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
题社会实践活动之
辽宁省博物馆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学号:111405211
姓名:
任课教师:
选课班序号:
2014年4月28日
1
2
序言
调研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调研对象:辽宁省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参展的游客、部分周边居民
调研目的:探究辽宁省博物馆的利用情况
调研方法:调查问卷、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宣传手册
调研时间:2014年4月15日---2014年4月21日
辽宁省博物馆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本人与一名室友自发组成两人小分组前往辽宁省博物馆进行调研。本人就辽宁省博物馆
的利用情况做此调研报告,报告涉及辽宁省博物馆的基本建设情况、发展现状、游客结
构、功能效应、未来发展目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辽省博物馆的基本建设情况和历史回顾
(一)历史回顾
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也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
馆。辽宁省博物馆原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6号,现位于沈阳市中心沈河区市府
大路363号。
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之子汤佐荣的住宅。1931年“9、18”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辟为伪“国立博物馆”。1939年伪满政府改为“国立博物馆
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1948年11月2日,
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对该馆进行整修,于1949年7月7日正式开馆,称
“东北博物馆”。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二)基本建设情况
辽宁省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精品荟萃而享誉海内外。辽博新馆是辽宁
"九五"规划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展示服务功能齐全,硬件设施达到
国内一流。"
辽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荣获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
精品评选精品奖。
通过实地调研,结合辽宁省博物馆的宣传手册,辽宁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总量近
120000件(套),收藏范围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
藏品分为考古、书画、陶瓷、丝绣、铜器、碑志等17个门类,其中尤以晋唐宋元书画
精品、宋元明清刻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辽代陶瓷、古地图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辽宁省博物馆展楼展厅总面积8531平方米,设12个展厅。按展示功能分为“基
本陈设”厅、“专题陈设”厅和“特别展厅”。其中“专题陈设”厅定期展出碑志、货币、
玉器等馆藏精品;“特别展厅”不定期展出国内及海外文物精品。基本陈列《辽河文明
展》集合辽宁省内近五十年的考古发现,详尽介绍了辽河流域的文明发展。
辽宁省博物馆在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并于3月1日起免费为公众
开放。2009年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共有三层,其中第一层又分为3个部分,2个特别展厅一个中国古代
碑志展;第二层由5个部分组成,2个特别展厅,1个明清玉器展,1个中国古代货币
展,1个未成年人课外教育基地;第三层“辽河文明展”有5个部分,1个文明曙光馆,
1个商周北土馆,1个华夏统一馆,1个契丹王朝馆,1个满族崛起馆。
1
二、辽省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宏观比较
(一)宏观比较
通过调研与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截至2012年底,全国通过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年检登
记的博物馆为3866座,比“十一五”末期增加614个,目前仍以每年二三百座的速度增长。可见
近些年,我国博物馆数量正快速增长。
通过与其它省市和地区的博物馆进行比较,辽宁省博物馆十分重视陈列展览,《辽宁历史文
物专题陈列》以中国通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依辽宁地区重要考古资料为据,采取重点文
物专题组合的形式,以突出“辽宁地方特色”为宗旨。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
时代的“红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
女真等诸民族的文化遗存为内容,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
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广大游客的欣赏和好评。
(二)发展现状
辽宁省博物馆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中,将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程纳入规划,
于1998年在市政府广场内破土施工,作为世纪性的形象工程,辽博新馆于2003年建成后对推进
辽宁文博事业的发展,扩大对外的文化交流,丰富和繁荣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
义。
而当时间迈入2013宝贝成长寄语 年,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及传播辽文化的需要,辽宁省博物馆再次扩建,
此次辽宁省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设施搬迁扩建到浑南新区,按照规划,未来的大浑南,将建
设成为沈阳的科技文化中心,而辽宁省博物馆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届时浑南将与当今世
界发达城市格局相似,形成城市行政、文化中心浑然一体的布局。
