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线描画教学
引导学生学画线描画,不但可以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更重
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引导他们正确观察事物,善于发现美,
大胆表现美,然后将技法形象地、深入浅出地、潜移默耽误近义词 化地融汇其中。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儿童线描画的黄金时期。长期以来,在美术课堂教学和课
外兴趣辅导过程中,我有机地渗透了大量的儿童线描画教学题材。在多年的教学实
践中,我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将小学阶段的儿童
线描画教学总结为“四段教学法”。
一、认识与感受
线描是儿童初学绘画最基本的一种绘画手段,早高中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 在涂鸦期,儿童就会用笔画出
散乱的图和线。这是在自然形态下的儿童绘画活动。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有
章有序地引导学生认识线条和感受线条呢?
在初学线描的阶段,形象地让学生认识线的概念是第一步。于是我首先让学生
在身边的物体中寻找线条:身上的毛衣是用毛线编织的,头上的草帽是用草绳编织
的,大红的中国结是用丝带遍织的,花篮是用柳条编织的,捕雨的鱼网是用尼龙丝编
织的……
接下来启发学生画出各种各样的线条。在即兴的绘画中学会表现:用力地画直
线象笔直的马路;一段一段地画的线条象下雨;一上一下的线条象大山;一起一伏
的线条象大海;半弧状的线条象鱼鳞;旋转的线条象蜗牛的背;一横一竖的线条象
星光……
然后体会画线时的感觉:线可以用力地画象拉车;也可以轻轻松松地画象散步;
可以急促滑动地画象跑步;也可以慢吞吞地象老头走路;可以一步一个停顿,也可
以或粗或细……
经过以上的提示或解释,学生不仅了解了线的多样性和象征性,画线的兴趣很
浓,画线不再是他们无意的流露,更有了主动去表十大必看的抗日电视剧 现的一种欲望。
二、欣赏与体会
在大自然中到处可以看见线条组合对比产生的美。潺潺流动的水波中点缀的小
蝌蚪象五线谱上的音符;屋檐的角落里蜘蛛结的一张神奇的蜘蛛网;春天随风摇摆
的柳丝;冬天凋落了树叶后的交叉向上的树枝;笔直挺立的树干和盘龙错节的树根。
再看看花园里的植物,展开的绿叶中粗细有致的叶纹;飞舞着的蝴蝶翅膀上的斑
纹……无一不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那么,怎么去表现这些美好的事物呢?如何只用一种颜色的笔却能描绘出千姿
百态的大千世界呢?提供相关的线描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而理解参考是一种行
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ace是什么 让学生明白,线不仅仅只是画物体的轮廓的,线条除了可以勾勒外形和
结构,还可以用来装饰美化画面,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轻重、疏密,点、
线、面的有机结合,写实和夸张的有机变化,具体和抽象的有机统一就能使我们的
绘画对象更美。
比如《画蜻蜓》这一课中,我首先出示放大的蜻蜓实物照片,刻意引导学生观
察蜻蜓翅膀的纹样、质感和颜色,真实的蜻蜓翅膀纹样看起来比较细密,象一张轻
薄的小纱网,然后出示范画,范画里的翅膀纹样却多变了,有各种点线面构成的纹
样,看起来特别夸张,两种直接的视觉冲击带给学生深刻的感受和无尽的想象。
在《给鱼穿上美丽的花衣服》这一课上,我课前制作了大量的各种斑纹的海洋
鱼类的课件,让学生有充分的视觉享受和素材积累,然后再出示多幅不同表现方法
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用线来夸张变形鱼的外形和斑纹,并从中体会线条美的构成
法则,只有让线条疏密得当、虚实相致,画面才更加丰富且有整体美感。
这一阶段的教学题材,多以线条设计和添加动植物表面的纹理和图案为主,学
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理解,将线的形式、纹样的组合构成画面去体现自
己的审美观念。
三、想象与创作
孩子有了创造线条的能力,有了线条对比的观念,有了塑造形体的方法,自然
就有创作的欲望。他们想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运用线条表现在画面上。
这个阶段的线描学习可以首先通过构思一些随意组合的抽象图形来培养一些主观
的意念和渗透一些设计理念。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可以先画一些图形,规则的圆形、
方形、三角形等。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图形,再用各种形式的线装饰这些块面,在线
的处理运用上用线不同的形式、运动,构成画面形态的切割,组合,形成疏密有致、
节奏、韵律的形式美感。这种练习相当于萌芽期的构成设计练习。是一种主观意念
和设计感的培养。
设计和添加一些器皿、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的表面纹饰和图案也是这个阶段经
常进行的练习。有时可以借助实物的欣赏,再根据以往的线条装饰设计经验进行联
