特点:

先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异同点的对比,真正理解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

点。

4、从不同点来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观察折线统计图中线段上升数量增

加,下降减少,倾斜角度增减幅度,从而引出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清晰

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5、最后,在运用环节,设计了三个练习内容:

一是找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并简单分析数量的变化(股票图、心电图)。

二是用江南车城两个销售员的的统计图来选择进修的名额,体会折线统计图

的现实的作用。

三是比较两个内容,从而来选择哪一三年级数学日记怎么写 个内容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主要

是为进一步进一步突出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

七、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既简洁明了,又一目了然,体现了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这节课,我认为学生动手了,但小组合作,讨论得还不够。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

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

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生的统计知识在这一课

后将再一次得到发展。而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折线统计图,

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点。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

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

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数

学的价值。

本课的史记读书笔记 教学重点设计为:

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

能够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教学关键: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学理念

本节课,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的设计理念。基于这一理念,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

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

解读数据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

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

教学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组织交

流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

高效的学习氛围。

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

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我通过学生

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

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出示曲阜旅游图片,引出近几年来孔庙旅

游的人数统计。激发学生兴趣,从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直接引入"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整体观察,初步认识折线折线统计图。知道统计图的名称及折

线统计图的构成。

2、在此基础上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研究,在合作过

程中让学生体会可以通过点看出数据的多少,而通过折线的起伏则可以看出数量

的增减变化。在汇报时要让学生用手势描绘一下折线的起伏。初步体会倾斜角度

决定了数量的增减幅度。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3、这时同时出示两种统计图让学生自主观察对比,思考两种统计图的异同,

自由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总结通过观察对比认识到条形统计图

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而

且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归纳

概况能力。

数学________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下面就进入第三环节

三、知识应用:

1、利用病人体温变化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作用。

2、我国24到29届奥运会获得金牌统计。在这里我安排了一个我国奥运健

儿得金牌升国旗的短视频,目的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片刻,并通过这个

视频再一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小小辨析师。通过辨别这样绘制统计图合适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折线

统计图的优势在于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而这个统计内容主要是统计各

种文具的数量,所以不合适。从而让学生明白要根据统计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统计

图。灵活运用知识。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3

一、联系课标说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

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

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就是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用“图表”描述并解决现

实生活的简单问题。“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第六单元第二项内容。本单元主要包

括两方护肤品哪些好 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统计的意义。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

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本单元教材体现了两方面的特

点:一是注意所学知识的联系;二是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的价值。

复式统计图是在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单式折线统计图基础上的拓展延伸。教材以体

育方面的素材为例,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的

局现性,进而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二、结合教材说目标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需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

点和作用;学会在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

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可爱猪 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

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把第2个学习目标作为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预设:情境导入——观察感知——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四、以生为本说流程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也将是我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教学过程预

设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情谈话:同学们,在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性大型体育竞赛中,当鲜

艳的五星红旗随着嘹亮的国歌冉冉升起时,你们的心情怎样?你曾为中国运动员

助过威吗?(学生自由交流:高兴、兴奋、激动……)

2、深情引导:同学的表现真不错,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下面老师想

考考大家,在上届韩国釜山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几枚金牌?

生:自由交流。此时学生结合教材一定能迅辞呈范文 速回答出150枚金牌。

师:那么,你还想自1982年第9届亚运会以来,我国运动员在历次亚运会

共获得多少枚金牌?(生自由交流)如果你不太清楚也没有关系,下面老师就要

向大家介绍中国代表团和咱们的劲敌韩国代表团近几届亚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数

量。

教师在此环节教学中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兴趣,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保护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农村的孩子看电视的兴趣有些单一,他们对体育节目也

许兴趣并不浓厚,于是对有关亚运知识及中国在历次亚运的金牌数不一定清楚。

当学生出现无法回答的窘态时,教师切忌焦燥!

(二)观察图表,绘制研究

1、出示数据。

2、绘制图表

教师引导谈话:同学们,我从你们刚才的表情再一次感受到了你们的爱国之

情。因为你们看到历届亚运会中国获得的金牌总数都韩国的多。那么你们想用统

计图把它们分别表示出来吗?

(学生自由交流)请大家再想一想,用什么统计图表最能表现数量的增减变

化呢?

生:用折线统计图。师:下面就请大家分学习小组,用折线统计图纸,完成

两个国家金牌数量的折线统计图。

3、交流图表。对图表绘制准确规范的学习小组要予以表扬。

课件展示两幅折线统计图。

(三)细观图表,交流感受

1、教师提问:在你刚才绘制图表的过程中,从你观察这两幅图表中,你们

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3、教师小结谈话,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引发思考,揭示课题

1、激励谈话:如果我们想方便地了解两国获得的金牌数量的变化,我们应

该怎样做?

2、自由交流:生:设法把两幅图“重叠”在一起;既然两

幅条形统计图能画在一起,那么两幅折线统计图应该也能画在一起。

3、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五)合作探究,动手作图

1、出示图表。

2、观察图表,交流所得。

从图表中学生不难看出:横轴表示第几届亚运会,纵轴表示的是获得金牌的

总数。中国的队的金牌是用实线表示的。

3、相机引导:如果把韩国队的金牌数也画在这张表,你们打算怎样表示?

(生:可以用虚线或者是不同颜色的线)

4、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5、展示图表。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归纳小结: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步骤相同,但复式

折线统计图要用折线分别表示两个或两个了上不同的数据,为了区别,要用不同

的折线来表示,并标明图例。

㈤指导练习,巩固新知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8面的“做一做”,请学生根据统过度依赖 计图表,回答

问题。

着重说明: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都呈逐步上升趋势,但上升的情况不同。

㈥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1、出示数据,制作图表

2、展示统计图表,交流制作收获。

㈦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教师可这样设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何异同点?绘制两个

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应注意什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

么?

(八)布置作业,感受统计

学生可根据练习二十五中第4题、第5题提供的数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五、运用所学,课外延伸

上网查问资料,了解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收集重

要数据,制作折单式折线统计图。

六、联系流程,说反思

教学反思,可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在此,我想结合流程设

计,做如下反思:

1、正确把握“动态生成”与“静态预设”的关系。教学流程,只是教师课

前的预设,课堂的“生成”能否达到“预设”的目标?这就要靠教师具有驾驭课

堂的能力。当课堂中动态“生成”出现教师“预设”意想不到的情况时,教师一

定要冷静处理。切忌浮燥。

2、正确把握“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流程的

设计尽力突出了以生为本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设

疑解疑等教学方法以达到这一目标。

3、正确处理好知识间的相互衔接。教学中通过表格统计法、单式折线统计

法自然过程到复式折线统计法,使知识间相互衔接、环环相扣。

4、正确突出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特点。通过制作亚运会中、韩两金牌总数复

式折线统计图、男女学生身高复式折线统计图等方式,让学生把所学新与实际生

活联系起来。

5、正确把握教学的重点。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是本课的`教学重

点;制作且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是教学的难点。为突出这一难点,教师主要

是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先制作单式线统计图,再用不同的线条在同一张表

上画出第二个或两上以上折线统计图,以此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

无忧雅思-公司服务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6:1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512231564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pdf

上一篇:辩论赛辩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黄金种类-雄狮子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学家电维修)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计划、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
  • 420℃班级管理细则
  • 318℃活动
  • 304℃青草伊伊
  • 286℃优文网
  • 267℃揪痧日记
  • 242℃年休假管理办法
  • 200℃停电应急预案
  • 187℃春节祝福语
  • 185℃秋霞瓜皮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