可见辽宁省博物馆无时无刻不在引领着辽文化,无时无刻不在贯彻执行着党关于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方针与政策。
同时新馆的建筑面积将达到10万,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规模最大。
新的省博物馆的展览面积是老馆的3倍大,拥有22个大型展厅,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并
且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古代辽宁”在现馆址基本陈列“辽河文明展”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展览以辽宁地区的考古出土文物为依托,以辽宁古代历史发展演变为主线,概述了辽宁古
2
代历史及其特色。展厅面积为6000余平方米,是目前“做什么工作好 辽河文明展”的两倍,除了实物展示外,
还增加了塑像、大型半景画、场景复原、微缩景观、电子触摸屏、投影、电动图表、幻影成像、
电子翻书等辅助展品,以便让观众更系统、更直观、更生动地看懂展览。对此,辽宁省博
物馆的馆长马宝杰表示:“新馆展示辽宁文化的面积将是老馆的3倍。展示的内容也将涵盖辽宁
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比如,在新馆中继续丰富辽河文明展,观众能看到辽河流域的先人们在
远古时代是怎样呼兰河传感悟 生活的,是怎样创造了辽宁文明。同时我们还会针对辽宁的少数民族发展做出
展示,了解契丹、满族的发展进现代诗歌摘抄 程。”
同时,老馆将进行几个大型的引进型的展览,包括美国博物馆的印第安文化展、日本
的石器展览。
三、
辽省博物馆的特色馆藏简要介绍及游客结构
(一)特色馆藏简介
通过对辽宁省博物馆的实地调研,我发现辽宁省博物馆本身正在不断的国际化,就在本人
调研期间,辽省博物馆正在举办关于“欧洲瓷器”、“黄凯油画”、“清宫典籍书画”的“临时特
展”。
①“东风西渐---欧洲瓷器展”
通过询问相关工作人员发现,此次“欧洲瓷器展”由辽宁省博物馆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
合主办,将近200件展品,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杯碟、哺婴勺,到家庭装饰用的座钟玩偶,以及
首饰盒、烟盒,全面地展现了16世纪——19世纪欧洲贵族的生活图景。“欧洲瓷器展”还将展出
一个多月,共计展示两个月左右。
欧洲瓷器的生产始于18世纪,本次展览将以欧洲瓷器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分“传播”、“融
合”、“创新”、“发展”四个单元向广大观众集中展示欧洲瓷器从最初仿造中国瓷器到逐渐
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歌曲dj 技术、不断研发新产品的历史。22日该展览将与辽沈观众近距离
见面,随后辽博也将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开启欧洲瓷器的文化之旅。“东风西渐——欧洲瓷
器展”曾经在国内多地展出,引起当地观众浓厚兴趣和热烈反响。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5日。“东风西渐——欧洲瓷器展”是上海、沈阳两地城市博物馆友好协作的见证,也是中西瓷文化
3
交融发展的见证,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欧洲瓷器史“和而不同”的演变——丰
富、完整了对中国瓷器的认识,进而感悟到中国文化无远弗届的影响力。
②“黄凯油画展”
此次“黄凯油画展”由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辽宁省艺术学校、辽
宁省文化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共展出黄凯先生近年的油画作品59件,作品描绘了自然风
景、动物、人物等,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观众更近距离的走进画家的笔墨生涯。
黄凯,1954年生,研究员,现任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辽
宁省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辽宁省世界民族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本次展览是黄凯先生绘画事业的一次集中回顾,希望本次展览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清的
感受,在春天的季节里与油画进行深层的心灵碰撞。
③
清宫遗珍—“天禄琳琅”、“石渠宝笈”典籍书画展
调研过程中发现清宫的典籍书画最受观众欢迎,人数颇多,而此次展出将持续一个月
左右。展出由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文化厅共同主办,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共
同承办。本次展览展出“天禄琳琅”收藏典籍45部,《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手卷12件。展
览同时得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鼎力支持,提供有“天禄琳琅”中收藏的典籍《资治通鉴》、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学易记》、《易小传》等五部珍藏参展,辽宁省博物馆亦有三部
古籍参与展出。“石渠宝笈”展区的书画展品则全部为辽宁省博物馆遗的成语 提供,其中有《宋拓
开皇刻兰亭诗序》《弘历书命馆臣重订契丹国志谕卷》等,近半数作品从未公开展出。现场
的工作人员说此次展览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通过馆际合作,以联展形式,力争多视角、多元化
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省首次举办的清宫内府书画联展,展览主题突出,
特色鲜明,分为“天禄琳琅”、“石渠宝笈”两个展区。
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
一体的目标,而辽宁省博物馆作为省博物馆,正在努力贯彻执行着其中文化建设的标准。
(二)游客结构
通过对辽宁省博物馆的实地调研与参观,我发现观众的喜好情况很明显。对于《辽河文明
展》主线下的1个文明曙光馆,1个商周北土馆,1个华夏统一馆,1个契丹王朝馆,1个
满族崛起馆。的参观游客较少,而且每个部分的参观游客有着明显的年龄阶段。满族崛
起馆的观众主要为年轻人以及成年人,而其它的馆观平均年龄较大。专题陈列下的明清
玉器展和中国古代货币展的参观民众也有着年龄分歧,年龄较大的偏好于中国古代货币
展,年轻人喜爱参观明清玉器展。然而此次调研期间辽宁省博物馆推出的临时特展,观
众较多,并且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皆有,而其中的字画展厅的游客最多。而通过对现场的