想、重组和加工,有时利用求异的思维鼓励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外形和标新立异的
图案,有时利用重组法把一个物品拆散打乱重新组合再进行创作,这些作业的设计
都是学生喜爱和乐意接受的。
利用线条构思故事画面和创设人物形象同样是学生乐意表达的。例如:教学过
程中,可以简述一段有趣的故事(当然着重描述的是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场景)如
《大自然的女儿》一课这样描述:她长得很漂亮,穿着用树叶和花朵编成的裙子,
发辫是用柳条扎起来的,云彩做她的围巾,荷叶做她的小伞,她坐在牵牛花缠绕的
秋千上,听小鸟唱歌,向松鼠问候……有了这样的描述,再加上已经积累的线条装
饰经验,学生不仅用线条勾勒设计了人物和背景的轮廓,更用线条修饰刻画了细节,
交上来的很多作业形象生动,线条活泼,纹样装饰细致却繁而不乱。纯洁的童心和
纯真的浪漫跃然画面。
四、观察与写生
通过以上几个层次对线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也随幼儿园家长工作 着学生年龄的渐渐长大和
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线条的抽象美感和脱离实际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他们的感性
认识和理性思维在抽象与具体之间交叉和斗争,于是,他们渐渐向往写实,追求真
实的物象再现。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悟生活,寻找美发现美,不仅能
提高观察和表现能力,还能领会绘画中的美学原理,提高美的鉴赏能力。所以开设
一些线描写生课让学生进一步进行线描练习,也是一种颇为有效的高一层次的学习
途径。
写生一般先从静物开始,刚开始写生时,学生自发的观察比较简单、肤浅,这
就需要老师加以提示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去看,去记忆,去思考茹谢 ,发现
物体的美感,发现需要表现的东西。比如写生蔬菜时,我会把每一个写生物逐一让
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物体的形、色、肌理上的差别和各自的特征,特别是细节的部
分是最容易让学生忽视的,如黄瓜的表面有很多小刺,蘑菇的小伞下面排列着放射状的线条,玉米粒和鱼鳞都是呈细密状排列,需要耐心细致地刻画,大蒜或葱的根
须细细长长需要逐条描画梳理等等,作画时线条要清晰肯定,连贯又富有变化,粗
细力度适当,尽量表现物体的质感,还要尽可能的将细节精细地表现出来而不是简
化。
在我们教室的阳台上,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盆景,仙人掌、吊兰、君子兰、五
针松等都是我们写生的好题材。
写生前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枝叶的生长结构,花瓣、叶片的形态特征、枝
条的穿插变化及它们的前后遮挡关系,领略它们千姿百态的造型美。观察过程中,
适当给予分裂生殖 观察方法的指导:如怎样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把握,既对整体形态有所认
知,也留意局部和细节。具体到如何作画,可以用两种方法入手:一是先把握大体
轮廓和动态,然后逐步深入添加细节,二是从怎么煮牛肉好吃又嫩 自己观察到物象的任何一个部位开始
下笔,多以鼓励的话语鼓励他们大胆作画。
作画中,用笔方法要求用流畅舒展、肯定有力的线去作画。粗壮的枝干画出力
度忌短、接、乱,下垂的枝条画出柔软的垂感忌生硬粗糙,细密的枝叶细致刻画忌
整齐排列。构图时养成预想和规划的习惯,做到画前心中有数。一开始学生时常自
觉不自觉地把物象画得很小,我便在引导时举例说明作画时在白纸的上边缘留下一
指空间,下边缘留下一指空间,尽量把写生对象画满纸,学生在领悟后再遇到画不
开的现象时会自动采取加长形态的方法达到目的。另外,要适当注意好画面的主次、
大小、聚散遮挡关系。
走出教室写生校园里的树,笔直的树干和树枝,班驳的树皮,茂密的树叶,质
感不同,就要用不同形式的线条来处理。如树干的线条要强健有力,树皮的线条要
刻意粗糙,树枝的线条要有停顿和轻重缓急,树叶的线条相对要细,并要耐心刻画
出茂密的感觉等等。
写生和创作的题材还有很多,人物、动物、建筑、风景等生活中的物象都可以
进入我们的视野,所以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不断地积累
教学经验,如何不断地调整教学思路、如何不断地开阔视野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但教学的宗旨一成不变:美术教育者永远只是孩子的启示者而不是模仿对象,那就
是启示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世界,用自己的小手描绘世
界,用自己的想象创造未来。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3:1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40453435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儿童画线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儿童画线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