观众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观众整体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而当观众观看完后,问其对展
厅的印象时,大都数游客回答没什么印象。
5
四、
辽省博物馆的功能效应及未来展望
(一)功能效应
辽宁省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有着重要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询问相关管理人员,他
们说“将文物知识普及于社会民众,向来是辽宁省博物馆的工作宗旨。”同时他们还透露博物馆
还特地为此安排了各种为配合展览而进行的教育及推广活动,希望借此加深公众对历史文化的
认识和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影响力,辽宁省博物馆推出了语音导览服务于定时讲解服务;其中语
音导览服务辑录了展厅内精选展品的图像和语音讲解介绍,设有中、英文版本;而定时讲解服
务则有博物馆专业讲解员为观众详细介绍展览。
(二)
未来展望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从辽宁省博物馆实践出发,提出新博物馆理想的选址应在城市
主城区的中心区域;新馆理想的建筑形式应是园林式建筑群;规模要符合藏品数量、观众流量、
业务职能与规模等要素;建筑造型应体现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功能分区与布局可规划多组建筑
等发展方向。并且明确表示要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同时与其他省级博物馆的交流之后,辽宁省博物馆表示将从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
强三方面着手,提高博物馆核心竞争力,促进博物馆跨越式发展;同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提
升特色、空间和展览本质的核心功能,
五、调研后的启示与结语
通过对辽宁省博物馆的调研,结合在校期间所学的相关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的
社会李洞 主义理论体系概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我得到
一些感悟与启示。
6
通过调研,我们主要希望了解到辽宁省博物馆的利用情况,为此我们通过实地调研,询问
相关工作人员,游客以及周边居民来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将辽宁省博物馆
与其它省级博物馆进行对比,我们最终得出辽宁省博物馆利用较好,辽宁省博物馆很好的履行
着其文化传播的功能,不仅积极响应党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号召,同时广泛听
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深入实践,以及与辽宁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观众的交
流中,不难发现辽宁省博物馆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我总结如下:
(一)深入群众,了解观众喜好
当我们步入辽宁省博物馆的各个展厅时,我们会发现每个展厅入口都摆有群众留言簿,相
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为了实时了解观众的需要,并将根据群众的需要实时调整博物馆的相关展
示方法、展示内容、展示手段。正是这种以群众为优先,使辽省博物馆深入人心,也就为其快
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推出特色展厅女儿英语 ,凸显地方特色
辽宁省博物馆始终凸显地方特色,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
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女真等诸民族
的文化遗存为内容蒙古国简介 ,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正是这种地
方特色使辽宁省博物馆独树一帜,进而吸引广大市民与游客前来参观,这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
条件。
(三)不定时的临时展出,与时俱进
辽宁省博物馆实时了解户外信息,争取与时代发展相融合。调研期间,辽宁省博物馆推出
的“欧洲陶瓷展”,“黄凯油画展”,“清宫典籍书画展”都是其与时俱进的突出表现,同时为了
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辽宁
省博物馆积极探索馆际合作,以联展形式,以多视角、多元化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
主要奋斗目标。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断追求的与时俱进精神与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使辽宁省博
物馆最终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但同时辽宁省博物馆的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宣传力度不够,文化影响力得不到进
一步十四的英文 的提升;第二点,重领导意志,轻科学论证;但是辽宁省博物馆的利用优势仍是很明显的,
并且最近几年发展很快。
通过此次调研,我加深了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如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全面的看待问题等。
同时对辽宁省博物馆的未来建设及部分现有问题,我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首先,
加大宣传力度,除了宣传手册外,博物馆应进一步加强馆间合作,制作宣传片,积极打造旅游
文化,扩大影响力;第二点,通过调研发现,青少年,甚至许多大学生都很少去博物馆参观,
而大学里的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因此博物馆可以加大与沈阳高校间的互动合作,积极传
播辽文化,让外省的学生了解辽文化,并主动传播辽文化,扩大辽宁省博物馆全国的影响力,
同时让辽文化走向全国。
7
8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1:50: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1235410156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沈阳博物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沈阳博物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